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
背景技術:
拐杖是一種重要的醫療康復輔助用具,分手杖、肘杖和腋杖,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輕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屬于殘疾人用品,肘杖屬于中度下肢殘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殘疾者的必需品,多數下肢殘疾人不得不終身使用腋杖。
一般人們在使用拐杖行走的時候,拐杖和地面之間的接觸面不停地發生變化,導致接觸面積發生改變,當接觸面積很小的時候,拐杖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就很小,導致拐杖容易打滑,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不僅如此,一般拐杖調節高度時需拆卸螺絲,而拐杖使用者大多行動不便,降低了拐杖高度調節的便捷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包括護墊、升降機構、第三支撐桿,中控機構和防滑機構,所述第三支撐桿的頂端與升降機構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底端與防滑機構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護墊設置在升降機構的頂端,所述護墊與升降機構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中控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上;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支撐桿、調節機構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通過調節機構與第二支撐桿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為U形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U形開口朝上設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兩端均勻設置有若干第一凹槽,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分別套設在第二支撐桿的兩端,所述調節機構設置在第一支撐桿的底部,所述調節機構位于第二支撐桿內側;
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外殼、第二外殼、驅動組件和滑動組件,所述第一外殼位于第二外殼的上方,所述驅動組件位于第二外殼的內部,所述滑動組件位于第一外殼的內部,所述驅動組件和滑動組件傳動連接;
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二卡塊、活動塊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卡塊設置在活動塊上方,所述第二彈簧位于兩個第二卡塊之間,所述第二卡塊的上端遠離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卡塊傾斜設置,所述第二卡塊的上端位于第二凹槽內,所述活動塊通過第二彈簧與第二外殼的內壁連接,所述活動塊的移動方向與第二彈簧的伸縮方向一致;
所述滑動組件包括兩個第一卡塊、兩個滑動塊和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卡塊與滑動塊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彈簧位于兩個滑動塊之間,所述滑動塊的移動方向與第一彈簧的伸縮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卡塊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對應的滑動塊上,所述第一卡塊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凹槽內且與第一凹槽匹配,所述滑動塊上設有第二凹槽,所訴第二凹槽傾斜設置,所訴第二凹槽的開口端靠近第一彈簧,所述第二凹槽與第二卡塊匹配;
其中,當用戶需要調節拐杖高度的時候,只需要用手按壓活動塊,活動塊受力往上移動,同時推動第二卡塊一起往上移動,由于第二凹槽傾斜設置,第二凹槽的上端遠離第一彈簧,第二凹槽的下端靠近第一彈簧,并且第二卡塊的傾斜方向和第二凹槽一致,所以在第二卡塊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會通過第二凹槽給滑動塊一個水平方向的力,從而推動滑動塊朝第一彈簧的方向移動,從而拉動第一卡塊,使第一卡塊從第一凹槽中脫離,從而可以使第二支撐桿上下移動,當拐杖調節到適當高度的時候,只需要松開對活動塊的推力,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使活動塊復位,通過第一彈簧推動滑動塊向遠離第一彈簧的方向移動,從而推動第一卡塊,使第一卡塊插入第一凹槽中,從而對第二支撐桿起到固定作用,從而實現了拐杖的升降,增加了拐杖調節高度的方便性;
所述防滑機構包括第四支撐桿、兩個防滑組件、底座和防滑墊,所述防滑墊設置在底座下方,所述第四支撐桿的下端鉸接在底座的中間,所述防滑組件的一端與第四支撐桿的上端連接,所述防滑組件的另一端與底座連接,所述防滑組件包括第三彈簧、第一固定桿、套管、連接桿和第二固定桿,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下端固定連接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與連接桿的下端鉸接,所述連接桿的上端位于套管的內部,所述第三彈簧設置在套管的內部,所述連接桿通過第三彈簧與套管的內壁連接,所述套管的上端與第一固定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一固定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第四支撐桿的上端;
其中,由于套管套設在連接桿的上端,并且在第三彈簧的作用下,使連接桿可以任意收縮,由于套管的上端鉸接在第一固定桿的一端,連接桿的下端鉸接在第二固定桿的一端,并且第四支撐桿的下端鉸接在底座的中間,在使用者行走的過程中,底座可以任意角度的轉動,當底座不受力的時候,第三彈簧恢復到正常狀態,使底座恢復平衡,從而實現了使用者在行走的過程中,防滑墊始終可以以最大面積和地面接觸,增加了防滑墊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提高了拐杖的防滑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中控機構包括面板、設置在面板上的顯示屏和設置在第一支撐桿上的中控組件,所述面板設置在第一支撐桿上,所述中控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塊、與中央控制模塊連接的心率監測模塊、GPS定位模塊、工作電源模塊、溫度控制模塊、顯示控制模塊和報警控制模塊,所述蓄電池與工作電源模塊電連接,所訴顯示屏與顯示控制模塊電連接,所述報警器與報警控制模塊電連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塊,是用來控制設備內的各個模塊智能化運行的模塊,在這里,中央控制模塊不僅是PLC,還可以是單片機,從而提高了設備運行的智能化,GPS定位模塊,是用來定位的模塊,在這里,通過天線接收外部無線定位信號,顯示控制模塊,是用來控制顯示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顯示屏顯示設備的相關工作信息,心率監測模塊是用來接收心率信號的模塊,在這里,通過心率傳感器監測使用者的心率,溫度檢測模塊是用來檢測溫度的模塊,在這里通過溫度傳感器來測量使用者體溫,報警控制模塊是用來報警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工作電源模塊是用來控制電源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蓄電池給各器件供電,通過各器件的控制,提高了拐杖的智能化程度。
作為優選,為了使拐杖在調節到適當高度之后,使第一卡塊從新插入第一凹槽內,從而使其拐杖高度不再變化,所述第一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作為優選,為了使拐杖調節到適當高度之后,活動塊能夠回到原來的位置,以便進行下次調節,所述第二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作為優選,為了使底座在不受力的時候能夠恢復平衡狀態,所述第三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作為優選,為了實時監測使用者的體溫,以便了解使用者的身體狀態,所述護墊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溫度檢測模塊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實時監測使用者的心率,以便了解使用者的身體狀態,所述調節機構上設有心率傳感器,所述心率傳感器與心率監測模塊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實時了解使用者的位置,以便在發生危險的時候能夠及時救援,所述中控機構內設有天線,所述天線與GPS定位模塊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防滑效果,所述防滑墊的材料為橡膠。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拐杖的舒適度,所述護墊為記憶海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通過調節機構,實現了拐杖高度的調節,提高了拐杖高度調節的便捷性,不僅如此,通過兩個防滑組件,使底座不僅可以多角度轉動,還可以自動恢復到平衡狀態,從而使防滑墊的底面能最大面積與地面接觸,增加了防滑墊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提高了拐杖的防滑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的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的防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的電氣控制原理圖;
圖中:1.第一支撐桿,2.護墊,3.第一凹槽,4.調節機構,5.第二支撐桿,6.第三支撐桿,7.防滑機構,8.中控機構,9.第一卡塊,10.第一外殼,11.滑動塊,12.第一彈簧,13.第二凹槽,14.第二外殼,15.第二卡塊,16.活動塊,17.第二彈簧,18.第三彈簧,19.第一固定桿,20.第四支撐桿,21.套管,22.連接桿,23.第二固定桿,24.底座,25.防滑墊,26.心率傳感器,27.天線,28.心率監測模塊,29.GPS定位模塊,30.中央控制模塊,31.顯示控制模塊,32.顯示屏,33.溫度傳感器,34.蓄電池,35.溫度檢測模塊,36.工作電源模塊,37.報警控制模塊,38.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4所示,一種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包括護墊2、升降機構、第三支撐桿6,中控機構8和防滑機構7,所述第三支撐桿6的頂端與升降機構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6的底端與防滑機構7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護墊2設置在升降機構的頂端,所述護墊2與升降機構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中控機構8設置在升降機構上;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支撐桿1、調節機構4和第二支撐桿5,所述第一支撐桿1通過調節機構4與第二支撐桿5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5為U形桿,所述第二支撐桿5的U形開口朝上設置,所述第二支撐桿5的兩端均勻設置有若干第一凹槽3,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1的下端分別套設在第二支撐桿5的兩端,所述調節機構設4置在第一支撐桿1的底部,所述調節機構4位于第二支撐桿5內側;
所述調節機構4包括第一外殼10、第二外殼14、驅動組件和滑動組件,所述第一外殼10位于第二外殼14的上方,所述驅動組件位于第二外殼14的內部,所述滑動組件位于第一外殼10的內部,所述驅動組件和滑動組件傳動連接;
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二卡塊15、活動塊16和第二彈簧17,所述第二卡塊15設置在活動塊16上方,所述第二彈簧17位于兩個第二卡塊15之間,所述第二卡塊15的上端遠離第二彈簧17,所述第二卡塊15傾斜設置,所述第二卡塊15的上端位于第二凹槽13內,所述活動塊6通過第二彈簧17與第二外殼14的內壁連接,所述活動塊6的移動方向與第二彈簧17的伸縮方向一致;
所述滑動組件包括兩個第一卡塊9、兩個滑動塊11和第一彈簧12,所述第一卡塊9與滑動塊11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彈簧12位于兩個滑動塊11之間,所述滑動塊11的移動方向與第一彈簧12的伸縮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卡塊9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對應的滑動塊11上,所述第一卡塊9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凹槽3內且與第一凹槽3匹配,所述滑動塊11上設有第二凹槽13,所訴第二凹槽13傾斜設置,所訴第二凹槽13的開口端靠近第一彈簧12,所述第二凹槽13與第二卡塊15匹配;
其中,當用戶需要調節拐杖高度的時候,只需要用手按壓活動塊16,活動塊16受力往上移動,同時推動第二卡塊15一起往上移動,由于第二凹槽13傾斜設置,第二凹槽13的上端遠離第一彈簧12,第二凹槽13的下端靠近第一彈簧12,并且第二卡塊15的傾斜方向和第二凹槽13一致,所以在第二卡塊15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會通過第二凹槽13給滑動塊11一個水平方向的力,從而推動滑動塊11朝第一彈簧12的方向移動,從而拉動第一卡塊9,使第一卡塊9從第一凹槽3中脫離,從而可以使第二支撐桿5上下移動,當拐杖調節到適當高度的時候,只需要松開對活動塊16的推力,在第二彈簧17的作用下使活動塊16復位,通過第一彈簧12推動滑動塊11向遠離第一彈簧12的方向移動,從而推動第一卡塊9,使第一卡塊9插入第一凹槽3中,從而對第二支撐桿5起到固定作用,從而實現了拐杖的升降,增加了拐杖調節高度的方便性;
所述防滑機構7包括第四支撐桿20、兩個防滑組件、底座24和防滑墊25,所述防滑墊25設置在底座24下方,所述第四支撐桿20的下端鉸接在底座24的中間,所述防滑組件的一端與第四支撐桿20的上端連接,所述防滑組件的另一端與底座24連接,所述防滑組件包括第三彈簧18、第一固定桿19、套管21、連接桿22和第二固定桿23,所述第二固定桿23的下端固定連接在底座24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撐桿23的上端與連接桿22的下端鉸接,所述連接桿22的上端位于套管21的內部,所述第三彈簧18設置在套管21的內部,所述連接桿22通過第三彈簧18與套管21的內壁連接,所述套管21的上端與第一固定桿19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一固定桿19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第四支撐桿20的上端;
其中,由于套管21套設在連接桿22的上端,并且在第三彈簧18的作用下,使連接桿22可以任意收縮,由于套管21的上端鉸接在第一固定桿19的一端,連接桿22的下端鉸接在第二固定桿23的一端,并且第四支撐桿20的下端鉸接在底座24的中間,在使用者行走的過程中,底座24可以任意角度的轉動,當底座24不受力的時候,第三彈簧18恢復到正常狀態,使底座24恢復平衡,從而實現了使用者在行走的過程中,防滑墊25始終可以以最大面積和地面接觸,增加了防滑墊25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提高了拐杖的防滑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中控機構8包括面板、設置在面板上的顯示屏32和設置在第一支撐桿1上的中控組件,所述面板設置在第一支撐桿1上,所述中控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塊30、與中央控制模塊30連接的心率監測模塊28、GPS定位模塊29、工作電源模塊36、溫度控制模塊35、顯示控制模塊31和報警控制模塊37,所述蓄電池34與工作電源模塊36電連接,所訴顯示屏32與顯示控制模塊31電連接,所述報警器38與報警控制模塊37電連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塊30,是用來控制設備內的各個模塊智能化運行的模塊,在這里,中央控制模塊30不僅是PLC,還可以是單片機,從而提高了設備運行的智能化,GPS定位模塊29,是用來定位的模塊,在這里,通過天線27接收外部無線定位信號,顯示控制模塊31,是用來控制顯示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顯示屏32顯示設備的相關工作信息,心率監測模塊28是用來接收心率信號的模塊,在這里,通過心率傳感器26監測使用者的心率,溫度檢測模塊35是用來檢測溫度的模塊,在這里通過溫度傳感器33來測量使用者體溫,報警控制模塊37是用來報警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報警器38發出報警信號,工作電源模塊36是用來控制電源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蓄電池34給各器件供電,通過各器件的控制,提高了拐杖的智能化程度。
作為優選,為了使拐杖在調節到適當高度之后,使第一卡塊9從新插入第一凹槽3內,從而使其拐杖高度不再變化,所述第一彈簧12處于壓縮狀態。
作為優選,為了使拐杖調節到適當高度之后,活動塊16能夠回到原來的位置,以便進行下次調節,所述第二彈簧17處于壓縮狀態。
作為優選,為了使底座24在不受力的時候能夠恢復平衡狀態,所述第三彈簧18處于壓縮狀態。
作為優選,為了實時監測使用者的體溫,以便了解使用者的身體狀態,所述護墊2內設有溫度傳感器33,所述溫度傳感器33與溫度檢測模塊35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實時監測使用者的心率,以便了解使用者的身體狀態,所述調節機構4上設有心率傳感器26,所述心率傳感器26與心率監測模塊28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實時了解使用者的位置,以便在發生危險的時候能夠及時救援,所述中控機構8內設有天線27,所述天線27與GPS定位模塊29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防滑效果,所述防滑墊25的材料為橡膠。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拐杖的舒適度,所述護墊2為記憶海綿。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便于調節高度的防滑拐杖通過調節機構4,實現了拐杖高度的調節,提高了拐杖高度調節的便捷性,不僅如此,通過兩個防滑組件,使底座24不僅可以多角度轉動,還可以自動恢復到平衡狀態,從而使防滑墊25的底面能最大面積與地面接觸,增加了防滑墊25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提高了拐杖的防滑效果。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