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保健、護膚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膏體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唇膏,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其主要作用是為嘴唇鎖住水分,同時舒緩修護唇部,避免唇部干燥、脫皮開裂。唇膏的基本成分是油脂和蠟,現有的唇膏產品所用的原料多包含礦物油脂、合成油脂等,例如在石油中提取的油性成分:液態石蠟、凡士林、石蠟、微晶蠟等,都含有一定的毒性,長期使用會對皮膚有一些不良作用,甚至有致癌的后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天然物質,改善皮膚的作用明顯。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原料采用天然物質,該膏體具有鎖住水分、改善皮膚、防止曬斑、減少皺紋等作用,該膏體不僅可以作為唇膏使用,還可用于防曬油、燙傷膏使用。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該制作方法簡單、易操作。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70-8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5-30重量份的蜂蠟、2-5重量份的甘油、4-8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6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本發明提出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70-8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5-30重量份的蜂蠟、2-5重量份的甘油、4-8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6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75-90℃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和膏體,以山茶籽油和蜂蠟作為主要成分,山茶籽油為純天然植物油,不含芥酸、膽固醇等有害物質,具有潤膚、提亮以及抗炎、抗紫外線的作用;蜂蠟為純天然物質,凝固后為固體狀,且具有良好的保濕作用;甘油、荷荷巴油以及棕櫚酸異辛酯,均具有良好的潤滑和滲透性。因此,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和膏體可以用作唇膏、防曬油或燙傷膏。另外,蜂蠟在高溫時能與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以及棕櫚酸異辛酯充分混合,冷卻后蜂蠟的晶體不斷析出、堆砌,析出的晶體較細,晶體的總比表面積大,晶體貼得很近,因此,山茶籽油蜂蠟膏體致密、柔韌性好。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所有原料在75-90℃均以流體狀存在,容易攪拌均勻;該制作方法簡單、易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膏體及其制備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70-8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5-30重量份的蜂蠟、2-5重量份的甘油、4-8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6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優選地,山茶籽油為78-83重量份,蜂蠟為18-23重量份,甘油為2-3重量份,荷荷巴油為4-6重量份,棕櫚酸異辛酯為3-5重量份。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70-8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5-30重量份的蜂蠟、2-5重量份的甘油、4-8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6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山茶籽油,又稱油茶籽油、山茶油、茶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芥酸、膽固醇等對人體有害物質。不飽和脂肪酸又叫美容酸,具有使人的皮膚光澤、潤滑的作用。且其富含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山茶籽油中含有角鯊烯與黃酮類物質,對抗癌、抗炎有著極佳的作用。山茶籽油能夠抗紫外線,是紫外線的天然過濾器,可以防止曬斑、減少皺紋,對黃褐斑、曬斑有很好的效果。
蜂蠟,又稱黃蠟、蜜蠟。蜂蠟是由蜂群內適齡工蜂腹部的4對蠟腺分泌出來的一種脂肪性物質,其主要成分有:酸類、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還有類胡蘿卜素、維生素a、芳香物質等。蜂蠟對皮膚具有很好的保濕作用,且蜂蠟為純天然物質,用于制作唇膏也是可以食用的。
甘油,具有較好的潤滑作用和保水作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甘油是以天然的油脂為原料制得的,天然無毒。
荷荷巴油,萃取于荷荷巴豆。荷荷巴油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膠原蛋白、植物蠟等成分,其具有良好的滲透性,也適用于敏感肌膚。荷荷芭油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及蛋白質,是很好的滋潤及保濕油,可以維護皮膚水分,預防皺紋以及軟化皮膚。
棕櫚酸異辛酯,其滲透性好,有良好地護膚性和延展性,其性能穩定,不易氧化或產生異味,可使肌膚柔和嫩滑而無油膩感。
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和膏體,以山茶籽油和蜂蠟作為主要成分,山茶籽油為純天然植物油,不含芥酸、膽固醇等有害物質,具有潤膚、提亮以及抗炎、抗紫外線的作用;蜂蠟為純天然物質,凝固后為固體狀,且具有良好的保濕作用;甘油、荷荷巴油以及棕櫚酸異辛酯,均具有良好的潤滑和滲透性。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和膏體可以用作唇膏、防曬油或燙傷膏。另外,蜂蠟在高溫時能與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以及棕櫚酸異辛酯充分混合,冷卻后蜂蠟的晶體不斷析出、堆砌,析出的晶體較細,晶體的總比表面積大,晶體貼得很近,因此,山茶籽油蜂蠟膏體致密、柔韌性好。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山茶籽油主要由以下制取方法制得:將干凈、干燥且剝殼后的山茶籽進行物理壓榨得到第一原油和第一殘料,將第一殘料浸泡在質量濃度為10-16%的鹽水中,進行離心分離得到第二殘料,然后將第二殘料在40-60℃的溫度下烘烤10-20分鐘后進行物理壓榨得到第二原油和第三殘料,將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混合。
物理壓榨即采用人力或機械擠壓的方式將山茶籽油從山茶籽中提取出來,浸出法指的是用化學溶劑浸泡山茶籽,將山茶籽油萃取出來,再通過精煉工藝將油和溶劑分離,浸出法提取山茶籽油的方式容易造成化學溶劑的殘留,且精煉工藝會破話壞山茶籽油的某些有益成分。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均采用物理壓榨的方式提取山茶籽油。第一殘料中還殘留有沒有榨取完的山茶籽油,將物理壓榨后得到的第一殘料浸泡在質量濃度為10-16%的鹽水中,能夠使得第一殘料的細胞結構破壞,有利于第二次的壓榨出油。優選地,鹽水的質量濃度為12-14%。該質量濃度范圍內的鹽水,其效果更好,第二次出油率更高。將第一殘料浸泡在鹽水后,進行離心分離得到第二殘料,經過離心分離后,第二殘料中已不含鹽水。將第二殘料在40-60℃的溫度下烘烤10-20分鐘后得到干燥的殘料,再進行物理壓榨能夠提高出油率。需要說明的是,物理壓榨的過程可以重復進行多次,優選地,溫度為45-55℃。
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還將物理壓榨得到的第三殘料進行超微粉碎至1-5μm,將超微粉碎后的第三殘料與第一原油、第二原油混合。
經物理壓榨后的第三殘料中還含有山茶籽較多的有效成分,為了充分利用該天然原料,因此選擇超微粉碎的方式將第三殘料粉碎成粒度為1-5μm,粉碎后的第三殘料粒度較小,吸附性和溶解性都大大提高,優選地,粒度為2-3μm。將粉碎后的第三殘料與第一原油和第二原油混合,可以較好地溶解于其中,且保存了山茶籽的更多有益成分。優選地,第三殘料在-5-5℃的溫度條件下進行超微粉碎,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超微粉碎,可以較好地保護山茶籽中的有益成分不被破壞。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蜂蠟主要由以下制取方法制得:將提取過蜂蜜的蜂巢置于過濾袋中扎緊后,將裝有蜂巢的過濾袋置于70-90℃的水中,待蜂巢融化后,將過濾袋中的蜂蠟擠出,然后降低水溫至20-35℃,取出凝固的蜂蠟初品。
提取過蜂蜜的蜂巢不僅包含了蜂蠟,還包含有許多雜質,將蜂巢置于70-90℃的水中,熱水直接進入過濾袋將蜂巢軟化、融化,融化后蜂蠟會從過濾袋中流出,而雜質會被截留在過濾帶中。這種方式比將融化后的蜂巢通過濾布得到蜂蠟的方式好,因為蜂巢溶化后通過濾布過濾,融化的蜂蠟很容易因為外界溫度的降低而凝固在濾布上。另外,將過濾袋中的蜂蠟擠出后,降低水溫至20-35℃,此時,蜂蠟因為水溫的降低而凝固,取出該蜂蠟初品即可。需要說明的是,制取蜂蠟初品的步驟可以重復操作,這樣可以得到更純凈的蜂蠟初品。
經過上述的方式得到的蜂蠟初品可能還存在一些雜質,因此,優選地,在取出凝固的蜂蠟初品后,還包括:將蜂蠟初品在70-90℃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將上層不含雜質的融化的蜂蠟初品收集。這樣可以得到更為純凈的蜂蠟。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75-90℃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所有原料在75-90℃均以流體狀存在,容易攪拌均勻;該制作方法簡單、易操作。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特征和性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80重量份的山茶籽油、20重量份的蜂蠟、4重量份的甘油、5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其中,山茶籽油主要由以下制取方法制得:將干凈、干燥且剝殼后的山茶籽進行物理壓榨得到第一原油和第一殘料,將第一殘料浸泡在質量濃度為12%的鹽水中,進行離心分離得到第二殘料,然后將第二殘料在50℃的溫度下烘烤15分鐘后進行物理壓榨得到第二原油和第三殘料,將第三殘料進行超微粉碎至2-3μm,將超微粉碎后的第三殘料與第一原油、第二原油混合。
蜂蠟主要由以下制取方法制得:將提取過蜂蜜的蜂巢置于過濾袋中扎緊后,將裝有蜂巢的過濾袋置于70℃的水中,待蜂巢融化后,將過濾袋中的蜂蠟擠出,然后降低水溫至25℃,取出凝固的蜂蠟初品。
該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75℃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
實施例2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70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8重量份的蜂蠟、3重量份的甘油、4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4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其中,山茶籽油及蜂蠟的制取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該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80℃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
實施例3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7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5重量份的蜂蠟、2重量份的甘油、4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5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其中,山茶籽油及蜂蠟的制取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該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90℃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
實施例4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8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30重量份的蜂蠟、5重量份的甘油、6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6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其中,山茶籽油及蜂蠟的制取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該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85℃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
實施例5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78重量份的山茶籽油、23重量份的蜂蠟、4重量份的甘油、8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5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其中,山茶籽油及蜂蠟的制取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該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85℃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
實施例6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膏體,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83重量份的山茶籽油、25重量份的蜂蠟、3重量份的甘油、7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其中,山茶籽油及蜂蠟的制取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該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蜂蠟、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和棕櫚酸異辛酯在83℃的水浴條件下加熱并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冷卻至膏狀。
實施例7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80重量份的山茶籽油、20重量份的蜂蠟、4重量份的甘油、5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實施例8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70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8重量份的蜂蠟、3重量份的甘油、4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4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實施例9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7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15重量份的蜂蠟、2重量份的甘油、4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5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實施例10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85重量份的山茶籽油、30重量份的蜂蠟、5重量份的甘油、6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6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實施例11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78重量份的山茶籽油、23重量份的蜂蠟、4重量份的甘油、8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5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實施例12
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包括:83重量份的山茶籽油、25重量份的蜂蠟、3重量份的甘油、7重量份的荷荷巴油以及3重量份的棕櫚酸異辛酯。
對比例
一種唇膏,是由以下原料混合制得:地蠟16wt%、微晶蠟3wt%、聚乙烯蠟3wt%、液體石蠟25.8wt%、角鯊烷17wt%、氫化聚丁烯11wt%、棕櫚酸-2乙基己酯8wt%、偏苯三酸十三酯7wt%、羊毛油6wt%、可可脂2.8wt%、香精0.2wt%、羥苯丙酯0.1wt%和丁羥茴醚0.1wt%。
試驗例1
將實施例1的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用作唇膏使用,將實施例1的山茶籽油蜂蠟膏體和對比例的唇膏作對比,將實施例1和對比例的唇膏分給50位20-50歲的婦女試用,其結果記錄在表1中。
保濕效果:通過使用皮膚表面濕度測試儀測量隨時間的推移保水量的變化。效果好表現為:保水能力增加至少15%;效果一般表現為:保水能力增加7-15%;效果差保水能力增加小于7%。
抗皺性:由化妝師評價使用者的嘴唇干皺情況的改善情況來確定的,效果好表現為:抗皺效果明顯改進;效果一般表現為:抗皺效果稍微改進;效果差表現為:抗皺效果基本無改進。
表1實施例1和對比例的唇膏試用結果
由表1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得知,從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使用效果來看,實施例1的唇膏不管是保濕度還是抗皺性都比對比例的唇膏效果好。
試驗例2
對實施例1-6的山茶籽油、蜂蠟膏體和對比例的唇膏做安全性評價,具體地,用豚鼠進行48小時的動物斑貼試驗以評價應激性水平,其中,無應激性表現為無紅斑和水腫,一般應激性表現為輕微的紅斑和水腫,中度應激性表現為明顯的紅斑和水腫,其具體結果記錄在表2中。
表2豚鼠的應激性測試結果
由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實施例1-6的山茶籽油蜂蠟膏體在豚鼠的應激性測試結果中,豚鼠均表現出無應激性,而對比例的唇膏表現出中度應激,說明了本發明實施例的山茶籽油蜂蠟膏體是安全的。
試驗例3
紫外線損傷防護實驗:選取40只豚鼠,分為5組,每組8只,雌雄各半,分別為空白組、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和對照組,用7%的硫化鈉對40豚鼠背部脫毛10cm2,空白組的豚鼠不涂任何東西,第一組、第二組和第三組分別涂實施例2-4的山茶籽油、蜂蠟膏體,對照組涂對比例的唇膏。1小時后,將豚鼠腹部向下位固定,用直管型石英紫外線殺菌燈照射豚鼠背部脫毛區,光距:10cm,照射時間10min,記錄各組豚鼠剛照射時、5h、24h后不同時間,照射部位出現紅斑的動物數量,觀察各組豚鼠的防曬效果,其結果記錄在表3中。
表3紫外線損傷防護實驗結果
由表3的數據可知,實施例2-4山茶籽油蜂蠟膏體和對照組的唇膏相比,實施例2-4山茶籽油蜂蠟膏體在紫外線立即照射時、5h、24h對紫外線的損傷具有防護作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膏體及其制備方法,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和膏體,以山茶籽油和蜂蠟作為主要成分,山茶籽油為純天然植物油,不含芥酸、膽固醇等有害物質,具有潤膚、提亮以及抗炎、抗紫外線的作用;蜂蠟為純天然物質,凝固后為固體狀,且具有良好的保濕作用;甘油、荷荷巴油以及棕櫚酸異辛酯,均具有良好的潤滑和滲透性。因此,山茶籽油蜂蠟組合物和膏體可以用作唇膏、防曬油或燙傷膏。另外,蜂蠟在高溫時能與山茶籽油、甘油、荷荷巴油以及棕櫚酸異辛酯充分混合,冷卻后蜂蠟的晶體不斷析出、堆砌,析出的晶體較細,晶體的總比表面積大,晶體貼得很近,因此,山茶籽油蜂蠟膏體致密、柔韌性好。山茶籽油蜂蠟膏體的制備方法,所有原料在75-90℃均以流體狀存在,容易攪拌均勻;該制作方法簡單、易操作。
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