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療救治過程中,輸液以及輸血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救治手段,理論上輸入人體的液體或血液越接近人體的溫度越好。然而在目前醫療救治的輸血或輸液過程中,輸入液體或血液的溫度往往低于患者體溫,這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身體不適,尤其是在氣溫極低的冬天、野外救災等情況下以及病患身體狀況極為虛弱的情況,低溫液體或血液的輸入會導致患者身體局部溫度的降低,血管收縮等情況的發生,對患者造成進一步傷害。因此,有必要在液體及血液輸入患者體內之前對其進行加熱并保溫,使液態及血液與人體的溫差減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設計開發了一種使用更方便,結構更簡單,加熱效果更好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包括:
上夾持部和下夾持部,彼此交叉設置,所述上夾持部的中部和所述下夾持部的中部彼此樞接,其中,通過移動所述上夾持部的后半部分和下夾持部的后半部分,使所述上夾持部的后半部分與所述下夾持部的后半部分彼此靠近或者彼此遠離,從而使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與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彼此遠離或者彼此閉合,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呈平板形,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呈半圓柱形,并且,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形成有一卡槽,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與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彼此閉合的情況下,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卡制于所述卡槽內;
半圓柱形保溫體,其包括半圓柱形外殼以及填充于所述半圓柱形外殼內的相變材料,所述半圓柱形保溫體設置于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所述半圓柱形外殼的下側壁向上凹陷成第一半圓柱形溝槽;
平板形保溫體,其包括平板形外殼以及填充于所述平板形外殼的相變材料,所述平板形保溫體設置于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所述平板形外殼的上側壁向下凹陷成第二半圓柱形溝槽;
其中,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彼此閉合時,所述第一半圓柱形溝槽和所述第二半圓柱形溝槽彼此銜接成圓柱形通孔。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相變材料為無機鹽水合物。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第一半圓柱形溝槽和所述第二半圓柱形溝槽內均設置有橡膠墊層。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卡槽的槽壁設置有凸起,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形成有凹坑,從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卡制于所述卡槽內的情況下,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坑內。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與所述下夾持部彼此閉合的情況下,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形成一半圓柱形構件。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半圓柱形構件的寬度為5-10cm。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上夾持部和所述下夾持部彼此樞接的部位設置有用于使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保持閉合狀態的復位扭簧。
本發明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設置上夾持部和下夾持部,且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彼此可以卡制在一起,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設置有半圓柱形保溫體,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設置有平板形保溫體,半圓柱形保溫體和平板形保溫體均填充有相變材料,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彼此閉合時,輸液管由圓柱形通孔穿過,相變材料可以調節輸液管內的液體的溫度,使藥液的溫度適宜人體,提高人體輸液的舒適度,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且本發明的輸液加熱裝置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包括:上夾持部1和下夾持部4,彼此交叉設置,所述上夾持部1的中部和所述下夾持部4的中部彼此樞接,其中,通過移動所述上夾持部的后半部分5和下夾持部的后半部分3,使所述上夾持部的后半部分5與所述下夾持部的后半部分3彼此靠近或者彼此遠離,從而使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2與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6彼此遠離或者彼此閉合,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6呈平板形,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2呈半圓柱形,并且,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形成有一卡槽11,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與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彼此閉合的情況下,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12卡制于所述卡槽11內;半圓柱形保溫體,其包括半圓柱形外殼14以及填充于所述半圓柱形外殼內的相變材料13,所述半圓柱形保溫體設置于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所述半圓柱形外殼的下側壁向上凹陷成第一半圓柱形溝槽15;平板形保溫體,其包括平板形外殼10以及填充于所述平板形外殼的相變材料9,所述平板形保溫體設置于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所述平板形外殼的上側壁向下凹陷成第二半圓柱形溝槽7;其中,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彼此閉合時,所述第一半圓柱形溝槽和所述第二半圓柱形溝槽彼此銜接成圓柱形通孔8。
本發明設計了上夾持件和下夾持件,上夾持件和下夾持件彼此交叉設置,且二者的中部樞接,通過操作上夾持部的后半部分和下夾持部的后半部分,可以使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彼此遠離或者彼此閉合。當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彼此遠離時,將輸液管放置在圓柱形溝槽內,之后再操作上夾持件的后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后半部分,使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彼此閉合,并且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卡制在卡槽內,使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不會隨意張開,保證輸液管被夾持住。
半圓柱形保溫體設置在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平板形保溫體設置在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當輸液管被夾持在圓柱形通孔中時,相變材料對輸液管的溫度進行調節,使其處于人體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從而避免冷藥液對人體造成傷害。
當需要對輸液管進行加熱時,將輸液加熱裝置夾持在輸液管上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操作容易。而且可以根據加熱的輸液管的長度,在輸液管上夾持多個輸液加熱裝置。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相變材料為無機鹽水合物。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第一半圓柱形溝槽和所述第二半圓柱形溝槽內均設置有橡膠墊層。橡膠墊層可以減輕對輸液管的擠壓和磨損。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卡槽的槽壁設置有凸起,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形成有凹坑,從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卡制于所述卡槽內的情況下,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坑內。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在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與所述下夾持部彼此閉合的情況下,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形成一半圓柱形構件。
該半圓柱形構件結構簡單。當將輸液管夾持在輸液加熱裝置中時,半圓柱形構件對輸液管進行溫度調節,同時可以根據需要對半圓柱形構件的寬度進行選擇和設置。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半圓柱形構件的寬度為5-10cm。半圓柱形構件的寬度不宜過大,過大導致輸液管不能彎曲,也影響使用;過小,相變材料用量少,則影響對輸液管的溫度調節效果。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多個輸液加熱裝置,以增強對輸液管的溫度調節效果。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相變材料的輸液加熱裝置中,所述上夾持部和所述下夾持部彼此樞接的部位設置有用于使所述上夾持部的前半部分和所述下夾持部的前半部分保持閉合狀態的復位扭簧。當捏動上夾持件的后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后半部分,可以使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張開,在復位扭簧的作用下,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和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則可以自動閉合,再在手動作用下,上夾持件的前半部分的前端可以卡在下夾持件的前半部分的前端的卡槽內。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