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護理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多功能床體及機器人按摩床。
背景技術:
護理臥床不起的患者需要付出繁重的勞動,患者長期臥床身體受壓部位血液循環質量差,這些受壓的部位容易得褥瘡,如果人工護理,如進行定時按摩,護理人員護理負擔重,護理質量也難得到保證。而目前的按摩設備功能較為單一,按摩功能不夠全面,按摩過程中能夠觸及的面也較小,使得按摩不到位,改善不了患者的血液循環。而在進行按摩時往往還需要對病人進行搬運,更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床體及機器人按摩床,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多功能床體及機器人按摩床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功能床體,包括床架、用于升降床單的床單升降部和用于抽出和收起墊板的墊板滑動部;
所述床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放置在水平面上;
所述床單升降部安裝在所述第二端遠離所述第一端的一面,所述墊板滑動部安裝在所述床單升降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側;
所述墊板滑動部包括墊件和卷收部,所述墊件包括墊板和卷收帶,所述墊板包括多根墊片,所述墊板安裝在的所述卷收帶上,所述卷收帶的端頭安裝在所述卷收部上,通過所述卷收帶可纏繞在所述卷收部上。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床單升降部包括第一升降組件,所述第一升降組件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側上,所述第一升降組件包括第一升降電機和用于卷收床單的第一轉桿,所述第一轉桿與所述第一升降電機的輸出端周向限位連接。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床單升降部還包括第二升降組件,所述第二升降組件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側上,所述第二升降組件包括第二升降電機和用于卷收床單的第二轉桿,所述第二轉桿與所述第二升降電機的輸出端周向限位連接,所述第一轉桿和所述第二轉桿軸向平行。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一側和所述第二側的第三側和第四側,所述卷收部包括第一滑動組件,所述第一滑動組件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三側,所述第一滑動組件包括第一滑動電機和用于卷收所述卷收帶的第三轉桿,所述第三轉桿與所述第一滑動電機的輸出端周向限位連接。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卷收部還包括第二滑動組件,所述第二滑動組件固定安裝在所述第四側,所述第二滑動組件包括第二滑動電機和用于卷收所述卷收帶的第四轉桿,所述第四轉桿與所述第二滑動電機的輸出端周向限位連接,所述第四轉桿與所述第三轉桿軸向平行。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端上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墊片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軸向與所述第三轉桿軸向垂直。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轉桿與所述導向槽之間設置有用于為所述卷收帶轉向的第一滾筒,所述第四轉桿與所述導向槽之間設置有為所述卷收帶轉向的第二滾筒。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卷收帶包括多根,多個所述墊片平行安裝在所述卷收帶上,所述墊片軸向與所述卷收帶垂直,所述卷收帶通過所述墊片分成第一延伸帶和第二延伸帶,所述第一延伸帶的端頭處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三轉桿上,所述第二延伸帶的端頭處固定連接在所述第四轉桿上。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床單,所述床單包括第一邊和第二邊,所述第一邊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轉桿上,所述第二邊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轉桿上。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包括按摩機器人和上述的多功能床體;
所述按摩機器人安裝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間;
所述按摩機器人包括底座和機械手;所述機械手包括機械臂和機械爪,所述機械爪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機械臂的一端,所述機械臂上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可控制所述機械爪相對所述機械臂轉動;
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自由端和所述機械臂遠離所述機械爪的一端鉸接,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可控制所述機械手相對所述支撐桿擺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床體,可以在日常下實現人體的固定支撐,而在需要對人背進行按摩時,可以將墊板卷收,而通過床單升降部實現人體的上下移動,通過按摩機器人可以對床單上的人進行全方位的按摩。按摩結束后可以提升床單溫度,再次放回墊板實現病人枕墊。在托運病人上床時也可以通過降低床單,降低將病人托上床的難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床體未安裝墊板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安裝床單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墊板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墊板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器人按摩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010-多功能床體;020-按摩機器人;100-床架;110-床腳;111-第一支桿;113-第二支桿;130-第一端;150-第二端;151-第一側;152-導向槽;153-第二側;155-第三側;157-第四側;159-延伸桿;210-第一轉桿;230-第一升降電機;231-第一聯軸器;250-固定件;251-第一安裝段;253-連接段;255-第二安裝段;270-第二轉桿;290-第二升降電機;310-卷收部;311-第一滑動組件;3111-第三轉桿;3113-第一滑動電機;313-第二滑動組件;3131-第四轉桿;3133-第二滑動電機;330-墊板;331-墊件;3311-墊片;333-卷收帶;3331-第一延伸帶;3333-第二延伸帶;370-第一滾筒;390-第二滾筒;400-床單;410-第一邊;430-第二邊;510-底座;511-支撐桿;5111-第二電機;531-機械臂;5311-第一電機;533-機械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方式。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的術語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床體010,請參閱圖1,這種多功能床體010包括床架100、床單升降部和墊板滑動部。
床架100包括四根平行設置的床腳110,四根床腳110長度相同,四根床腳110的端頭處形成第一端130和第二端150,第一端130所在面與床腳110垂直,第二端150所在面與床腳110垂直。
第一端130用于將床架100放置在水平面上,第二端150安裝有床單升降部和墊板滑動部。其中床單升降部安裝在第二端150遠離第一端130的一側。
第二端15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側151和第二側153,在第一側151上設置有兩根與床腳110垂直的延伸桿159,在兩根延伸桿159的端頭設置有同軸的安裝孔,兩個安裝孔內還設置有軸承,第一轉桿210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安裝孔,在第一轉桿210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升降電機230,第一轉桿210靠近第一升降電機230的一端與第一升降電機230的輸出端通過第一聯軸器231連接。
第一升降電機230的殼體通過固定件250安裝在延伸桿159上,固定件250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安裝段251、連接段253和第二安裝段255,第一安裝段251與第一升降電機230的殼體固定連接,連接段253朝向延伸桿159,第二安裝段255固定安裝在第一轉桿210所在的延伸桿159上。
在第二側153上也設置有兩根與床腳110垂直的延伸桿159,在兩根延伸桿159的端頭處設置有同軸的安裝孔,兩個安裝孔內還設置有軸承,第二轉桿270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安裝孔,在第二轉桿270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升降電機290,第二轉桿270靠近第二升降電機290的一端與第二升降電機290的輸出端通過第二聯軸器連接,第二轉桿270與第一轉桿210軸向平行。
請參閱圖2,第二升降電機290的殼體通過固定件250安裝在延伸桿159上,固定件250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安裝段251、連接段253和第二安裝段255,第一安裝段251與第二升降電機290的殼體固定連接,連接段253朝向延伸桿159,第二安裝段255固定安裝在第二轉桿270所在的延伸桿159上。
請參閱圖3,本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床體010還包括床單400(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不安裝床單400),床單400包括第一邊410和第二邊430,第一邊410固定安裝在第一轉桿210上,第二邊430固定安裝在第二轉桿270上。通過第一升降電機230和第二升降電機290的轉動可以使得床單400松開或張緊。
請參閱圖4和圖5,墊板滑動部包括卷收部310和墊板330,其中墊板330包括墊件331和卷收帶333,墊件331包括墊板330和卷收帶333,墊板330包括多根墊片3311,多根墊片3311平行設置組合形成墊板330。本實施例中,卷收帶333包括兩根,墊片3311的一端固定安裝在一根卷收帶333上,另一端固定安裝在另一根卷收帶333上。
通過墊板330將卷收帶333分成了三段,其中位于兩端的分別為第一延伸帶3331和第二延伸帶3333,通過拉扯第一延伸帶3331或第二延伸帶3333可以實現墊板330的位移。
第二端150還包括連接第一側151和第二側153的第三側155和第四側157。卷收部310包括第一滑動組件311,第一滑動組件311包括第三轉桿3111和第一滑動電機3113,第三轉桿3111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三側155。第三側155設置有兩根第一支桿111,兩根第一支桿111向遠離床架100的一端延伸。在兩根第一支桿111上設置有兩個同軸的安裝孔,在安裝孔內還設置有軸承,第三轉桿3111的兩端分別安裝在兩個安裝孔內。第一滑動電機3113固定安裝在其中一個第一支桿111上。第一滑動電機3113的輸出端和第三轉桿3111通過第三聯軸器連接。
卷收部310還包括第二滑動組件313,第二滑動組件313包括第四轉桿3131和第二滑動電機3133,第四轉桿3131可轉動地安裝在第四側157。第四側157也設置有兩根第一支桿111,兩根第一支桿111向遠離床架100的一端延伸。在兩根第一支桿111上設置有兩個同軸的安裝孔,在安裝孔內還設置有軸承,第四轉桿3131的兩端分別安裝在兩個安裝孔內。第二滑動電機3133固定安裝在其中一個第一支桿111上。第二滑動電機3133的輸出端和第四轉桿3131通過第四聯軸器連接。
第三轉桿3111和第四轉桿3131軸向平行,且均與第一轉桿210軸向垂直。
在第一支桿111靠近第二端150的一側還設置有從床腳110向遠離床架100的一端延伸的第二支桿113,在第三側155設置有兩個第二支桿113,兩個支桿間可轉動設置有第一滾筒370。在第四側157設置有兩個第二支桿113,兩個支桿間可轉動設置有第二滾筒390。第一滾筒370和第二滾筒390均與第三轉桿3111軸向平行。
在第一側151和第二側153上還設置有相對的導向槽152,導向槽152之間的距離與墊片3311的長度相當。可將墊片3311的兩端分別容置在的兩個導向槽152之間,通過導向槽152對墊片3311提供支撐。導向槽152的軸向與第一轉桿210和第二轉桿270平行。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延伸帶3331的端頭處固定連接在第三轉桿3111上,第二延伸帶3333的端頭處固定連接在第四轉桿3131上,兩根卷收帶333分別穿過兩根導向槽152。通過第一滑動電機3113轉動第三轉桿3111可以驅動卷收帶333向第三轉桿3111的方向卷收,同時也驅動墊片3311向第三轉桿3111的方向卷收,如卷收前墊板330在第四轉桿3131上,可通過第三轉桿3111的卷收使得墊板330進入導向槽152之間,通過墊板330對床單400上的人進行提供支撐,保證穩定性和舒適性。同過第二滑動電機3133轉動第四轉桿3131可以驅動卷收帶333向第四轉桿3131的方向卷收,同時也驅動墊片3311向第四轉桿3131的方向卷收,如卷收前墊板330在導向槽152之間,通過第四轉桿3131的卷收可以使得墊片3311移離導向槽152而卷收在第四轉桿3131上。這樣就可以通過第一轉桿210和第二轉桿270的轉動來拉近或松開床單400實現床單400上人體的上下移動。
在第三轉桿3111和第四轉桿3131轉動的過程中,第一滾筒370和第二滾筒390起到了對卷收帶333轉向的作用,使得第三轉桿3111和第四轉桿3131的作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到卷收第一延伸帶3331或第四延伸帶上。
通過本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床體010,可以在日常下實現人體的固定支撐,而在需要對人背進行按摩時,可以將墊板330卷收,而通過床單升降部實現人體的上下移動,便于按摩施力。在托運病人上床時也可以通過降低床單400,降低將病人托上床的難度。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機器人按摩床,請參閱圖6,這種機器人按摩床包括按摩機器人020和實施例一中的多功能床體010。
按摩機器人020安裝在第一端130和第二端150之間,通過按摩機器人020可以對床單400上的人進行按摩。
按摩機器人020包括底座510和機械手;機械手包括機械臂531和機械爪533,機械爪533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械臂531的一端,機械臂531上設置有第一電機5311,第一電機5311的殼體固定安裝在機械臂531上,第一電機5311的輸出端與機械爪533軸向固定連接,通過第一電機5311可控制機械爪533相對機械臂531轉動;
在底座510上設置有支撐桿511,支撐桿511的自由端和機械臂531遠離機械爪533的一端鉸接,支撐桿511上設置有第二電機5111,第二電機5111的殼體固定安裝在支撐桿511上,第二電機5111的輸出端與機械臂531固定連接,且第二電機5111的輸出端周向與機械臂531周向垂直,通過第二電機5111可控制機械手相對支撐桿511擺動。
通過本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床體010,可以在日常下實現人體的固定支撐,而在需要對人背進行按摩時,可以將墊板330卷收,而通過床單升降部實現人體的上下移動,通過按摩機器人020可以對床單400上的人進行全方位的按摩。按摩結束后可以提升床單400高度,再次放回墊板330實現病人枕墊。在托運病人上床時也可以通過降低床單400,降低將病人托上床的難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