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艾灸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艾灸儀。
背景技術:
目前艾灸作為醫療保健技術得到廣大中醫醫生、患者、各類養生館的喜愛。在使用上,一般通用寬度18毫米,長度200毫米的艾條。一般來說,艾灸治療是一個相對連續的過程,使用艾條進行艾灸時,艾條使用者在操作艾條的過程中,會每隔一兩分鐘就要調整艾條的燃燒端與人體皮膚的距離一次,以確保艾條的火力集中,一般艾灸穴位時間在15分鐘到120分鐘不等,所以在此期間必須要有人幫忙移動艾條,顯得極其不方便;并且,在艾灸過后,還需要找尋熄滅艾條的裝置,不能較快的熄滅艾條,因此會造成艾條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控制艾條與人體皮膚間距的艾灸儀,該發明使用方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艾灸儀,包括艾灸裝置和針錐,所述艾灸裝置包括艾灸罐,所述艾灸罐內設有一端開口的內腔,所述艾灸罐上還設有打開或封閉所述內腔的隔灰件;所述內腔中設有兩轉軸、一輸送鏈、一電機、一控制器和一紅外線感應器,兩所述轉軸安裝在所述內腔中的相對兩端,所述輸送鏈轉動地套設在兩所述轉軸上以構成一輸送機構,所述輸送鏈背向所述轉軸的側面與所述針錐可拆卸連接,所述針錐用于插接艾條,使得所述艾條的燃燒端朝向所述隔灰件;所述電機與轉軸及控制器連接,所述紅外線感應器設在靠近所述隔灰件處,所述紅外線感應器與控制器連接,所述紅外線感應器在未感應到所述艾條的燃燒端時通過控制器控制電機的運作,以使得所述輸送機構帶動所述艾條朝向所述隔灰件運動,并在感應到所述艾條的燃燒端時控制所述輸送機構停止運作。
進一步地,所述隔灰件與所述艾灸罐為滑動連接,所述隔灰件呈隔灰的網狀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隔灰件處設有能使所述艾灸罐的隔灰件朝下放置的支架。
進一步地,所述艾灸罐上設有透氣孔。
進一步地,還包括艾條熄滅裝置,所述艾條熄滅裝置包括熄滅罐和熄滅罐蓋,所述熄滅罐與所述艾灸罐連接,所述熄滅罐設有罐腔及使所述罐腔內部與外界連通的罐口;所述熄滅罐上還設有伸縮桿;所述熄滅罐蓋與所述伸縮桿連接,以在所述伸縮桿伸縮時朝向遠離或接近熄滅罐的方向移動,以打開或封閉所述罐口;所述熄滅罐蓋朝向所述罐口的一側間隔裝設有若干所述針錐,所述針錐與熄滅罐蓋為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熄滅罐與若干個所述艾灸罐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熄滅罐的外側壁上設有子母扣勾面,所述艾灸罐的外側壁上設有子母扣絨面,所述熄滅罐與艾灸罐通過子母扣勾面和子母扣絨面的貼合相互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桿的伸縮方向垂直于所述熄滅罐蓋的所在面。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桿由第一伸縮節和第二伸縮節組成,所述第一伸縮節固定在熄滅罐上,所述第二伸縮節滑動地套置在第一伸縮節內,所述第一伸縮節在靠近第二伸縮節的端部設有夾緊件,所述夾緊件能夠固定夾住露在第一伸縮節外的第二伸縮節,所述熄滅罐蓋與所述第二伸縮節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中,艾灸罐適用于人體艾灸,其內腔中設有兩轉軸、一輸送鏈、一電機、一控制器和一紅外線感應器,轉軸和輸送鏈構成一輸送機構,輸送鏈與針錐連接,并且針錐上艾條的燃燒端指向隔灰件方向。輸送機構的運作能帶動針錐相對隔灰件移動,從而能調節艾條與隔灰件的間距;紅外線感應器用于感應艾條的燃燒端部,若紅外線感應器未感應到艾條燃燒端部,紅外線感應器則將信號發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號后控制電機運行,從而電機帶動輸送機構運作,進而輸送鏈上的針錐相對隔灰件進行移動,直到紅外線感應器能夠感應到艾條燃燒的端部,控制器才停止對電機的控制。通過上述部件的連接設置,本發明能夠使得艾條燃燒的端部自動調整位置,達到的效果為:人體在艾灸時,只需將艾灸罐的隔灰件朝下放置在人體所需艾灸的穴位上,保持與皮膚平穩接觸,艾灸罐能自動將其內腔中的艾條進行距離調節,使得艾條的燃燒端部與皮膚的間距保持不變,此做法能夠保持人體所感受到的溫度沒有大的改變,能提升艾灸的治療效果,另外,艾灸罐上還設有隔灰件,打開所述隔灰件能清洗艾灸罐的內腔,關閉所述隔灰件能避免在艾灸時艾條灰落下傷及艾灸者,綜上所述,本發明安全實用。
2、本發明的熄滅裝置中,熄滅罐通過伸縮桿和熄滅罐蓋連成一整體,能夠防止熄滅罐蓋的丟失。通過用夾緊件對第二伸縮節進行夾緊,伸縮桿即不能夠進行伸縮,達到固定熄滅罐蓋的作用,便于連接針錐,方便使用。另外,伸縮桿的伸縮能夠帶動熄滅罐蓋對熄滅罐進行開啟或者關閉,使用方便。針錐與熄滅罐蓋可拆卸連接,方便將艾條固定在熄滅罐蓋上或者從熄滅罐蓋上取出。
3、本發明中,將艾灸罐中插接有燃燒的艾條的針錐取出,再將所述針錐與熄滅罐蓋連接,即可以將艾條固定在熄滅罐蓋上對艾條進行滅火,因此,不管艾條多短,均能夠及時地對艾條進行滅火,不造成艾條的浪費現象;并且,操作者不需要使用手將燃燒的艾條從針錐上拆出,只需要將艾灸罐內腔中的針錐移至熄滅罐內,避免了被燃燒的艾條燙傷的可能,進而起到安全固定艾條的作用。
4、本發明艾灸罐與熄滅罐通過子母扣絨面和子母扣勾面的貼合相互連接,因此,熄滅罐與艾灸罐連成一體,二者不容易被弄丟的同時,還方便攜帶。
5、本發明整體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安全,實用性好,成本較低,并且其功能性較強。
附圖說明
圖1是艾灸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艾條熄滅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艾灸儀的整體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艾灸裝置;b-艾條熄滅裝置;1-針錐;11-艾條;2-艾灸罐;21-轉軸;22-輸送鏈;23-電機;24-控制器;25-紅外線感應器;26-隔灰件;3-支架;4-熄滅罐;5-熄滅罐蓋;51-手把;6-伸縮桿;61、第一伸縮桿;62、第二伸縮桿;7-夾緊件;8-沙子;9-子母扣絨面;10-子母扣勾面。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一種艾灸儀,包括艾灸裝置a和針錐1,所述艾灸裝置a包括艾灸罐2,所述艾灸罐2內設有一端開口的內腔,所述艾灸罐2上還設有打開或封閉所述開口的隔灰件26;所述隔灰件26處設有能使所述艾灸罐2的隔灰件26朝下放置的支架3,使用所述艾灸罐2時,所述支架3用于支撐在人體上,達到將艾灸罐2平衡架于人體上的作用。所述內腔設有兩轉軸21、一輸送鏈22、一電機23、一控制器24和一紅外線感應器25,兩所述轉軸21安裝在所述內腔中的相對兩端,所述輸送鏈22轉動地套設在兩所述轉軸21上以構成一輸送機構,所述轉軸21與電機23連接,所述電機23能夠帶動所述轉軸21轉動,以帶動所述輸送機構運作。所述輸送鏈22背向所述轉軸21的側面與所述針錐1可拆卸連接,具體的,所述針錐1與輸送鏈22背向所述轉軸21的側面螺紋連接。所述針錐1用于插接艾條11,所述艾條11的燃燒端朝向所述隔灰件26。所述紅外線感應器25設在靠近所述隔灰件26處,其用于感應艾條11的燃燒端部。所述紅外線感應器25與控制器24連接,所述控制器24與電機23連接,所述紅外線感應器25通過控制器24控制電機23的運作。所述紅外線感應器25在未感應到所述艾條11的燃燒端時通過控制器24控制電機的運作,以使得所述輸送機構帶動所述艾條11朝向所述隔灰件26運動,并在感應到所述艾條11的燃燒端時控制所述輸送機構停止運作。具體的,紅外線感應器25未感應到艾條11燃燒端部時,紅外線感應器25則將信號發送至控制器24,控制器24控制電機23運行,從而電機23帶動輸送機構運作,輸送機構的運作能夠使得輸送鏈22移動,進而輸送鏈22上的針錐1隨同輸送鏈22相對隔灰件26移動,直到紅外線感應器25能夠感應到艾條11燃燒的端部,控制器24才停止對電機23的控制。通過上述部件的連接設置,本發明能夠使得艾條11燃燒的端部自動調整位置,使得艾條11的燃燒端部與皮膚的間距保持不變,此做法能夠保持人體所感受到的溫度沒有大的改變,能提升艾灸的治療效果。另外,所述隔灰件26呈隔灰的網狀結構,打開所述隔灰件26時,能容易清洗艾灸罐2的內腔;關閉所述隔灰件26時,能防止內腔中燃燒艾條11掉下的艾條灰燙傷人體的皮膚。進一步地,所述隔灰件26與所述艾灸罐2為滑動連接,方便將隔灰件26從艾灸罐2中取出,而將隔灰件26上的艾條灰倒出。在本實施例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艾灸罐2上設有透氣孔,有助于艾條11的燃燒。
請參閱圖2,所述艾灸儀還包括艾條熄滅裝置b,所述艾條熄滅裝置b包括熄滅罐4和熄滅罐蓋5,所述熄滅罐4與艾灸罐2連接。熄滅罐4設有罐腔及使得罐腔內部與外界連通的罐口。所述熄滅罐4上還設有伸縮桿6;所述熄滅罐蓋5與所述伸縮桿6連接,以在所述伸縮桿6伸縮時朝向遠離或接近熄滅罐4的方向移動,以打開或封閉所述罐口;所述熄滅罐蓋5關閉后即將熄滅罐4中罐腔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隔絕。在本實施例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伸縮桿6的伸縮方向垂直于所述熄滅罐蓋5的所在面。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伸縮桿6由第一伸縮節61和第二伸縮節62組成,所述第一伸縮節61固定在熄滅罐4上,所述第二伸縮節62滑動地套置在第一伸縮節61內,所述第一伸縮節61在靠近第二伸縮節62的端部設有夾緊件7,所述夾緊件7能夠固定夾住露在第一伸縮節61外的第二伸縮節62,即,用所述夾緊件7將第二伸縮節62夾住后,所述第二伸縮節62將被固定,不能在第一伸縮節61內進行移動,從而能將熄滅罐蓋5固定而不能進行移動。進一步地,所述熄滅罐蓋5在背離熄滅罐4的側面上設有手把51,通過把手51能夠方便對熄滅罐蓋5及伸縮桿6施力,以對所述熄滅罐蓋5進行移動。熄滅罐蓋5與所述伸縮桿6和連接成一體,能夠防止熄滅罐蓋5的丟失。
所述熄滅罐蓋5朝向所述罐口的一側間隔裝設有若干所述針錐1,具體的,所述熄滅罐蓋5朝向所述罐口的一側與針錐1為螺紋連接,所述針錐1用于插接艾條11。所述針錐1與熄滅罐蓋5為可拆卸連接。所述伸縮桿6帶動熄滅罐蓋5朝向遠離或接近熄滅罐4的方向移動,從而帶動所述艾條11從所述罐口伸入熄滅罐4的罐腔中或伸出熄滅罐4的罐腔外;艾條11伸入熄滅罐4的罐腔后,熄滅罐蓋5能夠完全與熄滅罐4密封貼合,從而將熄滅罐4罐腔內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進行隔絕;艾條11伸出熄滅罐4罐腔外后,熄滅罐蓋5與熄滅罐4相離,利于取出針錐1上的艾條11。
在本實施例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熄滅罐4罐腔中裝有沙子8,利用所述沙子8能夠減少熄滅罐4罐腔內的空氣,使得熄滅罐4中罐腔內的空氣更加稀薄。罐腔內的沙子8用于給燃燒的艾條11滅火,其能夠快速隔絕艾條11與空氣的接觸,并且還能減少熄滅罐4罐腔內空氣的體積,達到快速滅火的目的,并且,艾條11與沙子8的接觸也不會對艾條11產生損壞。
本發明中,將艾灸罐2中插接有正在燃燒的艾條11的針錐1取出,再將所述針錐1與熄滅罐蓋5連接,即可以將燃燒的艾條11固定在熄滅罐蓋5上,因此,不管燃燒的艾條11多短,均能夠及時地對燃燒的艾條11進行滅火,不造成艾條11的浪費現象;并且,操作者不需要使用手將燃燒的艾條11從針錐1上拆出,只需要將艾灸罐2內的針錐1移至熄滅罐4內,避免了被燃燒的艾條11燙傷的可能,進而起到安全固定艾條11的作用。
請參閱圖3,所述熄滅罐4與若干個所述艾灸罐2可拆卸連接,具體的,所述艾灸罐2的外側壁上設有子母扣絨面9,所述熄滅罐4的外側壁上設有子母扣勾面10,所述艾灸罐2與熄滅罐4通過子母扣絨面9和子母扣勾面10的貼合相互連接。因此,若干所述艾灸罐2與一熄滅罐4通過子母扣絨面9和子母扣勾面10的貼合相互連接后,形成一艾灸儀。所述艾灸儀的熄滅罐4、艾灸罐2和熄滅罐蓋5均能連成一體,所以不易造成丟失,人們使用起來方便安全。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