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柱塞限位的高壓注射器針筒旋轉固定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高壓注射器是醫療設備中經常要用到的裝置之一,用于將造影劑、鹽水之類的液體注入人體,用來增強醫學成像例如x射線或電磁成像的效果。其由護士操作對病人進行造影劑注射。一般過程包括針筒安裝固定,設定注射參數,注射,拆卸針筒等。現有市面上高壓注射器更換針筒有以下幾步動作:
step1:將針筒保護套與針筒整體取下
step2:將針管與針筒分離
step3:更換新的針筒,將新的針筒重新插入針筒保護套
step4:將針管與新的針筒連接
step5:將針筒保護套與針筒整體裝回高壓注射器機頭,通過針筒保護套前端對針筒實現限位,通過固定針筒保護套從而固定針筒。
而且市場上大部分達到注射壓力大于1000psi的高壓注射器產品中,其針筒固定方式多為針筒置于針筒保護套內,針筒從保護套后部接入,完成裝配后再整體安裝至高壓注射器針筒座上,這種結構直接導致了護士在更換針筒時,必須先把針筒從針筒保護套后部取出,再更換針筒,這個動作不可避免的需要把針管拔下,從而造成了外界環境對針筒的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柱塞限位的高壓注射器針筒旋轉固定裝置,操作簡單方便、在更換針筒時不易發生誤操作,不需要拔下針管就能將針筒取出或放入針筒保護套。
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提出如下一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柱塞限位的高壓注射器針筒旋轉固定裝置,其包括套設在高壓注射器針筒外側的針筒保護套、以及與針筒保護套一端固定配合的針筒座,其中所述針筒座設置有位于針筒保護套徑向方向上的多個彈性柱塞件,而針筒保護套則設置有與彈性柱塞件配合的環形凹槽。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如下附屬技術方案:
其還包括固定高壓注射器針筒后端并與針筒座抵靠接觸且與針筒保護套固定的第一蓋板、位于針筒座和第一蓋板之間并貼合針筒保護套的泛塞閥。
其還包括固定高壓注射器針筒前端的第二蓋板、以及套設在第二蓋板外側的法蘭蓋板,其中法蘭蓋板設置有一缺口,而針筒前端設置有與缺口相契合的凸緣。
安裝在法蘭蓋板上并可對應插入到第二蓋板中限位孔的柱狀件,且所述柱狀件的運動方向與第二蓋板、法蘭蓋板的中心軸向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蓋板包括蓋板孔、相對設置在蓋板孔邊緣的一對肋板、以及設置在相應肋板上的止轉凸塊。
還包括防止法蘭蓋板與第二蓋板直接摩擦造成金屬損傷且位于法蘭蓋板與第二蓋板之間的摩擦環。
所述法蘭蓋板、第一蓋板、第二蓋板為金屬材質,而摩擦環為耐磨材質。
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提出另一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柱塞限位的高壓注射器針筒旋轉固定裝置,其包括:套設在高壓注射器針筒外側的針筒保護套、與針筒保護套一端固定配合的針筒座、與針筒座固定配合且與針筒保護套固定的第一蓋板、固定高壓注射器針筒前端并具有限位孔的第二蓋板、套設在第二蓋板外側的法蘭蓋板、以及安裝在法蘭蓋板上并可對應插入到第二蓋板中限位孔的柱狀件,其中所述針筒座設置有位于針筒保護套徑向方向上的多個彈性柱塞件,而針筒保護套則設置有與彈性柱塞件配合的環形凹槽。
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提出又一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柱塞限位的高壓注射器針筒旋轉固定方法,其包括:
step1:將針筒保護套插入針筒座,而針筒座上裝有多個彈性柱塞件,在針筒保護套完全插入針筒座后,彈性柱塞件的前端鋼珠會滑入針筒保護套的環形凹槽中并形成初步固定;
step2:然后第一蓋板的內孔處的泛塞閥通過形變貼合針筒保護套形成二次固定;
step3:將高壓注射器針筒插入針筒保護套同時保證高壓注射器針筒的凸緣方向朝正上方,與針筒保護套上的標記對準;
step4:翻轉法蘭蓋板,法蘭蓋板的缺口此時與凸緣契合,此時法蘭蓋板與高壓注射器針筒同時旋轉;
step5:順時針旋轉法蘭蓋板,旋轉90度后,安裝在法蘭蓋板上的柱狀件的柱狀頭進入第二蓋板的限位孔,且法蘭蓋板8僅能在第二蓋板7上順時針旋轉90°至結束。
由此,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
操作簡單方便、在更換針筒時不易發生誤操作,不需要拔下針管就能將針筒取出或放入針筒保護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中針筒保護套、針筒座、彈性柱塞件的組裝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剖視示意圖。
圖4是圖3且位于初始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5與圖4類似,為旋轉90度后的側視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第二蓋板和法蘭蓋板組裝后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中第二蓋板的結構圖。
圖8是本發明位于第一視角下的立體圖。
圖9是本發明位于第二視角下的立體圖。
圖10是本發明的剖視圖,其中針筒被抽出。
圖11是本發明的另一剖視圖,以揭示第二蓋板和法蘭蓋板之間的關系。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1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柱塞限位的高壓注射器針筒旋轉固定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其包括套設在高壓注射器針筒4外側且與高壓注射器針筒4后端抵靠接觸的針筒保護套1、與針筒保護套1一端固定配合并與針筒保護套1抵靠接觸的針筒座2、與針筒座2固定配合且與針筒保護套1固定的第一蓋板5、位于針筒座2和第一蓋板5之間并貼合針筒保護套1的泛塞閥6、固定高壓注射器針筒4前端的第二蓋板7、套設在第二蓋板7外側的法蘭蓋板8、以及安裝在法蘭蓋板8上并可對應插入到第二蓋板7中限位孔76的柱狀件9。第一蓋板5、第二蓋板7為dsa圓形蓋板。
針筒保護套1用于防止高壓下的高壓注射器針筒4爆裂,大致呈圓柱體且尾端具有傾斜部,而針筒座2則用于安裝彈簧柱塞件3并固定針筒保護套1,同時與后立面龍骨聯接。
針筒座2設置有位于針筒保護套1徑向方向上的多個彈性柱塞件3,而針筒保護套1則設置有與該彈性柱塞件3配合的一環形凹槽10。彈性柱塞件3包括柱塞頭、以及與柱塞頭一端抵靠接觸的彈簧。柱狀件9包括柱狀頭、以及與柱狀頭一端抵靠接觸的彈簧。柱塞頭或柱狀頭優選為鋼珠。
法蘭蓋板8設置有位于中心的法蘭孔80、位于一端與法蘭孔80相連通且徑向延伸的缺口82、以及位于另一端且設置柱狀件9的一對側邊緣84,而高壓注射器針筒4前端設置有與缺口82相契合的凸緣40。
第二蓋板7包括蓋板孔70、相對設置在蓋板孔70邊緣且位于一端的一對肋板72、設置在相應肋板72上并阻止側邊緣84運動的止轉凸塊74、以及設置在肋板72上且與柱狀件9相對應設置的限位孔76。
針筒保護套1通過第一蓋板5、與第二蓋板7插入針筒座2,此時針筒保護套1的傾斜部與泛塞閥6接觸,針筒保護套1在彈性柱塞件3的作用下,無法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與針筒座2脫開,泛塞閥6在針筒保護套1的傾斜部斜面的外力作用下行程形變,從而使泛塞閥6與針筒保護套1行程面接觸,在固定針筒保護套1的同時完成密封。
高壓注射器針筒4的凸緣40保持方向向上,在法蘭蓋板8合上之后,法蘭蓋板8的缺口82與凸緣40契合,形成整體,初始位置如圖4所示,然后順時針90度旋轉法蘭蓋板8如圖5所示,完成針筒固定的全部步驟,此時高壓注射器針筒4與針筒保護套1通過高壓注射器針筒4末端與針筒保護套1的限位階梯12配合,而針筒保護套1與針筒座2抵靠接觸由此完成固定。與此同時,為了防止誤操作,安裝在法蘭蓋板8上的柱狀件9滑入第二蓋板7上的限位孔76并實現固定。在法蘭蓋板8旋轉的時候,為了防止人為的旋轉過度(即法蘭蓋板8旋轉超過90°),如圖7、11所示,第二蓋板7還通過止轉凸塊74使得法蘭蓋板8在旋轉過程中只能旋轉90°,以此保證不會出現過度旋轉的情況。
優選地,本發明還包括防止法蘭蓋板8與第二蓋板7直接摩擦造成金屬損傷且位于法蘭蓋板8與第二蓋板7之間的摩擦環92。法蘭蓋板8、第一蓋板5、第二蓋板7均為金屬材質。摩擦環92優選為耐磨材質,更優選為pom塑料材質。
由此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包括一種方法,具體如下:
step1:將針筒保護套1插入針筒座2,而針筒座2上裝有四個彈性柱塞件3,在針筒保護套1插入針筒座2后,彈性柱塞件3的前端鋼珠會滑入針筒保護套1的環形凹槽10中,從而在針筒保護套1形成第一層固定,即彈性柱塞件3的固定。
step2:針筒保護套1末端有一個傾斜部,在針筒座2前安裝有第一蓋板5,而第一蓋板5的內孔處裝有一個可以形變的泛塞閥6,該泛塞閥6通過形變完全貼合針筒保護套1,從而對針筒保護套1形成第二層固定,即泛塞閥變形固定,從而完成固定住針筒保護套1的動作,注意:該動作僅僅固定針筒保護套1,且便于高壓注射器針筒4的插入。
step3:將高壓注射器針筒4插入針筒保護套1,同時保證高壓注射器針筒4的凸緣40方向朝正上方,與針筒保護套上1的標記對準,此處有一個防呆設計,即如果凸緣40沒有朝向正上方,則法蘭蓋板8就無法翻轉到位。
step4:翻轉法蘭蓋板8,法蘭蓋板8的缺口82此時與凸緣40契合,此時法蘭蓋板8與高壓注射器針筒4可以同時旋轉。
step5:順時針旋轉法蘭蓋板8,旋轉90度后,柱狀件9的柱狀頭進入第二蓋板7的限位孔76,柱狀件9安裝在法蘭蓋板8上,在step5中,第二蓋板7設置了止轉凸塊74,使法蘭蓋板8只能在第二蓋板7上順時針旋轉90°至結束。
此時,高壓注射器針筒4與針筒保護套1完全固定,在高壓注射器針筒4受到高壓時,高壓注射器針筒4所受壓力全部通過法蘭蓋板8作用于法蘭蓋板8的兩側雙耳上。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