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電動護理床的坐便器移動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人口結構日趨老齡化,合計需要進行護理的人口大約為1億人,對老人尤其是臥病在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的護理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精心準確的護理對于長期臥床患者非常重要。
隨著社會進步,護理床技術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與之相配套的護理床坐便器的功能還有待改進。目前使用的護理床大多在床體開便孔,將便盆置于便孔下方,需要使用時取出分塊床墊,調整病人位置對準便孔。這樣存在一些問題:1、無法保護病人隱私,讓患者有尊嚴地生活;2、使用傳統便盆,會將污物濺在床墊和便盆上;3、便后臭味散發,影響室內空氣;4、便后清理便盆及污物帶給護理人員困擾。
現有技術中,用于護理床的坐便裝置多種多樣,已對護理床坐便裝置功能及技術進行了改進,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4158642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的一種護理床坐便裝置,該方案通過連桿機構連接便口托板和便盆的運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但自動化程度不高,且沒能解決臭味散發及污物濺出的問題。
再如專利申請號為cnio5943286a的發明專利公開的一種護理床坐便裝置,該方案的智能坐便系統可以實現對病人的沖洗和干燥功能,較人性化,但其機械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且占用空間大,不利于展開護理床的其他運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電動護理床的坐便器移動定位裝置,解決護理床坐便器自動化程度低、無法保護患者隱私的問題。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用于電動護理床的坐便器移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驅動機構、垂直運動機構、水平運動機構、坐便器;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間歇齒輪、傳動齒輪;所述水平運動機構包括第一轉軸、連桿機構、滑塊連接件、滑塊、導軌、第一卡座;所述垂直運動機構包括第二轉軸、升降機構;
所述固定架固定在護理床底部,支撐整個坐便裝置;所述驅動機構的間歇齒輪與傳動齒輪構成齒輪副,傳動齒輪安裝在水平運動機構的第一轉軸上;第一轉軸通過連桿結構與滑塊連接件鉸接;滑塊連接件與滑塊固接,滑塊上端固接有第一卡座;坐便器兩端均設有兩個支撐桿,支撐桿卡在第一卡座上端;滑塊與固定在固接在外部護理床上的導軌構成水平直線運動副;齒輪副轉動帶動第一轉軸轉動,帶動連桿機構拉動滑塊連接件移動,進一步拉動滑塊上端的坐便器水平直線運動;
所述間歇齒輪安裝在第二轉軸上,第二轉軸通過升降機構與坐便器兩端的支撐桿相連;所述第二轉軸為曲軸結構,第二轉軸帶動升降機構實現坐便器的上下運動。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
(1)本發明的護理床坐便裝置封閉性好,便盆可上升到床墊等高,與身體貼合,不易濺液,同時有利于保護病人隱私。
(2)本發明的便盆與便桶活動連接,可以自動沖洗便盆,臭味不易散發,保證使用的舒適性。
(3)本發明的機械結構優化緊湊,占空間小,不影響護理床的翻身、起背等運動,成本較低。
(4)本發明的運動均由電動控制,且只需一個電機驅動,操作方便可靠。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豎直方向運動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水平方向運動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坐便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技術目的,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介紹。
結合圖1-圖3,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電動護理床的坐便器移動定位裝置包括固定架1、驅動機構、垂直運動機構、水平運動機構、坐便器、分塊床墊26;
所述固定架1固定在護理床底部,用于支撐整個坐便裝置;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座4、電機5、間歇齒輪6、傳動齒輪3;所述電機5通過電機座4固定安裝在固定架1上,電機5的驅動軸與垂直運動機構的第二轉軸11相連;所述間歇齒輪6安裝在第二轉軸11上,間歇齒輪6與傳動齒輪3構成齒輪副,間歇齒輪6的間歇比由分塊床墊26在水平方向運動距離和豎直方向上升高度共同決定;傳動齒輪3安裝在水平運動機構的第一轉軸7上;
所述水平運動機構包括第一轉軸7、連桿機構、滑塊連接件22、滑塊23、導軌2、第一卡座24;所述第一轉軸7的兩端通過第一轉軸座9固定在固定架1上;第一轉軸7通過連桿結構與滑塊連接件22鉸接;滑塊連接件22與8個滑塊23外側面固接,保證滑塊23間距固定;所述滑塊23與導軌2構成水平直線運動副;滑塊23上端固接有第一卡座24,用于支撐坐便器兩端的支撐桿;
進一步的,所述連桿機構包括第一傳動連桿8、第二傳動連桿18;第一轉軸7的兩端分別固接有第一傳動連桿8;第一傳動連桿8的另一端通過鉸鏈連接與第二傳動連桿18相連;第二傳動連桿18的另一端通過鉸鏈連接與滑塊連接件22相連;
所述導軌2為兩套,均固接在外部護理床上;
所述垂直運動機構包括第二轉軸11、升降機構;第二轉軸11通過升降機構與坐便器兩端的支撐桿相連;所述第二轉軸11為曲軸結構,第二轉軸11帶動升降機構實現坐便器的上下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連桿13、安裝板14、鉸鏈連接件10、支撐架15、連接板16、軸套17、導向軸19、第二卡座20;所述安裝板14的兩端固接在固定架1上,所述軸套17為四個,其中兩個軸套17底端分別固定安裝在安裝板14的兩端,另外兩個軸套17通過連接板16分別與上述兩個軸套17固接;四個軸套17構成四邊形結構;所述第二轉軸11為曲軸結構,第二轉軸11中間通過鉸接與連桿13相連,連桿13上端通過鉸接與鉸鏈連接件10相連;鉸鏈連接件10上端與x形支撐架15固接;四個導向軸19分別安裝在四個軸套17內;四個軸套17內側均設有槽口;支撐架15的四端穿過四個軸套17的槽口分別與四個導向軸19固接;四個導向軸19的上端分別固接有第二卡座20;
所述坐便器包括便桶21、便盆25、便桶蓋27;所述便盆25外形為長方體,中間開橢圓形便孔,內部蓄有清水,并有電路模塊用于自動沖洗便盆25內側污物;便桶21位于便盆25的下端,用于承接污物;
所述便桶21與便盆25活動連接,可手動分開,便桶21上方有活動抽板,用于隔斷便盆25與便桶21,密封性好,臭味不易散發,保證使用的舒適性;便桶21兩端均設有兩個支撐桿,支撐桿卡在第一卡座24上端;
進一步的,所述護理床自動坐便裝置還包括分塊床墊26,所述分塊床墊26包括海綿床墊和下方支撐桿架,海綿床墊略小于床體上開的便孔,支撐桿架的前后兩側各有2根圓柱狀支撐桿,卡在第二卡座20上端;
結合圖4、圖5,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電動護理床的坐便器移動定位裝置的工作過程為:
由鉸鏈連接件10、支撐架15、4根導向軸19、4個第二卡座20一起組成豎直運動支撐框架,在4個軸套17的限位下,支撐框架只能在豎直方向上下運動;當坐便器移動定位裝置處于圖4所示初始位置,此時分塊床墊26位于床體中間,與身體貼合。要切換為上廁所狀態,電機轉動,帶動第二轉軸11轉動,第二轉軸11為曲軸結構,通過連桿13的傳動帶動整個豎直運動支撐框架以及分塊床墊26下降,當電機5轉動角度大于90度,分塊床墊26兩端支撐桿降至卡在4個第一卡座24上,分塊床墊26停止下落;電機5繼續轉動,帶動豎直運動支撐框架繼續下降;
當電機5轉動角度大于100度,間歇齒輪6與傳動齒輪3進入嚙合狀態,傳動齒輪3轉動通過第一傳動連桿8帶動第二傳動連桿18的運動,從而帶動滑塊連接件22以及8個滑塊23沿著導軌2水平方向運動;此時,分塊床墊26與便盆25均通過支撐桿卡在第一卡座24上水平移動,在滑塊連接件22的限制下,滑塊23間距不變,分塊床墊26與便盆25在水平方向無相對運動;當便盆25運動到床體的便孔正下方時,間歇齒輪6與傳動齒輪3停止嚙合,水平方向運動停止;
電機5繼續運轉,帶動豎直運動支撐框架將向上運動,當電機轉動角度大于270度,第二卡座20將卡住便盆25的兩側支撐桿,帶動便盆25以及便桶21豎直上移,直到電機5轉動360度停止,到圖5所示狀態,此時便盆25上表面與身體貼合;
在這整個過程中電機5轉動一整圈;當上廁所結束,需要由便盆模式切換到坐墊模式,只需控制電機5,使之反向轉動一整圈,便可以復位為初始狀態。
便盆25及便桶21為一個整體,當上廁所結束,便盆25內置的電路模塊接收到信號,可以用隔層蓄有的清水自動沖洗便盆25內的污物,沖洗結束,通過時間延時信號控制便桶21內的隔板打開,污物及沖洗的水流入便桶21,隔板關閉,防止臭味散發;便桶21內可容4次沖洗的污物,這樣每天只需清理一次便桶21即可,同時下方有污物排放口,方便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