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降低腫瘤患者復發率中藥復方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65109閱讀:427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中藥復方,尤其是涉及一種降低腫瘤患者復發率中藥復方。



背景技術:

化學藥物治療(化療)是現代內科腫瘤學的基石,隨著化療新藥的不斷出現,腫瘤患者化療效果提高的同時,毒副反應巨大,已成為腫瘤患者化療的“瓶頸”問題。盡管相應西藥拮抗劑和解毒劑已有新的發展,但仍無法克服。用中藥對腫瘤化療進行“增效減毒”是中醫腫瘤臨床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特別是化療后的生活調理問題,如何能讓患者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延長生存期,是未來腫瘤藥物治療的努力方向。

癌癥產生于人體內環境失調,癌腫是痰濕瘀血聚集而成的病理產物,手術和化療后身體內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痰濕瘀血依舊,因此復發率居高不下;化療藥物損傷正氣、尤其是脾胃及氣血生化功能。化療后機體內環境調理關鍵在于:一是活血化瘀理氣,祛除病理產物:二是健脾理氣、消食導滯、安神定志,恢復睡眠、飲食和消化機能,利于形成陰平陽秘的內環境。

腫瘤中醫治療,應從飲食、精神因素出發,強調飲食、精神因素對腫瘤致失衡內環境的影響,突出內環境氣滯、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在腫瘤發病中的重要地位,運用慈濟化癌保生方長期治療,讓患者帶瘤長期生存、高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

中國專利cn105920368a公開一種抗腫瘤中藥復方及其制備方法,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生藥制備而成:天麻,65~75份;木通,25~35份;大血藤,45~55份;五倍子,20~30份;車前子,75~85份;巴戟天,35~45份;白頭翁,5~15份;半邊蓮,20~30份;法半夏,25~35份;決明子,30~50份;吳茱萸和苦杏仁共50~70份,二者重量份之比為4~6:1。該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可以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進而發揮抗腫瘤作用,可以開發成抗腫瘤的中藥復方。該發明中藥復方的這種作用可能與生藥吳茱萸和苦杏仁的重量份之比有關。

中國專利cn103768523a公開一種治療惡性腫瘤中藥復方制劑,其組成按重量配比為:柴胡6-15g,太子參10-20g,法半夏6-10g,黃芩10-15g,炙甘草6-10g,生龍骨15-30g,生牡蠣20-30g,莪術6-15g,半枝蓮15-30g,夏枯草10-15g,白花蛇舌草15-30g,浙貝母15-30g,瓜蔞10-15g,山慈菇10-20g。制備方法:藥液煎煮按照中藥常規煎法進行。即煎前先用涼水浸泡30min,將上述中藥先后用10倍水煎煮1h,8倍水煎煮0.5h,收集兩次煎液過濾,藥渣棄去。合并2次煎液將藥液濃縮,終體積為300ml。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腫瘤患者復發率中藥復方。

本發明的組成按質量比為:

丹參10~50g、莪術10~50g、太子參3~20g、茯苓6~30g、半夏3~30g、平貝母3~30g、牡蠣3~50g、青礞石3~50g、木香3~15g、炒谷芽3~30g、夜交藤3~30g。

本發明的組成按質量比可為丹參10~50g、莪術10~50g、太子參3~20g、茯苓6~30g、半夏3~30g、平貝母3~30g、牡蠣3~50g、青礞石3~50g、木香3~15g、炒谷芽3~30g、夜交藤3~30g、味鱉甲10~50g、神曲3~20g。

本發明的方中重用丹參、莪術,活血散結消癥、通絡止痛、清心安神,用于腫瘤病人放化療后保健康復,是為君藥;太子參、茯苓健脾益氣,扶正祛邪,輔助君藥增強機體免疫力;牡蠣、青礞石、平貝母或鱉甲,化痰利濕、軟堅散結,輔助君藥散結消癥之力,共為臣藥;木香、谷芽或神曲,健脾益氣、和胃消食,佐助君藥扶正消癥,同時改善胃腸的功能;夜交藤養心補肝,寧心安神,佐助君藥鎮靜安神之功;共為佐藥。

本發明的動物實驗證實對肝癌實體移植瘤和腹水瘤化療小鼠具有明顯延長帶癌生存期、拮抗白細胞降低、促進癌細胞凋亡、抑制瘤組織病理增殖等作用。

本發明的適應癥、手術化療后的所有患者、單純化療后的患者,達到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目的。開發完全基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草藥的國食健字保健品;長期目標研發作用成更加顯著的各種劑型的中成藥。

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有別于目前既有的減輕化療毒副作用的中成藥僅針對化療毒副作用,本發明以改善癌癥化療后的整體機能狀態為切入點,綜合改善患者內環境。

2)有別于目前既有的減輕化療毒副作用的中成藥僅針對化療毒副作用,本發明著重根除癌癥的核心病機及病理產物氣滯、血瘀、痰濕,改善惡性腫瘤產生的內在環境,穩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治療依從性,因此需要長期用藥。

3)本發明針對化療的不足之處以及腫瘤化療后的患病狀態,更多地從飲食、精神因素出發,特別重視飲食、睡眠對腫瘤致失衡內環境的影響,對改善飲食和睡眠有突出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具體實施病例:

一、洪某某等9人,患肝癌,經上述處方加減治療1.5~7年,癥狀緩解,病情穩定,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患者堅持服該處方治療,至今仍然健在。病例附后:

病例1:洪某某,男,66歲。初診:2012年2月27日。2012年2月8日肝癌手術完畢。現尿頻尿急,夜尿頻繁,寐可,納可,大便尚可。舌:紫++,苔:淡黃膩,脈:數稍大。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服用至2016年3月11日復檢正常,癥狀緩解。舌紫+,苔淡黃膩厚+,脈弦+滑+大+。仍堅持服用至今。患者5年來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

病例2:趙某某,女,62歲。初診:2013年3月17日。2013年2月25日肝癌切除術后。現難入寐,口苦,時手抽筋,稍腹脹。舌:淡++紫+,苔:白膩厚+,脈:左弦滑大,右弦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稍作加減服用至2014年12月12日,近期體檢病情穩定。現頭暈,肝區悶痛。舌紫+,苔淡黃膩厚+,脈左弦+浮+。仍堅持服藥至今。

病例3:吳某某,男,1972年7月生。一診:2015年4月8日。主訴:肝癌術后1個月。患者于2015年3月17日因“上腹悶脹不適”就診,確診為左肝癌(afp大于15000),原發性肝癌,結節型,大小約8.5cm×6cm×5.5cm,經手術治療,現未予放化療治療。刻下:盜汗,余無不適。納可。寐可。大便2次/日,質中,小便色偏深,夜尿1~2次。怕冷,心慌。舌:淡紫+,苔:厚白膩,脈:左弦+細+滑+,右沉+細+弦+虛+。家族史:母親乳腺癌。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稍作加減服用處方至今2年余,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4:王某某,男,一診:2009年12月4日。主訴:肝癌腫瘤。肝癌腫瘤直徑5.3cm,經介入治療。現口苦、口感,上腹部急痛,疲乏,便難。舌:淡+紫+,苔:淡黃膩,脈:右浮+弦+,左弦+浮+大+。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根據癥狀辨證適當化裁,服用至今已7年,未有復發,病情穩定。

病例5:沈某,男。初診:2012年8月5日。2012年4月5日在醫院就診,肝右葉巨塊型肝癌。19.1×13.1cm,侵及左內葉膈頂區,并行介入術(動脈栓塞術)。現疲乏,難入睡。舌淡紅紫+,尖邊紅,苔淡黃膩;脈左弦+,右弦+大+。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處方加減,至2013年6月15日,癥狀緩解,舌淡紅紫+,尖邊紅,苔淡黃膩。脈左弦+,右弦+。肝占位縮小。仍堅持服用至今。

病例6:李某某,男,1962年4月5日生。初診:2015年3月25日。直腸癌伴肝轉移發現一周。2013年7月因“右肝原發性肝癌”、“右肝癌切除術”,術后未行放化療(拒絕)。2014年10月發現大便常鮮紅色血便,后愈。2015年3月再次出現便血,行腸鏡予“(中分化)直腸腺癌”,2015-3-24pet-ct:1直腸局部腸壁增厚伴代謝異常增高,符合直腸癌”;2肝內多發轉移(最大1.4cm×2.2cm)。3右下肺多發轉移。刻下:大便日一行,質中或質軟,時常便血,無肝區癌痛等癥。小便正常。納可。寐可。家族史:母親結腸癌。舌淡紫+,苔薄+白+膩+。脈左弦+滑+,右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至2015年4月10日,患者已無癥。舌紫+,苔白膩。脈左弦+虛+,右弦+細+虛+。現堅持原處方治療至今。

病例7:李某某,男,1953年3月生。初診:2013年9月2日。2012年7月底診斷右肝癌3~4cm手術,并行介入手術。2013年9月13日。ct示:發現新的肝內占位。現胸脅痛,大便2~3次/日,時溏,早醒,吞酸。其父親亦患肝癌。舌淡+紫+,苔白粘膩。脈左弦+滑+大++,右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至二診:2013年9月19日,藥后癥減,早醒,舌紫+,苔淡黃膩粘,脈左弦+滑+大+,右滑+虛+。堅持服藥至今,病情穩定。

病例8:黃某某,男,46歲。初診:2012年3月18日。原發性右肝癌術后18天,發現乙肝肝硬化2年。2010年發現肝硬化,2012年2月發現原發性右肝癌,伴門靜脈高壓癥,食管靜脈曲張、門靜脈高壓性胃病,慢性膽囊炎,左腹股溝疝術后2年。2012年2月29日在全麻下行右肝腫瘤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脾切除術+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辰下持續低燒(不超過38.5℃),肺炎,納可,寐可,二便調。舌:淡紫,苔白膩,邊有齒痕,脈:左浮滑+,右滑+弦+。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至2012年5月30日,大便每日1次。舌淡紅紫++,苔淡黃膩厚+,脈:左弦+浮+,右浮+。癥狀緩解。仍堅持調理至今。

病例9:張某某,男,58歲。一診:2015年10月16日。主訴:發現肝癌8個月。患者2015年2月因“右腹痛”入院治療,彩超示肝13cm×9cm占位,甲胎蛋白1100ng/ml,但患者拒絕進一步治療;2015年9月29日ct示肝右葉占位,大小約16.5cm×14.6cm;雙肺多發轉移瘤,較大約3.6cm×1.7cm,右中腹部占位,考慮轉移瘤,大小約5.7cm×5.5cm;左腎上腺結節1.5cm×1cm轉移瘤,甲胎蛋白18437ng/ml,未行任何西醫處理治療。其弟弟患肝癌。刻下:頭痛脹,腹脹,大便日4至5行,咳嗽白痰,咳嗽2~3個月,走路喘,平時感覺疲乏,入睡難,易醒,半夜后腦勺易出汗,右腳踝腫,按之凹陷,久不易起,偶爾胸腹后背竄痛,納可,食后腹脹,小便黃,舌紫+,苔膩厚黃,脈右弦+細+虛+,左弦+滑+大+。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一直堅持此方調治至今,癥狀大減,病情穩定。

二、曾某某等22人,患肺癌,經加減治療1.5-5年,癥狀緩解,病情穩定,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堅持服該處方治療,患者至今仍然健在。病例附后:

病例1:曾某某,男,52歲,職業司機。一診2014年7月18日。主訴:左上肺腺癌。ct檢查示左胸腔少量積液,pet-ct檢查左上肺葉mt伴縱膈淋巴結轉移、全身多發骨轉移,左上肺可見6.5cm×6.4cm×5.3cm占位,晨起咳痰帶有血絲,現進行靶向治療,口唇周出現藥疹,睡眠尚佳飲食正常。舌紅淡紫,舌根黃膩苔,脈左弦滑,右弦+浮+。其父親賁門癌。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4年7月29日。現口服特羅凱。舌紫++,苔白膩厚+,脈左弦+。仍服此方藥治療至今,病情穩定。

病例2:蔡某某,男,1948年7月出生。一診2014年1月27日。主訴:右上肺腺癌半年。半年前發現右上肺腺癌,行3療程化療2014.1.14ct示右上肺腺癌病灶組織大小12cm×20mm,今:納差,無食欲,食后悶脹燒心,疲乏神倦,大小便正常,好多夢,淺睡,易感冒下肢水腫1周余,稍喘氣,畏寒胸悶。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適當化裁,仍堅持此方治療。現病情未有進展。

病例3:陳某某,男,61歲。初診:2014年8月12日。患者于2014年2月確診為肺癌,病理類型為,右上肺低分化鱗癌(伴肉瘤樣分化)(pt2n3m0ⅲb期)并于5月20日行手術治療。術前,術后各化療2次,術后病理示:淋巴間轉移。糜爛性胃炎病史2年。刻下:體力不足,爬樓梯氣喘,無咳嗽,無痰,納可,二便調,無惡心嘔吐,飯后腹脹較明顯,偶爾有噯氣。家族史:父親患食道癌。舌淡+紫+,苔白粘,脈右弦+滑+細++,左弦+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根據病情稍作化裁,現仍堅持服此方治療,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4:曾某某,男,1954年7月5日出生。一診:2014年7月2日。主訴:發現肺癌一月多。患者一月多前因“咳嗽,咳痰三月余”就診確診為小細胞肺癌,右肺、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縱膈淋巴結腫大,現已行一療程化療。刻下:偶咳嗽,咳白痰量不多,偶胸悶,口干,疲乏,納可,眠可,大便日一行,質稀,小便調。舌淡紫,苔薄膩,脈右弦+細+虛+,左浮+弦+滑+大+。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4年7月27日。已完成3周期的化療。舌淡+紫+,苔薄白,脈右弦+滑+,左細+。仍堅持服此方藥治療,癥狀緩解。

病例5:陳某某,男,1966年2出生。一診:2013年10月11日。2013年7月29日,頭面腫;2013年9月9日確診為右上肺癌,右肺門、縱膈、左鎖骨上多發淋巴結轉移,全身多發骨轉移。現已行兩周期化療。動則氣促,聲嘶。家族史:一位堂兄患肺癌,一位堂姐患腸癌。舌紫++,苔白粘,脈左滑,右虛++。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3年10月18日。舌紫+,尖紅,苔薄白,脈左虛+,右虛++。堅持服藥至今,病情穩定。

病例6:陳某某,男,1950年7月17日出生,公務員。一診:2015年7月10日。主訴:周圍性肺癌10天。2015年6月29日pet-ct示右肺尖濃聚灶最大層面5.7cm×2.9cm并侵犯右側縱膈,可見增大淋巴結影直徑約0.3cm,肝內囊性低密度影最大約1.3cm,目前第一療程化療中。否認家族史。刻下右肩胛痛牽掣右肋,右臂痛。少痰色白粘無血絲,胸悶,起立性眩暈,口干大便兩三天一行,偏硬,納少,因疼痛影響睡眠,小便可。舌紫,苔厚膩,脈右弦+滑+,左弦+浮+。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7月27日。方后痛減,舌紫++,苔少黃膩,脈右弦+浮+,左弦+細。現口苦,右胸悶,便難干。堅持服此方調理,諸癥狀緩解。

病例7:鄧某某,男,出生日期1957年7月7日,職業教師,退休。一診:2015年6月3日。主訴:左肺腺鱗癌。2014年7月因“左頸部淋巴結腫大”切除,活檢示癌細胞,行pet-ct發現“左肺上葉支氣管血管束增厚,癌性淋巴管可能”行支氣管鏡確診為左肺腺鱗癌”;2015年2月10日pet-ct示雙頸部鎖骨上雙肺門縱膈及腹膜后多發淋巴結。共行化療6療程至5月30日結束。刻下:偶干咳,無痰,納食可。大便日一行,質中。小便頻數,夜尿4~5次,寐入睡難,夢多。活動后勞累,雙足寐時酸痛30年。家族史:伯父患肺癌,堂弟患肺癌,堂叔患直腸癌。舌淡紫+,苔黃+膩+厚+,脈左弦+滑+,右虛++弦+。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6月14日。癥狀大減,舌紫+,苔白粘,脈左弦+,右虛+。仍堅持此方治療,病情穩定。

病例8:杜某某,男,77歲。一診:2012年2月29日。主訴:反復低燒、咳嗽、咳痰1月余。2010年6月于174醫院檢查出肺癌(右肺上葉前段周圍性癌)放療2次,未行化療。肺部囊腫破潰,但未出現肺外轉移,右肺門及縱膈淋巴結腫大,右外側胸腔少量包囊性轉移,心包少量積液,鼻中隔向左方偏曲,右肝后下葉鈣化,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左腎囊腫,腦萎縮。1月前因感冒出現低燒,溫度在38℃,引起咳痰咳嗽,痰黃,量不多,起初痰液粘稠,最近因點滴(頭孢)痰變少,色黃亦減輕,咳嗽癥狀亦有減,目前仍在點滴,眠可納可,二便調,易疲勞,動輒易喘,咳嗽多亦喘。舌淡+紫+,苔白膩厚+,脈左浮++弦+大,右弦滑稍虛+。現陣咳,痰黃稠難咳,疲乏,動則氣促。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2年5月13日。藥后諸癥大減,共服20劑。現右胸稍痛,舌淡+紫+,苔白膩厚+,脈右弦+滑+大+,左滑+。上述處方劑量稍做調整。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三診:2012年9月9日。舌淡+紫+,苔薄黃膩,脈弦滑大。上藥繼續服至今,現時便溏,5年未復發,病情穩定。

病例9:傅某某,女,出生日期1955年12月25日。一診:2015年10月21日。主訴:右上肺癌術后3個月。患者2015年7月22日于醫院行右上肺腺癌手術t4n2m0ⅲb期,口服易瑞沙,20天前檢查發現右下肺現增生性結節影,縱隔淋巴結較前略增大,刻下:牙齦出血,納差,頭暈,易疲乏,右肩胛疼痛,偶爾胸悶,反酸,寐差,難入寐,大便2~3天一行,質干,小便調,舌紫++,瘀斑,苔淡黃膩,中前剝苔,脈右弦+細+虛+,左弦+浮+。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10月28日。藥后寐改善,現胸痛,右肩痛2年,舌紫++,苔薄少++干,脈右弦+細,左弦+。仍堅持此方治療,癥狀緩解。

病例10:洪某某,男,54歲。一診:2013年4月7日。患者于2001年行左上肺切除術,病理診斷為左上肺周圍型不典型類癌,術后無放化療。患者于2012年7月行右上縱隔手術,考慮轉移,術后化療7次。2013年3月ct示左肺不典型類癌術后縱隔淋巴結轉移,較大截面積6.2cm×5.3cm。其父親患肝癌。刻下:咳嗽,難入寐,寐淺,易醒,疲乏,消瘦,舌淡紫++,苔黃膩厚,脈左弦+細++,右虛++細++。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3年5月10日。癥減,氣促,難入寐,舌淡+紫+,苔白膩厚++,脈右虛++,左弦+。守方續治至今,病情穩定。

病例11:洪某某,男,出生日期1964年3月30日。一診:2015年1月24日。主訴:肺癌術后、化療后。現病史:患者于2011年1月8日檢查右上肺占位2.6cm×2.4cm,行切除術。病理診斷為:右上肺周圍型支氣管肺泡腺癌(t4n1m0ⅲb期)。于2011年3月起至今化療6次。否認家族史。刻下患者現感咳嗽無痰,頭暈頭痛疲乏,右側胸悶痛,怕冷,左下肢輕度水腫,伴腫痛,飲食減少,消化能力入睡困難,易醒,二便調,矢氣多,腰酸。舌淡紫,苔黃膩厚++,脈左滑細+,右弦滑+弱。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1月30日。藥后無不適,舌淡+紫+,苔薄白,脈虛++。守方續治至今,癥狀緩解無不適。

病例12:黃某某,男,49歲。一診:2014年5月13日。主訴:右上肺癌(t1an1m0)。患者于2014年3月5日胸部ct平掃發現右上肺結節影,2014年4月11日以“右上肺結節”1月余就診ct示:1.右肺上葉占位,不排除肺癌;2.縱膈內右側肺門多發淋巴結增大;3.雙肺上葉間隔下肺氣腫;4.肝膽脾腎上腺未見明顯異常。ect全身骨顯像未見明顯腫瘤轉移灶。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后,于4月24日在全麻下行“胸腔鏡下右上肺癌根治術”。術中快速冰凍病理檢查為:右上肺癌t1an1m0,術后一般狀況可,4月30日胸部正側位片:1.右上肺癌術后改變,兩下肺呈結節影,較前吸收;2.右側少量氣胸待排;3.于4月30日出院,未行放化療。刻下:術后眠差,心前區不時有緊繃感,偶有胸悶胃納可,無咳嗽,無痰,無頭暈頭痛,二便可,其母曾患肝癌,舌紫++,苔白膩厚+,脈右弦+虛+,左弦+浮+。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4年8月12日。化療一周期已結束。現口淡,舌紫+,苔淡黃膩厚+,脈右虛+,左弦+滑+。調整上述處方劑量。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三診:2014年9月3日。舌紫+,苔淡黃膩厚,脈右虛++,左弦+細。調整上述處方劑量。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服用此方至今,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13:黃某某,男,1940年10出生。一診:2015年5月29日。主訴:肺癌半年,上腔靜脈轉移。2014年12月12日。pet-ct示右肺下葉結節2.54cm×1.88cm右肺門,縱膈多發淋巴結高代謝最大1.85cm。2015年5月7日。ct示右肺結節為2.9cm×1.7cm,上腔靜脈后見淋巴結腫大一個3.4cm。現吞酸不順,稍咳,時難入寐,下肢靜脈曲張,皮膚癢,舌紫+,苔白膩厚++,脈右弦+細+虛+,左弦+。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6月5日。癥狀緩解,舌紫+,苔淡黃膩,脈右弦+細,左弦+。守方治療至今,病情穩定。

病例14:黃某某,男,81歲。一診:2015年4月17日。主訴:肺癌2個月。2015年2月27日。患者以“氣喘伴胸悶、胸痛2月余”入院,診斷為1.左肺占位性病變;2.陳舊性肺結核。2015年3月11日。petct示左上肺較大不規則軟組織腫塊最大7.6cm×6.8cm;左上肺癌累及到胸膜左肺門,縱膈多個淋巴結轉移,l2椎體轉移可能。2015年4月15日。左上肺軟組織腫塊最大徑為7.9cm×7.7cm。患者未行手術放療,服用化療藥埃克替尼1個月,否認家族史;有50年抽煙史。刻下:胸悶疲乏,四肢無力偶咳,無痰,無胸痛,納差,口苦,聲音嘶啞,大便2~3天一行,晚上反復醒睡,小便可。舌淡紫,苔膩厚,脈右弦虛+,左弦細虛+。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4月24日。舌紫+,苔淡黃膩,脈右弦+虛+,左弦+。藥后口苦,胸悶便難均減,食欲大增。現仍堅持此方調理,病情穩定。

病例15:陳某某,女,61歲。一診:2015年1月7日。主訴:發現右中肺癌伴縱膈多發骨轉移1個月。現易瑞沙和放療中,刻下難入寐,便溏日1~3次,稍咳,無痛,舌紫++,苔少粘干,脈右弦+,左弦+浮+。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1月20日。藥后睡眠改善,可入睡早醒,現口干,便溏日二次,上腹脹,舌淡+紫++,苔薄黃膩,脈左弦+滑+,右虛+。調整上述處方劑量。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三診:2015年2月3日。檢查示腫瘤縮小,舌淡+紫+,苔薄白,脈右弦+細++,左弦+細+浮+,時心悸便溏日2~3次,上腹稍脹。堅持服此方治療至今,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16:連某某,男,1936年出生。一診:2014年3月16日。主訴:發現左上肺占位10個月。患者10個月前經體檢發現左上肺占位,大小約2cm×1.2cm,近期檢查占位大小變大,約2.4cm×1.7cm。長期抽煙至今,肺氣腫多發肺大泡,縱膈多發小淋巴結。刻下:寐差,早醒,難復寐,頭緊,偶胸悶隱痛,偶咳黃痰,納可大便日1行,質中,小便調,有泡沫,舌紫++,苔濁黃厚膩,脈左浮+弦+滑+大+,右弦+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3月23日。藥后放屁多,現難以入睡,舌紫++,舌淡黃膩+,脈左弦+滑+大+,右弦+滑+。調整上述處方劑量。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仍堅持此方治療,現病情未進展。

病例17:連某某,男,1964年12月生,職業軍人。一診:2015年3月29日。主訴:左下肺腫瘤發現4個月(t2am0n0)。2014年11月18日發現“左下肺腫物”遂行手術切除,病理示“腺癌”伴“氣管周圍淋巴結轉移”化療四次,至2月16日結束,多發甲狀腺結節,懷疑惡性腫瘤(mt)。刻下:鼻腔易流涕,色清,受風則發,怕受風,食熱性食物則易大便先干后軟,頭汗,胸汗,常皮膚瘙癢。舌紫+,苔薄白,脈左弦+浮+,右細。其父親患結腸癌、食道癌。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4月4日。癥減,舌紫+,苔白粘,脈右虛+,左弦+。堅持此方治療,病情穩定。

病例18:林某,男,出生日期1962年10月。一診:2015年2月6日。主訴:發現肺癌3年余,復發1月余。患者三年余前體檢發現左肺占位確診為:左上肺腺癌,t1n0m0;2011年12月15日行手術,未做放化療;2014年12月28日復查pet-ct示左上肺高代謝結節,縱膈(4l、4r)多發低代謝小淋巴結;2015年1月12日行左肺癌根治伴淋巴結清掃,左全肺切除術。刻下:傷口微疼,氣喘短氣,無咳無痰,前傾時胃脹,納可傷口影響睡眠,久臥傷口疼,入眠可,1日睡6~7h(間斷),二便調,舌淡紫+,苔白膩,脈右虛+++,左浮弦細。其母患食道癌。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堅持服藥2年來,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19:廖某某,女,公務員。一診:2012年3月25日。主訴:肺癌術后調理。2010年10月11日行肺癌手術。自2010年夏天起出現心悸,西醫診斷室上束心動過速;現易疲乏,勞累后手術傷口疼痛,偶腰部酸痛悶,久坐腿腳僵硬,睡眠時間短(自述睡眠質量較好),定時晨4~5點醒來,便日行一次軟,不成形,舌淡+紫+,苔薄白膩,脈右弦+,左弦+。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2年4月1日。舌淡紅尖紅,苔薄白,脈左弦+滑+,右弦+滑+。現仍服此處方,5年來未有復發,病情穩定。

病例20:林某某,男,出生日期1943年2月15日。一診:2014月8月20日。主訴:發現肺癌1月余。一個月前發現肺癌多處轉移,未行西醫放化療。刻下:常咳嗽,咳時胸脅痛,咳嗽夜甚,痰白量多。納食差,食量減,食后不脹,大便每日二次不成行,不易入睡,多夢夜寐盜汗,舌淡+紫+,苔薄白滑,脈右虛+,左滑+尺虛。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4年8月27日。癥狀大減,舌淡+紫+,苔薄少,脈左弦+,右虛+。堅持服此方治療至今,病情穩定。

病例21:林某某,女,出生日期1957年7月9日。一診:2015年1月25日。主訴:周圍型肺轉移3天。患者因“咳嗽痰中帶血兩周”就診,ct示右肺上葉尖段結節,雙肺多發大小不一結節周圍型肺癌伴發轉移。b超示雙側甲狀腺低回聲結節,左側甲狀腺高回聲。刻下:咳嗽,咽部異物感,痰中帶血,胸骨灼熱感,納可,小便調,大便日2次,寐可夜間易醒,口腔易潰瘍,乏力。其姐姐患乳腺癌,父親患肺癌。舌淡+紫+,苔白膩厚++,脈右虛+,左弦+細+關浮尺虛。病重難愈告知。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5年2月9日。癥減。仍堅持此方治療,現病情穩定。

病例22:莫某,女,年齡55歲,教師。一診:2013年8月22日。2012年11月23日診出左肺下葉腺癌t1n3m0伴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已化療5周期。現稍疲乏,舌淡++紫++,苔白膩,脈右虛+,左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一直堅持此方治療,癥狀大減,現病情穩定。

三、其他腫瘤患者服用化癌方治療的有效案例。

病例1:白某某,男,1934年生,胃癌,退休。一診,2014年8月8日。主訴:胃癌手術后17年,伴有肝肺轉移。患者1997年行胃癌手術,2009年再次手術,2013年pet-ct示肺肝代謝高,肺門縱膈淋巴結大,未行特殊處理。刻下:疲乏,腿酸,口干咳白痰,腰骶酸痛,納一般,寐尚可,大便稀,日一行,小便夜尿5~6次。2010年裝心臟起搏器。舌淡紫+,苔薄膩微黃,脈右弦+滑+,寸浮+虛+,左浮弦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辨證化裁,服藥至今2年余,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2:黃某某,女,1964年生,乳腺癌,一診:2015年4月12日。主訴:左乳侵潤性導管癌術后8年。患者2007年7月14日行左乳腺癌手術,侵潤性導管癌t1n1m0iia期并行6療程化療其中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堅持服中藥調理,近期復查發現肺部小結節影,余無異常。刻下:無明顯不適,納可,寐可,夜尿一次,大便日一行,質中,舌淡紫,尖稍紅,苔淡黃膩,脈右弦+細滑,左寸浮+弦+。家族史:阿姨患乳腺癌。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堅持此方治療至今,病情穩定。

病例3:陳某某,女,1967年6月出生,初診日期:2014年4月9日。主訴:右側乳腺癌術后4個月。患者于2014年2月21日病理檢查報告示:右側乳腺部分區域低級別導管原位癌伴局部侵潤性導管癌(ⅰ級),未見癌轉移。右側乳腺腫物大小3.3cm×2.2cm×1.3cm。行2周期化療,并于3月12日手術。家族腫瘤史:父親患癌。刻下:入寐難,易醒,醒后難再入寐,時嘔吐,尿黃,大便二日一行,質中。舌淡+紫+滑,苔薄白,脈右弦+細+關虛,左弦+細+。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堅持服藥至今,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4:陳某某,男,淋巴癌。初診:2008年10月31日。2007年4月發現淋巴癌,部分切除,化療7次,現在縱隔,肺發現可疑占位。刻下:多夢,大便日2次,尿頻,舌淡+紫++,苔白膩厚+,脈滑++左弦+。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堅持服藥至今,癥狀緩解,8年來未有復發,病情穩定。

病例5:杜某某,男,年齡44歲,食管癌,一診:2011年11月3日。食管下段鱗癌。2011年10月20日至今,化療一周期,飯后自覺胃脘不舒,睡醒后難入睡,多夢,飲食正常,不能食硬的食物,無口干口苦,化療時便秘,近2日出院轉正常,小便腥臭,近2日好轉,易怒,無家族史。舌淡紫,苔白膩薄,脈右弦+滑細,左弦++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1年11月10日。藥后便溏1~2次/日,舌淡+紫+,苔薄白,脈弦+。上藥繼續服至今,癥狀緩解,5年來未復發,病情穩定。

病例6:許某某,女,60歲。一診:2013年11月27日。主訴:上段食管癌4個月,伴咽部疼痛。現病史:患者于2013年7月因吞咽困難伴干咳入院,病理示低分化鱗狀細胞癌,未行手術;于2013年7月24日行放化療共行3療程。患者現感吞咽困難,伴有刺痛喘息,伴干咳偶見咳吐白色粘痰,睡眠質量差,入睡困難,飲食可。患者每日堅持跑步,氣功鍛煉,父親患有胃癌。舌淡+紫+,苔薄黃膩,脈左弦細+,右虛+細+。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二診:2013年12月4日。藥后癥減,又訴時有心悸,舌淡+紫+,苔白膩,脈右細+虛+,左弦+細+虛+。堅持此方治療,現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病例7:歐陽某某,男,出生日期1964年6月24日,干部,直腸癌。一診:2013年1月20日。主訴:直腸癌術后轉肺。患者2009年發現直腸癌,2009年12月行直腸癌根治術,化療8個療程,2011年11月復查發現肺部轉移,2012年4月行肺繼發癌切除術,后化療8個療程。2013年1月16日pet-ct檢查示直腸癌手術及化療后改變,局部未見新發轉移灶。2012年11月14日始自覺手腳麻木,反應遲鈍,口角斜,入院診斷為急性腦梗死,刻下手腳麻,自覺右肋疼痛。大便成形,有時2~3日一行。納可,眠可。其母親患肝癌,姐姐患腸癌。舌淡紫,苔淡黃膩,脈左弦滑,右弦滑關虛。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適當化裁,堅持服用,4年來,癥狀緩解,病情穩定。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