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輔助年老體弱者行走的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輔助行走裝置。
背景技術:
人步入老年,聽力下降,視力減退,視野變小,嗅覺不靈,感覺遲鈍,行動遲緩,步履蹣跚,骨骼內骨鹽成分增加,骨骼的脆性增大,骨質疏松,骨密度減小,容易發生骨折,容易患頸椎病、關節炎、肩周炎、腰椎病、肌肉萎縮,頸椎關節及腰椎關節容易骨質增生,壓迫神經,引起疼痛和關節活動不靈活,骨骼肌因活動減少而逐漸萎縮,彈性降低。以上種種疾病都可導致老年人腿疼、胳膊疼,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特別是行走不便、胳膊不能用力、生活不能自理,使得老年人生活非常尷尬。
中國的計劃生育國策和市場經濟形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七零后、八零后正在成為青壯年,不但擔負著社會責任,還擔負著家庭責任,中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一對年輕夫婦可能要贍養四位或者更多老年人,年輕人既要工作掙錢又要照顧老人,分身乏術又無可奈何,負擔非常重,有孝心照顧老人但是卻沒有時間和精力,很多老年人得不到照顧,只能自己照顧自己。
申請號為201220334655.9、名稱為《一種多功能助行器》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能讓老年人自助行走,起到了了定的成效,包括有連接架、分別安裝在該連接架的兩側且能相對該連接架轉動收折的支腳架、獨立的可收折坐墊及分別安裝在支腳架上且設在支腳架與連接架頂部插接端處的折疊控制把手,所述連接架上對應安裝有帶鉤部的坐墊放置管,支腳架上安裝有與坐墊放置管上的鉤部相對應的坐墊放置鉤,可收折坐墊經上述坐墊放置管的鉤部與坐墊放置鉤共同承托張開使用;連接架上安裝有與折疊控制把手對應配合的定位盤,在該定位盤的周緣上開設有供折疊控制把手的彈簧銷頭伸進將支腳架定位固定的定位孔。該實用新型的助行器,在輔助行走時,老年人雙手扶著把手,腳向前移動一步,站穩后雙手向上提并朝前送該助行器,放置穩妥后再向前移動一步,站穩后雙手向上提并朝前送該助行器,如此不斷地重復,達到了輔助行走的目的。
對于健康人來說,前面所述的“雙手向上提并朝前送”的動作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對于患頸椎病、關節炎病、肩周炎、肌肉萎縮等癥狀的老年人來說,做這樣的動作可能要忍受難以想象的疼痛,可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該助行器能輔助腿腳不便且胳膊正常的老年人行走,但是對于腿腳和胳膊都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卻并不實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進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不需要向上提并朝前送,僅需要握緊和放開手指也能朝前移動的輔助行走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輔助行走裝置,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和中間連桿;
左框架的上部有左上扶手,下部一端有左支面,左支面和地面接觸,接觸面上能產生平行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另一端連接有左單向傳動輪組件;左單向傳動輪組件包括左滾輪、左傳動輪、左單向軸承和左輪軸,左單向軸承包括左外圈和左內圈,左傳動輪的內孔與左外圈的外圓柱面固定連接,左輪軸的中間軸段外圓柱面與左內圈的內孔固定連接,左輪軸的一端和左滾輪固定連接,左滾輪的輪緣與地面接觸,左輪軸的另一端和左框架通過左下轉動副相連;
還包括左柔性傳動環和左張緊輪;左張緊輪和左上扶手通過左上轉動副相連;左柔性傳動環緊緊地繞在左張緊輪和左傳動輪之間,左柔性傳動環和左傳動輪通過嚙合齒或摩擦力連接;
還包括左搖桿和左壓板,左搖桿一端通過左鉸鏈和左框架連接,另一端固定有左連接板,左連接板和左壓板在左柔性傳動環上的固定點處夾緊,當左搖桿繞左鉸鏈上下搖擺時,能同時帶動左柔性傳動環的固定點上下往復運動,于是整條左柔性傳動環環繞左傳動輪和左張緊輪往復運動;左搖桿上還設置有左扳手,以便于通過手指操作;
右框架和左框架結構相同,左右對稱;右框架的上部有右上扶手,下部一端有右支面,右支面和地面接觸,接觸面上能產生平行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另一端連接有右單向傳動輪組件;右單向傳動輪組件包括右滾輪、右傳動輪、右單向軸承和右輪軸,右單向軸承包括右外圈和右內圈,右傳動輪的內孔與右外圈的外圓柱面固定連接,右輪軸的中間軸段外圓柱面與右內圈的內孔固定連接,右輪軸的一端和右滾輪固定連接,右滾輪的輪緣與地面接觸,右輪軸的另一端和右框架通過右下轉動副相連;
還包括右柔性傳動環和右張緊輪;右張緊輪和右上扶手通過右上轉動副相連;右柔性傳動環緊緊地繞在右張緊輪和右傳動輪之間,右柔性傳動環和右傳動輪通過嚙合齒或摩擦力連接;
還包括右搖桿和右壓板,右搖桿一端通過右鉸鏈和右框架連接,另一端固定有右連接板,右連接板和右壓板在右柔性傳動環上的固定點處夾緊,當右搖桿繞右鉸鏈上下搖擺時,能同時帶動右柔性傳動環的固定點上下往復運動,于是整條右柔性傳動環環繞右傳動輪和右張緊輪往復運動;右搖桿上還設置有右扳手,以便于通過手指操作;
左框架和右框架通過中間連桿相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以上所述的左單向軸承和右單向軸承,即單向軸承,包括內圈和外圈,內圈和外圈之間鑲有滾動體,外圈相對于內圈在一個方向上可以自由轉動,而在另一個方向上鎖死。單向軸承也叫超越離合器,只是根據行業不同,作用不同來命名的。滾動體可以是很多個滾軸、滾針或者滾珠,而其滾動座(穴)的形狀使它只能向一個方向滾動,而在另一個方向上會產生很大的阻力,即所謂“單向”。以上所述的左單向軸承,當左內圈固定時,左單向軸承上的左外圈離地面較近的一側的旋轉方向朝向前進的方向時自由轉動,即“左外圈相對于左內圈可自由旋轉的方向”,在相反的方向上鎖死;當右內圈固定時,右單向軸承上的右外圈離地面較近的一側的旋轉方向朝向前進的方向時自由轉動,即“右外圈相對于右內圈可自由旋轉的方向”,在相反的方向上鎖死。
本發明還包括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分別固定連接在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左搖桿在重力作用下繞鉸鏈向下轉,并不是無限制地向下轉,而是被左限位板擋住不能繼續下轉,右搖桿也同樣地被右限位板擋住。
以上所述的左柔性傳動環和右柔性傳動環可以是撓性傳動帶,如同步帶、鏈條,對應地左傳動輪和右傳動輪則是同步輪、鏈輪,配合使用的兩個元件之間通過撓性齒嚙合達到傳動的目的,還可以左柔性傳動環和右柔性傳動環是平皮帶、圓帶,對應地左傳動輪和右傳動輪則是平皮帶輪、槽形輪,配合使用的元件之間通過摩擦力達到傳動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左搖桿繞左鉸鏈上下搖擺,向上擺動靠四指向上提起,向下擺動可以靠重力,也可以設置左聚氨酯套和右聚氨酯套,左聚氨酯套套在左搖桿和左限位板之間,右聚氨酯套套在右搖桿和右限位板之間,使左搖桿和右搖桿通過彈性力恢復到較低的位置,而不是僅僅靠重力,增加工作的可靠性。也可以使用彈簧連接在左搖桿與左框架之間或者右搖桿與右框架之間。
使用方法:
(1)腿腳和胳膊都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手扶本發明的左上扶手和右上扶手,更具體地說手的虎口按在左上扶手和右上扶手上,除大拇指外的其它四指鉤在左扳手和右扳手上;
(2)緩慢向前進的方向移動腳步;
(3)兩手的四指同時向上提左扳手和右扳手,則分別帶動左柔性傳動環和右柔性傳動環的固定點向上運動,整條左柔性傳動環環繞左傳動輪和左張緊輪運動,整條右柔性傳動環環繞右傳動輪和右張緊輪運動;
(4)左柔性傳動環帶動左傳動輪、左外圈繞左內圈有發生轉動的趨勢,轉動的方向與“左外圈相對于左內圈可自由旋轉的方向”相反,左外圈和左內圈是鎖死在一起的,所以也帶動左內圈隨著一起同步轉動,同時帶動左輪軸和左滾輪一起轉動;右柔性傳動環也同樣地帶動右滾輪轉動;左滾輪和右滾輪一起沿地面滾動,于是本發明就能朝前進的方向移動,左支面和右支面則沿著地面滑動,接觸面上能產生平行于地面的摩擦力,使本發明不產生打滑;
(5)兩手四指分別放開左扳手和右扳手,則左搖桿和右搖桿在重力作用下或者與彈力共同作用下同時下移并分別被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擋住,左搖桿和右搖桿同時帶動左柔性傳動環和右柔性傳動環的固定點向下運動;
(6)左柔性傳動環帶動左傳動輪、左外圈繞左內圈沿“左外圈相對于左內圈可自由旋轉的方向”轉動,所以左內圈和左滾輪并不隨著一起轉動,同樣地右滾輪也不轉動,這個過程本發明停在原地不移動;
(7)重復步驟(2)至(6)。
不斷地重復以上步驟,對腿腳和胳膊都行動不便但是可以握緊手指的老年人就可以緩慢地向前行走。
由于本發明與地面接觸的不但有左滾輪和右滾輪,還有左支面和右支面,與地面之間有足夠的摩擦力,不用擔心本發明與地面之間打滑。
如果想朝左轉彎,則扳動左扳手的幅度小一些,扳動右扳手的幅度大一些,右滾輪朝前走的距離大于左滾輪,本發明就能朝左轉向,反之也可以朝右轉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不必做向上提并朝前送的動作,僅僅靠握緊手指的力,使用較小的力就可以朝前移動,使用安全可靠,不會打滑,特別適合于腿腳和胳膊都行動不便但是可以握緊手指的老年人,使老年人可以照顧自己,減少老年人對年輕人的依賴,使年輕人可以放心外出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左搖桿12和右搖桿22下移并分別被左限位板17和右限位板27擋住的狀況;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正視圖;
圖3是圖2中a向視圖;
圖4是圖2中b向視圖;
圖5是圖2中沿c-c線的剖視圖;
圖6是圖2中沿e-e線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左扳手122和右扳手222被向上提起的狀況;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左框架;11.左上扶手;12.左搖桿;121.左鉸鏈;122.左扳手;123.左連接板;13.左壓板;15.左同步帶;16.左張緊輪;161.左上轉動副;17.左限位板;18.左單向同步輪組件;181.左滾輪;182.左同步輪;183.左外圈;184.左內圈;185.左輪軸;186.左下轉動副;19.左支面;d.左外圈183相對于左內圈184可自由旋轉的方向;
2.右框架;21.右上扶手;22.右搖桿;221.右鉸鏈;222.右扳手;223.右連接板;23.右壓板;25.右同步帶;26.右張緊輪;27.右限位板;28.右單向同步輪組件;281.右滾輪;282.右同步輪;29.右支面;
3.中間連桿;m.前進的方向;
55.左平皮帶;58.左單向平皮帶輪組件;582.左平皮帶輪;59.左聚氨酯套;
65.右平皮帶;68.右單向平皮帶輪組件;682.右平皮帶輪;69.右聚氨酯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參見圖1至圖7。
一種輔助行走裝置,包括左框架1、右框架2和中間連桿3;
左框架1的上部有左上扶手11,下部一端有左支面19,左支面19和地面接觸,接觸面上能產生平行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另一端連接有左單向同步輪組件18;如圖6所示,左單向同步輪組件18包括左滾輪181、左同步輪182、左單向軸承和左輪軸185,左單向軸承包括左外圈183和左內圈184,左同步輪182的內孔與左外圈183的外圓柱面固定連接,左輪軸185的中間軸段外圓柱面與左內圈184的內孔固定連接,左輪軸185的一端和左滾輪181固定連接,左滾輪181的輪緣與地面接觸,左輪軸185的另一端和左框架1通過左下轉動副186相連;
還包括左同步帶15和左張緊輪16;如圖5所示,左張緊輪16和左上扶手11通過左上轉動副161相連;左同步帶15緊緊地繞在左張緊輪16和左同步輪182之間,左同步帶15和左同步輪182嚙合;
還包括左搖桿12和左壓板13,左搖桿12一端通過左鉸鏈121和左框架1連接,另一端固定有左連接板123,左連接板123和左壓板13在左同步帶15上的固定點處夾緊,當左搖桿12繞左鉸鏈121上下搖擺時,能同時帶動左同步帶15的固定點上下往復運動,于是整條左同步帶15環繞左同步輪182和左張緊輪16往復運動;左搖桿12上還設置有左扳手122,以便于通過手指操作;
右框架2和左框架1結構相同,左右對稱;右框架2的上部有右上扶手21,下部一端有右支面29,右支面29和地面接觸,接觸面上能產生平行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另一端連接有右單向同步輪組件28;右單向同步輪組件28包括右滾輪281、右同步輪282、右單向軸承和右輪軸,右單向軸承包括右外圈和右內圈,右同步輪282的內孔與右外圈的外圓柱面固定連接,右輪軸的中間軸段外圓柱面與右內圈的內孔固定連接,右輪軸的一端和右滾輪281固定連接,右滾輪281的輪緣與地面接觸,右輪軸的另一端和右框架2通過右下轉動副相連;
還包括右同步帶25和右張緊輪26;右張緊輪26和右上扶手21通過右上轉動副相連;右同步帶25緊緊地繞在右張緊輪26和右同步輪282之間,右同步帶25和右同步輪282嚙合;
還包括右搖桿22和右壓板23,右搖桿22一端通過右鉸鏈221和右框架2連接,另一端固定有右連接板223,右連接板223和右壓板23在右同步帶25上的固定點處夾緊,當右搖桿22繞右鉸鏈221上下搖擺時,能同時帶動右同步帶25的固定點上下往復運動,于是整條右同步帶25環繞右同步輪282和右張緊輪26往復運動;右搖桿22上還設置有右扳手222,以便于通過手指操作;
左框架1和右框架2通過中間連桿3相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以上所述的左單向軸承和右單向軸承,即單向軸承,包括內圈和外圈,內圈和外圈之間鑲有滾動體,外圈相對于內圈在一個方向上可以自由轉動,而在另一個方向上鎖死。單向軸承也叫超越離合器,只是根據行業不同,作用不同來命名的。滾動體可以是很多個滾軸、滾針或者滾珠,而其滾動座(穴)的形狀使它只能向一個方向滾動,而在另一個方向上會產生很大的阻力(所謂“單向”)。以上所述的單向軸承,左單向軸承上的左外圈183離地面較近的一側的旋轉方向朝向前進的方向m時自由轉動,即“左外圈相對于左內圈可自由旋轉的方向”,在相反的方向上鎖死;右單向軸承上的右外圈283離地面較近的一側的旋轉方向朝向前進的方向m時自由轉動,即“右外圈相對于右內圈可自由旋轉的方向”,在相反的方向上鎖死。
本實施例還包括左限位板17和右限位板27,左搖桿12在重力作用下繞鉸鏈121向下轉,并不是無限制地向下轉,而是被左限位板17擋住不能繼續下轉,右搖桿22也同樣地被右限位板27擋住。
工作方法:
(1)腿腳和胳膊都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手扶本實施例的左上扶手11和右上扶手21,更具體地說手的虎口按在左上扶手11和右上扶手21上,除大拇指外的其它四指鉤在左扳手122和右扳手222上;
(2)緩慢向前進的方向m移動腳步;
(3)兩手的四指同時向上提左扳手122和右扳手222,則分別帶動左同步帶15和右同步帶25的固定點向上運動,整條左同步帶15環繞左同步輪181和左張緊輪16運動,整條右同步帶25環繞右同步輪281和右張緊輪26運動;
(4)左同步帶15帶動左同步輪182、左外圈183繞左內圈184有發生轉動的趨勢,轉動的方向與“左外圈183相對于左內圈184可自由旋轉的方向”d相反,左外圈183和左內圈184是鎖死在一起的,所以也帶動左內圈184隨著一起同步轉動,同時帶動左輪軸185和左滾輪181一起轉動;右同步帶25也同樣地帶動右滾輪281轉動;左滾輪181和右滾輪281一起沿地面滾動,于是本實施例就能朝前進的方向m移動,左支面19和右支面29則沿著地面滑動,接觸面上能產生平行于地面的摩擦力,使本實施例不產生打滑;
(5)兩手四指分別放開左扳手122和右扳手222,則左搖桿12和右搖桿22在重力作用下同時下移并分別被左限位板17和右限位板27擋住,同時帶動左同步帶15和右同步帶25的固定點向下運動;
(6)左同步帶15帶動左同步輪182、左外圈183繞左內圈184沿如圖中所示的“左外圈183相對于左內圈184可自由旋轉的方向”轉動,所以左內圈184和左滾輪181并不隨著一起轉動,同樣地右滾輪281也不轉動,這個過程本實施例停在原地不移動;
(7)重復步驟(2)至(6)。
不斷地重復以上步驟,對腿腳和胳膊都行動不便但是可以握緊手指的老年人就可以緩慢地向前行走。
由于本實施例與地面接觸的不但有左滾輪181和右滾輪281,還有左支面19和右支面29,與地面之間有足夠的摩擦力,不用擔心本實施例與地面之間打滑。
如果想朝左轉彎,則扳動左扳手122的幅度小一些,扳動右扳手222的幅度大一些,右滾輪281朝前走的距離大于左滾輪181,本實施例就能朝左轉向,反之也可以朝右轉向。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不必做向上提并朝前送的動作,僅僅靠握緊手指的力,使用較小的力就可以朝前移動,使用安全可靠,不會打滑,特別適合于腿腳和胳膊都行動不便但是可以握緊手指的老年人,使老年人可以照顧自己,減少老年人對年輕人的依賴,使年輕人可以放心外出工作。
實施例2;參見圖8。
本實施例中把左同步帶15換成了左平皮帶55,左單向同步輪組件18換成了左單向平皮帶輪組件58,左同步輪182換成了左平皮帶輪582,右同步帶25換成了右平皮帶65,右單向同步輪組件28換成了右單向平皮帶輪組件68,右同步輪282換成了右平皮帶輪682,由原來的撓性傳動元件換成了靠摩擦力傳動的元件,還包括左聚氨酯套59和右聚氨酯套69,左聚氨酯套59套在左搖桿12和左限位板17之間,右聚氨酯套69套在右搖桿22和右限位板27之間,使左搖桿12和右搖桿22通過彈性力恢復到較低的位置,而不是僅僅靠重力,增加工作的可靠性,其它結構、功能和有益效果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