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呼吸器。
背景技術:
: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引起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維顫動。若呼喚病人無回應,壓眶上、眶下無反應,即可確定病人已處于昏迷狀態。再注意觀察病人胸腹部有無起伏呼吸運動。如觸頸動脈和股動脈無搏動,心前區聽不到心跳聲,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驟停。人工呼吸處理心臟驟停是必要的搶救手段。先恢復有效血循環,拳擊前胸2-3次,如無心跳立即胸外心臟按壓。將病人仰臥,背置地面或墊硬板,術者雙掌重疊,雙肘直,用肩部力量以掌根垂直按壓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處,使胸骨下段下陷4cm左右,頻率70-80次/min。同時,建立呼吸通道,將病人頭后仰,抬高下頦,清除口腔異物。緊接口對口人工呼吸,吹氣時要捏住病人鼻孔,如病人牙關緊閉,可口對鼻吹氣,使病人胸部隆起為有效,每分鐘吹氣12-16次,人工呼吸要與胸外心臟按壓以1:5或2:10交替施行。病人有自主呼吸后進行吸氧。(15分鐘仍不恢復自動呼吸,應盡快氣管插管使用機械通氣,以免增加大腦氧耗或引起抽搐驚厥)。目前的呼吸搶救方式,均采用人工呼吸方式,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鑒于這種技術問題,迫切需要出現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人工呼吸,機械通氣兩用的,利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一種呼吸器。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人工呼吸,機械通氣兩用的,利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一種呼吸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呼吸器,包括呼吸管,其中,所述呼吸管的下部進一步設置有硅膠密封罩,所述呼吸管的一側進一步設置有螺紋接頭,所述螺紋接頭上設置有擠壓氣囊,所述擠壓氣囊位于所述硅膠密封罩的上方,所述擠壓氣囊與所述螺紋接頭在制造時一體成型,所述螺紋接頭與所述呼吸管之間螺紋連接,所述硅膠密封罩與所述呼吸管在制造時一體成型。
所述呼吸管上部進一步設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設置有拉環,所述密封塞與所述呼吸管之間插合連接。
所述擠壓氣囊上可以設置有單向閥和接口,接口用于接外接氣源。
所述呼吸管,所述硅膠密封罩為透明可視的。
硅膠密封罩內粘接設置有口鼻護罩,其為軟塑料制品。
本發明的優點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人工呼吸,機械通氣兩用的,利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具體為:
本發明使用時,將硅膠密封罩覆蓋在患者口鼻處。本發明的呼吸管,可以在搶救呼吸驟停病人時,采用人工呼吸形式,也可以將密封塞塞住呼吸管,利用擠壓氣囊進行壓縮空氣搶救,用于替代人工呼吸,避免交叉感染。需要連接外接起源時,將擠壓氣囊的接口連接到外接氣源上即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密封塞與呼吸管插合連接后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密封塞與呼吸管分離狀態的示意圖。
附圖標識:
1、呼吸管2、擠壓氣囊3、硅膠密封罩
4、密封塞5、拉環6、螺紋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圖1為本發明的密封塞與呼吸管插合連接后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密封塞與呼吸管分離狀態的示意圖。
本發明包括呼吸管1,其中,呼吸管1的下部進一步設置有硅膠密封罩3,呼吸管1的一側進一步設置有螺紋接頭6,螺紋接頭6上設置有擠壓氣囊2,擠壓氣囊2位于硅膠密封罩3的上方,擠壓氣囊2與螺紋接頭6在制造時一體成型,螺紋接頭6與呼吸管1之間螺紋連接,硅膠密封罩3與呼吸管1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呼吸管1上部進一步設置有密封塞4,密封塞4上設置有拉環5,密封塞4與呼吸管1之間插合連接。擠壓氣囊2上可以設置有單向閥和接口,接口用于接外接氣源。呼吸管1,硅膠密封罩3為透明可視的。硅膠密封罩內粘接設置有口鼻護罩,其為軟塑料制品。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人工呼吸,機械通氣兩用的,利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避免交叉感染,本發明使用時,將硅膠密封罩覆蓋在患者口鼻處。本發明的呼吸管,可以在搶救呼吸驟停病人時,采用人工呼吸形式,也可以將密封塞塞住呼吸管,利用擠壓氣囊進行壓縮空氣搶救,用于替代人工呼吸,避免交叉感染。需要連接外接起源時,將擠壓氣囊的接口連接到外接氣源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