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94180閱讀:354來源:國知局
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



背景技術:

神經內科病人大多處于昏迷或癱瘓狀態,其體表靜脈血管大多暴露不明顯,在給病人輸液時,很容易造成穿刺失敗,給醫務人員的工作增加了難度;此外,還有一些神經內科病人在輸液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非自主性反射動作,繼而影響到病人正常的輸液過程。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包括圓柱狀的床幫,且在左右兩個床幫的外側均設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設有用于將其與床幫固定的第一鎖緊螺釘,所述套管的外壁上還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套管的一端邊緣設置,所述套管的一側設有轉動板,所述轉動板的一端設有左右連通的第一開槽,所述固定板端部位于第一開槽中,所述轉動板上設有貫穿固定板設置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中設有用于將固定板與轉動板固定的第二鎖緊螺釘;所述轉動板遠離第一開槽的一側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端部設有上下連通的第二開槽,所述轉動板遠離固定板的一端位于第二開槽中,所述連接板的側壁上設有貫穿轉動板設置的第二通孔,且在第二通孔中設有用于對轉動板和連接板固定的第三鎖緊螺釘;所述連接板遠離轉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設有弧形凹槽,且在弧形凹槽的底面上固定設有綁帶,所述托板的底部通過轉動件轉動連接有伸縮桿,且在伸縮桿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對兩節桿體進行固定的第四鎖緊螺釘,所述托板的底部還設有用于對伸縮桿進行固定的卡槽。

優選的,所述轉動板和連接板均采用塑料制成,且在轉動板和連接板的表面上均設有六棱柱狀的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別設置在兩個凹槽的底面上。

優選的,所述固定板與轉動板之間設有兩塊第一阻尼墊,所述連接板與托板之間設有兩塊第二阻尼墊,所述第一通孔貫穿兩塊第一阻尼墊設置,所述第二通孔貫穿兩塊第二阻尼墊設置。

優選的,所述弧形凹槽的內部固定設有海綿墊,且綁帶固定在海綿墊的上側。

優選的,所述伸縮桿的下端設有防滑腳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將床幫設計成圓柱形,并將其外側設置可進行移動和轉動的套筒,需要時可將套筒上連接的部件從床底翻轉出來,不需要時可快速收起,避免阻礙醫務人員工作;通過在套筒上設置固定板,在固定板的端部連接轉動板,并將轉動板通過連接板與托板轉動連接,利用托板可對病人的手臂進行限位和固定,同時利用綁帶可對病人的血管進行臨時結扎,即方便為處于昏迷或癱瘓狀態的病人進行輸液,還可避免病人非自主性反射動作對輸液治療的影響;此外,該發明可調整套管在床幫上的位置以及托板的傾斜角度,可滿足不同體型病人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的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的側視圖;

圖3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中:1床幫、2套管、3固定板、4轉動板、5第一鎖緊螺釘、6托板、7弧形凹槽、8綁帶、9伸縮桿、10卡槽、11連接板、12第二鎖緊螺釘、13第三鎖緊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3,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包括床架,床架包括圓柱狀的床幫1,且在左右兩個床幫1的外側均設有套管2,套管2的外壁上設有用于將其與床幫1固定的第一鎖緊螺釘5,套管2的外壁上還設有固定板3,固定板3垂直套管2的一端邊緣設置,套管2的一側設有轉動板4,轉動板4的一端設有左右連通的第一開槽,固定板3端部位于第一開槽中,轉動板4上設有貫穿固定板3設置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中設有用于將固定板3與轉動板4固定的第二鎖緊螺釘12。

轉動板4遠離第一開槽的一側設有連接板11,連接板11的端部設有上下連通的第二開槽,轉動板4遠離固定板3的一端位于第二開槽中,連接板11的側壁上設有貫穿轉動板4設置的第二通孔,且在第二通孔中設有用于對轉動板4和連接板11固定的第三鎖緊螺釘13;所述連接板11遠離轉動板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托板6,托板6的上表面設有弧形凹槽7,且在弧形凹槽7的底面上固定設有綁帶8,具體的,弧形凹槽7的內部固定設有海綿墊,且綁帶8固定在海綿墊的上側,綁帶8可用與扎住病人的手臂,可使得筋脈凸顯,通過控制綁帶8的松緊還可以對病人的手臂進行固定,避免手臂產生反射動作后姿態發生改變,影響正常的輸液過程。

托板6的底部通過轉動件轉動連接有伸縮桿9,且在伸縮桿9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對兩節桿體進行固定的第四鎖緊螺釘,托板6的底部還設有用于對伸縮桿9進行固定的卡槽10,且在托板6的下端設有橡膠防滑腳墊,可防止在地板磚上打滑。

作為一種最佳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的轉動板4和連接板11均采用塑料制成,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彈性;第二鎖緊螺釘12和第三鎖緊螺釘13均由螺桿以及轉動連接在其上的旋轉螺母組成,且在轉動板4和連接板11的表面上均設有用于容納螺桿大頭端且限制其轉動的六棱柱狀凹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別設置在兩個凹槽的底面上,值得一提的是,固定板3與轉動板4之間設有兩塊第一阻尼墊,連接板11與轉動板4之間設有兩塊第二阻尼墊,第一通孔貫穿兩塊第一阻尼墊設置,第二通孔貫穿兩塊第二阻尼墊設置,在兩個鎖緊螺釘鎖緊后,阻尼墊可增大兩個連接部件之間摩擦,以提高固定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神經內科護理床,包括床架,床架包括圓柱狀的床幫,且在左右兩個床幫的外側均設有套管,套管的外壁上設有用于將其與床幫固定的第一鎖緊螺釘,套管的外壁上還設有固定板,固定板垂直套管的一端邊緣設置,套管的一側設有轉動板,轉動板的一端設有左右連通的第一開槽,固定板端部位于第一開槽中,轉動板上設有貫穿固定板設置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中設有用于將固定板與轉動板固定的第二鎖緊螺釘;轉動板遠離第一開槽的一側設有連接板,連接板的端部設有上下連通的第二開槽,轉動板遠離固定板的一端位于第二開槽中。本發明即方便為昏迷或癱瘓病人進行輸液,還可避免病人一些非自主性反射動作對輸液治療的影響。

技術研發人員:姚楠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姚楠
技術研發日:2017.07.24
技術公布日:2017.10.27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