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物波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節高度的生物波電子檢測儀。
背景技術:
人體正常細胞在某些內、外因素長期作用下,發生突變,快速分裂并能進行全身轉移的癌細胞,癌細胞的大量聚集就形成惡性腫瘤。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大敵。引發惡性腫瘤的因素很多:包括免疫系統的損害、各個組織器官的炎性病變和損傷,維生素、人體必須微量元素的缺乏、毒素的作用、各類增生物的病變、某些過敏原的刺激,病毒和細菌的感染,物理、化學及藥物方面引起的肌體損傷,甚至包括心理情緒因素的影響等等。
根據病理學的理論,人體發病時,首先是組織細胞發生變化。而組織細胞是由生物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結合成分子時,電子有其特定的運動規律。因此,電子運動不規律,則會導致不同的生物分子發生病變的生物電波。那么,通過檢測這種病變的生物電波并加以分析,可以細微的探知人體的健康狀態。
由于生物波電子檢測儀的廣泛適用性,可針對不同情況的使用者,無論是坐姿、躺臥或者站姿等都會遇見,而現有的生物波電子檢測儀并不具有高度調節的功能,基本只能呈坐姿狀態,對于只能躺臥或站立的使用者,不能提供舒適、平和的檢測條件,影響檢測結果的真實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調節高度的生物波電子檢測儀,解決了現有的生物波電子檢測儀不能根據使用者坐姿、躺臥及站姿等不同的高度進行調節,不能處于舒適、平和的狀態進行檢測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可調節高度的生物波電子檢測儀,包括檢測儀本體,所述檢測儀本體下方設有調節底座,所述調節底座包括安裝框及用于安裝檢測儀本體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框與安裝板之間設有高度調節機構;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支撐板,兩個支撐板之間設有可相對支撐板轉動的前轉動桿及后轉動桿,且前轉動桿可相對支撐板滑動;所述前轉動桿上固接有多個前斜桿,后轉動桿上固接有多個與前斜桿相對應的后斜桿,每根前斜桿與相應的后斜桿轉動連接,所述前斜桿的上端活動連接在安裝板的底面上,后斜桿的上端轉動連接在安裝板的底面上;所述前轉動桿上還連接有多組用于調節安裝板上下移動的控制機構。
將檢測儀移動到使用者面前后,通過調節控制機構,使整個檢測儀上下移動,以適應使用者的不同情況,對于身體不便于坐立的使用者,可根據使用者躺臥的高度或者站立的高度來調節檢測儀的高度,從而適應于不同病理狀況的使用者,使用者在舒適、平和的檢測條件下進行檢測,可以促進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檢測儀高度可調節,適應于不同病理狀況的使用者,可根據使用者當時躺臥、坐立或者站立的不同高度進行調節,便于使用者處于舒適、平和的狀態,能有效地促進檢測儀的檢測效果;
2、通過控制機構對高度調節進行控制,實現可控的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調節底座的側視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高度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檢測儀本體1、調節底座2、上移控制按鈕3、下移控制按鈕4、滾輪5、安裝板6、高度調節機構7、支撐板71、條形通孔710、前轉動桿72、后轉動桿73、后斜桿74、前斜桿75、控制機構76、調節桿761、調節筒762、調節電機76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3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可調節高度的生物波電子檢測儀,包括檢測儀本體1,所述檢測儀本體1下方設有調節底座2,所述調節底座2包括安裝框及用于安裝檢測儀本體1的安裝板6,所述安裝框與安裝板6之間設有高度調節機構7;其中安裝框有底板及四個側板圍成的箱體式結構,并且能將檢測儀本體1的下端面完全放入。為了能使檢測儀方便使用,可以推動,在安裝框的下表面上安裝有四個滾輪5,并且在每個滾輪5上均設有剎車裝置,能避免檢測儀滑動。高度調節機構7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支撐板71,支撐板71包括相互垂直固接的側壁及底壁,并且在側壁上開設有用于條形通孔710,而在底壁上開設有多個安裝孔,且安裝孔沿支撐板71的長度方向均布;在兩個支撐板71之間設有可相對支撐板71轉動的前轉動桿72及后轉動桿73,其中,前轉動桿72活動安裝在條形通孔710中,使得前轉動桿72可相對支撐板71滑動。在前轉動桿72上固接有多個前斜桿75,而后轉動桿73上固接有多個與前斜桿75相對應的后斜桿74,每根前斜桿75與相應的后斜桿74轉動連接,從而實現當前轉動桿72在支撐板71上前后滑動,則會帶動前斜桿75與后斜桿74的運動類似于剪刀的運動方式,通過前斜桿75與后斜桿74的相互轉動,來調節前斜桿75與后斜桿74的高度,而前斜桿75活動連接在安裝板6的下表面上,后斜桿74轉動連接在安裝板6的下表面上,使得調節前斜桿75與后斜桿74的相互靠近或遠離來調節安裝板6的上下移動。為了便于調節省力,在前轉動桿72上連接有兩組控制機構76,所述控制機構76包括調節桿761、調節筒762及調節電機763,而調節電機763固接在安裝框的底板上,調節電機763的輸出軸與調節筒762相固接,從而實現調節電機763帶動調節筒762旋轉,而調節桿761的一端可轉動連接在前轉動桿72上,且調節桿761的另一端與調節筒762配合連接。為了使調節高度可控化,在調節桿761的圓周上設有螺紋結構,而在調節筒762的內孔圓周上也設有螺紋結構,且調節筒762的長度大于調節桿761的長度,當調節電機763帶動調節筒762正轉時,調節筒762旋入調節桿761,使得調節桿761拉動前傳動桿移動,而當調節電機763帶動調節筒762反轉時,調節筒762旋出調節桿761,使得調節桿761推動前傳動桿移動,通過調節電機763的正轉與反轉,實現安裝板6的上下移動,并且螺紋配合可以精確控制旋入或旋出的長度,使得檢測儀高度的調節可控。
由于檢測儀本體1向下移動到最低時,會與高度調節機構7發生干涉,在安裝板6上開設有避讓高度調節機構7的讓位槽,當檢測儀本體1向下移動時,將高度調節機構7收容到檢測儀本體1內部,使得高度調節結構不長期受力,充分保護高度調節機構7,增加其使用時間。
如圖1所示,在檢測儀本體1上還設有上移控制按鈕3及下移控制按鈕4,且上移控制按鈕3控制調節電機763的正轉,下移控制按鈕4控制調節電機763的反轉,當控制按鈕按下后能轉動預先設定的角度,從而加強上下移動的高度可控調節,通過長按可實現快速轉動。一方面能實現可控調節,另一方面也便于使用者調節。
本發明的解釋中,需要說明的是,表示方位的名詞“上”、“下”、“前”、“后”等僅是為了便于理解與描述,而不對特征進行限定,也不是限制正常使用中限定的使用方向。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