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用敷料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用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醫用敷料可以將受損皮膚與外界隔離進而保護皮膚,同時具有一定的液體吸收性,但是傳統醫用敷料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容易粘連受損組織,導致更換敷料時,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而單純的物理隔離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現代生物功能性醫用敷料應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能,促進傷口愈合,抗菌止血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海藻酸鈣是從海帶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做成醫用敷料的吸液量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20倍,將其用在傷口處,可以迅速吸收傷口分泌的組織液。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創面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海藻酸鈉也具有很強的吸液性,其可以在創口表面形成凝膠層,從而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還可以防止敷料粘連創面,減輕患者疼痛,同時置換出來的ca2+能加速血液凝結,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海藻酸鈣雖然具有以上有點,但是海藻酸鈣本身沒有抗菌功能,這直接影響了它在臨床中的應用。
茶多酚在常溫下呈淺黃色或淺綠色粉末,是水溶性物質,易溶解于40℃-80℃的溫水,用它洗臉能清除棉布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滅殺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吸濕性強,是一種具有抑菌功能的多肽,分子量低于1300時ε-聚賴氨酸失去抑菌效果,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抑菌活性好。
殼聚糖又被稱為甲殼胺,是甲殼素通過脫乙酰基的產物;殼聚糖是線性高分子,分子上無龐大側基集團,分子之間的氫鍵作用強,取向度高,具有較好的成纖性,因此是一種良好的成纖原料,殼聚糖纖維對蛋白質有高度的親和性,對人體無毒,對各種真菌、細菌有較好的抗菌防臭效果,同時還具有止血促愈、緩解傷口疼痛、減少疤痕等性能。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686572a,公開日為2005年10月26日,發明名稱為“一種超強吸收的海藻酸鈣止血敷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在醋酸纖維布上覆蓋海藻酸鈣纖維上設有粉狀羧甲基殼聚糖的海藻酸鈣纖維無紡布,在醋酸纖維布的另一側覆蓋防滲層,經過少量針刺成為整體。由于有防滲層所以這種敷料的透氣性會比較差。
中國專利公布號cn101745140a,公開日為2010年6月23日,發明名稱為“一種復合海藻酸鈣敷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海藻酸鈉粘膠纖維、棉花或者醋酸纖維按所需厚度,吸水條件、柔軟要求配備,經針刺后再經針刺一層海藻酸鈣纖維后形成復合海藻酸鈣敷料。這種方法只較普通脫脂紗布、微孔薄膜等具有使傷口滲出液快速吸收,通過吸收大量的傷口滲出液而達到止血、抗菌、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瘢痕的作用,達不到更高標準的抗菌止血敷料。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4189942a,公開日為2014年12月10日,發明名稱為“一種抗菌性創傷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公開了一種以殼聚糖為載體負載抗菌藥復合超細纖維膜作為抗菌層,以海藻酸鹽酸鈣止血敷非織造布作為吸收層、以疏水同期的聚酯等材料作為支撐制備出超強吸收的海藻酸鈣止血敷料,在制備抗菌纖維膜時,先靜電紡絲裝置得到納米纖維膜,再將納米纖維膜置于盛有交聯劑戊二醛的水溶液中,進行交聯12-36小時后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12-36小時,以除去殘留溶劑和交聯劑戊二醛。這種方法制備耗時太久,設備要求比較高,而且交聯劑戊二醛對人體有毒副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透氣性好、抗菌效果好、制備工藝快速簡單的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包括由表層和底層構成的醫用敷料,所述表層為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所述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表層和底層之間針刺復合,其中,表層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的質量比為1:1-5,殼聚糖纖維的長度為28mm-60mm,醋酸纖維的長度為35mm-55mm;底層的抗菌顆粒由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組成,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2%-2%,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5%-3%,ε-聚賴氨酸的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海藻酸鈣纖維的長度為30mm-65mm。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將長度為28mm-60mm的殼聚糖纖維和長度為35mm-55mm的醋酸纖維按照質量比為1:1-5進行開松混勻,梳理,鋪網得到含有殼聚糖和醋酸的混合纖維網。
步驟二
將步驟一得到的兩層或者兩層以上混合纖維網,經過超聲波粘合,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
步驟三
稱取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的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2%-2%,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溶液一。
步驟四
稱取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5%-3%溶液一中,加熱至40℃,保持3-5分鐘,降至室溫,得到抗菌溶液。
步驟五
將長度為30mm-65mm的海藻酸鈣纖維經過開松,梳理,鋪網得到海藻酸鈣纖維網,將步驟四得到的抗菌溶液通過噴霧器,均勻的噴灑在海藻酸鈣纖維網上,得到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
步驟六
將步驟五得到的兩層或者兩層以上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經過壓輥壓在一起,溫度為50℃,經過2-4小時烘干,得到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
步驟七
將步驟二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和步驟六得到的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之間針刺復合,得到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其有益技術效果是:
(1)本發明的表層為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通過超聲波粘合,使得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具有一定的挺括性能,對復合醫用敷料起到一定的支撐,具有一定的柔韌性,不必增加一層致密的支撐層,表層和底層經過針刺復合在一起,可以賦予敷料良好的透氣性能。
(2)本發明的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底層在吸收傷口滲出液后,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傷口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海藻酸鈣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能夠迅速吸收傷口的滲出液,形成水凝膠層,可以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同時由于海藻酸鈣纖維上負載有抗菌顆粒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都是水溶性的,抗菌顆粒可以溶于傷口濕潤的微環境,使傷口濕潤的微環境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
(3)本發明采用的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用的設備簡單,制備過程快速,而且制備采用的材料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包括由表層和底層構成的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為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所述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表層和底層之間針刺復合,其中,表層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的質量比為1:1-5,殼聚糖纖維的長度為28mm-60mm,醋酸纖維的長度為35mm-55mm;底層的抗菌顆粒由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組成,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2%-2%,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5%-3%,ε-聚賴氨酸的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海藻酸鈣纖維的長度為30mm-65mm。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將長度為28mm-60mm的殼聚糖纖維和長度為35mm-55mm的醋酸纖維按照質量比為1:1-5進行開松混勻,梳理,鋪網得到含有殼聚糖和醋酸的混合纖維網。
步驟二
將步驟一得到的兩層或者兩層以上混合纖維網,經過超聲波粘合,得到具有一定柔韌性,可以起到敷料支撐層作用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殼聚糖纖維具有止血、抗菌的功能,不同質量比例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經過超聲波粘合后得到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的挺括性不一樣,醋酸纖維的質量比例越高,得到的表層挺括性越好;所以所述抗菌醫用復合敷料不用加入其它致密的敷料支撐層,而是表層和底層之間經過針刺,得的復合醫用敷料具有更好的透氣性。
步驟三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種具有抑菌功能的多肽,分子量低于1300時ε-聚賴氨酸失去抑菌效果,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抑菌活性好。稱取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的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2%-2%,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溶液一。
步驟四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易溶解于40℃-80℃的溫水,稱取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5%-3%溶液一中,加熱至40℃,保持3-5分鐘,降至室溫,得到抗菌溶液。
步驟五
將長度為30mm-65mm的海藻酸鈣纖維經過開松,梳理,鋪網得到海藻酸鈣纖維網,將步驟四得到的抗菌溶液通過噴霧器,均勻的噴灑在海藻酸鈣纖維網上,得到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
步驟六
將步驟五得到的兩層或者兩層以上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經過壓輥壓在一起,溫度為50℃,經過2-4小時烘干,得到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
經過上述步驟四、五、六,得到的里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制造過程簡單,未加入其它有毒副作用的有機物,更適合醫用敷料制作的要求;海藻酸鈣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做成醫用敷料的吸液量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20倍,將其用在傷口處,可以迅速吸收傷口分泌的組織液,形成水凝膠層,可以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創面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同時由于海藻酸鈣纖維上負載有抗菌顆粒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都是水溶性的,抗菌顆粒可以溶于傷口濕潤的微環境,使傷口濕潤的微環境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使得本發明制備的醫用復合敷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
步驟七
將步驟二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和步驟六得到的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之間針刺復合,得到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所需要的設備簡單,而且制備過程快速。
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一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包括由表層和底層構成的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為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所述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表層和底層之間針刺復合,其中,表層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的質量比為1:1,殼聚糖纖維的長度為28mm,醋酸纖維的長度為35mm;底層的抗菌顆粒由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組成,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2%,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5%,ε-聚賴氨酸的分子量在4300,海藻酸鈣纖維的長度為50mm。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將長度為28mm的殼聚糖纖維和長度為35mm的醋酸纖維按照質量比為1:1進行開松混勻,梳理,鋪網得到含有殼聚糖和醋酸的混合纖維網。
步驟二
將步驟一得到的兩層混合纖維網,經過超聲波粘合,得到具有一定柔韌性,可以起到敷料支撐層作用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殼聚糖纖維具有止血、抗菌的功能,不同質量比例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經過超聲波粘合后得到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的挺括性不一樣,醋酸纖維的質量比例越高,得到的表層挺括性越好;所以所述抗菌醫用復合敷料不用加入其它致密的敷料支撐層,而是表層和底層之間經過針刺,得的復合醫用敷料具有更好的透氣性。
步驟三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種具有抑菌功能的多肽,分子量低于1300時ε-聚賴氨酸失去抑菌效果,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抑菌活性好。稱取分子量在4300的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02%,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溶液一。
步驟四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易溶解于40℃-80℃的溫水,稱取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5%溶液一中,加熱至40℃,保持4分鐘,降至室溫,得到抗菌溶液。
步驟五
將長度為30mm的海藻酸鈣纖維經過開松,梳理,鋪網得到海藻酸鈣纖維網,將步驟四得到的抗菌溶液通過噴霧器,均勻的噴灑在海藻酸鈣纖維網上,得到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
步驟六
將步驟五得到的兩層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經過壓輥壓在一起,溫度為50℃,經過2小時烘干,得到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
經過上述步驟四、五、六,得到的里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制造過程簡單,未加入其它有毒副作用的有機物,更適合醫用敷料制作的要求;海藻酸鈣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做成醫用敷料的吸液量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20倍,將其用在傷口處,可以迅速吸收傷口分泌的組織液,形成水凝膠層,可以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創面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同時由于海藻酸鈣纖維上負載有抗菌顆粒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都是水溶性的,抗菌顆粒可以溶于傷口濕潤的微環境,使傷口濕潤的微環境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使得本發明制備的醫用復合敷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
步驟七
將步驟二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和步驟六得到的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之間針刺復合,得到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所需要的設備簡單,而且制備過程快速。
實施例二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包括由表層和底層構成的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為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所述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表層和底層之間針刺復合,其中,表層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的質量比為1:3,殼聚糖纖維的長度為50mm,醋酸纖維的長度為50mm;底層的抗菌顆粒由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組成,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2%,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5%,ε-聚賴氨酸的分子量在3600,海藻酸鈣纖維的長度為45mm。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將長度為50m的殼聚糖纖維和長度為50mm的醋酸纖維按照質量比為1:3進行開松混勻,梳理,鋪網得到含有殼聚糖和醋酸的混合纖維網。
步驟二
將步驟一得到的兩層混合纖維網,經過超聲波粘合,得到具有一定柔韌性,可以起到敷料支撐層作用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殼聚糖纖維具有止血、抗菌的功能,不同質量比例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經過超聲波粘合后得到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的挺括性不一樣,醋酸纖維的質量比例越高,得到的表層挺括性越好;所以所述抗菌醫用復合敷料不用加入其它致密的敷料支撐層,而是表層和底層之間經過針刺,得的復合醫用敷料具有更好的透氣性。
步驟三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種具有抑菌功能的多肽,分子量低于1300時ε-聚賴氨酸失去抑菌效果,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抑菌活性好。稱取分子量在3600的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2%,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溶液一。
步驟四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易溶解于40℃-80℃的溫水,稱取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5%溶液一中,加熱至40℃,保持3分鐘,降至室溫,得到抗菌溶液。
步驟五
將長度為45mm的海藻酸鈣纖維經過開松,梳理,鋪網得到海藻酸鈣纖維網,將步驟四得到的抗菌溶液通過噴霧器,均勻的噴灑在海藻酸鈣纖維網上,得到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
步驟六
將步驟五得到的三層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經過壓輥壓在一起,溫度為50℃,經過3.5小時烘干,得到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
經過上述步驟四、五、六,得到的里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制造過程簡單,未加入其它有毒副作用的有機物,更適合醫用敷料制作的要求;海藻酸鈣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做成醫用敷料的吸液量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20倍,將其用在傷口處,可以迅速吸收傷口分泌的組織液,形成水凝膠層,可以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創面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同時由于海藻酸鈣纖維上負載有抗菌顆粒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都是水溶性的,抗菌顆粒可以溶于傷口濕潤的微環境,使傷口濕潤的微環境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使得本發明制備的醫用復合敷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
步驟七
將步驟二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和步驟六得到的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之間針刺復合,得到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所需要的設備簡單,而且制備過程快速。
實施例三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包括由表層和底層構成的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為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所述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表層和底層之間針刺復合,其中,表層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的質量比為1:5,殼聚糖纖維的長度為60mm,醋酸纖維的長度為55mm;底層的抗菌顆粒由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組成,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5%,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3%,ε-聚賴氨酸的分子量在4000,海藻酸鈣纖維的長度為60mm。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將長度為60mm的殼聚糖纖維和長度為55mm的醋酸纖維按照質量比為1:5進行開松混勻,梳理,鋪網得到含有殼聚糖和醋酸的混合纖維網。
步驟二
將步驟一得到的三層混合纖維網,經過超聲波粘合,得到具有一定柔韌性,可以起到敷料支撐層作用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殼聚糖纖維具有止血、抗菌的功能,不同質量比例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經過超聲波粘合后得到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的挺括性不一樣,醋酸纖維的質量比例越高,得到的表層挺括性越好;所以所述抗菌醫用復合敷料不用加入其它致密的敷料支撐層,而是表層和底層之間經過針刺,得的復合醫用敷料具有更好的透氣性。
步驟三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種具有抑菌功能的多肽,分子量低于1300時ε-聚賴氨酸失去抑菌效果,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抑菌活性好。稱取分子量在4000的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0.5%,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溶液一。
步驟四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易溶解于40℃-80℃的溫水,稱取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3%溶液一中,加熱至40℃,保持5分鐘,降至室溫,得到抗菌溶液。
步驟五
將長度為65mm的海藻酸鈣纖維經過開松,梳理,鋪網得到海藻酸鈣纖維網,將步驟四得到的抗菌溶液通過噴霧器,均勻的噴灑在海藻酸鈣纖維網上,得到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
步驟六
將步驟五得到的兩層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經過壓輥壓在一起,溫度為50℃,經過4小時烘干,得到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
經過上述步驟四、五、六,得到的里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制造過程簡單,未加入其它有毒副作用的有機物,更適合醫用敷料制作的要求;海藻酸鈣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做成醫用敷料的吸液量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20倍,將其用在傷口處,可以迅速吸收傷口分泌的組織液,形成水凝膠層,可以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創面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同時由于海藻酸鈣纖維上負載有抗菌顆粒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都是水溶性的,抗菌顆粒可以溶于傷口濕潤的微環境,使傷口濕潤的微環境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使得本發明制備的醫用復合敷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
步驟七
將步驟二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和步驟六得到的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之間針刺復合,得到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所需要的設備簡單,而且制備過程快速。
實施例四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包括由表層和底層構成的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為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所述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表層和底層之間針刺復合,其中,表層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的質量比為1:2,殼聚糖纖維的長度為37mm,醋酸纖維的長度為42mm;底層的抗菌顆粒由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組成,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5%,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ε-聚賴氨酸的分子量在3900之間,海藻酸鈣纖維的長度為50mm。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將長度為37mm的殼聚糖纖維和長度為42mm的醋酸纖維按照質量比為1:2進行開松混勻,梳理,鋪網得到含有殼聚糖和醋酸的混合纖維網。
步驟二
將步驟一得到的四層混合纖維網,經過超聲波粘合,得到具有一定柔韌性,可以起到敷料支撐層作用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殼聚糖纖維具有止血、抗菌的功能,不同質量比例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經過超聲波粘合后得到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的挺括性不一樣,醋酸纖維的質量比例越高,得到的表層挺括性越好;所以所述抗菌醫用復合敷料不用加入其它致密的敷料支撐層,而是表層和底層之間經過針刺,得的復合醫用敷料具有更好的透氣性。
步驟三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種具有抑菌功能的多肽,分子量低于1300時ε-聚賴氨酸失去抑菌效果,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抑菌活性好。稱取分子量在3900的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5%,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溶液一。
步驟四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易溶解于40℃-80℃的溫水,稱取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溶液一中,加熱至40℃,保持3.5分鐘,降至室溫,得到抗菌溶液。
步驟五
將長度為50mm的海藻酸鈣纖維經過開松,梳理,鋪網得到海藻酸鈣纖維網,將步驟四得到的抗菌溶液通過噴霧器,均勻的噴灑在海藻酸鈣纖維網上,得到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
步驟六
將步驟五得到的三層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經過壓輥壓在一起,溫度為50℃,經過3小時烘干,得到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
經過上述步驟四、五、六,得到的里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制造過程簡單,未加入其它有毒副作用的有機物,更適合醫用敷料制作的要求;海藻酸鈣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做成醫用敷料的吸液量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20倍,將其用在傷口處,可以迅速吸收傷口分泌的組織液,形成水凝膠層,可以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創面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同時由于海藻酸鈣纖維上負載有抗菌顆粒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都是水溶性的,抗菌顆粒可以溶于傷口濕潤的微環境,使傷口濕潤的微環境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使得本發明制備的醫用復合敷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
步驟七
將步驟二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和步驟六得到的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之間針刺復合,得到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所需要的設備簡單,而且制備過程快速。
實施例五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包括由表層和底層構成的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為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所述底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表層和底層之間針刺復合,其中,表層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的質量比為1:4,殼聚糖纖維的長度為40mm,醋酸纖維的長度為45mm;底層的抗菌顆粒由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組成,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2%,ε-聚賴氨酸的分子量在4100,海藻酸鈣纖維的長度為55mm。
一種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將長度為40mm的殼聚糖纖維和長度為45mm的醋酸纖維按照質量比為1:4進行開松混勻,梳理,鋪網得到含有殼聚糖和醋酸的混合纖維網。
步驟二
將步驟一得到的四層混合纖維網,經過超聲波粘合,得到具有一定柔韌性,可以起到敷料支撐層作用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殼聚糖纖維具有止血、抗菌的功能,不同質量比例的殼聚糖纖維和醋酸纖維,經過超聲波粘合后得到的殼聚糖/醋酸纖維層的挺括性不一樣,醋酸纖維的質量比例越高,得到的表層挺括性越好;所以所述抗菌醫用復合敷料不用加入其它致密的敷料支撐層,而是表層和底層之間經過針刺,得的復合醫用敷料具有更好的透氣性。
步驟三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種具有抑菌功能的多肽,分子量低于1300時ε-聚賴氨酸失去抑菌效果,分子量在3600-4300之間抑菌活性好。稱取分子量在4100的ε-聚賴氨酸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1%,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溶液一。
步驟四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易溶解于40℃-80℃的溫水,稱取茶多酚占海藻酸鈣纖維的質量比為2%溶液一中,加熱至40℃,保持4.5分鐘,降至室溫,得到抗菌溶液。
步驟五
將長度為55mm的海藻酸鈣纖維經過開松,梳理,鋪網得到海藻酸鈣纖維網,將步驟四得到的抗菌溶液通過噴霧器,均勻的噴灑在海藻酸鈣纖維網上,得到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
步驟六
將步驟五得到的兩層含有抗菌顆粒的海藻酸鈣纖維網,經過壓輥壓在一起,溫度為50℃,經過4小時烘干,得到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
經過上述步驟四、五、六,得到的里層為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制造過程簡單,未加入其它有毒副作用的有機物,更適合醫用敷料制作的要求;海藻酸鈣具有良好的吸濕保濕性,做成醫用敷料的吸液量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20倍,將其用在傷口處,可以迅速吸收傷口分泌的組織液,形成水凝膠層,可以為傷口提供濕潤的微環境,海藻酸鈣中的ca2+與創面滲出液的na+發生置換反應,不溶性的海藻酸鈣就轉化成了可溶性的海藻酸鈉,同時由于海藻酸鈣纖維上負載有抗菌顆粒ε-聚賴氨酸和茶多酚都是水溶性的,抗菌顆粒可以溶于傷口濕潤的微環境,使傷口濕潤的微環境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使得本發明制備的醫用復合敷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
步驟七
將步驟二得到殼聚糖/醋酸纖維層和步驟六得到的抗菌顆粒/海藻酸鈣纖維層之間針刺復合,得到抗菌止血復合醫用敷料,所需要的設備簡單,而且制備過程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