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麻醉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麻醉注射器,特別是涉及施行人工流產前對婦女宮頸進行局部麻醉的注射器。
為了落實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人工流產手術已成為一種普遍采用的節育措施。在60~70年代,施行此項手術時不采用麻醉措施和鎮痛藥,大多數受術者疼痛難忍,更有不少受術者,因吸宮時負壓引起的機械刺激,使子宮強烈收縮,刺激迷走神經興奮而出現人工流產綜合癥,如面色蒼白,出冷汗,心動過緩,心律不齊,嚴重者甚至昏厥,抽搐,心跳驟停等。近十年來,國內不少婦產科醫護人員在減輕受術者痛苦、降低人工流產綜合癥發病率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1984年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用無菌棉簽浸透1%地卡因0.5~1ml插入宮頸管內達宮頸內口1~2分鐘取出,然后再進行人工流產手術。陶勇獲得的中國專利《一次性宮腔注射器》(專利號92208398.3)提供了一種向宮腔表面注射止痛藥物的注射器,它包括注射管,推注桿,其特征是注射管的前端呈弧形,其中心部位及注射管前部的周圍管壁上具有若干注射孔,其后端管壁稍厚,配用現有注射器的推注桿。這種注射器只能在施行人工流產手術前向受術者宮腔內表面注射鎮痛藥(因藥液是通過注射孔流到宮腔內的),不能向宮腔或宮頸肌肉內注射麻醉藥物,只能使宮腔表面獲得浸潤式麻醉,因而麻醉的效果欠佳,不能完全解除受術者手術時的疼痛和人工流產綜合癥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人工流產手術提供一種可直接向宮頸內口肌肉組織注射麻醉藥(如利多卡因)而獲得良好麻醉效果的麻醉注射器,它可使受術者的疼痛大大減輕。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設計的,它由注射器10、針頭1組成,其特征在它還具有套管5、限位器2、其中A、限位器2呈圓筒形,筒底中心設有圓孔;限位器2套在套管5的后端并可沿著套管5的外壁向套管5的前端推進;B、套管5的前端呈封閉式圓弧形,在距其前端29~31mm處開始圓滑彎曲;圓滑彎曲后前段中心線與后段中心線的夾角α為5°;C、與注射器10連接在一起的針頭1穿過限位器2底部的中心圓孔伸進套管5的內孔,套管5的內孔在其前段的外殼上設有針尖9的出口8,出口8與套管5的內孔圓滑相通;D、針頭1的針管3長度應使其針尖9能夠伸出針尖出口8外10~15mm。套管5的內孔前段中心線與針尖出口8的中心線夾角β為20°。在套管5的后端設有手柄7,在距離后端6~8mm處開始,套管5的外壁上設有10~15mm長的刻度。欲對手術者施行麻醉時,則可將限位器2套到套管5的后端,限位器2的筒口對好套管5上刻度“0”的位置,再將帶有麻醉藥液的注射器10裝上針頭1,針頭1穿過限位器2的圓孔伸進套管5內并一直達到針尖出口8處(針尖9此時不可伸出針尖出口8),將套管5慢慢伸進受術者陰道內直至宮頸內口后,推動限位器2,則限位器2即可帶著注射器10、針頭1向宮頸內口推進,針尖9伸出針尖出口8并刺進宮頸內口肌肉組織,刺入深度由限位器2控制并可從套管5上的刻度得知,但最深應不超10~15mm,然后就可以推動注射器10的推注活塞,將麻醉藥液緩緩注進宮頸內口肌肉組織內,注入藥量5~10mml。注入麻醉藥后5分鐘即可進行手術。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采用本麻醉注射器可將麻醉藥液直接注射到宮頸內口肌肉組織內,提高了麻醉效果。2、結構簡單,操作方便。3、減輕受術者的疼痛,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流產綜合癥的發病率。
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裝上注射器10的針頭1的示意圖,圖3是套管5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K向視圖。其中1、針頭,2、限位器,3、針管,4、倒角,5、套管,6、刻度,7、手柄,8、針尖出口,9、針尖,10、注射器,R1~R6;圓弧半徑,α.β夾角。
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和參數如下本實施例由注射藥筒10、針頭1、限位器2、套管5構成,其中注射器10采用現有的5~10ml注射器,針頭1為4 型,其針管3長163mm,直徑0.6mm;限位器2外徑8mm,內徑3.5mm,長24mm,底部厚2mm,底部中心圓孔直徑為0.6mm。為了便于讀出套筒5外壁上的刻度,從而掌握麻醉注射器針尖刺入肌肉組織的深度,限位器2的筒口剖面設有30°~45°的倒角4。套管5長153mm,外徑3.5~7mm,內徑1.2~2.4mm,R10.5,R228.5~57mm,R325~50mm,R426.2~52.4mm,R525~50mm,R61.75~3.5mm。為了便于操作,套管5的后段設有手柄7(如圖4所示)。套管5后段外壁上的刻度共有7~14格,每格間距1~2mm。
權利要求1.一種麻醉注射器,由注射器(10)、針頭(1)、組成,其特征在于它還具有套管(5)、限位器(2),其中A、限位器(2)呈圓筒形,筒底中心設有圓孔;限位器(2)套在套管(5)的后端并可沿著套管(5)的外壁向套管(5)的前端推進;B、套管(5)的前端呈封閉式圓弧形,在距其前端29~31mm處開始圓滑彎曲;C、與注射器(10)連接在一起的針頭(1)穿過限位器(2)底部的中心圓孔伸進套管(5)的內孔,套管(5)的內孔在其前段的外殼上設有針尖(9)的出口(8),出口(8)與套管(5)的內孔圓滑相通;D、針頭(1)的針管(3)長度應使其針尖(9)能夠伸出針尖出口(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套管(5)圓滑彎曲后前段中心線與后段中心線的夾角α為5°,套管(5)的內孔前段中心線與尖針出口(8)的中心線夾角β為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針頭(1)的針尖能夠伸出出口(8)外10~1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麻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套管(5)的后段設有手柄(7),在距離后端6~8mm處開始,套管(5)的外壁上設有10~15mm長的刻度(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麻醉注射器,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人工流產術前對宮頸內口肌肉組織施行局部麻醉的注射器,它由注射器、針頭、限位器、套管組成,特征是針頭的針管較長,可穿過套在套管后端的限位器底部的圓孔伸進套管,并能使其針尖從套管前端的出口伸出套管刺入宮頸內口肌肉組織,推動注射器的活塞,將麻醉藥液注入宮頸內口肌肉組織內。用這種麻醉注射器可獲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減輕受術者疼痛,減少人工流產綜合癥發病率。
文檔編號A61M5/32GK2197991SQ93235209
公開日1995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11日
發明者張良元 申請人:張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