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脊柱康復保健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59824閱讀:43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脊柱康復保健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體醫治脊柱疾病的康復保健醫療器械,特別適用于作人體頭低足高式醫治脊柱疾病的脊柱康復保健床。
目前醫院中醫治脊柱疾病方法之一通常采用市售的機械牽引床,這種機械牽引床雖然對醫治患者的脊柱疾病有一定的療效,療效穩定在60%至67%的治愈率。但這種牽引方法是捆綁胸部、骨盆固定帶,捆綁的力度不易掌握,過緊過松病人都不舒適。另外這種方法牽引為強行用力,作用力局限,容易造成新的損傷,并且病人不能自行牽引治療。同時機械牽引床制造成本高,價格貴,不能普及家庭應用,而且操作繁鎖,使用麻煩,耗電量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根據人體上重下輕的特點,利用身體自身重量治療脊柱疾病的頭低足高式的脊柱康復保健床,并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操作簡便,病人無痛苦,病人可以自行牽引治療,無電也能工作,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于普及推廣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床架1、床板2、座箱3、軸桿4、支撐座5、套筒管6、倒勾架7、鎖緊螺釘8、綁帶9、把手10、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11、微動開關16組成。其中床板2用緊固件安裝在床架1上,床架1安置在座箱3上面,軸桿4通過固定夾安裝在床架1前側下面,軸桿4兩端活動安裝在座箱3右側前端的軸孔內,把手10用緊固件安裝在床架1前端上,套筒管6焊接在床架1左側端的下面兩側,倒勾架7兩插桿插裝在套筒管6內,鎖緊螺釘8螺蚊結構安裝在套筒管6下面,綁帶9套勾在倒勾架7橫桿上,支撐座5焊接在床架1右側下面,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11上端用銷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11下面安置或裝配在座箱3底板上,微動開關16一個安裝在座箱3左側頂部,另一個安裝在座箱3右側前端頂部的下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本實用新型手動升降裝置11由折疊式或拉桿式支撐桿構成;自動升降裝置11由軸筒12、絲杠13、減速傳動齒輪14、電動機15構成,其中手動升降裝置11的折疊式或拉桿式支撐桿上端用銷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下端頂住安置在座箱3左側底板上;自動升降裝置11的軸筒12上端用銷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下端筒內緊配合安裝螺母,絲杠13上端絲杠桿螺紋結構安裝在螺母內,下端緊配合安裝傳動齒輪,電動機15軸上齒輪與減速傳動齒輪14、絲杠13下端傳動齒輪嚙合聯接,微動開關16用導線與電動機15電源接線及外接交流電源連接。
并本實用新型床架1以軸桿4為軸心、其后側升降與座箱3水平面的傾斜夾角17為0至85度。
本實用新型相比背景技術有如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根據人體上重下輕的特點,利用身體自身重量,采取固定踝關節后頭低足高式進行牽引治療脊柱疾病,因此不需捆綁胸部、骨盆,病人無痛苦,易于接受,而且方法簡便,病人可以自行牽引治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牽引作用力廣,可以減輕脊柱整體負荷。
2.本實用新型采取頭低足高式的利用身體自身重量進行牽引,改變脊柱受力方向,不會造成負損傷,治療安全可靠,療效高于機械牽引床,達到預防和治療脊柱椎間盤退行性病變而引起的多種病癥。
3.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具有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因此有電無電均可使用,耗電量小,而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于家庭普及推廣應用。而且可以一床多用,既可作牽引,又可作生活休息、保健、治療、康復等用途。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裝置結構示意圖。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由床架1、床板2、座箱3、軸桿4、支撐座5、套筒管6、倒勾架7、鎖緊螺釘8、綁帶9、把手10、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11、微動開關16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床板2用緊固件安裝在床架1上,床架1安置在座箱3上面,軸桿4通過固定夾安裝在床架1前側下面,軸桿4兩端活動安裝在座箱3右側前端的軸孔內。實施例床架1采用市售角鋼材料機械加工成長×寬為200×60厘米的框架結構,在框架中間焊接5根橫梁加強筋,床板2采用市售的5合板材料安裝在床架1的框架里制作成床板。座箱3采用市售角鋼材料焊接成長×寬×高為100×60×80厘米箱子框架結構,本實用新型采用角鋼型材大小無特殊要求,座箱3上面的角鋼型材伸出箱體框架5厘米,并加工有軸孔,用來活動安裝軸桿4,座箱3周圍用市售的5合板材料安裝,底部用2毫米的鋼板材料安裝,軸桿4采用市售直徑為20毫米圓鋼材料加工。把手10用緊固件安裝在床架1前端上,套筒管6焊接在床架1左側端的下面兩側,倒勾架7兩插桿插裝在套筒管6內,鎖緊螺釘8螺紋結構安裝在套筒管6下面,綁帶9套勾在倒勾架7橫桿上。實施例把手10采用市售直徑為10毫米的圓鋼材加工而成。套筒管6采用長為500毫米、直徑粗為20毫米的鋼管材料加工制作。套筒管6左側下面螺紋結構安裝鎖緊螺釘8,鎖緊螺釘8采用圓鋼材料自制而成。倒勾架7用直徑粗為15毫米的圓鋼材料加工成L型結構,L型結構的插桿長度加工成500毫米,橫桿長度加工成600毫米,調節插桿插在套筒管6內的長度可以調節床架1牽引的長度,滿足高矮人牽引要求。調節插桿長度后用鎖緊螺釘8鎖定。綁帶9采用市售的牛皮帶制作,用來捆綁人體足部踝關節。支撐座5焊接在床架1左側下面的加強筋上,其作用作為升降裝置的支撐點。實施例采用鋼板材料加工而成。
本實用新型手動升降裝置11由折疊式或拉桿式支撐桿構成,上端用鎖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下端直接頂住在座箱3左側底板上,其作用支撐床架1以軸桿4為軸心,使其后側升降與座箱3水平面的傾斜角度達到一定的角度,實施例折疊式支撐桿由3節園鋼材料加工而成支持桿,拉桿式支撐桿由3節粗細不同的鋼管材料加工而成套裝結構支撐桿,使用不同節數的支撐桿手動達到調節床架1的傾斜角度大小。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裝置11由軸筒12、絲杠13、減速傳動齒輪14、電動機15構成。軸筒12上端用銷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下端筒內緊配合安裝螺母,絲杠13上端絲杠桿螺紋結構安裝在螺母內、下端緊配合安裝傳動齒輪,電動機15軸上齒輪與減速傳動齒輪14、絲杠13下端傳動齒輪嚙合聯接。實施例軸筒12采用市售直徑為50毫米的鋼管材料自制加工,軸筒12長度為65厘米,絲杠13采用市售圓鋼材料自制加工而成。絲杠13直徑與軸筒12內螺母配合,長度為65厘米,軸筒12、絲杠13的長度應盡量長,但不能高于座箱3,保證軸筒12升高的高度能使床架1傾斜角度達到最大的角度,本實用新型床架1以軸桿4為軸心,其后側升降與座箱3水平面的傾斜夾角17為0至85度。實施例電動機15采用市售能正反轉動的小功率單相電機制作,減速傳動齒輪14根據設計的轉速比自制加工而成。本實用新型微動開關16一個安裝在座箱3左側頂部,另一個安裝在座箱3右側前端頂部的下面,微動開關16用導線與電動機15電源接線及外接交流電源連接,電源開關安裝在座箱3側部,其工作過程當電動機15接通電源正方向轉動時,絲杠13的轉動使軸筒12上升,舉起床架1的后側升高,當床架1的后側升高與座箱3水平面的傾斜角達到85度時,床架1前側底部接觸前端微動開關16,使電動機自動切斷電源。當電動機15接通電源反方向轉動時,絲杠13轉動使軸筒12下降,床架1后側下降使其與座箱3水平面的傾斜角減小直至達到0度時,床架1后側底部接觸左側微動開關16,電動機自動切斷電源,達到床架1升降到兩端極限時起自動保護作用,控制電源開關使床架1傾斜到所需的角度,達到自動升降目的,利用手動升降時,可以把軸筒12上端銷釘松開即可。實施例微動開關16采用市售普通微動開關制作。
本實用新型作用機理脊柱牽引主要是針對脊柱結構發生異常改變引起疾病的發病機理而采取的醫療手段。人體直立、行走、坐位及外力的負荷。形成人體自上而下的受力方向。頸推負荷頭部的重量,腰及骶椎負荷著整個人體軀干部重量,由于脊柱這種負荷方式,形成脊柱退行性變化和損傷的基礎,成為脊柱紊亂和疾病的主要原因,本實用新型就是根據脊柱的發病機理研制而成。使用時身體伏臥在床板上,將兩足踝關節用綁帶9捆綁后掛勾在倒勾架7上,然后床板2后部用升降裝置緩緩升高,形成頭低足高式,根據需要選擇一定的角度,利用人體自身重量改變人體的受力方向,對人體頸椎、脊椎等部位進行牽引,達到治療多種病癥的意想不到的療效。
權利要求1.一種由床架(1)、床板(2)、座箱(3)、支撐座(5)、鎖緊螺釘(8)、綁帶(9)、把手(10)組成的脊柱康復保健床,其特征在于還有軸桿(4)、套筒管(6)、倒勾架(7)、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11)、微動開關(16)構成,其中床板(2)用緊固件安裝在床架(1)上,床架(1)安置在座箱(3)上面,軸桿(4)通過固定夾安裝在床架(1)前側下面,軸桿(4)兩端活動安裝在座箱(3)右側前端的軸孔內,把手(10)用緊固件安裝在床架(1)前端上,套筒管(6)焊接在床架(1)左側端的下面兩側,倒勾架(7)兩插桿插裝在套筒管(6)內,鎖緊螺釘(8)螺紋結構安裝在套筒管(6)下面,綁帶(9)套勾在倒勾架(7)橫桿上,支撐座(5)焊接在床架(1)右側下面,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11)上端用鎖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11)下面安置或裝配在座箱(3)底板上,微動開關(16)一個安裝在座箱(3)左側頂部,另一個安裝在座箱(3)右側前端頂部的下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康復保健床,其特征在于手動升降裝置(11)由折疊式或拉桿式支撐桿構成;自動升降裝置(11)由軸筒(12)、絲杠(13)、減速傳動齒輪(14)、電動機(15)構成,其中手動升降裝置(11)的折疊式或拉桿式支撐桿上端用鎖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下端頂住安置在座箱(3)左側底板上,自動升降裝置(11)的軸筒(12)上端用銷釘與支撐座(5)活動安裝聯接、下端筒內緊配合安裝螺母,絲杠(13)上端絲杠桿螺紋結構安裝在螺母內、下端緊配合安裝傳動齒輪,電動機(15)軸上齒輪與減速傳動齒輪(14)、絲杠(13)下端傳動齒輪嚙合聯接,微動開關(16)用導線與電動機(15)電源接線及外接交流電源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柱康復保健床,其特征在于床架(1)以軸桿(4)為軸心、其后側升降與座箱(3)水平面的傾斜夾角(17)為0至85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脊柱康復保健床,它由床架、座板、座箱、支撐座、軸桿、套筒管、倒鉤架、綁帶、把手、微動開關、手動或自動升降裝置等部件組成,根據人體上重下輕特點,利用身體自身重量,采取固定踝關節后頭低足高式進行牽引,達到醫治脊柱疾病目的。它具有操作簡便,病人無痛苦易接受,不會造成負損傷,治療安全可靠、療效高等優點,還具有結構簡單,一床多用,成本低廉,便于家庭普及推廣應用等特點,是一種理想牽引醫療器械。
文檔編號A61F5/048GK2269839SQ9621001
公開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22日
發明者于懷全 申請人:于懷全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