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開瞼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說是一種主要用于眼部手術時拉開上、下眼瞼并固定眼瞼暴露手術野所用的一種新型開瞼器。
【背景技術】
[0002]開瞼器是眼科手術中最常用的器械之一,目前我們能見到的開瞼器式樣繁多,功能大同小異,但這些開瞼器通常做的比較大,由于眼科手術野小,眼科手術又是一種非常細致的技術操作,所謂“金眼科銀外科”,足以說明眼科手術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因此,眼科手術對手術者的要求和手術器械要求非常高。常用的開瞼器多采用具有一定寬度和厚度的不銹鋼幾何制品,這類器械在眼科大夫來看未免有點“粗老笨壯”的感覺,這種“粗老笨壯”它不僅在某種程度上占據了部分手術野使手術野變小,同時也影響手術野的暴露。手術者的手要在開瞼器之間進行手術,由于開瞼器的“粗老笨壯”,使手術者的手沒有支撐點,容易勞累且不穩定。給手術增加了難度,給手術者帶來不便。為此,我們設計制作并應用了一種新型開瞼器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用于眼部手術時拉開上、下眼瞼并固定眼瞼暴露手術野的一種新型開瞼器。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開瞼器,其特征在于:該開瞼器設有一弧形狀觸瞼壁,觸瞼壁的兩端分別設有弧形壁,各弧形壁分別連接一側壁,各側壁的端部設有掛線鉤,各掛線鉤分別通過連接線連接C型針。所述的弧形狀觸瞼壁、弧形壁、側壁及掛線鉤為一體結構。
[0004]本發明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使用方便,應用效果良好。是一種理想的眼科醫療器械,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0005]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6]圖中,1、C型針,2、連接線,3、掛線鉤,4、側枝,5、弧形壁,6、觸瞼壁。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參照附圖,一種新型開瞼器,其特征在于:該開瞼器設有一弧形狀觸瞼壁6,觸瞼壁6的兩端分別設有弧形壁5,各弧形壁5分別連接一側壁4,各側壁4的端部設有掛線鉤3,各掛線鉤3分別通過連接線2連接C型針I。所述的弧形狀觸瞼壁6、弧形壁5、側壁4及掛線鉤3為一體結構。
[0008]使用時,采用兩個同樣結構的本發明,手術前,用開瞼器的弧形壁5與觸瞼壁6構成的兩個拉鉤樣結構分別把上、下眼瞼拉開,根據眼部暴露的情況,用連接線2連接的C型針I固定在眼科手術洞巾上。由于該開瞼器細致小巧又不高起,使手術野暴露清楚,手術者的手也可輕放于洞巾之上,這樣既減輕了手術者的勞累,也增加了手術的穩定性,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本發明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使用方便,應用效果良好。是一種理想的眼科醫療器械,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開瞼器,其特征在于:該開瞼器設有一弧形狀觸瞼壁(6),觸瞼壁(6)的兩端分別設有弧形壁(5),各弧形壁(5)分別連接一側壁(4),各側壁(4)的端部設有掛線鉤(3),各掛線鉤(3)分別通過連接線(2)連接C型針(1),所述的弧形狀觸瞼壁(6)、弧形壁(5)、側壁(4)及掛線鉤(3)為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開瞼器,其特征在于:該開瞼器設有一弧形狀觸瞼壁(6),觸瞼壁(6)的兩端分別設有弧形壁(5),各弧形壁(5)分別連接一側壁(4),各側壁(4)的端部設有掛線鉤(3),各掛線鉤(3)分別通過連接線(2)連接C型針(1),所述的弧形狀觸瞼壁(6)、弧形壁(5)、側壁(4)及掛線鉤(3)為一體結構。本發明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使用方便,應用效果良好。是一種理想的眼科醫療器械,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IPC分類】A61F9-007
【公開號】CN104783957
【申請號】CN201510174456
【發明人】牟建民, 牟童, 孟桂蘭, 劉邦強
【申請人】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