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經、精神及內分泌系統等器質性病變。
[0034]3治療方法
[0035]人參10克、熟地黃20克、肉蓯蓉12克、續斷12克、菟絲子15克、羊紅膻12克、牛膝10克、白芍15克、五味子6克、大血藤10克、豨薟草15克、甘草8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水煎劑,每人每日一劑。
[0036]4治療結果
[0037]4.1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鄭筱萸主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pp.352?353)制定,臨床控制:主要癥狀或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顯著進步:主要癥狀或體征明顯改善。進步:主要癥狀或體征有好轉。無效:主要癥狀或體征無明顯改善。
[0038]4.2結果:經15?46天治療,臨床控制43例,顯著進步21例,進步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5.29%。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凡基于本
【發明內容】
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0040]實施例1
[0041]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5克、熟地黃25克、肉蓯蓉15克、續斷15克、菟絲子20克、羊紅膻15克、牛膝15克、白芍20克、五味子8克、大血藤15克、豨薟草20克、甘草10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水煎劑,每人每日一劑。
[0042]實施例2
[0043]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克、熟地黃20克、肉蓯蓉12克、續斷12克、菟絲子15克、羊紅膻12克、牛膝10克、白芍15克、五味子6克、大血藤10克、豨薟草15克、甘草8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水煎劑,每人每日一劑。
[0044]實施例3
[0045]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5克、熟地黃15克、肉蓯蓉9克、續斷9克、菟絲子10克、羊紅膻9克、牛膝5克、白芍10克、五味子4克、大血藤5克、豨薟草10克、甘草5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水煎劑,每人每日一劑。
[0046]實施例4
[0047]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0克、熟地黃200克、肉蓯蓉120克、續斷120克、菟絲子150克、羊紅膻120克、牛膝100克、白芍150克、五味子60克、大血藤100克、豨薟草150克、甘草80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片劑口服,每片含原藥量為0.5g,每人每次服用10片,每天3次。
[0048]實施例5
[0049]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0克、熟地黃200克、肉蓯蓉120克、續斷120克、菟絲子150克、羊紅膻120克、牛膝100克、白芍150克、五味子60克、大血藤100克、豨薟草150克、甘草80克按照以下方法制成水蜜丸:
[0050]將原料藥粉碎至120目,并混合均勻,在泛丸鍋內噴灑少量水,撒布少量藥粉,轉動泛丸鍋,刷下鍋壁附著的粉粒,再噴蜜水、撒藥粉、轉動泛丸鍋,如此反復循環多次,將藥粉泛制成直徑0.8?Imm粒徑的球形顆粒,得到丸模,將得到的丸模置于泛丸鍋中轉動,在丸模上加蜜水潤濕丸模、撒藥粉,反復進行,直至成型、的達到成品規定大小標準,成型水蜜丸每10g藥粉所用煉蜜為40g,最后干燥、收集、分裝得到每100粒質量約40g的成品。將上述成品用于患者,每人每次服用12粒,每天3次。
[0051]實施例6
[0052]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0克、熟地黃200克、肉蓯蓉120克、續斷120克、菟絲子150克、羊紅膻120克、牛膝100克、白芍150克、五味子60克、大血藤100克、豨薟草150克、甘草80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膠囊口服,每粒膠囊含原藥量約lg,每人每次服用5粒,每天3次。
[0053]實施例7
[0054]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0克、熟地黃200克、肉蓯蓉120克、續斷120克、菟絲子150克、羊紅膻120克、牛膝100克、白芍150克、五味子60克、大血藤100克、豨薟草150克、甘草80克組成,將上述原料藥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細粉,經常規熟化滅菌后制成散劑,每人每次服用6g,每天3次。
[0055]實施例8
[0056]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0克、熟地黃200克、肉蓯蓉120克、續斷120克、菟絲子150克、羊紅膻120克、牛膝100克、白芍150克、五味子60克、大血藤100克、豨薟草150克、甘草80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膏劑,每人每次服用膏劑中含原藥量約5g,每天3次。
[0057]實施例9
[0058]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0克、熟地黃200克、肉蓯蓉120克、續斷120克、菟絲子150克、羊紅膻120克、牛膝100克、白芍150克、五味子60克、大血藤100克、豨薟草150克、甘草80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口服液,每支口服液藥當量為散劑6g,每人每次服用I支,每天3次。
[0059]實施例10
[0060]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是由人參100克、熟地黃200克、肉蓯蓉120克、續斷120克、菟絲子150克、羊紅膻120克、牛膝100克、白芍150克、五味子60克、大血藤100克、豨薟草150克、甘草80克按照常規中藥制劑技術制成顆粒劑,每人每次服用5g,每天3次。
【主權項】
1.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比例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 人參5?15份、熟地黃15?25份、肉蓯蓉9?15份、續斷9?15份、菟絲子10?20份、羊紅ft 9?15份、牛膝5?15份、白茍10?20份、五味子4?8份、大血藤5?15份、豨薟草10?20份、甘草5?1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比例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 人參8?12份、熟地黃18?22份、肉蓯蓉10?14份、續斷10?14份、菟絲子13?17份、羊紅ft 10?14份、牛膝8?12份、白茍13?17份、五味子5?7份、大血藤8?12份、豨薟草13?17份、甘草6?10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比例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 人參9?11份、熟地黃19?21份、肉蓯蓉11?13份、續斷11?13份、菟絲子15份、羊紅ft 11?13份、牛膝9?11份、白茍14?16份、五味子5?7份、大血藤9?11份、豨薟草14?16份、甘草7?9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比例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 人參10份、熟地黃20份、肉蓯蓉12份、續斷12份、菟絲子15份、羊紅膻12份、牛膝10份、白茍15份、五味子6份、大血藤10份、豨薟草15份、甘草8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質量比例的中藥組分制備成水煎劑、蜜丸、濃縮水蜜丸、水丸、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散齊U、膏劑、口服液。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口服治療更年期關節炎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藥制成:人參、熟地黃、肉蓯蓉、續斷、菟絲子、羊紅膻、牛膝、白芍、五味子、大血藤、豨薟草、甘草。采用本發明提供中藥組合物治療更年期關節炎,療效好、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高。經對85例女性患者治療觀察,其中,年齡最大者65歲,最小者41歲,平均年齡49歲;病程最長3年,最短4月,平均1.1年。經15~46天治療,結果:臨床控制43例,顯著進步21例,進步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5.29%。
【IPC分類】A61P19-02, A61P15-12, A61K36-804
【公開號】CN104800384
【申請號】CN201410147737
【發明人】郭湄, 閔春香
【申請人】郭湄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