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發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主要用于胃瘦造設術(PEG: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的臟器固定器。
[0002]本申請基于2013年2月22日在日本申請的日本特愿2013-033027號、以及2013年3月22日在日本申請的日本特愿2013-059321號主張優先權,并在此援用其內容。
【背景技術】
[0003]在以前的胃瘺造設術中,將兩條穿刺針從體表穿刺至胃壁,從穿刺針的一方插入縫合線,利用從另一方插入的環體將該縫合線勾住而捕捉縫合線,由此形成為環。通過將形成為環狀的縫合線拉起而將胃吊起,并且通過將縫合線彼此相互捆綁而對體壁與胃壁進行固定。之后,將引導線、擴張器從體表深深地穿刺而在體壁與胃壁形成大的貫通孔,并在此處留置留置導管而造設胃瘺。
[0004]在一般的胃瘺造設術中,體壁與胃壁需要在至少三處位置(根據情況有時為四處位置)進行固定以包圍胃瘺造設預定部。在胃瘺的造設后,切斷縫合線并進行拔線。
[0005]若采用該方式,則由于需要在各固定位置穿刺兩根穿刺針,所以侵襲度高,并且有時由于醫生的技能不同導致難以在胃中以環體捕捉縫合線。
[0006]與此相對,根據專利文獻I的器具(先行技術),如其圖11等所示,由于能夠僅以一根穿刺針將胃壁固定于體壁,所以侵襲度低且能夠實現容易的手術操作。根據該手術操作,不是連結兩條縫合線,而是通過將在棒狀的卡止部的中央卡合有縫合線的T字狀的縫合器插入胃內并吊起胃壁,從而能夠以一根穿刺針實施手術操作,并且無需使縫合線形成為環。
[0007]專利文獻I的器具為在穿刺針的內部收容有多個縫合器并能夠將它們分別推出的形態(以下,稱為連發式)。具體而言,將四個縫合器收容于穿刺針。因此,在一次手術操作中在3?4處位置將胃壁固定于體壁時,能夠利用一個器具來實現該操作。因此,無需廢棄、開封、倒手器具等更換作業,因而簡便。
[0008]在專利文獻I的縫合器中,在卡止部卡合有一條縫合線。在將上述縫合器固定于體表時,將該縫合線與其他縫合器的縫合線在體表相互連結。
[0009]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使用了相同的T字狀的縫合器的臟器固定器。該器具使用使形成為環的一條縫合線相對于棒狀的卡止部(桿)進行了卡合的縫合器。該臟器固定器為在穿刺針的內部僅裝備有一個縫合器的形態(以下,稱為單發式)。在縫合線安裝有墊狀的緩沖材料。將緩沖材料按壓于體表,并且將縫合線的環切斷而形成為兩條繩的狀態,在此基礎上,使之相互交纏并捆綁于緩沖材料。由此,在3?4處位置的固定位置,按照各個縫合器將其固定于體表。
[0010]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96914號公報
[0011]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54883號公報
[0012]專利文獻I的臟器固定器將四條縫合線全部插通穿刺針的內部,因此存在縫合線彼此容易纏繞的課題。若縫合線纏繞,則在欲將前端的卡止部從穿刺針推出并將穿刺針從體壁拔去時,存在拉出至其他卡止部的擔憂。
[0013]另外,專利文獻I的臟器固定器存在穿刺針粗而侵襲度高的課題。即,對于專利文獻I的臟器固定器而言,若在穿刺針的內部收容四個縫合器,則與最上段即推出裝置側的穿刺針的內部連通的卡止部的周圍分散地配置有四條縫合線。因此,穿刺針的內徑至少需要卡止部的外徑加上其兩側的兩條縫合線的兩個粗細而得的尺寸。因此,與僅收納有一個縫合器的單發式的情況相比,專利文獻I的臟器固定器的穿刺針的外徑變粗。
[0014]因此,專利文獻I的器具雖然具有基于連發式的手術操作上的優點,但是存在縫合線纏繞而變得操作困難的風險、以及穿刺針粗而侵襲度高的課題。
[0015]另外,專利文獻2的臟器固定器為單發式,因此胃壁與體壁的每一處固定都需要一個器具,從而存在器具的更換繁瑣且成本高的課題。
【發明內容】
[0016]本發明是鑒于上述課題而產生的,提供具有減少廢棄、開封、倒手器具等的更換作業的簡便的連發式的優點,并且相比現有的連發式的臟器固定器更加抑制縫合線的纏繞而提高動作的穩定性并且使穿刺針細徑化而能夠實現侵襲度低的臟器固定器。
[0017]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形態,提供一種連發式的臟器固定器,其具有:多個縫合器,它們由棒狀的卡止部以及與上述卡止部連結的縫合線構成;和穿刺針,其收納多個上述卡止部,通過操作部主體的操作而將上述多個卡止部從上述穿刺針一個一個地推出,該連發式的臟器固定器的特征在于,與上述多個卡止部中的至少一個卡止部連結的縫合線插通于上述穿刺針的內部,其他縫合線從上述穿刺針的內部被導出至外部。
[0018]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形態,提供一種連發式的臟器固定器,其具有:多個縫合器,它們由棒狀的卡止部以及端部與上述卡止部連結的縫合線構成;和穿刺針,其將多個上述卡止部沿末端基端方向排列地收納,通過操作部主體的操作而將上述多個卡止部從上述穿刺針一個一個地推出,該連發式的臟器固定器的特征在于,用于將收納于末端側的上述縫合器的縫合線在上述穿刺針的內部插通的線通路,形成于收納于基端側的其他上述縫合器的上述卡止部。
[0019]根據上述第一形態的發明,能夠減少通過穿刺針的內部的縫合線的條數。因此,提供能夠減少縫合線在穿刺針的內部的纏繞而提高動作的穩定性,并能夠防止穿刺針的外徑的放大的連發式的臟器固定器。
[0020]根據上述第二形態的發明,能夠通過形成于卡止部的線通路將縫合線插通于穿刺針的內部。由此,能夠實現能夠具有連發式的優點并能夠使穿刺針細徑化而使侵襲度低的臟器固定器。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視圖。
[0022]圖2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簡要立體圖。
[0023]圖3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側視圖。
[0024]圖4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內部機構的局部透視圖。
[0025]圖5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側視圖。
[0026]圖6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其他側視圖。
[0027]圖7是表示將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卡合爪推入的狀態的側視圖。
[0028]圖8是表示將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穿刺于腹部的狀態的剖視圖。
[0029]圖9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操作部下降的狀態的剖視圖。
[0030]圖10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中的卡止部與胃壁的內部卡合的狀態的剖視圖。
[0031]圖11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且是沿圖1的A-A線的剖視圖。
[0032]圖12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且是沿圖1的B-B線的剖視圖。
[0033]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視圖。
[0034]圖14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二實施方式,且是沿圖13的C-C線的剖視圖。
[0035]圖15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二實施方式,且是沿圖13的D-D線的剖視圖。
[0036]圖1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視圖。
[0037]圖17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穿刺針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0038]圖18是表示第一形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剖視圖。
[0039]圖1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第四實施方式的穿刺針的局部側視圖。
[0040]圖2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第四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簡要立體圖。
[0041]圖2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剖視圖。
[0042]圖22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視圖。
[0043]圖23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簡要立體圖。
[0044]圖24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側視圖。
[0045]圖25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內部機構的局部透視圖。
[0046]圖26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側視圖。
[0047]圖27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其他側視圖。
[0048]圖28是表示將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卡合爪推入的狀態的側視圖。
[0049]圖29是表示將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穿刺于腹部的狀態的剖視圖。
[0050]圖30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操作部下降的狀態的剖視圖。
[0051]圖31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中的卡止部與胃壁的內部卡合的狀態的剖視圖。
[0052]圖32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臟器固定器的剖視圖。
[0053]圖3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卡止部的俯視圖。
[0054]圖34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縫合器的剖視圖。
[0055]圖3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縫合器的局部剖視圖。
[0056]圖36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縫合器的局部立體圖。
[0057]圖37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縫合器的剖視圖。
[0058]圖3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第四實施方式的縫合器的局部剖視圖。
[0059]圖39是表示第二形態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卡止部的立體圖。
[0060]圖4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縫合器的局部立體圖。
[0061]圖4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第六實施方式的卡止部的局部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2]<第一形態>
[0063]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中,有時對于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重復的說明。
[0064]<第一實施方式>
[0065]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視圖,圖2是表示臟器固定器的簡要立體圖,圖3是表示臟器固定器的局部側視圖,圖4是表示臟器固定器的內部機構的局部透視圖,圖5是表示操作部的側視圖,圖6是表示操作部的其他側視圖,圖7是表示將第一實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卡合爪推入的狀態的側視圖,圖8是表示將臟器固定器穿刺于腹部的狀態的剖視圖,圖9是表示臟器固定器的操作部下降的狀態的剖視圖,圖10是表示卡止部與胃壁的內部卡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11是沿圖1的A-A線的剖視圖,圖12是沿圖1的B-B線的剖視圖。
[0066]如圖1以及圖2所示,臟器固定器100具備:縫合器20、20a、穿刺針30、以及具有操作部主體63的推出裝置40。
[0067]如圖1所示,縫合器20、20a由棒狀的卡止部21、21a、以及與卡止部21、21a連結的縫合線22、22a構成。
[0068]穿刺針30至少能夠收納多個卡止部,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能夠收納兩個卡止部
21、21a。
[0069]推出裝置40通過操作部主體63的操作而將多個(例如兩個)卡止部21、21a從穿刺針30 —個一個地推出。
[0070]以上述構造為前提,縫合器20、20a的特征在于,如圖1所示,將多個(例如兩個)卡止部21、21a的一部分的縫合線22a插通穿刺針30的內部,其他縫合線22在穿刺針30的軸線方向的側面從穿刺針30的內部被導出至外部。應予說明,在本說明書中,將穿刺針30的針尖31側稱為末端側,將穿刺針30的固定于推出裝置40的一側稱為基端側。
[0071]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縫合器20、20a詳細地進行說明。
[0072]如圖1所示,在臟器固定器100裝填有多個例如兩個縫合器20、20a,縫合器20、20a連發式地使用。
[0073]縫合器20、20a從穿刺針30的針尖31側即穿刺針30的末端側依次構成為第一段的縫合器20、和位于下一段的第二段的縫合器20a。以下,縫合器的段數是指從穿刺針30的末端側觀察時的順序。
[0074]卡止部21、21a為例示為不銹鋼的金屬制的棒狀,例如為圓柱形。其中,也可以利用樹脂等非金屬材料制成卡止部21、21a。
[0075]縫合線22、22a為各一條,并將其一端部熱熔接或者粘合固定、或通過對卡止部21、21a的周圍進行壓緊而固定于卡止部21、21a的長度(軸線方向)的中途部分、例如卡止部21、21a的中央部分等。縫合線22、22a的另一端部通過穿刺針30的內部或者外部而被導出至臟器固定器100的外部。
[0076]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穿刺針30詳細地進行說明。
[0077]穿刺針30為由不銹鋼制的圓筒構成的注射針,如圖1所示,穿刺針30的內部成為供卡止部21、21a自由插通的收納部32。
[0078]收納部32能夠沿穿刺針30的軸芯方向收納多個例如兩個卡止部21、21a。
[0079]收納部32的一端部向針尖31敞開,另一端部與推出裝置40連通。
[0080]收納部32為中空,其全長被設定為兩個卡止部21、21a的兩個長度以上。
[0081]收納部32的內徑即穿刺針30的內徑為卡止部21、21a的短徑加上縫合線22、22a的短徑而得的第一總長以上,并且不足卡止部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