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腸、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雖死亡率不高,但發病率高,慢性腸炎病程可長達 數年至數十年,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腸、胃炎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腸、胃炎一般由飲食 不當,食物中毒引起的胃、腸粘膜急性炎癥。而慢性腸、胃炎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種腸、胃 粘膜慢性炎癥,發病率隨著年齡升高而升高。慢性腸、胃炎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由 于繼發性常與原發病同時存在,多繼發于肝膽疾病、心功能不全,消化性潰瘍等,其癥狀是 原發病的部分臨床表現而非一獨立疾病,治療時要同時治療原發病。臨床表現常見惡心嘔 吐,腹痛,有時伴有腹瀉,上腹部或臍周不適或疼痛,亦可表現為無規律的陣發性或持續性 腹痛,這可伴有食欲不振、惡心、腹脹。
[0003]目前國內外一般采用抗菌素藥物與收斂止瀉藥物合用,但抗菌素不宜長期服用, 使用不當,反而引起腸、胃內菌群失調,造成藥物性腹瀉。腸、胃炎經常反復發作,使患者很 苦惱,大大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經驗證明腸、胃炎用西藥難以根治。
[0004] 腸、胃炎屬中醫"胃痛"、"脅痛"、"腹痛"、"泄瀉"等范疇。中醫方面看胃、腸均處中 焦,在經絡方面互相聯絡,從五行來看脾胃屬土,肝膽屬木,大腸屬金,小腸屬火,互為生克。 該病的病因、病機多為飲食失節、脾胃失調、肝胃不和、肝郁氣滯、脾胃虛弱、濕熱內生等導 致中焦氣機不暢而發病。《素問.舉痛論篇》說:"寒邪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 小絡引急,故痛。",《素問.痹論篇》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其病因雖多,但其發病機 理確有共同之處,即所謂"不通則痛"。脅痛病因有肝氣郁結、瘀血停著、肝膽濕熱、肝陰不 足等,其病因病機,除氣滯血瘀,直傷肝膽外,同時和脾胃、腎有關。腹痛病因有外感時邪、飲 食不節、情志失調、陽氣素虛等,病機為氣機郁滯、脈絡痹阻及經脈失養。泄瀉病因為感受外 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腎陽虛衰等,病機主要在脾胃功能失常。希望結合中醫 理論尋找到一種能徹底治愈腸、胃疾病的中藥。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殺菌解毒、去腐生肌、溫中祛寒,健脾 止瀉,補氣養血,收斂固澀的功效,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腸、胃炎,使患者可以在短時間 內得以改善癥狀,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
[0006] 本發明具體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 料:砂仁15-25份,瓦楞子15-25份。
[0007] 在本發明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 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15-25份,瓦楞子15-25份,仙鶴草10-15份,雞內金10-15份,珍珠 母10-15份,白頭翁10-15份,五味子5-10份,雞血藤5-10份,石菖蒲5-10份,紫蘇5-10 份,生姜5-10份,地錦草5-10份。
[0008] 在本發明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15份,瓦愣子15份,仙鶴草10份,雞內金10份,珍珠母10份,白頭 翁10份,五味子5份,雞血藤5份,石菖蒲5份,紫蘇5份,生姜5份,地錦草5份。
[0009] 在本發明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25份,瓦楞子25份,仙鶴草15份,雞內金15份,珍珠母15份,白頭 翁15份,五味子10份,雞血藤10份,石菖蒲10份,紫蘇10份,生姜10份,地錦草10份。 [0010] 在本發明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15份,瓦楞子25份,仙鶴草10份,雞內金15份,珍珠母10份,白頭 翁15份,五味子5份,雞血藤10份,石菖蒲5份,紫蘇10份,生姜5份,地錦草10份。
[0011] 本發明所述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可以按照中藥領域的常規方法制備,包括 水煎煮等。也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常規口服制劑。所述口服制劑為膠 囊劑、丸劑、散劑、片劑、顆粒劑等,尤其是將各個原料藥研成粉末混合均勻制成膠囊內服效 果最好。
[0012] 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殺菌解毒、去腐生肌、 溫中祛寒,健脾止瀉,補氣養血,收斂固澀等功效,用于治療中焦虛寒,脘腹冷痛,寒濕內盛, 大便稀溏或泄瀉等所表現的急慢性腸胃炎等病癥,是一種無毒副作用,療效好,見效快的良 藥。臨床資料顯不其總有效率尚達99%。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實施例1 :
[0014] -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砂仁15份,瓦楞子15 份,仙鶴草10份,雞內金10份,珍珠母10份,白頭翁10份,五味子5份,雞血藤5份,石菖 蒲5份,紫蘇5份,生姜5份,地錦草5份;
[0015] 將各原料藥在45°C下干燥,冷卻至室溫,研成粉末狀態,并混合均勻,裝入明膠硬 膠囊,即得。
[0016] 實施例2:
[0017] -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砂仁15份,瓦楞子15 份,仙鶴草10份,雞內金10份,珍珠母10份,白頭翁10份,五味子5份,雞血藤5份,石菖 蒲5份,紫蘇5份,生姜5份,地錦草5份;
[0018] 按配方量稱取上述藥物,加入水中,煮沸,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濾渣再加水,文 火煎煮30分鐘,合并兩次所的藥液,即得。
[0019] 實施例3 :
[0020] -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砂仁25份,瓦楞子25 份,仙鶴草15份,雞內金15份,珍珠母15份,白頭翁15份,五味子10份,雞血藤10份,石 菖蒲10份,紫蘇10份,生姜10份,地錦草10份;
[0021] 按配方量稱取上述藥物,加入水中,煮沸,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濾渣再加水,文 火煎煮30分鐘,合并兩次所的藥液,即得。
[0022] 實施例4 :
[0023] -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砂仁15份,瓦楞子25 份,仙鶴草10份,雞內金15份,珍珠母10份,白頭翁15份,五味子5份,雞血藤10份,石菖 蒲5份,紫蘇10份,生姜5份,地錦草10份;
[0024] 按配方量稱取上述藥物,加入水中,煮沸,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濾渣再加水,文 火煎煮30分鐘,合并兩次所的藥液,即得。
[0025] 實施例5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抗炎作用
[0026] 實驗藥品制備:阿司匹林腸溶片,徐州恩華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每片 50mg,實驗用0. 5 %羧甲基纖維素鈉配成13mg/ml的濃度;本發明實施例1的中藥組合物, 膠囊內容物加蒸餾水制成90mg/ml濃度。
[0027] 實驗動物:SD大鼠,體重220~300g,雌雄各半,雄性昆明種小鼠,體重26~30g。 實驗方法:取健康小鼠6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按照《中藥新藥研究指 南-藥理學》方法造模,觀察空白對照(生理鹽水)、阿司匹林組以及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組 對小鼠耳廓腫脹模型的影響,所得數據用統計學方法進行t檢驗,結果見表1。
[0028] 表1本發明的抗炎效果
[0030]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 05,#P<0? 01
[0031] 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和阿司匹林組均對小鼠耳腫脹具有較明顯的抑 制作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〇. 01),顯示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對急性滲出性炎癥具 有明顯抑制作用。
[0032] 實施例6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臨床療效觀察
[0033] 1、一般資料
[0034] 臨床選擇患者400例,其中男200例,女200例,其中30-40歲100例,41-45歲100 例,46-50 歲 100 例,51-60 歲 100 例。
[0035] 2、診斷標準
[0036] 治愈:炎癥全部消失,完全恢復正常,并為CT或腸、胃鏡檢查所證實,大便成形或 成軟便,每日1-2次,無粘液血便。
[0037] 有效:癥狀不同程度改善或好轉,需繼續用藥治療。
[0038] 無效:癥狀無任何改善或好轉,甚至有發展趨勢。
[0039] 3、治療方法
[0040] 采用實施例1已經制成的膠囊劑,每粒含生藥lg,每天早、中、晚各給患者服用一 粒,15天為一療程,最少服用3個療程。
[0041] 4、治療結果
[0042] 治愈238例,治愈率59. 5 %;有效158例,有效率39. 5 %;無效4例,無效率I. 0 %。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砂仁15-25份,瓦楞子 15-25 份。2. 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 15-25份,瓦楞子15-25份,仙鶴草10-15份,雞內金10-15份,珍珠母10-15份,白頭翁 10-15份,五味子5-10份,雞血藤5-10份,石菖蒲5-10份,紫蘇5-10份,生姜5-10份,地錦 草5-10份。3. 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15 份,瓦楞子15份,仙鶴草10份,雞內金10份,珍珠母10份,白頭翁10份,五味子5份,雞血 藤5份,石菖蒲5份,紫蘇5份,生姜5份,地錦草5份。4. 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25 份,瓦楞子25份,仙鶴草15份,雞內金15份,珍珠母15份,白頭翁15份,五味子10份,雞 血藤10份,石菖蒲10份,紫蘇10份,生姜10份,地錦草10份。5. 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15 份,瓦楞子25份,仙鶴草10份,雞內金15份,珍珠母10份,白頭翁15份,五味子5份,雞血 藤10份,石菖蒲5份,紫蘇10份,生姜5份,地錦草10份。6. 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中藥制劑 的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常規口服制劑。7. 權利要求6所述的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劑為膠囊 劑、丸劑、散劑、片劑、顆粒劑。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腸、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砂仁15-25份,瓦楞子15-25份,仙鶴草10-15份,雞內金10-15份,珍珠母10-15份,白頭翁10-15份,五味子5-10份,雞血藤5-10份,石菖蒲5-10份,紫蘇5-10份,生姜5-10份,地錦草5-10份。該中藥組合物殺菌解毒、去腐生肌、溫中祛寒,健脾止瀉,補氣養血,收斂固澀的功效,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腸、胃炎,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
【IPC分類】A61K35/618, A61P1/00, A61K36/9068, A61K36/9064, A61P1/04, A61K35/57
【公開號】CN105031488
【申請號】CN201510383165
【發明人】張瑜, 薛秀華, 陳愛芳
【申請人】張瑜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