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止癌癥的藥物,尤其是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癌癥是危害人類及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
[0003]目前,西醫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是手術、放療、化療,目的都是殺死癌細胞,所以治療癌癥的主要方法是使人體免疫系統的缺陷得以修復。人體體內有兩種細胞,易總是正常細胞,另一種是癌細胞,癌細胞是人體內的正常細胞,隨著環境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活動的異常起伏及遺傳上各種因素,使得體內發生了變化,形成一種適合癌細胞生產的身體內環境,要使癌細胞得到根本的醫治,必須改變這種由健康環境轉變為不健康環境的狀態。
[0004]癌細胞是有人體的正常細胞轉變而來的,同樣道理,只要運用正確的治療,修復人體免疫的缺陷,吧癌細胞轉變為正常的細胞,修復有缺陷的免疫功能,不斷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病人的身體素質,是醫學界公認的治療癌癥的最好方法。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本發明的中藥套裝,針對癌癥和癌細胞的特點,選取具有調理氣血、溫經散寒、清熱解毒的中藥進行組合,利用內服和外服同時施藥,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逆轉,轉化為正常的人體細胞,修復人體免疫系統。
[0006]為達成本發明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包括內服藥和外服藥,其特征是,所述內服藥按重量份計,由人參3份、鹿茸1份、肉桂0.5份、干姜10份、陳皮3份、制草烏15份、制川烏15份、七葉一枝花5份、當歸15份、川烏10份、白術10份、北芪15份組成;
所述外服藥以下藥物按等量配比組成,包括川烏、草烏、附子、乳香以及沒藥。
[0007]內服藥中,人參、白術、北芪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的功效,為君藥。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以及減輕抗癌藥毒性的功效,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逆轉,免疫系統趨近正常細胞的轉變。
[0008]鹿茸、當歸、制川烏、制草烏有填補人體的精血,活血補血,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為佐藥。
[0009]癌癥往往兼有內熱,用七口1枝花,清除內熱。
[0010]上述諸藥配伍,有調補氣血,溫經散寒,清除內熱的功效,使癌細胞得意向正常細胞轉化,修復人體免疫系統的缺陷。
[0011]外服藥中,將散劑加入米酒浸泡后,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與內服藥配合施藥,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運用了達到內治外治相結合的施藥方式。
[0012]所述內服藥制成膠囊或蜜丸;采用現代制藥工藝,將內服藥按照配比制備成適合服用的膠囊或蜜丸或藥丸。
[0013]所述外服藥的制備方法是,將川烏、草烏、附子、乳香以及沒藥等量稱重后,然后混合粉碎做成散劑,加入米酒浸泡,制成藥酒或藥膏;米酒的分量為散劑總質量的2-5倍;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
[0014]—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的服用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第一:服用內服藥,每天至少兩次,每次至少間隔6-8小時;
第二:在服用內服藥的一個小時內,將外服藥外涂在人體的穴位。
[0015]第三:針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適當適時在內服藥和外服藥之后,在患者的穴位上進行針灸、拔罐或者刮痧等中醫治療方法。
[0016]所述穴位可以為太陽穴、神庭穴、耳門穴、人中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肺俞穴、腎俞穴、肩井穴、太淵穴、足三里穴中的一個或多個。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內服藥中,人參、白術、北芪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的功效,為君藥。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以及減輕抗癌藥毒性的功效,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逆轉,免疫系統趨近正常細胞的轉變。
[0018](2)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鹿茸、當歸、制川烏、制草烏有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為佐藥。
[0019](3)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癌癥往往兼有內熱,用七葉一枝花,清除內熱。
[0020](4)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本發明的內服藥,有調補氣血,溫經散寒,清除內熱的功效,使癌細胞得意向正常細胞轉化,修復人體免疫系統的缺陷。
[0021](5)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及其服用方法,外服藥中,將散劑加入米酒浸泡后,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與內服藥配合施藥,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運用了內治外治相結合的施藥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23]—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包括內服藥和外服藥,其特征是,所述內服藥按重量份計,由人參3份、鹿茸1份、肉桂0.5份、干姜10份、陳皮3份、制草烏15份、制川烏15份、七葉一枝花5份、當歸15份、川烏10份、白術10份、北芪15份組成;
所述外服藥以下藥物按等量配比組成,包括川烏、草烏、附子、乳香以及沒藥。
[0024]內服藥中,人參、白術、北芪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的功效,為君藥。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以及減輕抗癌藥毒性的功效,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逆轉,免疫系統趨近正常細胞的轉變。
[0025]鹿茸、當歸、制川烏、制草烏有填補人體的精血,活血補血,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為佐藥。
[0026]癌癥往往兼有內熱,用七口1枝花,清除內熱。
[0027]上述諸藥配伍,有調補氣血,溫經散寒,清除內熱的功效,使癌細胞得意向正常細胞轉化,修復人體免疫系統的缺陷。
[0028]外服藥中,將散劑加入米酒浸泡后,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與內服藥配合施藥,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運用了達到內治外治相結合的施藥方式。
[0029]所述內服藥制成膠囊或蜜丸;采用現代制藥工藝,將內服藥按照配比制備成適合服用的膠囊或蜜丸或藥丸。
[0030]所述外服藥的制備方法是,將川烏、草烏、附子、乳香以及沒藥等量稱重后,然后混合粉碎做成散劑,加入米酒浸泡,制成藥酒或藥膏;米酒的分量為散劑總質量的2-5倍;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
[0031]—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的服用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第一:服用內服藥,每天至少兩次,每次至少間隔6-8小時;
第二:在服用內服藥的一個小時內,將外服藥外涂在人體的穴位。
[0032]第三:針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適當適時在內服藥和外服藥之后,在患者的穴位上進行針灸、拔罐或者刮痧等中醫治療方法。
[0033]所述穴位可以為太陽穴、神庭穴、耳門穴、人中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肺俞穴、腎俞穴、肩井穴、太淵穴、足三里穴中的一個或多個。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仍屬于本發明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包括內服藥和外服藥,其特征是,所述內服藥按重量份計,由人參3份、鹿茸I份、肉桂0.5份、干姜10份、陳皮3份、制草烏15份、制川烏15份、七葉一枝花5份、當歸15份、川烏10份、白術10份、北芪15份組成; 所述外服藥以下藥物按等量配比組成,包括川烏、草烏、附子、乳香以及沒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其特征是,所述內服藥制成膠囊或蜜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其特征是,所述外服藥的制備方法是,將川烏、草烏、附子、乳香以及沒藥等量稱重后,然后粉碎混合做成散劑,加入米酒浸泡,制成藥酒或藥膏。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的服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方法: 第一:服用內服藥,每天至少兩次,每次至少間隔6-8小時; 第二:在服用內服藥的一個小時內,將外服藥外涂在人體的穴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的服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穴位可以為太陽穴、神庭穴、耳門穴、人中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肺俞穴、腎俞穴、肩井穴、太淵穴、足三里穴中的一個或多個。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治癌癥的中藥套裝,包括內服藥和外服藥,所述內服藥按重量份計,由人參3份、鹿茸1份、肉桂0.5份、干姜10份、陳皮3份、制草烏15份、制川烏15份、七葉一枝花5份、當歸15份、川烏10份、白術10份、北芪15份組成;所述外服藥以下藥物按等量配比組成,包括川烏、草烏、附子、乳香以及沒藥;本發明的中藥套裝,針對癌癥和癌細胞的特點,選取具有調理氣血、溫經散寒、清熱解毒的中藥進行組合,利用內服和外服同時施藥,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逆轉,轉化為正常的人體細胞,修復人體免疫系統。
【IPC分類】A61K36/9068, A61P35/00, A61K36/714, A61K35/32
【公開號】CN105233196
【申請號】CN201510619271
【發明人】陳兆熾
【申請人】陳兆熾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