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中氣不足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中氣不足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藥組合 物。
【背景技術】
[0002]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體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現以骨盆區 域疼痛或不適、排尿異常等癥狀為特征的一組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在中醫學屬于"白濁"、 "精濁"等范疇。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外感病因。寒邪,寒為陰 邪,其性主凝滯、收引,受寒則致脈絡收引、血運不暢;濕邪,濕性粘滯、重濁、阻礙氣機、易傷 陽氣;熱邪,熱為陽邪,易耗氣傷陰、動血生瘍、且有發病急、變化快。②、情志因素。憂思過 度而易導致氣結、氣郁,久而致血瘀、為氣血瘀滯,積于下焦,發為本病;憂思過度而傷脾,脾 傷則氣血化源不足,氣虛則鼓動乏力、而現陽痿不舉或舉而不堅、不久,血少則精室空虛,而 現精少、弱精;驚恐傷腎,腎失藏失固,而現早泄、遺滑、陽痿。③、生活因素。肆意手淫,會導 致氣損血傷,宗筋受損,心腎兩虛,腎精虧耗,發為體虛、早泄、遺滑、白濁、陽痿諸證;房勞過 度以致腎精過度耗泄,腎中精氣虧虛,發為早泄、遺滑、陽痿、體質虛弱,諸病叢生;性事不潔 通過尿道逆行感染,發為前列腺炎;飲食肥甘或長期酗酒者,肥甘厚味和酒均能生濕生熱, 濕熱內生,流于下焦,發為本病;④、血瘀因素。局部氣血不暢,日久致瘀,前列腺局部氣血 瘀滯,反過來又加重病情,或成為病灶,一遇誘因,即致復發。目前,西醫在治療慢性前列腺 炎上過于簡單,主要是用抗菌藥物,治標不治本,而且停藥后容易反復。中醫治療是從病因 病機入手,確定疾病的屬性,從宏觀以藥性來治病,從根本上治愈此病。中醫根據不同原因 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結合臨床實際進行辨證治療,將本病分為:濕熱壅滯型、陰虛火旺型、 腎陽虛損型、氣滯瘀阻型、中氣不足型。目前,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藥有多種,但針對于中 氣不足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成藥并不多見,而且還存在著治愈率較低等缺陷。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治療中氣不足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 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中氣不足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目的。
[0004]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中氣不足型慢性前列腺炎 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的: 峨參10份、響鈴草25份、枳犋子15份、家獨行菜10份、鹿角膠5份、牛奶柴40份、扶 桑根30份、黑皮根40份、紅門蘭12份、黑珠芽薯蕷15份、托盤14份、矮腳羅傘10份、建蘭 根40份、假地豆25份、甘草6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藥材的來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峨參【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峨參的根。【性味】味甘;辛;性溫;胃;肺經【功 能主治】益氣健脾;活血止痛。主脾虛腹脹,乏力食少,肺虛咳嗽;體虛自汗;老人夜尿頻數; 氣虛水腫;勞傷腰痛;頭痛;痛經;跌打瘀腫。
[0006] 響鈴草【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假地藍條葉豬屎豆的根或全草。【性味】苦微 酸;平寒【歸經】肺經【功能主治】滋腎養肝,止咳平喘,利濕解毒。主耳鳴,耳聾,頭目眩暈, 遺精,月經過多,白帶,久咳痰血,哮喘,腎炎,小便不利,扁桃體炎,腮腺炎,疔瘡腫毒。
[0007] 枳犋子【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北枳犋、枳犋和毛枳犋的成熟種子。亦有 用帶花序軸的果實。【性味】味甘;性平【歸經】心;脾;肺經【功能主治】解酒毒;止渴除煩; 止嘔;利大小便。主醉酒;煩渴;嘔吐;二便不利。
[0008] 家獨行菜【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家葶藜的全草和種子。【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溫中;利尿。主咳嗽;喘息;痰多而稠;呃逆;腹瀉;痢疾;腹脹;水腫; 小便不利;疥癬。
[0009] 鹿角膠【來源】藥材基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膠塊。【性味】 味甘;咸;性溫【歸經】肝;腎經【功能主治】補益精血;安胎止血。主腎虛;精血不足;虛勞 贏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 尿備;陰疽瘡瘍。
[0010] 牛奶柴【來源】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莖、葉。【性味】甘;淡;性溫【歸經】 肺;脾;腎經【功能主治】補中健脾;祛風濕;活血通絡。主氣虛乏力;四肢酸軟;風濕痹痛; 筋骨不利;跌打損傷;經閉;乳汁不通。
[0011] 扶桑根【來源】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Hibiscusrosa-sinensisL.的根。 【性味】甘;澀;性平【歸經】肝;脾;肺經【功能主治】調經;利濕;解毒。主有經不調;崩漏; 白帶;白濁;癰瘡腫毒;尿路感染;急性結膜炎。
[0012] 黑皮根【來源】藥材基源:為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羅的根。【性味】甘;平【歸經】脾; 胃;腎經【功能主治】補益脾胃;滋腎固精。主慢性胃炎;脾胃虧損;食欲不振;四肢無力;遺 精。
[0013] 紅門蘭【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寬葉紅門蘭的全草。【性味】甘;平【歸經】心; 腎;胃經【功能主治】補腎養陰;健脾益胃。主陰虛癆熱;煩躁口渴;不思飲食;月經不調。
[0014] 黑珠芽薯蕷【來源】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黑珠芽薯蕷的塊莖。【性味】甘;微苦; 涼【功能主治】健脾益肺;清熱解毒。主食少倦怠;虛咳;尿頻;咽喉腫痛;癰腫熱毒。
[0015] 托盤【來源】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山楂葉懸鉤子,以果實入藥。夏秋采摘成熟果 實,直接曬干或先在沸水中浸一下再曬至全干。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性味】酸、甘, 溫。【功能主治】補肝腎,縮小便。用于陽痿,遺精,尿頻,遺尿。
[0016] 矮腳羅傘【來源】藥材基源:為紫金牛科植物雪下紅的莖葉或全草。【性味】苦;辛; 性平【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咳嗽吐血;寒氣腹痛;跌打損傷;癰瘡腫 痛。
[0017] 建蘭根【來源】為蘭科植物建蘭的根。隨時可采,鮮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 順氣,和血,利濕,消腫。治咳嗽吐血,腸風,血崩,淋病,白濁,白帶,跌打損傷,癰腫。
[0018] 假地豆【來源】為豆科植物密子豆的全草。【性味】性涼,味淡。【功能主治】消腫解 毒,清熱利水。治小便癃閉,砂淋,白濁,水腫。
[0019] 甘草【來源】本品為豆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