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說明】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0003]
【背景技術】
[0004]中藥(Chineseherbology、Tradit1nal Materia Medica),是指在漢族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藥主要起源于中國,除了植物藥以外,動物藥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藥。外用的皮炎平、氟輕松(膚輕松)、樂膚液等軟膏或霜劑合成的激素制劑,對多種皮膚病,如接觸性皮炎、濕疹、癢疹、神經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等是有效的。特別是對這些皮膚病所引起的瘙癢,有一定的止癢作用。但是,每種藥物對患者有治病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副作用)。有些人把激素當成治療皮膚病的萬能藥,不經皮膚病醫生的診斷,稍有一些不適(尤其是面部),就自選以上含有激素的藥物外涂。結果卻誘發了另人煩惱的并發癥。有些感染性皮膚病,外用了這類藥物不但無效,還會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甚至導致藥物依賴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如果長期外用激素制劑,還會成癮,其副作用大約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用藥后病情迅速好轉,持續外用一段時間,一旦停藥后,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肩,以致發生膿皰,原發病變加重,稱之為反跳性皮炎。當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后的痛苦,完全依賴于涂用激素。幾個月或幾年之后,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涂用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愈合困難等。
[0005]現有治療皮膚深層有害菌及外感染引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多數使用西藥或激光治療,副作用較大,容易對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0006]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治療皮膚深層有害菌及外感染引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多數使用西藥或激光治療,副作用較大,容易對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健康造成一定程度損害的問題。
[0008]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所述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按照質量百分比包括:蛇油1%,甘草0.2%、麝香草酚0.1%、樟腦2%、水溶珍珠粉1%、維生素El%、洗必泰0.2%、薄荷腦3%、水楊酸甲脂1%,凡士林10%,硬脂酸4%,十六十八醇6%,氫氧化鈉0.2%,純化水70.3%。
[0009]進一步,所述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按照質量百分比包括:蛇油0.5%、甘草0.2%、麝香草酚0.08%、薄荷腦2%、樟腦1%、水溶珍珠粉1%、維生素El%、水楊酸甲酯0.5%、洗必泰0.1%,凡士林10%,硬脂酸4%,十六十八醇2%,氫氧化鈉0.2%,純化水77.42%ο
[0010]進一步,所述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的使用方法,涂抹至所需部位2~3分鐘即可。
[0011]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所述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質量百分比:蛇油1%、甘草0.2%、麝香草酚0.1%、樟腦2%、水溶珍珠粉1%、維生素El%、洗必泰0.2%薄荷腦3%、水楊酸甲脂1%,凡士林10%,硬脂酸4%,十六十八醇2%,氫氧化鈉0.2%,純化水74.3%準備材料;
步驟二,分別稱取硬脂酸、十六十八醇、蛇油、白凡士林、麝香草酚、水楊酸甲酯、薄荷腦、樟腦放入容器中共同加熱融化至80°C備用;
步驟三,量取純化水,加入已稱量的洗必泰,水溶珍珠粉、氫氧化鈉攪拌使其溶解,再加熱至80°C ;
步驟四,將步驟一和步驟三抽取到真空均質乳化機攪拌至50°C,再加入維E,繼續攪拌至泠凝,在檢驗合格后灌裝;
步驟五,免洗瓶子除去外包裝,將瓶子送到理瓶間,理好、放齊;接通電源,開啟開關調試裝量適當,調試合格后進行灌封,根據批包裝指令,打印批號和生產日期、有效期,然后連同包裝瓶、折疊好的說明書一起平整地放入,貼上封口簽,每70盒裝一大箱。
[0012]本發明提供的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將油溶性物質一起加熱至80攝氏度左右使熔融;另將水溶性成份溶于水,加熱至略高于油相溫度,以防兩相混合時油相中的組分過早析出或凝結;在不斷攪拌下將水溶液慢慢加入油相中,并攪拌至冷凝,形成乳劑,這其中乳化設備、溫度、乳化時間、攪拌速度等都是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本發明運用現在制藥技術中廣泛使用并非常成熟的的乳化方法進產品的生產加工,各個組分比例經長時間的生產實踐及市場檢驗,經對大量使用者的跟蹤回訪,取得非常滿意的市場效果及經濟效益。
[0013]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制備方法流程圖。
[0015]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7]本發明實施例的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為天然蛇油,蛇膽和中藥提取物,富含表面活性因子及高效滲透劑,對于手足蘚(腳氣、鵝掌風)、體蘚、花斑蘚(汗斑)、皮炎(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濕疹、痤瘡、白色皰疹、皮膚瘙癢、生殖器感染及蚊叮蟲咬引起的皮膚過敏、燒傷、燙傷、痔瘡疼痛等對皮膚深層有害菌及外感染引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真菌、霉菌),有很好的抗菌止癢作用。
[0018]本發明實施例的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組份按照質量百分比包括:蛇油(Bungarus fasciatus) 1%,麝香草酸(Coridaceae)0.1%、棒腦(Camphora)2%、水溶珍珠粉(Mar gar it if era) 1%、維生素 E (Vitamin) 1%、洗必泰(Chlorhexidine) 0.2% 薄荷腦(Mentholum) 3%、水楊酸甲脂(Birch_Me) 1%,凡士林10%,硬脂酸4%,十六十八醇2%,氫氧化鈉0.2%,純化水74.5%ο
[0019]本發明實施例的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組份按照質量百分比兒童裝處方:蛇油0.5%、甘草0.2%、麝香草酚0.08%、薄荷腦2%、樟腦1%、水溶珍珠粉1%、維生素El%、水楊酸甲酯0.5%、洗必泰0.1%,凡士林10%,硬脂酸4%,十六十八醇2%,氫氧化鈉
0.2%,純化水 77.62%。
[0020]本發明的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每瓶60克、150克,30克/管、15克/管;
功能主治: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有效期:3年
貯藏: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0021]本發明的治療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皮膚病的藥物使用方法,涂抹至所需部位2~3分鐘即可。
[0022]其中主要成分蛇油,是指蛇的脂肪,可以食用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尤其是亞油酸含量特別豐富。
[0023]我國中醫或民間,也有應用蛇油的。既可以將冰片等研末后調入蛇油中敷患部。如凍瘡、燙傷、皮膚皸裂、慢性濕疹等,療效均甚佳。也有將蛇油作為調制藥膏原料的。近年來,還有將蛇油除臭、脫色后加于“珍珠霜”、面油等護膚品的,可增防止皮膚開裂及凍瘡的效果。有關臨床應用可舉例如下:
1.凍傷、燙傷、惡性癤腫;蛇油中調入冰片或磺胺結晶適量,調勻后涂患處。
[0024]2.漏瘡;蛇油和黃蠟一起加熱,攪勻成膏狀,涂患處。10天為一療程。
[0025]3.防血管硬化;蛇油1-2滴,用冷開水送服,每日兩次。
[0026]4.帶狀皰疹、米丹毒;將水桐樹根皮的粗皮去掉后,燒灰存性,用蛇油調敷,有特效.以上內容摘自覃公平主編《中國蛇毒學》(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Ρ515。
[0027]麝香草酚的殺菌作用比苯酚強,且毒性低,對口腔咽喉粘膜有殺菌、殺真菌作用,對齲齒腔有防腐、局麻作用,用于口腔、咽喉的消毒殺菌、皮膚癬菌病、放射菌病及耳炎。有很強的殺螨作用,1%溶液半小時死亡率100%,0.03%的溶液24h殺滅100%。
[0028]蛇油的應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蛇油的功效:蛇脂“綿裹塞耳聾,亦傅腫痛”,又“摩著物皆透也”。民間常用蛇油治療凍瘡、皸裂、濕疹及水火燙傷。
[0029]甘草是一味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瀉火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多方面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