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675668閱讀:832來源:國知局
一種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包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包
[0001 ]本發明涉及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
[0002]現在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均為內服藥,常用的有丹參、栝樓、蘇合香和安息香。丹參的藥用見諸《醫學金針》,其功效是活血化淤養心安神,改善心臟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可以單用,也可以與其它藥物配伍,患者可以長期服用,適用于心臟疾病的緩解期,但對心臟麻痹意外急救功效不明顯。栝樓出典于《金匱要略》,是寬胸理氣的良藥,多用于心臟疾病有痰飲者的急性發作期,但是不宜久服,若長期服用會傷陰耗氣,產生氣虛、氣墜的癥狀。蘇合香和安息香選方于《和劑局方》,是急救患者昏厥的良藥,但屬芳香開竅藥物,只可暫用,不宜久服,久服泄人元氣。
[0003]心臟病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在睡眠過程中死于心臟麻痹意外,發生時間多為丑時與寅時之間。現已有許多對心臟麻痹意外的急救藥,包括上述的中藥,均為內服藥,服后2—3小時血液中藥物濃度達到高峰,約4小時左右,即通過腎臟進入泌尿系統,而后排出體外。當睡眠過程中心臟麻痹意外發生時,即凌晨3至5點鐘,血液中藥物濃度幾乎為零。受這樣的生理和藥理的限制,內服藥物對在睡眠過程中防止和減少心臟麻痹意外實用意義不大。
[0004]本發明的任務是把丹參、栝樓、蘇合香和安息香配伍制成混合干粉狀的外敷制劑,以便能利用穴位貼敷給藥途徑發揮它們治療作用,克服上述內服藥的各種不足。
[0005]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包,其特征在于該藥包內的外敷劑為丹參和栝樓的粉末、液狀蘇合香、脂狀安息香細粒的混合物,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丹參40% —60%,括樓30% —50%,蘇合香5% —20%,安息香3% —8%。
[0006]上述組份中丹參、栝樓的常用重量百分比可取中間值,即丹參50%、栝樓40%,蘇合香取下限值5%、安息香取中間值5%。
[0007]以下結合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08]本發明的實施例,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包,藥包內的外敷劑由丹參、栝樓的粉末、脂狀安息香細粒用液狀蘇合香均勻調和,一份藥包內用藥總量大約20克左右,各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丹參40% 一60 %,一般取其中間值50%:栝樓30%-50%,一般取其中間值40 %:蘇合香5 %一20%,一般取其下限值5 % ;安息香3 %-8%, 一般取其中間值5%,丹參、栝樓低于下限值藥物療效會有所降低,超過上限值對療效無明顯提高,蘇合香、安息香超過上限值,會產生難聞的刺激氣味;將制成的外敷劑裝入布袋即成,布袋的大小以能覆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鳩尾、心窩六個穴位為限,一般擬用由2cmX18cm的柱狀布袋,配有系帶。晚間把上述外敷藥包貼敷于患者的紫宮、玉堂、膻中、中庭、鳩尾、心窩六個穴位,用系帶縛固。這六個穴位位于皮下約3毫米,凡心臟疾病患者,以手按之,會有壓痛感,是一組直接對治療心臟疾病有明顯效果的穴位。
[0009]作為又一實施例,將制成的外敷劑分裝入較小的布袋,敷于鳩尾、心窩兩個穴位,
同樣有較好療效。
[0010]上述各藥包可用一個月左右,當藥味變淡時,則更換新藥包,對大多數患者,一個月內即可見效,以后的用藥即為維持措施。
[0011]本發明是根據中醫針灸經絡學中的“子午流注”學說而提出的。“子午流注”學說認為人體氣血運行的變化是受日月星辰的演化而發生的,該理論的特點是按時間取穴治療疾病。人體氣血于子時(深夜11點至凌晨)流注于心窩處(鳩尾穴下方),此時心窩處的氣血最旺盛,選在子時取心窩、鳩尾穴治療心臟疾病效果最好。
[0012]本藥包內諸藥配伍同時具有活血化淤、養心安神、理氣寬胸、通竅開郁的功效,當以上穴位受到外敷藥的刺激即產生經絡傳導作用,調節脈絡的氣血運行,改善心臟的供血功能,故對緩解胸悶、胸痛、心絞痛等癥狀有療效,尤其是因連續不間斷地供藥,在睡眠過程中可以防止和減少心臟麻痹意外發生,而且不會有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克服了內服藥的各種不足。
[0013]上述藥包經臨床試用,證明確實有效,特列幾個典型病例予以說明。
[0014]病例1:劉某,40歲。訴胸悶,臥下時胸痛,不能向左側臥,胸中有牽拉疼痛。睡眠時戴本發明藥包,一周后癥狀減輕,二周后胸痛消失,四周后胸悶等癥狀均消失,睡眠轉身自如。以后在睡眠中經常使用,以期保健作用,未見不良副作用。
[0015]病例2:王某,38歲。訴半夜胸悶,有時感覺心慌(心悸),睡眠時戴本發明藥包,二周后癥狀基本消失。
[0016]病例3:葉某,48歲。有心臟病史,心絞痛,有時半夜感覺胸悶透不過氣。睡眠時戴本發明藥包,一個月后,心絞痛、胸悶癥狀有明顯改善,半夜睡眠中不再有透不過氣的感覺。
[0017]本發明將中藥中四昧治療心臟疾病的內服要藥丹參、栝樓、蘇合香和安息香合方組合成一種外敷藥,依據“子午流注”學說,選擇紫宮、玉堂、膻中、中庭、鳩尾、心窩六個穴位,保持夜間整個睡眠過程都有藥物作用,因此,可以防止和減少心臟麻痹意外發生,而且不會有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克服了內服藥的各種不足。
【主權項】
1.一種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包,其特征在于該藥包內的外敷劑為丹參和栝樓的粉末、液狀蘇合香、脂狀安息香細粒的混合物,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丹參40% — 60%,栝樓30% 一50%,蘇合香5% 一20%,安息香3% 一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劑,其特征在于該外敷劑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丹參50%,栝樓40%,蘇合香5%,安息香5%。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治療心臟疾病的中藥外敷藥,其特征在于在藥包內置入的外敷劑為丹參和栝樓的粉末、液狀蘇合香、脂狀安息香細粒的混合物,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丹參40%-60%,栝樓30%-50%,蘇合香5%-20%,安息香3%-8%,晚問把藥包貼敷于紫宮、玉堂、膻中、中庭、鳩尾、心窩六個穴位,保持整個睡眠過程都有藥物作用,可以防止和減少心臟麻痹意外發生,而且不會有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克服了內服藥的各種不足。
【IPC分類】A61P9/06, A61P9/10, A61P9/00, A61K36/537
【公開號】CN105434527
【申請號】CN201510998630
【發明人】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天津鈞濡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5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