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闌尾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一種治療闊尾炎的藥物組合物,尤其設及一種W中草藥為原料藥的治 療闊尾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闊尾炎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和中性粒細胞增 多等表現。闊尾炎是闊尾的炎癥,是最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分急性闊尾炎和慢性闊尾炎兩 種。
[0003] 急性闊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癥的首位。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闊尾點壓痛、 反跳痛為其常見臨床表現,但是急性闊尾炎的病情變化多端。其臨床表現為持續伴陣發性 加劇的右下腹痛、惡屯、、嘔吐,多數病人白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右下腹闊尾區(麥 氏點)壓痛,則是該病重要體征。急性闊尾炎一般分四種類型:急性單純性闊尾炎,急性化脈 性闊尾炎,壞痘及穿孔性闊尾炎和闊尾周圍脈腫。
[0004] 慢性闊尾炎是指闊尾急性炎癥消退后而遺留的闊尾慢性炎癥病變,如管壁纖維結 締組織增生、管腔狹窄或閉塞、闊尾扭曲,與周圍組織粘連等。慢性闊尾炎分為原發性和繼 發性巧巾。原發性慢性闊尾炎起病隱匿,癥狀發展緩慢,間斷發作,病程持續較長,幾個月到 幾年。病初無典型的急性發作史,病程中也無反復急性發作的現象。繼發性慢性闊尾炎是首 次急性闊尾炎發病后,經非手術治療而愈或自行緩解,其后遺留有臨床癥狀,久治不愈,病 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發作。
[0005] 目前大多數采取手術治療,費用高,時間長,患者一般不易接受。中醫治療闊尾炎 的藥物也很多,大多數各有千秋,各有特點。但還沒有一種療效既好,又能讓患者服用非常 方便的中藥組合物,W滿足廣大患者特別是正在出差旅行中患者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療效既好,又能讓患者攜帶、服用非常方 便的治療闊尾炎的中藥組合物。
[0007]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引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闊尾炎的中藥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金銀 花20-40份、連翅10-20份、延胡索10-20份、蒲公英10-20份、地下10-20份、當歸10-15份、赤 巧10-15份、紅藤10-30份、桃仁5-15份和丹參10-20份。
[0009] 優選為:金銀花30份、連翅15份、延胡索15份、蒲公英15份、地下15份、當歸12份、赤 巧12份、紅藤20份、桃仁10份和丹參15份。
[0010]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各組分的重量份還可W是:金銀花20-40份、連翅10-20份、延 胡索10-20份、蒲公英10-20份、地下10-20份、當歸10-15份、赤巧10-15份、紅藤10-30份、桃 仁5-15份、丹參10-20份、厚樸5-15份、黃巧10-20份、萊廉子10-20份、川號5-15份和積殼5-15份。
[0011] 優選為:金銀花30份、連翅15份、延胡索15份、蒲公英15份、地下15份、當歸12份、赤 巧12份、紅藤20份、桃仁10份、丹參15份、厚樸10份、黃巧15份、萊廉子15份、川號10份和積殼 10份。
[0012] 本發明所采用的原料藥中:
[0013] 金銀花:甘,微苦,清香,辛,寒。歸肺、胃、屯、、大腸經。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 頻,降血降火,消咽利隔。
[0014] 連翅:苦,微寒。歸肺、屯、、膽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主治癡腫瘡毒,疲 核療痛,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淋澀痛等。
[0015] 延胡索:辛,苦,溫。歸肝、脾經。活血,利氣,止痛。用于胸脅、腕腹疼痛,經閉痛經, 產后疲阻,跌撲腫痛。
[0016] 蒲公英: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0017] 赤巧:苦,微寒。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桂疲的功效。
[0018] 萊廉子:性平,味辛、甘。歸肺、脾、胃經。消食除脹,降氣化疲。
[0019]地下:苦,辛,寒。歸屯、、肝經。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0020] 當歸:甘,辛,溫。歸肝、屯、、脾經。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0021] 紅藤:苦,平,無毒。歸肝經、大腸經。活血通絡,敗毒散疲,桂風殺蟲。
[0022 ]桃仁:性甘,平、味苦,歸肺、肝、大腸經。破血行疲,潤燥滑腸。
[002引丹參:苦,微寒。化。、肝經。活血調經,桂疲止痛,涼血消癡,養血安神。
[0024] 厚樸:苦,辛,性溫。歸脾經、胃、大腸經。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
[0025] 黃巧: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補齊固表,托瘡生肌。
[0026] 川號:味辛,性溫。歸肝、膽、屯、包經。活血行氣,桂風止痛。
[0027] 積殼:味苦,酸,性微寒。歸肺、脾、肝、胃、大腸經。理氣寬中,化疲消積。
[0028]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基于中醫藥治療闊尾炎的辨病與辯證相結合原則,標本兼治, 虛實并治,補虛泄實,篩選出清熱解毒、調和血氣、理氣行氣、破疲散結、消腫止疼的天然植 物藥,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備而成。
[0029]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可按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制劑, 如粉碎后做成膠囊或加入添加物壓片處理、經過煎熬后直接飲用等。
[0030] 本發明所用的中草藥原料均可從中醫藥店購得,其規格符合國家醫藥標準。按照 配方要求自行在家熬制成口服劑型或委托醫院、藥店代煎。因本組合物各組分特別選用已 有中藥配方顆粒制劑劑型的組分,所W患者可按醫囑購買相當劑量的中藥配方顆粒制劑進 行配伍,即沖即飲。
[003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服用方便,見效快,治愈率高,治 愈成本低,無手術,減輕患者痛苦。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33] 實施例一:該中藥組合物由按重量份計的下列各原材料制成:金銀花40份、連翅20 份、延胡索20份、蒲公英10份、地下10份、當歸10份、赤巧15份、紅藤30份、桃仁15份、丹參10 份;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 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復 煎20分鐘,將藥汁倒入前述碗中,即可服用。如藥汁比較多,可加熱濃縮一下再服用。
[0034] 實施例二:該中藥組合物由按重量份計的下列各原材料制成:金銀花20份、連翅10 份、延胡索10份、蒲公英20份、地下20份、當歸15份、赤巧10份、紅藤10份、桃仁5份、丹參20 份;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 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