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外用藥物,具體為一種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
【背景技術】
[0002]腳氣,學名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
[0003]足癬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為普遍。在我國,足癬的發病率也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于真菌的生長。臨床表現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邊緣,劇癢。可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
[0004]常見的腳氣病,在天氣炎熱情況下,表現脫皮,起水泡,奇癢難忍,忍不住手抓,反而擴大了傳染范圍。而且由于真菌作用,造成腳臭明顯,嚴重影響生活起居。
[0005]市面上出現了多種治療腳氣的藥物,例如達克寧等。使用期間,具有一定效果,但是一旦停用則很快恢復,久治難愈。原因可能是這些藥物不能有效殺滅位于皮膚組織深處的真菌。口服的殺真菌藥物長期使用極易損傷肝臟,不建議口服藥物長期使用。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為了治療腳氣疾病,提供了一種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
[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是由下列比例的原料藥物組成:無花果30-40克、蓮翹20-25克、野菊花10-15克、白鮮皮8-12克、蘆薈20-26克、側柏葉26-31克、金耳環17-23克、釣樟枝葉15-20克、昆明水金鳳7-12克、軟水黃連8-13克、松木皮7-11克、苦檀子25-25克、雞屎藤8-12克、伸筋草9-13克、扶桑根10-15克、螞蟻4-6克、食鹽2-4克、韭菜根8-12克、柳杉10-20克、紫荊皮20-25克、黃荊葉16-23克,上述藥物混合,并且加入凡士林攪拌為膏狀。
[0008]使用時,涂抹在患處即可。
[0009]臨床治療情況觀察
患者112名,為2010-2015年期間的門診收集。治療中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合對照組,每組各56名。
[0010]診斷標準
足部發癢,尤其腳趾之間的部位特別癢,足底或者腳趾之間出現米粒狀水泡,蛻皮,局部皮膚增厚,伴有惡臭難聞氣味。若出現以上癥狀,則基本上確定患有腳氣。
[0011]治療標準,以上述癥狀完全消失,恢復足部皮膚本來面目,癢感消失,且兩個月不復發為準。
[0012]取下列藥物: 無花果35克、蓮翹23克、野菊花12克、白鮮皮10克、蘆薈24克、側柏葉29克、金耳環20克、釣樟枝葉18克、昆明水金鳳10克、軟水黃連10克、松木皮8克、苦檀子30克、
雞屎藤10克、伸筋草11克、扶桑根13克、螞蟻5克、食鹽3克、韭菜根10克、柳杉15克、紫荊皮22克、黃荊葉20克。
[0013]上述藥物粉碎混合,并且加入凡士林攪拌為膏狀。
[0014]治療組:使用時,涂抹在患處即可。每次涂抹保持I消失,然后清洗干凈,每日早晚各治療一次,一共治療三十天。停藥后觀察三十天。
[0015]對照組:使用達克寧涂抹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連續治療三十天。停藥后觀察三十天。
[0016]統計治療結果:治療組,治療三十天后,癥狀完全消失,經過三十天后有三例復發,治愈率達到95%以上。對照組治療三十天后,癥狀消失患者為34例,癥狀減輕22例,再過三十天后觀察,復發者14例,治愈率不到50%。
[0017]由此可見,本發明所述的藥物,為純中藥成分,中藥成分中含有的各種天然抗生素和營養物質,不但可以深層滲透,殺滅真菌,還能改變局部皮膚的血液循環和內分泌調節,修復皮膚受損部位,使皮膚的抵抗力得到增強,防止病菌再度感染,效果良好。
[0018]典型病例:
郭某,男,33歲,長期出差,導致足部被傳染上腳氣病,使用傳統的藥物,例如達克寧等涂抹,治愈后反腐發作,痛苦不堪。使用本藥物治療一個月后癥狀完全消失,一年后回訪無復發。
[0019]劉某,女,23歲,在大學生活期間,不慎被感染腳氣病,使用達克寧、蘭美抒、貴州神奇、華陀膏等西藥或者中藥治療均不能徹底治愈,使用本藥物治療一個月后徹底治愈,不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是由下列比例的原料藥物組成:
無花果30克、蓮翹25克、野菊花10克、白鮮皮12克、蘆薈20克、側柏葉31克、金耳環17克、釣樟枝葉20克、昆明水金鳳7克、軟水黃連13克、松木皮7克、苦檀子35克、雞屎藤8克、伸筋草13克、扶桑根10克、螞蟻6克、食鹽2克、韭菜根12克、柳杉10克、紫荊皮25克、黃荊葉16克,上述藥物混合,并且加入凡士林攪拌為膏狀。也可以加入麻油,成為膏狀物。
[0021]實施例2、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是由下列比例的原料藥物組成:
無花果40克、蓮翹20克、野菊花15克、白鮮皮8克、蘆薈26克、側柏葉26克、金耳環23克、釣樟枝葉15克、昆明水金鳳12克、軟水黃連8克、松木皮11克、苦檀子25克、雞屎藤12克、伸筋草9克、扶桑根15克、螞蟻4克、食鹽4克、韭菜根8克、柳杉20克、紫荊皮20克、黃荊葉23克,上述藥物混合,并且加入凡士林攪拌為膏狀。也可以加入麻油,成為膏狀物。
[0022]實施例3、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是由下列比例的原料藥物組成:
無花果35克、蓮翹23克、野菊花12克、白鮮皮10克、蘆薈24克、側柏葉29克、金耳環20克、釣樟枝葉18克、昆明水金鳳10克、軟水黃連10克、松木皮8克、苦檀子30克、
雞屎藤10克、伸筋草11克、扶桑根13克、螞蟻5克、食鹽3克、韭菜根10克、柳杉15克、紫荊皮22克、黃荊葉20克。上述藥物粉碎混合,并且加入凡士林攪拌為膏狀。
【主權項】
1.一種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其特征是由下列比例的原料藥物組成:無花果30-40克、蓮翹20-25克、野菊花10-15克、白鮮皮8-12克、蘆薈20-26克、側柏葉26-31克、金耳環17-23克、釣樟枝葉15-20克、昆明水金鳳7-12克、軟水黃連8-13克、松木皮7_11克、苦檀子25-25克、雞屎藤8-12克、伸筋草9-13克、扶桑根10-15克、螞蟻4-6克、食鹽2-4克、韭菜根8-12克、柳杉10-20克、紫荊皮20-25克、黃荊葉16-23克,上述藥物混合,并且加入凡士林攪拌為膏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其特征是由下列比例的原料藥物組成:無花果35克、蓮翹23克、野菊花12克、白鮮皮10克、蘆薈24克、側柏葉29克、金耳環20克、釣樟枝葉18克、昆明水金鳳10克、軟水黃連10克、松木皮8克、苦檀子30克、雞屎藤10克、伸筋草11克、扶桑根13克、螞蟻5克、食鹽3克、韭菜根10克、柳杉15克、紫荊皮22克、黃荊葉20克。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外用藥物,具體為一種治療腳氣的外用藥物。是由下列比例的原料藥物組成:無花果30-40克、蓮翹20-25克、野菊花10-15克、白鮮皮8-12克、蘆薈20-26克、側柏葉26-31克、金耳環17-23克、釣樟枝葉15-20克、昆明水金鳳7-12克、軟水黃連8-13克、松木皮7-11克、苦檀子25-25克、雞屎藤8-12克、伸筋草9-13克、扶桑根10-15克、螞蟻4-6克、食鹽2-4克、韭菜根8-12克、柳杉10-20克、紫荊皮20-25克、黃荊葉16-23克,上述藥物混合,并且加入凡士林攪拌為膏狀。本發明治療效果良好,治愈率高。
【IPC分類】A61P17/00, A61K33/14, A61P31/10, A61K35/64, A61K36/8962
【公開號】CN105560766
【申請號】CN201610155701
【發明人】張慧
【申請人】張慧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