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喂口服藥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用湯勺或奶瓶為嬰兒喂藥,如果藥味苦,嬰兒不會主動吮吸,喂藥難度較大。
[0003]申請號為200820018678.2的發明創造公開了一種嬰兒喂藥裝置,其主要解決給嬰兒喂藥時容易灑藥、嗆藥等問題,包括表面設有刻度的透明藥筒,藥筒的前端活動連接有奶嘴狀的喂藥觜,喂藥嘴前端兩側對稱設有與藥筒內腔連通的出藥孔;藥筒內設有一活塞,該活塞連接在推桿的一端,推桿的另一端伸出于藥筒后端;推桿上設有外螺紋,且通過外螺紋安裝一調節螺母,調節螺母的最大直徑大于藥筒的內徑。它由于設置有奶嘴式喂藥嘴,可置于嬰兒嘴中,從而可以防止灑藥,推桿推動活塞將藥液擠出的方式使喂藥速度加快,但同時由于喂藥嘴上的出藥孔設置在兩側,不是直沖喉嚨的,所以不易嗆藥,保證嬰兒喂藥安全。
[0004]申請號為201020162437.2的發明創造公開了一種嬰兒喂藥器,其包括吸管、吸球和吸管外罩,吸管一端與吸球連接相通,吸管外設置有吸管外罩,吸管外罩內部開口處設置有螺紋與吸管上設置的螺紋相配合,吸管上設置有刻度線。該方案通過吸管、吸球為嬰兒喂藥,通過控制擠壓吸球的力度起到防止嗆到嬰兒的目的。
[0005]上述兩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考慮到藥味對嬰兒的影響,把喂藥的難度等同于喂水,直接用奶瓶喂藥即可替代上述兩個方案。實際上,一旦有不同于清水或牛奶的味道進入嬰兒口中,嬰兒會本能拒絕,伴隨著嗆藥現象的發生隨即會把藥吐出來。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其能減輕藥物對舌頭味蕾的刺激,不容易發生嗆藥,使喂藥過程變得簡單、順利。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包括清水容器,清水容器內有一柱狀空腔,柱狀空腔內有呈圓柱形的藥液容器,藥液容器與柱狀空腔通過螺紋配合實現藥液容器在柱狀空腔內的前進或后退;藥液容器的頂部有一凸出部,凸出部上連接有一導管,藥液容器的尾部有一藥液推桿;清水容器的頂部為奶嘴,奶嘴的頂端有出液口,奶嘴的側面有開口,導管的端部經奶嘴從開口穿出形成導管露出端,導管露出端的長度隨藥液容器在柱狀空腔內的移動而變化,開口與導管的外壁之間存在供液體通過的間隙。
[0008]使用前,在清水容器內加注清水、牛奶或糖水,把藥水加到藥液容器。轉動藥液容器使導管上移,使導管露出端稍稍露出奶嘴的開口。當嬰兒把奶嘴含在嘴巴后,轉動藥液容器使導管繼續上移使導管露出端變長,導管露出端的端部會抵住臉頰的內側。此時推動藥液容器的藥液推桿,藥液會沿著臉頰的內側流到喉嚨。導管露出端的端部會刺激臉頰的內側分泌唾液,促使嬰兒作吮吸動作。當嬰兒吮吸奶嘴時,清水等同時從奶嘴頂端的出液口、開口兩處涌出,出液口的液體對嬰兒舌頭上表面進行往前的沖洗,開口處的間隙出來的液體對舌頭上表面的側面進行沖洗,使從導管露出端出來的藥液流淌到舌頭上表面的概率較小,藥物不易接觸舌頭上表面的味蕾。
[0009]單手握住清水容器后,用拇指和食指即可轉動藥液容器完成調整導管露出端長度的操作。調整完畢后,用拇指或食指按壓藥液推桿完成藥液的推送。整個過程單手可以完成,非常方便。
[0010]另外,用藥液容器在柱狀空腔內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實現導管往前推進的方式,使操作更容易控制,不會使導管露出端突然增長很多而戳傷臉頰。
[0011]作為改進,所述凸出部的頂端有一能繞著凸出部轉動的活動套,導管的底部固定在活動套上。由于活動套能繞著凸出部轉動,當凸出部隨藥液容器發生轉動時,套在活動套上的導管不會相應地發生轉動。
[0012]作為改進,所述柱狀空腔的頂部連接有一連接管,連接管的頂端延伸至奶嘴內,導管穿過連接管。連接管一般由硬質塑料制成,其對導管有引導作用,導管穿過連接管,有利于導管的移動。另一方面,連接管能防止嬰兒咬住導管使導管出水不暢,由于連接管的存在,嬰兒咬住的是連接管而不是導管。
[0013]作為改進,所述開口位于奶嘴的上部。該方案使開口靠近奶嘴頂端的出液口,保證嬰兒吮吸奶嘴時,清水等同時從出液口、開口兩處涌出。
[0014]作為改進,所述清水容器沿著柱狀空腔設置有刻度線。刻度線方便讀取藥液容器前進的距離,并據此判斷導管露出端增加的長度。
[0015]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清水容器的外壁上設置有把手。把手能增加手持的牢固性和便利性。
[0016]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能減少藥物對嬰兒的刺激,并能讓嬰兒主動吮吸,使喂藥工作變得簡單、輕松。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導管露出端較短;
[0018]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導管露出端較長;
[0019]圖3為本發明奶嘴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發明奶嘴的剖視圖;
[0021 ]圖5為本發明清水容器的剖視圖;
[0022]圖6為本發明藥液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7為本發明在手持狀態的示意圖。
[0024]圖中:1、清水容器;11、柱狀空腔;12、連接管;13、刻度線;14、把手;2、藥液容器;21、凸出部;22、藥液推桿;23、活動套;3、奶嘴;31、出液口 ; 32、開口;4、導管;41、導管露出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圖2、圖5所示,一種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包括清水容器I,清水容器I的頂部為奶嘴3,清水容器I內有一柱狀空腔11,柱狀空腔11內有呈圓柱形的藥液容器2。柱狀空腔11的內壁有內螺紋,藥液容器2的外壁有外螺紋,藥液容器2與柱狀空腔11通過螺紋配合實現藥液容器2在柱狀空腔11內的前進或后退。清水容器I沿著柱狀空腔11設置有刻度線13。清水容器I的外壁上設置有把手14,該喂藥裝置的手持方式如圖7所示。
[0027]如圖6所示,藥液容器2的頂部有一凸出部21,藥液容器2的尾部有一藥液推桿22。凸出部21的頂端有一能繞著凸出部21轉動的活動套23。導管4與凸出部21連接時,把導管4的底部固定在活動套23上即可。凸出部21在活動套23所在的位置有一圈凹槽,活動套23卡在凹槽內,活動套23的外徑大于凸出部21的外徑,當凸出部21隨藥液容器2發生轉動時,由于活動套23的存在導管4不會也隨著轉動。
[0028]如圖3?5所示,奶嘴3的頂端有出液口31,奶嘴3的側面有開口 32,開口 32位于奶嘴3的上部。導管4的端部經奶嘴3從開口 32穿出形成導管露出端41,導管露出端41的長度隨藥液容器2在柱狀空腔11內的移動而變化,開口 32與導管4的外壁之間存在供液體通過的間隙
5。柱狀空腔11的頂部連接有一連接管12,連接管12的頂端延伸至奶嘴3內,導管4穿過連接管12。
【主權項】
1.一種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容器(I),清水容器(I)內有一柱狀空腔(11),柱狀空腔(11)內有呈圓柱形的藥液容器(2),藥液容器(2)與柱狀空腔(11)通過螺紋配合實現藥液容器(2)在柱狀空腔(11)內的前進或后退;藥液容器(2)的頂部有一凸出部(21),凸出部(21)上連接有一導管(4),藥液容器(2)的尾部有一藥液推桿(22);清水容器(I)的頂部為奶嘴(3),奶嘴(3)的頂端有出液口(31),奶嘴(3)的側面有開口(32),導管(4)的端部經奶嘴(3)從開口(32)穿出形成導管露出端(41),導管露出端(41)的長度隨藥液容器(2)在柱狀空腔(11)內的移動而變化,開口(32)與導管(4)的外壁之間存在供液體通過的間隙(5)。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1)的頂端有一能繞著凸出部(21)轉動的活動套(23),導管(4)的底部固定在活動套(23)上。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狀空腔(11)的頂部連接有一連接管(12),連接管(12)的頂端延伸至奶嘴(3)內,導管(4)穿過連接管(12)。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32)位于奶嘴(3)的上部。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容器(I)沿著柱狀空腔(11)設置有刻度線(13)。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容器(I)的外壁上設置有把手(14)。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該推桿式嬰兒喂藥裝置的清水容器(1)內有一柱狀空腔(11),藥液容器(2)與柱狀空腔(11)通過螺紋配合實現藥液容器(2)在柱狀空腔(11)內的前進或后退;藥液容器(2)有一導管(4);清水容器(1)的頂部為奶嘴(3),奶嘴(3)的頂端有出液口(31),奶嘴(3)的側面有開口(32),導管(4)的端部經奶嘴(3)從開口(32)穿出形成導管露出端(41),導管露出端(41)的長度隨藥液容器(2)在柱狀空腔(11)內的移動而變化,開口(32)與導管(4)的外壁之間存在供液體通過的間隙(5)。本發明能減少藥物對嬰兒的刺激,并能讓嬰兒主動吮吸,使喂藥工作變得簡單、輕松。
【IPC分類】A61J7/00
【公開號】CN105616166
【申請號】CN201610145022
【發明人】傅航軍, 傅燁倩, 袁蓓莎
【申請人】傅航軍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