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所述的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去離子水,室溫下攪拌,室溫下靜置,過濾并烘干,即可得到成型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本發明所得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粒徑較小,可達550um?650um,成型良好,機械強度良好,且微球表面孔洞較為明顯且數量較多,利于芯材藥物的緩慢釋放。
【專利說明】
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微膠囊的制備領域,同時也涉及醫用抗菌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特別是微膠囊技術在生物方面的成功應用,為克服以上缺點指出了新的方向,可利用微膠囊技術把一些耐熱性差、安全性低、抗菌廣譜性差的抗菌劑或抗菌性物質包覆起來制成抗菌微膠囊后,應用于不同領域。
[0003]微膠囊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生物醫學、化妝品、農業等領域,目前,國際上已把微膠囊技術列為21世紀重點研究和開發的高新技術之一。該技術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始于20世紀80年代,主要用于相變材料、醫用紡織品等方面,有關抗菌微膠囊及其在紡織品的應用研究近幾年來才斬露頭角。
[0004]抗菌微膠囊是指以高分子材料為壁材,將一種或多種抗菌劑(有機、無機和復合抗菌劑)包覆起來制成的微型容器,其抗菌機理是有控釋放。由于形成微膠囊后被包覆物(通稱芯材)的原有性質不發生改變,并且可以在加工或使用過程中,在外部壓力、摩擦、溫度、PH值、酶、燃燒等條件作用下,使微膠囊破裂或通過微膠囊壁的擴散作用而釋放出來,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且某些壁材(如殼聚糖)本身具有殺菌的作用。從抗菌微膠囊的抗菌機理可以看出,基于微膠囊技術的抗菌劑克服了市售抗菌劑存在的不足,實現了抗菌劑的安全無刺激、高效廣譜、耐久、穩定、耐水洗、使用方便、環境友好。
[0005]目前有研究學者已開始對此項技術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史同瑞等人已于近期公開發明了一項殼聚糖/海藻酸鈉載藥微膠囊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使用乳化法制備出殼聚糖/海藻酸鈉微膠囊。其芯材并未使用更加有效的抗菌藥物,單單在利用殼聚糖和海藻酸鈉的光譜抗菌效果進行抗菌,因此,為了使微膠囊的抗菌效果更佳顯著有效,可向微膠囊的芯材繼續包覆天然抗菌效果的中藥成分。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制備的微膠囊粒徑分布均勻,包埋率高,本發明利用具有天然廣譜抗菌效果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作為微膠囊壁材原料,芯材選用天然藥物五倍子,通過聚電解質絡合原理制備,以聚電解質復合結構為囊膜,制成復合型抗菌微膠囊,使其達到抗菌緩釋的效果。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0008]步驟1:配置重量濃度為1.5%_4%的海藻酸鈉溶液;
[0009]步驟2:將五倍子粉末溶解于所述的海藻酸鈉溶液中,五倍子粉末與海藻酸鈉溶液的重量比為1: 0.17-1:0.45,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
[0010]步驟3:配置重量濃度為1.5%-2.5%的殼聚糖溶液;[0011 ]步驟4:向所述的殼聚糖溶液中滴加重量濃度為I %-3%的氯化鈣溶液,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
[0012]步驟5:將所述的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所述的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
[0013]步驟6:在步驟5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去離子水,室溫下攪拌,室溫下靜置,過濾并烘干,即可得到成型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
[0014]優選地,所述的步驟3中的殼聚糖的脫乙酰度為92.36%,粘度為180mpa.S。
[0015]優選地,所述的步驟I中重量濃度為1.5%-4%的海藻酸鈉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取海藻酸鈉,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60 V的磁力攪拌器中,配置成重量濃度為1.5%-4%的海藻酸鈉溶液,攪拌溶液至均勻。
[0016]優選地,所述的步驟2中的攪拌轉速為1000r/min,混合溫度為60°C。
[0017]優選地,所述的步驟3中的重量濃度為1.5%-2.5%的殼聚糖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取殼聚糖粉末,將其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 V的條件下進行攪拌,配置成重量濃度為1.5%~2.5%的殼聚糖溶液,攪拌溶液至均勻。
[0018]優選地,所述的步驟4中的攪拌速度為850r/min。
[0019]優選地,所述的步驟5中使用針頭孔徑為0.184mm、0.232mm或0.280mm的注射器將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
[0020]更優選地,所述的注射器的針頭出口置于距液面為2cm處。
[0021 ]優選地,所述的步驟5中,在40°C下,將所述的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所述的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待滴加完成之后,降低攪拌速度至250r/min,溫度保持不變,攪拌60min。
[0022]優選地,所述的步驟6中,混合溶液和去離子水的體積比為1:3,攪拌速度為500r/min,攪拌時間為1min,室溫下靜置2h,用濾紙進行過濾操作,烘干溫度為40 °C,烘干時間為5小時。
[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發明是一種利用天然廣譜抗菌材料海藻酸鈉、殼聚糖作為微膠囊壁材單體,天然藥物五倍子作為芯材,通過銳孔造粒法制備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方法。本發明所得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粒徑較小,可達550Um-650Um,成型良好,機械強度良好,且微球表面孔洞較為明顯且數量較多,利于芯材藥物的緩慢釋放。本發明制得的微膠囊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制得的微膠囊粒徑分布均勻(直徑約為500um)。本發明工藝簡單,不需要特殊的工藝設備,包埋率高,成本較低。本發明較好地解決了藥物外用抗菌效果差及抗菌作用周期短的問題,能夠有效控制藥物實現緩釋效果,減少細菌的大量滋生,壁材芯材均為天然光譜抗菌材料充分地實現天然抗菌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0026]以下實施例中的殼聚糖的脫乙酰度為92.36%,粘度為ISOmpa.s海藻酸鈉的規格為CP500G,五倍子粉末由西安匯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0027]實施例1
[0028]—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0029]步驟I:配置重量濃度為4.0 %的海藻酸鈉溶液:取海藻酸鈉,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60°C的磁力攪拌器中,配置成重量濃度為4.0 %的粘稠狀液體,攪拌溶液至均勻;
[0030]步驟2:將五倍子粉末溶解于所述的海藻酸鈉溶液中,五倍子粉末與海藻酸鈉溶液的重量比為1:0.17,提高轉速至100(^/!^11,溫度保持不變,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
[0031 ]步驟3:配置重量濃度為2.5 %的殼聚糖溶液:取殼聚糖粉末,將其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C的條件下進行攪拌,配置成重量濃度為2.5 %的殼聚糖溶液,攪拌溶液至均勻。
[0032]步驟4:用膠頭滴管向所述的殼聚糖溶液中滴加重量濃度為I%的氯化鈣溶液,磁力攪拌器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C,攪拌30min至混合均勾,得到殼聚糖/氯化|丐混合溶液;
[0033]步驟5:在40°C下,將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使用針頭孔徑為0.280mm的注射器,注射器的針頭出口距液面為2cm處逐滴滴入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待滴加完成之后,降低攪拌速度至250r/min,溫度保持不變,攪拌60min;
[0034]步驟6:在步驟5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倍體積的去離子水,以500r/min的速度室溫下攪拌1min,室溫下靜置2h,用濾紙進行過濾操作,于40°C烘箱中干燥5h,即可得到成型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微粒直徑<=650um。
[0035]實施例2
[0036]—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0037]步驟I:配置重量濃度為3.5 %的海藻酸鈉溶液:取海藻酸鈉,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60°C的磁力攪拌器中,配置成重量濃度為3.5%的粘稠狀液體,攪拌溶液至均勻;
[0038]步驟2:將五倍子粉末溶解于所述的海藻酸鈉溶液中,五倍子粉末與海藻酸鈉溶液的重量比為1:0.20,提高轉速至100(^/1^11,溫度保持不變,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
[0039]步驟3:配置重量濃度為1.5 %的殼聚糖溶液:取殼聚糖粉末,將其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C的條件下進行攪拌,配置成重量濃度為1.5 %的殼聚糖溶液,攪拌溶液至均勻。
[0040]步驟4:用膠頭滴管向所述的殼聚糖溶液中滴加重量濃度為2%的氯化鈣溶液,磁力攪拌器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C,攪拌30min至混合均勾,得到殼聚糖/氯化|丐混合溶液;
[0041 ]步驟5:在40°C下,將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使用針頭孔徑為0.232mm的注射器,注射器的針頭出口距液面為2cm處逐滴滴入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待滴加完成之后,降低攪拌速度至250r/min,溫度保持不變,攪拌60min;
[0042]步驟6:在步驟5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倍體積的去離子水,以500r/min的速度室溫下攪拌1min,室溫下靜置2h,用濾紙進行過濾操作,于40°C烘箱中干燥5h,即可得到成型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微粒直徑<=600um。
[0043]實施例3
[0044]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0045]步驟I:配置重量濃度為1.5%的海藻酸鈉溶液:取海藻酸鈉,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60°C的磁力攪拌器中,配置成重量濃度為1.5%的粘稠狀液體,攪拌溶液至均勻;
[0046]步驟2:將五倍子粉末溶解于所述的海藻酸鈉溶液中,五倍子粉末與海藻酸鈉溶液的重量比為1:0.45,提高轉速至100(^/!^11,溫度保持不變,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
[0047]步驟3:配置重量濃度為1.5 %的殼聚糖溶液:取殼聚糖粉末,將其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C的條件下進行攪拌,配置成重量濃度為1.5 %的殼聚糖溶液,攪拌溶液至均勻。
[0048]步驟4:用膠頭滴管向所述的殼聚糖溶液中滴加重量濃度為3%的氯化鈣溶液,磁力攪拌器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C,攪拌30min至混合均勾,得到殼聚糖/氯化|丐混合溶液;
[0049]步驟5:在400C下,將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使用針頭孔徑為0.184mm的注射器,注射器的針頭出口距液面為2cm處逐滴滴入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待滴加完成之后,降低攪拌速度至250r/min,溫度保持不變,攪拌60min;
[0050]步驟6:在步驟5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倍體積的去離子水,以500r/min的速度室溫下攪拌1min,室溫下靜置2h,用濾紙進行過濾操作,于40°C烘箱中干燥5h,即可得到成型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微粒直徑< = 550um。
[0051 ] 實施例4
[0052]取實施例1所得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微膠囊置于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進行抗菌測試培養,采用十字涂布法進行菌落培養,培養24h后,將微膠囊均勻的置于菌落表面,繼續培養后72h,觀察菌落的生長情況,并按照國家抗菌標準檢測其抗菌效果,其抗菌性指標達標,抗菌合格。
[0053]實施例5
[0054]取實施例2所得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微膠囊置于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進行抗菌測試培養,采用十字涂布法進行菌落培養,培養24h后,將微膠囊均勻的置于菌落表面,繼續培養48h后,觀察菌落的生長情況,并按照國家抗菌標準檢測其抗菌效果,其抗菌性指標達標,抗菌合格。
[0055]實施例6
[0056]取實施例3所得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微膠囊置于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進行抗菌測試培養,采用十字涂布法進行菌落培養,培養24h后,將微膠囊均勻的置于菌落表面,繼續培養24h后,觀察菌落的生長情況,并按照國家抗菌標準檢測其抗菌效果,其抗菌性指標達標,抗菌合格。
【主權項】
1.一種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配置重量濃度為1.5 % -4 %的海藻酸鈉溶液; 步驟2:將五倍子粉末溶解于所述的海藻酸鈉溶液中,五倍子粉末與海藻酸鈉溶液的重量比為1:0.17-1:0.45,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 步驟3:配置重量濃度為1.5 % -2.5 %的殼聚糖溶液; 步驟4:向所述的殼聚糖溶液中滴加重量濃度為I 的氯化鈣溶液,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 步驟5:將所述的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所述的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 步驟6:在步驟5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去離子水,室溫下攪拌,室溫下靜置,過濾并烘干,即可得到成型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中重量濃度為1.5%-4%的海藻酸鈉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取海藻酸鈉,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60°C的磁力攪拌器下,配置成重量濃度為1.5%-4%的海藻酸鈉溶液,攪拌溶液至均勻。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的攪拌轉速為1000r/min,混合溫度為60°C。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的重量濃度為1.5%-2.5%的殼聚糖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取殼聚糖粉末,將其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置于轉速為850r/min,溫度為40°C的條件下進行攪拌,配置成重量濃度為1.5%~2.5%的殼聚糖溶液,攪拌溶液至均勻。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的攪拌速度為850r/min。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使用孔徑為0.184mm,0.232mm或0.280mm的注射器將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的出口置于距液面為2cm處。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在40°C下,將所述的海藻酸鈉/五倍子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所述的殼聚糖/氯化鈣混合溶液中,待滴加完成之后,降低攪拌速度至250r/min,溫度保持不變,攪拌60mino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中,混合溶液和去離子水的體積比為1:3。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鈉/殼聚糖/五倍子外用抗菌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中的攪拌速度為500r/min,攪拌時間為1min,室溫下靜置2h,用濾紙進行過濾操作,烘干溫度為400C,烘干時間為5小時。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5853391SQ20161026067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5日
【發明人】張夢星, 王富軍, 饒秉鈞, 孟強, 王璐, 高晶, 黃頌臣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