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組合物由以下原料配伍而成:麝香0.25?0.5g、白芨1.5?4.5g、附子2.5?7.5g、蔥白10g;制作方法為:將麝香、白芨、附子和蔥白一同放入缽體內,搗爛成糊狀。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1)療效確切、療程短、見效快、效果顯著且無任何副作用,一般用藥10天左右即可痊愈;(2)使用方便、價格低廉、資源充足。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 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面神經麻痹是由面神經炎而引起口角歪斜的病癥,臨床上以起病急、病側面部表 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眉毛下垂、閉目不緊、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鼓腮漏氣、口水自患 側自然淌下為主要特征。
[0003]面神經麻痹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中醫學認為本病屬于"面癱" "口癖"等范 疇,多由風寒入絡、脈絡空虛所致。
[0004] 目前,臨床上治療面神經麻痹方法多種多樣,療效參差不齊。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其 中,該中藥組合物療程短、見效快、效果顯著。
[0006]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 -種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配伍而成:
[0008] 麝香0.25-0.5g、白芨1.5-4.5g、附子2.5-7.5g、蔥白 10g。
[0009] 前述的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配伍而成:
[0010] 麝香〇.25g、白芨3g、附子5g、蔥白10g。
[0011] 前述的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如下:
[0012] 將麝香、白芨、附子和蔥白一同放入缽體內,搗爛成糊狀,即得。
[0013]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其藥物依據是:
[0014] 麝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通絡,開竅通閉,消膿止瘡之功;
[0015] 白芨:性味甘、苦、澀,微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
[0016] 附子:性熱,味辛,具有逐風寒濕邪,回陽止痛之功;
[0017] 蔥白:味辛,性溫,具有解表散寒、通陽、解毒散結之效。
[0018] 方藥解析:該中藥組合物以麝香為主藥,開竅通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統領全方 藥物,又以附子、白芨祛風寒濕邪,消腫生肌為臣藥,佐以蔥白解表散寒,通陽散結,諸藥伍 用,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開竅通閉、消腫散結之效。
[0019]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
[0020] (1)療效確切、療程短、見效快、效果顯著且無任何副作用,一般用藥10天左右即可 痊愈;
[0021] (2)使用方便、價格低廉、資源充足。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0023] 一、準備各原料 [0024]
[0025] 二、制作方法
[0026]將麝香、白芨、附子和蔥白一同放入缽體內,搗爛成糊狀,即得。
[0027]三、使用方法
[0028]將搗好的藥糊貼于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寸迎香穴處,外用膠布固定,小兒用量減 半。
[0029]臉腫痛或針灸治療已超兩周的患者貼患側,余者貼健側。
[0030]根據病情、個人體質、年齡、患病時間長短貼藥糊時間2-8小時不等,然后取下。 [0031]四、使用效果
[0032] 1990年至2016年,治療患者近千例,經過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前額皺紋恢復正常, 鼻唇溝移至原位,眼睛閉合完全,眼面整體恢復正常。
[0033]經統計,使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治療面神經麻痹,治愈率高達98%。
[0034]五、臨床實例
[0035]病例1:孫某,男,48歲,灤南縣嘴東人,漁民。
[0036]患口眼歪斜已40余天,曾在某醫院針灸治療至今,效果不顯,后經人介紹來診。診 見口眼歪斜向右歪,左眼不能閉合,流淚。自述左臉、左耳后疼痛至今。
[0037] 診斷:面神經麻痹(病毒性)。
[0038] 治療:于病人左側面部迎香穴貼敷第2組中藥組合物,6小時后取下(只貼一次)。7 天后病人來復查,左眼閉合縫隙變小,流淚減少,左側臉部、耳后疼痛減輕,回家觀察,注意 休息,10天后患者告知已愈。
[0039] 病例2:趙某,女,56歲,樂亭縣古河村人,農民。
[0040] 因受風寒,口眼歪斜。曾針灸(穴位不詳)、貼膏藥(太陽穴)治療至今,效果不顯。經 人介紹來診。刻診,病人口眼歪斜向左歪,特別厲害,右眼不能閉合,右耳后腫大、疼痛。
[0041] 診斷:面神經麻痹(病毒性)。
[0042] 治療:于病人左側面部迎香穴貼敷第2組中藥組合物,6小時后取下(只貼一次)。半 月后復查,嘴角向左側歪斜,眼還不能閉合。再次于病人左側面部迎香穴貼貼敷第2組中藥 組合物,7天后來診復查,嘴角歪的已好轉,眼基本閉合,但還是閉合慢,10天后來電告知已 愈。
[0043]病例3:弓某之妻,女,36歲,家住遼寧省萌蘆島市,商人。
[0044] 患者口眼歪斜已4天,未做任何治療,向左歪,右眼不能閉合,淌眼淚,鼻唇溝平坦, 嘴角已經歪過中線。
[0045] 診斷:面神經麻痹(病毒性)。
[0046] 治療:于病人左側面部迎香穴貼貼敷第2組中藥組合物,6小時后取下(只貼一次)。 第4天患者來電告知病眼病臉又癢感,時不時跳動,口囑患者屬于正常現象,不要緊張。18天 后告知已愈。
[0047] 病例4:齊某之子,3歲,樂亭縣丁流河鎮人。
[0048] 患兒口眼歪斜1天,曾去當地某醫院檢查,無其他病癥,建議針灸治療。針灸一次后 患兒哭鬧厲害,后經人介紹來診。診見:患兒口眼歪斜向右歪,左眼上翻,左臉、右耳后腫脹 明顯。
[0049] 診斷:面神經麻痹(病毒性)。
[0050] 治療:于病人右側面部迎香穴貼敷第1組中藥組合物,因系小兒,藥量減半,時間縮 短約2小時取下(只貼一次)。13天已愈并當面致謝!
[0051 ] 病例5:李某,男,30歲,樂亭縣王灘鎮人,漁民。
[0052] 1周前患者自感左臉不適,眼見風或不自覺就流淚未給予注意。今晨起左臉像右側 有牽掛感,家人發現口眼歪斜。去某診所針灸治療4天,后經人介紹來診。診見:患者左側臉 月中,左眼不能閉合,流淚。
[0053]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54]治療:于病人左側面部迎香穴貼敷第1組中藥組合物,8小時取下(只貼一次)。18天 后來電告知已愈。
[0055] 病例6:張某,男,19歲,樂亭縣張莊子村人。
[0056] 5天前患者患口眼歪斜,曾針灸治療至今未效,經人介紹來診。刻診:患者口眼歪 斜,向右歪,左眼不能閉合,鼻唇溝消失,嘴已歪過中線。
[0057]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58]治療:于病人左側面部迎香穴貼敷第1組中藥組合物,8小時左右取下(只貼一次)。 10天復診,嘴歪已好轉,左眼閉合仍不全,但縫隙變小。又一周后復查,嘴歪基本恢復正常, 眼閉合仍有小縫隙,再次于病人左側面部迎香穴貼敷第1組中藥組合物,10天后告知已愈。
[0059] 病例7:肖某,女,37歲,澡南縣柏各莊鎮人。
[0060] 患者口眼歪斜十余天,曾口服激素藥物(藥量不詳)并配合針灸治療十余天。后經 人介紹來診。診見:口眼歪斜向左歪,右眼閉合不全,眼淌淚。
[0061 ]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62]治療:于健側面部迎香穴貼敷第1組中藥組合物,6小時后取下(只貼一次)。17天后 告知已愈。
[0063]病例8:商某,女,31歲,家住黑龍江省綏化市,工人。
[0064] -周前左臉麻木、不適。近日,左眼不能閉合、流淚、向左歪、左側腫大、前額皺紋完 全消失。
[0065]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66]治療:于右側面部貼敷第1組中藥組合物,8小時左右取下(只貼一次)。15天后告知 已愈。
[0067]病例9:曹某,男,23歲,唐海縣九分廠人。
[0068] 病人于3天前左耳后疼痛,今晨起家人發現口眼歪斜,右眼不能閉合,右半身不適。 病人既往有高血壓病,CT檢查頭部未見異常。
[0069]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70]治療:于健側面部貼敷第3組中藥組合物,8小時左右取下(只貼一次)。17天后來電 告知已愈。
[0071 ] 病例10:董某,女,19歲,樂亭縣丁流河鎮人。
[0072]二月前病人□眼歪斜,曾穴位注射、烤電、針灸、貼膏藥(太陽穴)等方法治療,效果 不顯。經人介紹來診。診見:口眼歪斜、向左歪、右眼閉合不全、流淚、鼻唇溝平坦。嘴歪已過 鼻尖,特別厲害。
[0073]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74]治療:于患側面部貼敷第3組中藥組合物,8小時左右取下(只貼一次)。半月后復 查,診見嘴歪已有好轉,右眼閉合不全,縫隙變小但仍不能完全閉合,再次于患側面部貼敷 第3組中藥組合物,18天后來見告知已愈。
[0075]病例11:劉某,29歲,灤南縣柏各莊鎮人,漁民。
[0076]因感冒發燒后口眼歪斜,右眼不能閉合,右耳后、右臉疼痛腫大。刻診:病人口眼歪 斜向左歪,右眼不能閉合,右臉腫大,右臉右耳后疼痛,曾針灸治療17天。
[0077]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78]治療:于患側面部貼敷第3組中藥組合物,8小時左右取下(只貼一次)。14天后告知 已愈。
[0079]病例12:無名,女,73歲,灤南縣柏各莊一村人。
[0080] 5天前,病人自感頭暈、頭痛,左臉、左眼麻木不適。昨晚吃飯時自覺嘴向一邊抽動, 家人看時嘴已歪,但眼還能閉合。今晨起嘴歪的厲害,左眼已不能閉合。CT檢查頭部并無異 常。經人介紹來診。診見:口眼歪斜,向右歪,左眼不能閉合,流淚,左耳后、左臉疼痛腫脹,血 壓偏尚。
[0081 ] 診斷:面神經麻痹。
[0082]治療:于健側面部貼敷第3組中藥組合物,約5小時左右取下(只貼一次)。13天后家 人來電眼已好,嘴還有點歪,17天后來電告知已愈。
[0083] 六、小結
[0084] 面神經麻痹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給患者的精神和肉體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除具有療程短、見效快、痛苦小、治愈率高等特點外,還有制作簡單、無 副作用、省時省事、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特點,易被患者和家屬接受,值得推廣 應用。
[0085]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 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 一種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配伍而成: 麝香0.25-0.5g、白芨1.5-4.5g、附子2.5-7.5g、蔥白 10g。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 配伍而成: 麝香0.25g、白芨3g、附子5g、蔥白10g。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作方 法如下: 將麝香、白芨、附子和蔥白一同放入缽體內,搗爛成糊狀,即得。
【文檔編號】A61K36/898GK106039025SQ201610631356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8月4日
【發明人】董希民
【申請人】董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