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811775閱讀:596來源:國知局
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傷口護創產品的結構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肌膚創傷的醫療用品種類相當繁多,一般常見有:棉花或紗布等直接覆蓋于傷口再另通過外在固定件固定的敷料用品,或是自身即具有黏性的貼布或自黏式敷料用品。利用棉花或紗布等材料時,一般是先將其沾取藥品然后再敷設于傷口處并另透過如膠布等固定元件使其固定以遮覆傷口,而相較棉花與紗布,自黏性敷料用品在使用上較有優勢。
[0003]現有自黏性敷料的結構一般包括一基材及一吸收層,該吸收層固設于該基材之上,并用以作為敷料結構貼附于肌膚后,即與傷口表面接觸,該吸收層用于吸取傷口滲出的組織液或血液,一般多采用棉質材料,以于吸收同時兼具透氣功用。然而,此種結構僅可對傷口達到遮覆的功效,不能對傷口處施加的藥物進行緩慢滲透,不能對所敷藥物進行更換,這是現有的敷料產品存在的問題。因此,開發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是當前要研宄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技術問題,現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其特征是:該敷料貼由下而上設置有相互粘結的醫用紗布層、敷料袋層和防溢框,敷料袋層的上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微孔,與微孔相對應的正上方具有固定連接的滲透膜,敷料袋層的下表面具有豎直向下的第一開口,防溢框的外圍面積大于滲透膜的面積,醫用紗布層的邊緣向外延伸出四個固定支腳;所述的支腳上表面具有不干膠層和隔離貼紙層。
[0006]進一步,為使得敷料滲透平衡,所述的滲透膜層與醫用紗布層平行設置。
[0007]進一步,為使得敷料袋具有較好的密封性,所述的第一開口上具有密封圈和防溢型橡膠塞。
[0008]進一步,為使得換料方便,所述的醫用紗布層上與第一開口對應處設置有第二開
□ O
[0009]進一步,為增加使用者的舒適度,所述的醫用紗布層的厚度是防溢框厚度的2-4倍。
[0010]進一步,所述的防溢框為正方形框。
[0011]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的結構較為簡單,敷料袋層的上表面的微孔和滲透膜的設置,可便于敷料袋內的敷料的緩慢滲透,便于患處的吸收,敷料袋層的下表面具有的第一開口的設置,可便于對敷料袋內敷料的更換,方便實用,適宜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醫用紗布層,11.隔離貼紙層,12.第二開口,2.敷料袋層,21.滲透膜,3.防溢框。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17]如附圖所示的一種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該敷料貼由下而上設置有相互粘結的醫用紗布層1、敷料袋層2和防溢框3,敷料袋層2的上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微孔,與微孔相對應的正上方具有固定連接的滲透膜21,敷料袋層2的下表面具有豎直向下的第一開口,防溢框3的外圍面積大于滲透膜21的面積,醫用紗布層I的邊緣向外延伸出四個固定支腳;所述的支腳上表面具有不干膠層和隔離貼紙層11。
[0018]為使得敷料滲透平衡,所述的滲透膜21層與醫用紗布層I平行設置;為使得敷料袋具有較好的密封性,所述的第一開口上具有密封圈和防溢型橡膠塞;為使得換料方便,所述的醫用紗布層上與第一開口對應處設置有第二開口 12。為增加使用者的舒適度,所述的醫用紗布層I的厚度是防溢框3厚度的2倍;所述的防溢框3為正方形框。
[0019]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其特征是:該敷料貼由下而上設置有相互粘結的醫用紗布層、敷料袋層和防溢框,敷料袋層的上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微孔,與微孔相對應的正上方具有固定連接的滲透膜,敷料袋層的下表面具有豎直向下的第一開口,防溢框的外圍面積大于滲透膜的面積,醫用紗布層的邊緣向外延伸出四個固定支腳;所述的支腳上表面具有不干膠層和隔離貼紙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其特征是:所述的滲透膜層與醫用紗布層平行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開口上具有密封圈和防溢型橡膠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其特征是:所述的醫用紗布層上與第一開口對應處設置有第二開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其特征是:所述的醫用紗布層的厚度是防溢框厚度的2-4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溢框為正方形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傷口護創產品的結構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該敷料貼由下而上設置有相互粘結的醫用紗布層、敷料袋層和防溢框,敷料袋層的上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微孔,與微孔相對應的正上方具有固定連接的滲透膜,敷料袋層的下表面具有豎直向下的第一開口,防溢框的外圍面積大于滲透膜的面積,醫用紗布層的邊緣向外延伸出四個固定支腳;所述的支腳上表面具有不干膠層和隔離貼紙層。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傷口護創敷料貼的結構較為簡單,敷料袋層的上表面的微孔和滲透膜的設置,可便于敷料袋內的敷料的緩慢滲透,便于患處的吸收,敷料袋層的下表面具有的第一開口的設置,可便于對敷料袋內敷料的更換,方便實用,適宜推廣應用。
【IPC分類】A61F13-02
【公開號】CN204521198
【申請號】CN201520094617
【發明人】朱晶
【申請人】江蘇卓見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0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