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皮膚滾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新型皮膚滾針。
【背景技術】
[0002]經皮給藥是皮膚科、美容科的常用治療方法,常用的給藥方式包括常規涂抹、包封、沐浴、熏蒸等,為了提高皮膚給藥的效果,公告號為CN 202761912 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皮膚滾針,該裝置在使用時雖然提高了給藥的效果,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破皮針雖然可以刺穿表皮的皮膚,但是在穿刺過程中無法對破皮針進行消毒,從而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2、在治療過程中破皮針只能起到簡單的破皮作用,無法在破皮后緊接著進行給藥,從而降低了給藥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皮膚滾針。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皮膚滾針,包括滾筒、破皮針和握柄,其中在所述滾筒內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與所述握柄固定連接,在所述轉軸底部固定設有擠壓塊,在所述滾筒內壁上設有藥液層,所述破皮針呈中空式結構,在所述破皮針上設有藥液孔,當破皮針刺穿皮膚后,藥液可以通過破皮針立即進入患者皮膚內,從而提高了皮膚給藥的效果,在所述滾筒外設有罩體,在所述罩體內設有若干消毒燈,所述罩體與所述握柄固定連接。
[0005]所述握柄呈中空式結構,在所述握柄底部設有導液管,所述導液管的末端與所述藥液層連接,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隨時補充藥液層上的藥液。
[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通過滾筒的轉動消毒燈可以對破皮針進行很好的消毒處理,從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情況;2、在治療時,在破皮針刺穿皮膚的同時,藥液就會立即通過藥液孔到達病變處,從而增加了給藥的效果,使得藥液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的側視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破皮針與滾筒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說明。
[0011]如圖所示,一種新型皮膚滾針,包括滾筒1、破皮針3和握柄8,其中在所述滾筒I內設有轉軸4,所述轉軸4兩端與所述握柄8固定連接,在所述轉軸4底部固定設有擠壓塊41,在所述滾筒I內壁上設有藥液層2,所述破皮針3呈中空式結構,在所述破皮針3上設有藥液孔31,當破皮針3刺穿皮膚后,藥液可以通過藥液孔31立即進入患者皮膚內,從而提高了皮膚給藥的效果,在所述滾筒I外設有罩體6,在所述罩體6內設有若干消毒燈7,所述罩體6與所述握柄8固定連接。
[0012]所述握柄8呈中空式結構,在所述握柄8底部設有導液管5,所述導液管5的末端與所述藥液層2連接,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隨時補充藥液層2上的藥液。
[0013]其工作原理是:在治療過程中首先通過握柄8來推動滾筒I在患者皮膚上滾動,當破皮針3與皮膚接觸時可以刺穿患處的皮膚,在破皮針3跟隨滾筒I轉動到罩體6內時,位于罩體6內的消毒燈7就可以對破皮針3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進而保證了破皮針3的干凈衛生,在推動滾筒I轉動時,藥液會通過導液管5流到藥液層2上,當藥液層2跟隨滾筒I轉動到最底端時,此時位于滾筒I外的破皮針刺穿患處皮膚,而位于滾筒I內的藥液層2受到擠壓塊41的擠壓,使得藥液層2內的藥液被擠出,被擠出的藥液流入破皮針3內,然后通過藥液孔31涂抹到到患處皮膚上,從而提高了藥液的利用率,同時也提高了治療的效果。
【主權項】
1.一種新型皮膚滾針,包括滾筒、破皮針和握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滾筒內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與所述握柄固定連接,在所述轉軸底部固定設有擠壓塊,在所述滾筒內壁上設有藥液層,所述破皮針呈中空式結構,在所述破皮針上設有藥液孔,在所述滾筒外設有罩體,在所述罩體內設有若干消毒燈,所述罩體與所述握柄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皮膚滾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呈中空式結構,在所述握柄底部設有導液管,所述導液管的末端與所述藥液層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皮膚滾針,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包括滾筒、破皮針和握柄,其中在所述滾筒內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與所述握柄固定連接,在所述轉軸底部固定設有擠壓塊,在所述滾筒內壁上設有藥液層,所述破皮針呈中空式結構,在所述破皮針上設有藥液孔,在所述滾筒外設有罩體,在所述罩體內設有若干消毒燈,所述罩體與所述握柄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不僅可以隨時對破皮針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而且還可在破皮后立即向患處的皮膚給藥,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治療的效果。
【IPC分類】A61M37-00, A61L2-08
【公開號】CN204521988
【申請號】CN201520242259
【發明人】呂世峰
【申請人】呂世峰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