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多功能醫用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853721閱讀:461來源:國知局
多功能醫用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醫用拔火罐,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拔罐療法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是中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拔罐法又名“火罐氣” “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后來又擴大應用于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建國以后,由于不斷改進方法,使拔罐療法有了新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治療范圍,成為針灸治療中的一種療法。拔火罐是拔罐療法最基本的工具,包括竹筒火罐、陶瓷火罐、玻璃火罐、抽氣罐等。
[0003]目前,常見的抽氣罐,主要包括罐體,罐體頂部的通孔,罐體內設置有活塞且活塞邊緣設有密封圈,活塞固定連接螺桿穿過罐體頂部的通孔伸出罐體,螺桿上旋轉套接與螺桿的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的手柄,活塞與罐體內腔配合,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該拔火罐需要通過擰轉手柄,其扭矩較小,使用時較為費力,當需要固定多個拔火罐時,勞動強度較高,操作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扭矩小、操作不方便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容易操作的多功能醫用拔火罐。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多功能醫用拔火罐,包括:罐體和活塞,所述活塞的頂部轉動安裝有螺桿,罐體內設置有固定螺母,所述螺桿位于固定螺母內,且延伸至罐體的外部,所述罐體的頂部設置有內螺紋管套,所述內螺紋管套上套裝有齒輪箱,所述齒輪箱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的手搖把。
[0006]優選的,所述齒輪箱主要由殼體、中空軸、大齒輪、小齒輪、小齒輪軸、從動錐齒輪、主動錐齒輪和輸入軸構成,所述中空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殼體內,所述大齒輪安裝在中空軸上,小齒輪通過小齒輪軸安裝在殼體內,且小齒輪與大齒輪相嚙合,所述從動錐齒輪安裝在小齒輪軸上,所述主動錐齒輪與從動錐齒輪相嚙合,主動錐齒輪安裝在輸入軸上,輸入軸安裝在殼體上,且輸入軸的端部設置有手搖把,所述中空軸套裝在內螺紋管套上,所述中空軸內設置有鍵槽,內螺紋管套的外壁上設置有鍵。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采用手搖把驅動齒輪箱,齒輪箱驅動螺桿進行上下運動,從而達到抽氣的目的,同時齒輪箱可以驅動多個罐體,操作方便,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醫用拔火罐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齒輪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1 ] 如圖1所示,其為多功能醫用拔火罐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包括罐體I和活塞2,活塞2的頂部轉動安裝有螺桿3,罐體I內設置有固定螺母4,螺桿3位于固定螺母4內,且延伸至罐體I的外部,罐體I的頂部設置有內螺紋管套5,內螺紋管套5上套裝有齒輪箱6,齒輪箱6 —端設置有用于驅動的手搖把7。
[0012]在使用時,將罐體放置在皮膚上,一只手操作手搖把7,另一只手扶住齒輪箱,齒輪箱6驅動內螺紋管套5轉動,從而使螺桿3向上運動,驅動活塞2進行抽氣,操作方便;且齒輪箱6和內螺紋套管5采用活動連接結構,方便齒輪箱6對其他罐體進行操作。在需要拔下拔火罐時,只要手動反方向操作下內螺紋套管5,即可拔掉罐體。
[0013]其中齒輪箱的結構如圖2所示,齒輪箱6主要由殼體8、中空軸9、大齒輪10、小齒輪11、小齒輪軸12、從動錐齒輪13、主動錐齒輪14和輸入軸15構成,中空軸9通過軸承安裝在殼體8內,大齒輪10安裝在中空軸9上,小齒輪11通過小齒輪軸12安裝在殼體內,且小齒輪11與大齒輪10相嚙合,從動錐齒輪13安裝在小齒輪軸12上,主動錐齒輪14與從動錐齒輪13相嚙合,主動錐齒輪14安裝在輸入軸15上,輸入軸15安裝在殼體8上,且輸入軸15的端部設置有手搖把7,中空軸9套裝在內螺紋管套5上,中空軸9內設置有鍵槽,內螺紋管套5的外壁上設置有鍵;中空軸9與內螺紋管套5采用鍵配合,方便進行快速拆卸。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
【主權項】
1.多功能醫用拔火罐,包括:罐體(I)和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的頂部轉動安裝有螺桿(3),罐體(I)內設置有固定螺母(4),所述螺桿(3)位于固定螺母(4)內,且延伸至罐體(I)的外部,所述罐體(I)的頂部設置有內螺紋管套(5),所述內螺紋管套(5)上套裝有齒輪箱(6 ),所述齒輪箱(6 ) 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的手搖把(7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醫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箱(6)主要由殼體(8)、中空軸(9)、大齒輪(10)、小齒輪(11)、小齒輪軸(12)、從動錐齒輪(13)、主動錐齒輪(14)和輸入軸(15)構成,所述中空軸(9)通過軸承安裝在殼體(8)內,所述大齒輪(10)安裝在中空軸(9)上,小齒輪(11)通過小齒輪軸(12)安裝在殼體內,且小齒輪(11)與大齒輪(10)相嚙合,所述從動錐齒輪(13)安裝在小齒輪軸(12)上,所述主動錐齒輪(14)與從動錐齒輪(13)相嚙合,主動錐齒輪(14)安裝在輸入軸(15)上,輸入軸(15)安裝在殼體(8)上,且輸入軸(15)的端部設置有手搖把(7),所述中空軸(9)套裝在內螺紋管套(5)上,所述中空軸(9)內設置有鍵槽,內螺紋管套(5)的外壁上設置有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醫用拔火罐,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為解決扭矩小、操作不方便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容易操作的多功能醫用拔火罐,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活塞的頂部轉動安裝有螺桿,罐體內設置有固定螺母,螺桿位于固定螺母內,且延伸至罐體的外部,罐體的頂部設置有內螺紋管套,內螺紋管套上套裝有齒輪箱,齒輪箱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的手搖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廣泛用于醫用拔火罐。
【IPC分類】A61H9-00, A61M1-00
【公開號】CN204563059
【申請號】CN201520178706
【發明人】張廣才
【申請人】張廣才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8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