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呼吸內科用人工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8872643閱讀:464來源:國知局
一種呼吸內科用人工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呼吸內科用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人工呼吸法,都是通過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法,這樣的方法會使病菌交叉感染,而且會將口腔異味在病人和施救者的口中傳遞。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已經有解決措施,即包括呼吸面罩的人工呼吸器的使用,但是這種人工呼吸器沒有除異味的過濾裝置,而且人工呼氣救醒病人以后,不能很方便地輸送氧氣。
[0004]鑒于上述技術難題,急需一款集成在一體上的能夠有效輸氧的可方便控制的人工呼吸器的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呼吸內科用人工呼吸器,所述呼吸器不但能夠對病人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而且在救醒病人以后,能夠對病人進行輸氧,以更好地保護病人。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呼吸面罩、輸氣管、氧氣瓶和氧氣瓶管,呼吸面罩連接輸氣管的下端口,輸氣管向上延伸一段后在上端口處分為兩路,一路是人工呼吸管,另一路是輸氧管,輸氣管的上端口上設置有電磁換向閥;人工呼吸管的端口設置有罩杯;輸氧管的管路中部上設置有電磁閥,輸氧管的端口與氧氣瓶管連接,氧氣瓶管與氧氣瓶連接,氧氣瓶上設置有單片機;單片機與電磁閥電連接,電磁閥與電磁換向閥電連接。
[0007]電磁換向閥用于切換輸氧管與人工呼吸管導通,還是與輸氧管導通。
[0008]呼吸面罩和輸氣管之間還設置有加濕盒,加濕盒中間開設通孔,所述通孔連通呼吸面罩和輸氣管。
[0009]罩杯下面的人工呼吸管中還設置有過濾網,過濾網用于過濾異味。
[0010]輸氣管的中部通過管路還連接有輸氧機,輸氧機至輸氣管之間的管路上還設置有氧氣開關。
[0011]所述單片機是80C51型單片機。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采用單片機控制電磁閥和電磁換向閥,使得操作簡化;另外本實用新型不但能夠對病人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而且能夠在救醒病人以后,能夠對病人進行輸氧,以更好地保護病人。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呼吸面罩;2、加濕盒;3、輸氣管,31-人工呼吸管,32-輸氧管;4、電磁換向閥;5、過濾網;6、罩杯;7、電磁閥;8、輸氧管;9、氧氣瓶;10、單片機;11、輸氧機;12、氧氣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呼吸內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面罩1、氧氣瓶9和氧氣瓶管8,呼吸面罩I上面設置有輸氣管3,輸氣管3向上延伸一段后分為兩路,一路是人工呼吸管31,另一路是輸氧管32,輸氣管3的分路口上設置有電磁換向閥4 ;人工呼吸管31的端口設置有罩杯6 ;輸氧管32的管路中部上設置有電磁閥7,輸氧管32的端口與氧氣瓶管8連接,氧氣瓶管8與氧氣瓶9連接,氧氣瓶9上設置有單片機10 ;單片機10與電磁閥7電連接,電磁閥7與電磁換向閥4電連接。
[0017]呼吸面罩I和輸氣管3之間還設置有加濕盒2,加濕盒2中間開孔,所述孔連通呼吸面罩I和輸氣管3。
[0018]罩杯6下面的人工呼吸管31中還設置有過濾網5,過濾網5用于過濾異味。
[0019]輸氣管3中部的側面通過管路還連接有輸氧機11,輸氧機11至輸氣管3之間的管路上還設置有氧氣開關12。輸氧機11用于插入病人的鼻孔中,為病人輸氧。
[0020]所述單片機10是80C51型單片機。
[0021]實施例一:
[0022]當遇到需要使用人工呼吸法搶救病人的情況時,將呼吸面罩I置于病人的口部,關閉氧氣開關12,同時單片機10接收需要人工呼吸的信號,關閉電磁閥7、控制電磁換向閥4,電磁換向閥4打開人工呼吸管31,同時關閉輸氧管32,此時救助者即可通過罩杯6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
[0023]優選地,救助者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時,氣流(救助者呼氣的氣流)透過過濾網5,去除了異味以后,通過輸氣管3進入病人的口中;同時加濕盒2還能為氣流加濕,增加氣流的濕度,有利于病人盡快恢復。
[0024]實施例二:
[0025]當病人在實施例一的救助之下,有所恢復以后,單片機10接收人工呼吸停止、需要輸氧信號,同時單片機10控制電磁閥7打開,單片機10控制電磁換向閥4關閉人工呼吸管31,同時打開輸氧管32,此時還需要手動旋開氧氣開關12,將輸氧機11插入病人的鼻孔中,對病人進行輸氧。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輸氧方式既對病人的鼻孔輸氧,同時呼吸面罩I也充滿氧氣,這種雙向供氧的方式極大地滿足了病人的供氧需求。
[0026]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呼吸內科用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面罩、輸氣管、氧氣瓶和氧氣瓶管,呼吸面罩連接輸氣管的下端口,輸氣管向上延伸一段后在上端口處分為兩路,一路是人工呼吸管,另一路是輸氧管,輸氣管的上端口上設置有電磁換向閥;人工呼吸管的端口設置有罩杯;輸氧管的管路中部上設置有電磁閥,輸氧管的端口與氧氣瓶管連接,氧氣瓶管與氧氣瓶連接,氧氣瓶上設置有單片機;單片機與電磁閥電連接,電磁閥與電磁換向閥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呼吸面罩和輸氣管之間還設置有加濕盒,加濕盒中間開設通孔,所述通孔連通呼吸面罩和輸氣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罩杯下面的人工呼吸管中還設置有過濾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輸氣管的中部通過管路還連接有輸氧機,輸氧機至輸氣管之間的管路上還設置有氧氣開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是80C51型單片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呼吸內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面罩、輸氣管、氧氣瓶和氧氣瓶管,呼吸面罩連接輸氣管的下端口,輸氣管向上延伸一段后在上端口處分為兩路,一路是人工呼吸管,另一路是輸氧管,輸氣管的上端口上設置有電磁換向閥;人工呼吸管的端口設置有罩杯;輸氧管的管路中部上設置有電磁閥,輸氧管的端口與氧氣瓶管連接,氧氣瓶管與氧氣瓶連接,氧氣瓶上設置有單片機;單片機與電磁閥電連接,電磁閥與電磁換向閥電連接;本實用新型不但能夠對病人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而且能夠在救醒病人以后,能夠對病人進行輸氧,以更好地保護病人。
【IPC分類】A61M16-00
【公開號】CN204582207
【申請號】CN201520260930
【發明人】張學風
【申請人】張學風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4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