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器械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講是一種根管治療器械盒。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口腔是人體中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原微生物寄居數量最多的部位。在口腔疾病治療過程中,口腔器械由于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和血液,病原體傳播、感染的機會很大。口腔器械通常是使用普通治療盤盛放或單獨紙塑包裝存放的,口腔器械在清洗消毒滅菌后一般是在紙塑包裝袋內,使用時打開紙塑包裝后都放置在治療盤內使用,治療盤上容易蓄水,滋生細菌,同時,多種器械的混放造成醫護人員工作不便利,取放困難,且容易混淆丟失,口腔護理器械暴露在外部環境中,其表面容易沾染灰塵及細菌,并且口腔器械種類繁多,形狀復雜,使用頻繁,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0003]由于現有的口腔器械種類繁多,無法做到將多種器械放置在一個治療盤中,通常需要兩到三個治療盤,也造成了醫護人員工作的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根管治療器械盒。
[0005]本實用新型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本實用新型的根管治療器械盒,包括內部中空的盒體以及與盒體合頁連接的盒蓋,盒體的面板上形成有多個托盤放置口,托盤通過其兩側相對設置的固定翼置于托盤放置口內,托盤的背面前端通過合頁連接在面板背面,托盤底部設置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的控制部穿過盒體上的控制口置于盒體外。
[0007]所述的托盤分為底板前側邊形成有防滑板且底板上設置有卡槽的長柄器械部、注射器部、剪刀部、高速手機部、低速手機部、尺部和唇勾部,底板向下凹陷且底板上形成有插孔的小器械部,以及底板向下凹陷的敷料部。
[0008]所述的卡槽包括放置器械的卡位和卡位兩側設置的固定部,且每2個卡槽形成一組,縱向設置在底板上。
[0009]所述的防滑板高于盒體面板5-10mm。
[0010]所述的小器械部底板上形成有30個插孔。
[0011]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軸連接在翹板支架上的彎折狀翹板和軸連接在支撐桿支架上的支撐桿,且翹板支架和支撐桿支架分別垂直固定在盒體內部底面和側壁上;翹板包括控制部和連接部,翹板通過連接部的滑道與支撐桿頂端的凸起連接,連接部的自由端通過合頁連接在托盤的背面上,支撐桿上形成有固定卡簧一端的固定槽,卡簧另一端固定于支撐桿支架上。
[0012]所述的滑道靠近連接部自由端的一側設有擋板,滑道的另一端形成有固定凸起的卡口。
[0013]所述的盒體前側面上方居中位置設置有固定扣,盒蓋邊框前側面對應固定扣設置有帶固定孔的壓板。
[0014]所述的盒蓋的頂面形成有凹槽,且把手設置在凹槽內的固定板上。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操作簡單、方便快捷,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口腔器械分別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上,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而且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不會相互碰撞或堆積。盒體與盒蓋閉合后,可以使盒體內形成閉合環境,防止外部環境對口腔器械的污染,對口腔護理器械起到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長柄器械部使用時的剖視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長柄器械部正常時的剖視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高速手機部和小器械部使用時的剖視圖;
[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高速手機部和小器械部正常時的剖視圖;
[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卡槽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
[0025]1:盒體2:盒蓋
[0026]3:面板4:托盤放置口
[0027]5:托盤5a:長柄器械部
[0028]5b:注射器部5c:剪刀部
[0029]5d:高速手機部 5e:低速手機部
[0030]5f:尺部5g:唇勾部
[0031]5h:小器械部51:敷料部
[0032]6:固定翼7:升降機構
[0033]8:控制部9:控制口
[0034]10:底板11:防滑板
[0035]12:卡槽13:插孔
[0036]14:卡位15:固定部
[0037]16:翹板17:翹板支架
[0038]18:支撐桿19:支撐桿支架
[0039]20:連接部21:滑道
[0040]22:凸起23:卡簧
[0041]24:固定槽25:擋板
[0042]26:卡口27:固定扣
[0043]28:固定孔29:壓板
[0044]30:凹槽31:把手
[0045]32: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46]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47]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根管治療器械盒,包括內部中空的盒體I以及與盒體I合頁連接的盒蓋2,盒體I與盒蓋2的整體長度為33cm、寬度為22cm、高度為8cm。所述的盒體I的面板3上形成有9個托盤放置口 4,托盤5通過其兩側相對設置的固定翼6置于托盤放置口 4內,托盤5的背面前端通過合頁連接在面板3背面,且托盤5底面的面積小于托盤放置口 4整體的面積,托盤5兩側可設置有1-2對的固定翼6。托盤5底部設置有升降機構7,升降機構7的控制部8穿過盒體I上的控制口 9置于盒體I外。
[0048]所述的托盤5分為底板10前側邊形成有防滑板11且底板10上設置有卡槽12的長柄器械部5a、注射器部5b、剪刀部5c、高速手機部5d、低速手機部5e、尺部5f和唇勾部5g,底板10向下凹陷且底板10上形成有插孔13的小器械部5h,以及底板10向下凹陷的敷料部5i。
[0049]所述的卡槽12包括放置器械的卡位14和卡位14兩側形成的固定部15,且每2個卡槽12形成一組,縱向設置在底板10上。
[0050]所述的防滑板11高于盒體I面板5-10mm。
[0051]所述的小器械部5h底板10上形成有30個插孔13。
[0052]長柄器械部5a整體長度為18cm、寬度為10.5cm,且底板10上設置有7組卡槽12。注射器部5b整體長度為18cm、寬度為5.5cm,且底板10上設置有I組卡槽12。剪刀部5c整體長度為13cm、寬度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