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45015閱讀:305來源:國知局
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手術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實現一械多能。
【背景技術】
[0002]結扎夾是用于腹腔鏡手術或外科非吸收結扎釘夾的血管或其他管狀結構等進行結扎和吻合的醫療器械(參見圖1)。在借助于施夾鉗的作用下,操作人員將打開狀態的結扎夾閉合。當結扎夾由于釋放位置的偏差或不正確而需要開夾時,目前的方案是將施夾鉗取出,替換以開夾器械,而將結扎夾打開。此種操作不僅對結扎或吻合手術操作帶來了一些不便,還由于閉合和打開結扎夾的操作所需的作用力及其作用位置的不同,亦需要不同結構的鉗臂才能實施。比如:閉合結扎夾的過程中,作用力主要集中于施夾鉗開口處的鉗臂端;而打開結扎夾,則需要施夾鉗的兩件鉗臂施加較大的作用力才能打開。因此,用于打開結扎夾的開夾鉗的鉗臂,其Z軸向顯得較為粗壯,Y軸向呈扁平狀。
[0003]對于微創手術,其通常僅在身體上切開一較小的開口,以利于放入穿刺器進行手術。此種情況下,現有的開夾鉗的鉗臂難以通過穿刺器而實施開夾操作。施夾鉗雖能放入穿刺器而進入手術部位,但其無法提供打開結扎夾所需的作用力,也難以夾持并固定結扎夾而實施開夾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以實施對結扎夾的打開操作。
[0005]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以對處于閉合狀態的結扎夾進行夾持和固定,利于開夾操作。
[0006]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能通過穿刺器上小于12mm的通孔而抵達手術部位。
[0007]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既能用于結扎夾的閉合,也能用于打開結扎夾,實現一械多能。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包括鉗體,其包括
[0009]第一鉗臂,其包括第一前臂和第一后臂;
[0010]第二鉗臂,其包括第二前臂和第二后臂;
[0011 ] 第一后臂和第二后臂樞軸連接。
[0012]沿第一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第一后臂的最大寬度大于第一前臂的最大寬度,以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在第一前臂和第一后臂的相接處,第一后臂的寬度大于第一前臂的寬度至少5%,尤其是10%以上,優先選擇10%?90%,如:但不僅限于 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 和 90%。
[0013]沿第二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第二后臂的最大寬度大于第二前臂的最大寬度,以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在第二前臂和第二后臂的相接處,第二后臂的寬度大于第二前臂的寬度至少5%,尤其是10%以上,優先選擇10%?90%,如:但不僅限于 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 和 90%。
[0014]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呈軸對稱設置。
[0015]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第一后臂和第二后臂呈軸對稱設置,以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更利于以適合的角度實施開夾操作。
[0016]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形成鉗體的開口,在處于此開口處的第一前臂和第二前臂單獨或同時設置至少一個施夾端,以利于結扎夾的固定和閉合。施夾端應理解為用于抓取結扎夾的機構(如:鉤件),以及固定結扎夾的機構(如:槽體)O
[0017]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還包括第一阻尼體,單獨或同時設于第一后臂的內側面和第二后臂的內側面,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
[0018]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還包括定位槽,單獨或同時設于第一后臂的內側面和第二后臂的內側面,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
[0019]優先選擇的,定位槽呈弧形,尤其是圓弧形,半徑大于3mm,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槽內還設置第二阻尼體,以進一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
[0020]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實現的有益效果:
[002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通過鉗臂對處于閉合狀態的結扎夾進行固定,并施以作用力完成開夾操作。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既能用于結扎夾的閉合,也能用于打開結扎夾,實現一械多能。
[002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能通過穿刺器上小于12_的通孔而抵達手術部位,并能對結扎夾實施打開操作。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結扎夾一實施例的外形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圖2所示施夾鉗對結扎夾實施開夾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002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施夾鉗對結扎夾實施開夾的示意圖。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包括鉗體10。鉗體10包括第一鉗臂100和第二鉗臂200。第一鉗臂100和第二鉗臂200呈軸對稱設置,形成鉗體的開口 11,其各自一端通過樞軸而連接并轉動。
[0029]本實施例中,第一鉗臂100包括第一前臂110和第一后臂120。于開口 11處的第一前臂110上設置第一施夾端111,以利于結扎夾20的固定和閉合。沿第一鉗臂100的外側向開口處的內側的方向上,第一后臂120的最大寬度大于第一前臂110的最大寬度,在第一前臂110和第一后臂120的相接處,第一后臂的寬度大于第一前臂的寬度至少5%。在第一后臂120的內側面設置第一阻尼體130,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在第一后臂120的內側面還設有第一定位槽121,其為弧形,優先選擇半徑大于3mm的圓弧形,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在槽內還設置第二阻尼體140,更能利于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
[0030]第二鉗臂200包括第二前臂210和第二后臂220。于開口 11處的第二前臂210上設置第二施夾端211,以利于結扎夾20的固定和閉合。沿第二鉗臂200的外側向開口處的內側的方向上,第二后臂220的最大寬度大于第二前臂210的最大寬度,在第二前臂210和第二后臂220的相接處,第二后臂的寬度大于第二前臂的寬度至少5%。在第二后臂220的內側面設置第一阻尼體130,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在第二后臂220的內側面還設有第二定位槽221,其為弧形,優先選擇半徑大于3_的圓弧形,以固定結扎夾,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在槽內還設置第二阻尼體140,更能利于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利于開夾操作。
[0031]第一后臂120和第二后臂220呈軸對稱設置,以增加后臂對結扎夾所能施加的作用力,更利于以適合的角度實施開夾操作。
【主權項】
1.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包括鉗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鉗體包括 第一鉗臂,其包括第一前臂和第一后臂; 第二鉗臂,其包括第二前臂和第二后臂; 定位槽,其單獨或同時設于所述第一后臂的內側面和所述第二后臂的內側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臂和所述的第二后臂樞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第一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后臂的最大寬度大于所述第一前臂的最大寬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第一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在所述的第一前臂和所述的第一后臂的相接處,所述第一后臂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前臂的寬度至少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第一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在所述的第一前臂和所述的第一后臂的相接處,所述第一后臂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前臂的寬度10%?90%。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第二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后臂的最大寬度大于所述第二前臂的最大寬度。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第二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在所述的第二前臂和所述的第二后臂的相接處,所述第二后臂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前臂的寬度至少5%。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第二鉗臂的外側至內側的方向上,在所述的第二前臂和所述的第二后臂的相接處,所述第二后臂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前臂的寬度10%?90%。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鉗臂和所述的鉗臂形成鉗體的開口,于此開口處的所述第一前臂上和所述第二前臂上,同時或單獨設置至少一個施夾端。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阻尼體,其單獨或同時設于所述第一后臂的內側面和所述第二后臂的內側面。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位槽,其單獨或同時設于所述第一后臂的內側面和所述第二后臂的內側面。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內還設置第二阻尼體。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為弧形。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為半徑大于3mm的圓弧形。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鉗臂和所述的第二鉗臂呈軸對稱設置。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臂和所述的第二后臂呈軸對稱設置。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開夾功能的施夾鉗,包括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第一鉗臂包括第一前臂和第一后臂,第二鉗臂包括第二前臂和第二后臂。第一后臂的內側面和第二后臂的內側面單獨或同時設置定位槽。本實用新型的施夾鉗,既能用于結扎夾的閉合,也能用于打開結扎夾,實現一械多能。
【IPC分類】A61B17/128
【公開號】CN204814034
【申請號】CN201520383985
【發明人】林超, 寧澤源, 孫斌
【申請人】上海林超醫療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6月4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