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艾灸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艾灸的灸器,尤其涉及一種可廣泛使用于醫療、保健與養生的艾灸器。
【背景技術】
[0002]艾灸療法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中國傳統醫學將使用艾灸作為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適應范圍十分廣泛。通過艾絨或艾條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來熏熨或溫灼體表腧穴,可以將熱量和藥物有效成分傳遞到人的經絡系統,作用于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具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使用艾灸進行養生保健,可以預防疾病,延年益壽,且艾灸可以使皮膚組織中潛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和人群開始注重養生,艾灸被作為治病和養生保健被大量使用。
[0003]然而,現有的艾灸器存在多種問題。首先,在艾條或艾絨燃燒時會越燒越燙,過高的溫度可能使人燙傷,為了避免燙傷,使用者一般會墊上襯墊或隔離墊,而使大部分熱量被浪費掉。還有,在使用時將艾條或艾絨放入艾灸器中燃燒,當艾條燒到一定程度時,需要將艾條或者艾絨產生的灰倒掉再繼續加艾條或者艾絨,費工費時,還容易燒著人的手,盒體使用一段時間后也很燙手,艾條或艾絨產生的煙本身蘊含許多熱能,直接散逸而將能量浪費掉。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艾灸器,解決現有技術存在艾絨燃燒時會越燒越燙,過高的溫度可能使人燙傷、艾絨燃燒熱能利用不充分、更換艾絨不方便等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種艾灸器,包括殼體、外金屬管、內金屬管、空氣進氣道、艾絨筒、內蓋和外蓋;所述殼體內設有多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將所述外金屬管和所述內金屬管支撐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內金屬管設置在所述外金屬管的內側;所述內金屬管和所述外金屬管之間形成一個狹窄的煙道;所述空氣進氣道設置在所述殼體底部由所述殼體貫穿所述外金屬管和所述內金屬管,將空氣送入所述艾絨筒內,并將所述殼體、所述外金屬管和所述內金屬管卡在一起;所述內蓋套接在所述外金屬管的頂端;所述內蓋的下方固定設有支撐臂;所述支撐臂與所述艾絨筒可轉動連接;所述艾絨筒的外壁上設有多個通氣孔;所述外蓋設置在所述殼體頂部;所述外蓋上設有排煙孔;所述艾絨筒內艾絨燃燒的煙經過所述煙道從所述排煙孔排出。
[0007]內蓋與外蓋分離可避免外蓋承受太高的溫度。內蓋套接在外金屬管的頂端,可封住外金屬管的上端,讓艾絨燃燒產生的煙與熱往下導。支撐臂與艾絨筒可轉動連接,方便清除艾灰與裝填艾絨。使用時艾絨由上方點火,艾絨由上往下燒,艾絨燃燒后產生的艾灰留存在筒內。艾絨筒的外壁上設有多個通氣孔以方便空氣進入。外金屬管可以支撐內蓋,并與之圍成燃燒腔。在外金屬管內側還設一個內金屬管,起到更好的隔熱作用。且內、外金屬管間的狹小煙道及進氣調節圈可控制燃燒,讓熱量穩定釋放。降低排煙量,不造成嗆鼻的不舒服感。
[0008]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臂為兩個,所述支撐臂的尾端設有鉚釘,所述艾絨筒上設有可以卡住所述鉚釘的孔;通過所述鉚釘與所述艾絨筒上的孔相配合,使所述支撐臂與所述艾絨筒可轉動連接。
[0009]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外壁的空氣調節圈,通過所述空氣調節圈沿著所述殼體外壁上下移動,將所述空氣進氣道部分或全部封閉。從而達到控制空氣進入量的目的。關到剩下一小縫時,這小縫是水平的小縫,進氣的分布較垂直的縫更均勻。
[0010]進一步的,所述鉚釘為方形,所述艾絨筒上的孔為上方下圓。鉚釘卡入方孔時,艾絨筒就固定不動,艾灸的過程中都處于這個位置。提起內蓋時,艾絨筒也被帶出外金屬管。把鉚釘往下移進入圓孔內,艾絨筒就可自由旋轉倒灰、裝填艾絨、點火。使用過程中不用除灰,可一路灸到底。
[0011]更進一步的,所述內蓋的上表面設有阻熱層。能阻隔熱能向上散發。避免外蓋承受過高溫度。
[0012]更進一步的,所述內蓋與所述外蓋之間的間距為5-10毫米。進一步降低外蓋承受的熱度。
[0013]更進一步的,還包括煙水檔環片,所述煙水檔環片扣在所述外金屬管的下緣。煙水檔環片扣在外金屬管的下緣,主要起到兩個作用:把艾煙導往中心處和艾灸時承接由外金屬管和內金屬管的內壁下流的熱水滴,以免燙到受灸者。
[0014]更進一步的,所述內蓋上設有手把。
[0015]更進一步的,還包括底墊,所述底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下緣。有隔熱與增加舒服感的作用。
[0016]更進一步的,所述殼體的外壁靠近底部設有多個扣環方便手柄或機械臂抓持。
[0017]所述殼體為混合塑材、所述內蓋和所述艾絨筒可以是不銹鋼。所述空氣調節圈可以是彈性硅膠圈。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外蓋承受的熱度,還充分合理使用艾絨燃燒的熱量。艾絨筒還可自由旋轉倒灰、裝填艾絨、點火,使用過程中不用除灰,可一路灸到底。還可以控制艾絨燃燒,讓熱量穩定釋放,且排煙小,不造成嗆鼻的不舒服感,使用安全方便,適宜大面積的艾灸。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拿掉外蓋后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0024]如圖1-圖4所示,一種艾灸器,殼體1、外金屬管12、內金屬管13、空氣進氣道10、艾絨筒4、內蓋2和外蓋3。殼體I內設有多個支撐柱17,支撐柱17將外金屬管12和內金屬管13支撐在殼體I內。內金屬管13設置在外金屬管12的內側;內金屬管13和外金屬管12之間形成一個狹窄的煙道18。空氣進氣道10設置在殼體I底部,由殼體I貫穿外金屬管12和內金屬管13,將空氣送入艾絨筒內4,并將殼體1、外金屬管12和內金屬管13卡在一起。內蓋2套接在外金屬管12的頂端;內蓋2的下方固定設有兩個支撐臂7 ;支撐臂7的尾端設有方形鉚釘8,艾絨筒4上設有上方下圓的孔9 ;通過鉚釘8與艾絨筒4上的孔9相配合,使支撐臂7與艾絨筒4可轉動連接。艾絨筒4的外壁上設有多個通氣孔6。外蓋3設置在殼體2頂部;外蓋3上設有排煙孔16。艾絨筒4內艾絨燃燒的煙經過煙道18再從排煙孔16排出。
[0025]還可以包括空氣調節圈11,空氣調節圈11設置在殼體I外壁上,通過空氣調節圈11沿著殼體I外壁上下移動,從而將空氣進氣道10部分或全部封閉來調節進入殼體I的空氣量。當關到剩下一小縫時,這小縫是水平的小縫,進氣的分布較垂直的縫更均勻。
[0026]內蓋2的上表面還可以設有阻熱層5和手把20。內蓋2與外蓋3之間的間距為5~10暈米。
[0027]還可以包括煙水檔環片14,煙水檔環片14扣在外金屬管12的下緣。
[0028]還可以包括設置在殼體I下緣的底墊15。
[0029]殼體I的外壁靠近底部還可以設有多個扣環方便手柄或機械臂抓持19。
[0030]本實施例中殼體為混合塑材、內蓋和艾絨筒是不銹鋼。空氣調節圈是彈性硅膠圈。
[0031]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外金屬管、內金屬管、空氣進氣道、艾絨筒、內蓋和外蓋;所述殼體內設有多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將所述外金屬管和所述內金屬管支撐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內金屬管設置在所述外金屬管的內側;所述內金屬管和所述外金屬管之間形成一個狹窄的煙道;所述空氣進氣道設置在所述殼體底部由所述殼體貫穿所述外金屬管和所述內金屬管,將空氣送入所述艾絨筒內,并將所述殼體、所述外金屬管和所述內金屬管卡在一起;所述內蓋套接在所述外金屬管的頂端;所述內蓋的下方固定設有支撐臂;所述支撐臂與所述艾絨筒可轉動連接;所述艾絨筒的外壁上設有多個通氣孔;所述外蓋設置在所述殼體頂部;所述外蓋上設有排煙孔;所述艾絨筒內艾絨燃燒的煙經過所述煙道從所述排煙孔排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臂為兩個,所述支撐臂的尾端設有鉚釘,所述艾絨筒上設有可以卡住所述鉚釘的孔;通過所述鉚釘與所述艾絨筒上的孔相配合,使所述支撐臂與所述艾絨筒可轉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外壁的空氣調節圈,通過所述空氣調節圈沿著所述殼體外壁上下移動,將所述空氣進氣道部分或全部封閉。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鉚釘為方形,所述艾絨筒上的孔為上方下圓。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的上表面設有阻熱層。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與所述外蓋之間的間距為5-10毫米。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煙水檔環片,所述煙水檔環片扣在所述外金屬管的下緣。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上設有手把。9.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墊,所述底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下緣。10.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外壁靠近底部設有多個扣環方便手柄或機械臂抓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艾灸器,包括殼體、外金屬管、內金屬管、空氣進氣道、艾絨筒、內蓋和外蓋;所述殼體內設有多個支撐柱,將內、外金屬管支撐在殼體內;內金屬管設置在外金屬管的內側,內金屬管和外金屬管之間形成一個狹窄的煙道;空氣進氣道設置在殼體底部由殼體貫穿內、外金屬管,將空氣送入艾絨筒內,并將殼體、內外金屬管卡在一起;內蓋套接在外金屬管的頂端;內蓋的下方固定設有支撐臂,支撐臂與艾絨筒可轉動連接;艾絨筒的外壁上設有多個通氣孔;外蓋設置在殼體頂部;外蓋上設有排煙孔;艾絨筒內艾絨燃燒的煙經過煙道從排煙孔排出。本實用新型降低外蓋承受的熱度、控制艾絨燃燒,充分使用艾絨燃燒的熱量,且排煙小,不嗆鼻,安全方便。
【IPC分類】A61H39/06
【公開號】CN205054839
【申請號】CN201520653369
【發明人】王鐵國
【申請人】王鐵國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