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s”型醫用冰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變形的醫用冰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冰敷是臨床上常見的護理操作,冰敷是應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機體以達到降溫、止痛、止血、減輕炎癥水腫和滲出的目的。
[0003]高熱時氧及能量的消耗均明顯增加,此時患者不適癥狀嚴重,易出現治療抵觸情緒,不利于病情的康復,因而在積極治療原發病及加強支持治療的基礎上,適當降低體溫顯得尤為重要,體溫降低后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機體功能恢復,更有利于康復。高熱病人除藥物降溫外,常給予物理降溫來治療,物理降溫有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冷鹽水灌腸等。其中最簡易、有效、安全的方法就是冰袋冷敷,冰袋冷敷可吸收并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體溫下降、癥狀緩解,在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臨床中常需在高熱患者頭部、頸部兩側、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部位放置冰袋,以達到有效降溫的目的。
[0004]冰敷的原理在于,冰敷可減緩神經纖維傳遞速度,降低神經痛板機點的興奮,疼痛閾值提高,起到減輕疼痛的作用;減少以及減緩組織胺的釋放,減輕組織對疼痛的敏感性;減輕微循環及周圍組織的滲出和腫脹;減少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和血栓的形成;減少氧自由基的釋放等。骨折、關節、軟組織損傷的腫痛及骨科手術后的腫痛是創傷骨科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目前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疼痛不僅會引起機體明顯的應激反應、使人體蛋白下降和機體免疫機能下降,讓病人承受巨大的身體折磨,還會引起強烈的生理反應,導致強烈的情緒反應,這很不利于病人情緒的穩定,反而讓病人心生恐懼,情緒抑郁,不利于身體的健康;另外,腫脹會使得受傷部位出現供血不足,使得傷口難以愈合,這也不利于病人的康復。如果在損傷后及手術后第一時間內采用冰袋冰敷處理,可有效地減輕腫痛。
[0005]傳統的冰袋結構單一,多為長方形結構,外包裝為塑料或者橡膠,內填充水或者干冰,結構不符合人體解剖學關系,對某些疾病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冰袋因為無固定,穩定性差,很難做到完全貼合,冰袋降溫過程中容易出現冰袋滑脫、移位現象,尤其是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部位,常需要用手扶持及時調整位置,增加了醫療工作量且影響治療效果;在使用時,通常將冰袋用一次性治療巾或者毛巾包裹后直接置于患者傷口外敷料處,每個人的包裹方法不同起到的降溫效果也不不盡相同;冰敷時間久了冰袋外面的包布容易潮濕,需要及時更換;身體各部位解剖結構不規則,傳統冰敷方法只能治療到損傷的一個面不能更好的貼合身體不同部位的解剖位置,降低冰敷面積和治療效果。因此,需要研制一種適應身體不同部位解剖結構、便于固定、使用方便的冰袋來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S”型醫用冰袋,冰敷時能更好的貼合身體不同部位的解剖位置,如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部位。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8]—種“S”型醫用冰袋,包括冰袋體,其特征是所述冰袋體是雙“S”形,中間設置彈性帶將所述冰袋體分為兩個等大的“S”型結構;所述“S”形冰袋體的兩端固定連接彈性連接帶,用于多個醫用冰袋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彈性連接帶上設置有互相配合的魔術貼,用于多個醫用冰袋連接。
[0010]進一步的,所述冰袋體采用圓弧形邊緣設計。
[0011 ]進一步的,所述冰袋體平面設計成拱形凸起結構。
[0012]進一步的,所述冰袋體內層采用防水布,外層采用隔溫布。
[0013]進一步的,所述隔溫布使用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
[0014]進一步的,所述冰袋體的長1cm?30cm、寬5cm?20cm,“S”型圓心角的弧度數為30°?50° ;所述彈性帶寬Icm?5cm,所述彈性連接帶長5cm?10cm、寬Icm?5cm,所述拱形凸起結構的凸起平面最高點距離水平面Icm?5cm。
[0015]進一步的,所述冰袋體的長20cm、寬12cm,“S”型圓心角的弧度數為30°,所述彈性帶寬I cm,所述彈性連接帶長I Ocm、寬3cm,所述拱形凸起結構的凸起平面最高點距離水平面2cm0
[0016]本新型冰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固定牢固,適合身體不同部位的解剖結構,充分保證冰敷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療質量及效率。
【附圖說明】
[001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參見附圖1,一種“S”型醫用冰袋,包括冰袋體I,其特征是所述冰袋體是雙“S”形,中間設置彈性帶2將所述冰袋體I分為兩個等大的“S”型結構;所述彈性帶2可旋轉、可折疊,通過所述彈性帶2的旋轉可將雙“S”型冰袋體I合并為一個較厚的單“S”型冰袋,方便在使用部位較小時進行冷敷;所述“S”形冰袋體I的兩端固定連接彈性連接帶3,用于多個醫用冰袋連接。所述彈性連接帶3上設置有互相配合的魔術貼4,用于多個醫用冰袋連接;所述魔術貼4可以為多個,用于隨機調整所述彈性連接帶3的長度,以滿足不同周徑身體部位的固定,使冰袋不會脫落;多個醫用冰袋連接組組成一個較大的冰袋,便于肥胖病人、周徑較大身體部位的使用,保證冰敷效果。所述冰袋體I采用圓弧形邊緣設計,以避免直角設計對皮膚造成的損傷。所述冰袋體I平面設計成拱形凸起結構,便于骨突、腫脹等凸起部位的貼敷,以及腹股溝、腋下等有凹陷處的填充式貼敷。所述冰袋體I內層采用防水布,防止使用過程中冰袋表面產生水珠,外層采用隔溫布,不需再用毛巾或者治療巾包裹,防止病人凍傷。所述隔溫布使用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適應性和舒適感好,以提高病人滿意度。所述冰袋體I的長20cm、寬12cm,“S”型圓心角的弧度數為30°,所述彈性帶2寬I cm,所述彈性連接帶3長10cm、寬3cm,所述拱形凸起結構的凸起平面最高點距離水平面2cm。
【主權項】
1.一種“S”型醫用冰袋,包括冰袋體(I),其特征是所述冰袋體(I)是雙“S”形,中間設置彈性帶(2)將所述冰袋體(I)分為兩個等大的“S”型結構;所述“S”形冰袋體(I)的兩端固定連接彈性連接帶(3),用于多個醫用冰袋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型醫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彈性連接帶(3)上設置有互相配合的魔術貼(4),用于多個醫用冰袋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型醫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冰袋體(I)采用圓弧形邊緣設計。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型醫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冰袋體(I)的平面設計成拱形凸起結構。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型醫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冰袋體(I)內層采用防水布,外層采用隔溫布。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S”型醫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隔溫布使用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變形的醫用冰袋裝置。一種“S”型醫用冰袋,包括冰袋體(1),其特征是所述冰袋體是雙“S”形,中間設置彈性帶(2)將所述冰袋體(1)分為兩個等大的“S”型結構;所述“S”形冰袋體(1)的兩端固定連接彈性連接帶(3),用于多個醫用冰袋連接。本新型冰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固定牢固,適合身體不同部位的解剖結構,充分保證冰敷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療質量及效率。
【IPC分類】A61F7/10
【公開號】CN205163367
【申請號】CN201520774224
【發明人】王烈明, 劉柳, 張小純, 蔡月娥, 王烈宏, 李延之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