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胃鏡活檢標本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胃鏡活檢標本瓶,包括一瓶體,在所述瓶體的上端設置有蓋體,在所述蓋體的底面固定連接一向所述瓶體底部延伸的弧形支撐板,所述弧形支撐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一過濾盤,在所述過濾盤的底部和側壁均勻布置有過濾孔,在所述蓋體的中心開設一通孔,在所述蓋體上放置一覆蓋所述通孔的副蓋體,在所述副蓋體的底面固定連接一連接桿,在所述連接桿的底端設置一毛刷,所述毛刷貼近所述過濾盤。本實用新型在取出標本時,可以先從瓶體上取出蓋體,蓋體通過過濾盤可方便地將標本由固定液中撈出,當需要將標本轉移至新的容器中時,只需利用毛刷將標本從過濾盤上掃下,整個標本轉移的過程不會導致細胞變形。
【專利說明】
一種胃鏡活檢標本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胃鏡活檢標本瓶。
【背景技術】
[0002]在給病人做胃鏡活檢后需要將標本放入標本瓶中,然后加固定液暫存。在進行下一步的脫水、透明、浸蠟等標本處理時需要將標本從固定液中取出,由于標本顆粒較小,用鑷子將這些標本一粒粒地夾出來比較困難,操作比較麻煩,并且容易將固定好的細胞夾變形,影響病理診斷結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取出標本且取出過程能夠保持細胞完整的胃鏡活檢標本瓶。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胃鏡活檢標本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體,在所述瓶體的上端設置有蓋體,在所述蓋體的底面固定連接一向所述瓶體底部延伸的弧形支撐板,所述弧形支撐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一過濾盤,在所述過濾盤的底部和側壁均勻布置有過濾孔,在所述蓋體的中心開設一通孔,在所述蓋體上放置一覆蓋所述通孔的副蓋體,在所述副蓋體的底面固定連接一連接桿,在所述連接桿的底端設置一毛刷,所述毛刷貼近所述過濾盤。
[0005]所述瓶體為玻璃瓶。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取出標本時,可以先從瓶體上取出蓋體,蓋體通過過濾盤可方便地將標本由固定液中撈出,當需要將標本轉移至新的容器中時,只需利用毛刷將標本從過濾盤上掃下,整個標本轉移的過程不會導致細胞變形。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圖1中A-A向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由玻璃制成的瓶體I,在瓶體I的上端設置有蓋體2,在蓋體2的底面固定連接一向瓶體I底部延伸的弧形支撐板3,弧形支撐板3的底端固定連接一過濾盤4,在過濾盤4的底部和側壁均勻布置有過濾孔5 ο在蓋體2的中心開設一通孔6,在蓋體2上放置一覆蓋住通孔6的副蓋體7,在副蓋體7的底面固定連接一連接桿8,在連接桿8的底端設置一毛刷9,毛刷9貼近過濾盤4。
[0012]本實用新型在取出標本時,先從瓶體I上取出蓋體2,蓋體2通過過濾盤4可方便地將標本由固定液中撈出,當需要將標本轉移至新的容器中時,只需利用毛刷9將標本從過濾盤4上掃下,整個標本轉移的過程不會導致細胞變形。
[0013]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胃鏡活檢標本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體,在所述瓶體的上端設置有蓋體,在所述蓋體的底面固定連接一向所述瓶體底部延伸的弧形支撐板,所述弧形支撐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一過濾盤,在所述過濾盤的底部和側壁均勻布置有過濾孔,在所述蓋體的中心開設一通孔,在所述蓋體上放置一覆蓋所述通孔的副蓋體,在所述副蓋體的底面固定連接一連接桿,在所述連接桿的底端設置一毛刷,所述毛刷貼近所述過濾盤。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胃鏡活檢標本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為玻璃瓶。
【文檔編號】A61B10/00GK205458809SQ201620190937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4日
【發明人】葉艷芳, 朱曉菡
【申請人】葉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