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無需鼻飼,直接經口腔進食,依據重力作用,可控制流速,能滿足術后患者進食量,提高患者進食舒適度,保證了患者營養和機體需求,可以減少患者輸液天數和輸液量,盡早康復。包括儲液袋、軟管、流量調節器、滴管、開關卡;所述儲液袋用于盛裝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軟管的首端與儲液袋的下端口連通,用于輸送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開關卡、滴管、流量調節器依次設置在軟管上,所述軟管的末端為口腔進食端口,用于直接置入患者口腔內,經滴管將營養制劑或流食滴注入口腔,通過口腔進食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開關卡和流量調節器用于根據患者的吞咽能力控制、調整營養制劑或流食的滴速。
【專利說明】
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越來越多的牙頌面畸形患者采用正頌外科、正畸聯合治療的方式改變其容 貌和咬合關系。患者術后須頌間彈性牽引固定3~4周,以幫助患者神經肌肉改建,適應新的 咬合動力平衡。由于術后口內傷口、頌間牽引、傷口疼痛以及口頌系統功能的改變,尤其術 后一周內頌面部腫脹明顯,使患者不能咀嚼,限制了患者經口腔進食及進食量;而正頌外科 患者術后軟硬組織愈合需要足夠的營養支持,如進食量達不到機體需求,將影響患者康復 時間,增加住院天數。為滿足術后患者營養需求,促進患者盡早康復,需要針對正頌手術患 者采取術后經鼻胃管鼻飼流食5~7天進行腸內營養。目前,臨床上一般使用一次性(簡稱袋 式重力)腸內營養供應管路,通過鼻飼的方法(胃管接頭把胃管通過鼻腔送到患者胃中,胃 管是由鼻孔插入,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往胃內注入液體以提供給患者必須的食 物和營養,以滿足患者機體需求。但臨床部分患者因手術后留置胃管會出現咽喉疼痛、異物 感、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影響患者舒適度。如果出現惡心嘔吐,嚴重時可致使患者發生誤 吞誤吸的潛在危險。患者還易因胃管不耐受,常自行拔除胃管,出現意外拔管現象,從而導 致非計劃性拔管率增加,影響護理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針對保留胃管鼻飼存在的患者舒適度和安全問題,提出一種新型袋式 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及應用,能使患者盡早拔除胃管,直接經口腔進食,依據重力作用,可控 制流速,保證患者進食量,提高患者舒適度,保障患者安全,以滿足患者營養和機體需求,早 日康復。
[0004]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 1.-種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包括儲液袋、軟管、流量調節器、滴管、開關 卡;所述儲液袋用于盛裝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軟管的首端與儲液袋的下端口連通,用于輸 送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開關卡、滴管、流量調節器依次設置在軟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軟 管的末端為口腔進食端口,用于直接置入患者口腔內,經滴管將營養制劑或流食滴注入口 腔,通過口腔直接進食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開關卡和流量調節器用于根據患者的吞咽能 力控制,調整營養制劑或流食的滴速。
[0006] 2.所述軟管長度146~155cm。
[0007] 3.所述軟管的內徑2.6mm,外徑3.8mm。
[0008] 4.所述軟管采用醫用PVC材料,可經環氧乙烷滅菌處理。
[0009] 5.所述軟管的末端設保護套。
[0010] 6.所述儲液袋的上端口具有上蓋和懸掛環。
[0011] 7.所述滴管為茂菲氏滴管。
[0012]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
[0013]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無需鼻飼,直接經口腔進食, 依據重力作用,可控制流速,能滿足正頌術后患者進食量,提高患者進食舒適度,保證了患 者營養和機體需求,可以減少患者輸液天數和輸液量,盡早康復。并且易于護士和患者操 作,尤其是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吞咽能力,自行控制滴速,即保證患者安全,又可使患者參 與自我護理,自我康復。同時不增加患者費用,也減輕了護士勞動強度,降低了護理成本。
[0014] 具體內容,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行正頌外科手術的患 者120例,隨機分為2組:試驗組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齡(24.33 ± 4.59)歲;術中 出血量(311.33±122.84)ml。對照組60例,其中男15例,女45例,平均年齡(22.40±4.53) 歲;術中出血量(334.67± 131.67)ml。將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有無胃腸道既往史、術前診 斷、手術方式、術中出血量等一般情況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各方面比較均無統計 學差異(P>〇.〇5)。納入標準:①行上頌Le FortI型截骨術(或分塊截骨術)+雙側下頌升支 矢狀劈開截骨術(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BSSR0)+頦成形術。②既 往無胃腸道疾病史。③無精神心理疾病史。均給予患者術前告知。兩組患者術中均插胃管, 術后當日均在復蘇室觀察,禁食水,每1~2小時胃腸減壓一次,以避免患者嘔吐和誤吸。患 者次日晨返回病房,取半臥位,給予檢測胃液PH值后行胃腸減壓1次。之后兩組患者均以5% 葡萄糖氯化鈉溶液經鼻胃管清洗胃部,并首次鼻飼5 %GNS溶液100~200ml。對照組:按常規 護理方法使用原有袋式重力鼻飼流食5~7天,從口內進水,以保持口腔清潔。試驗組:根據 患者吞咽能力及醫囑,術后第一日給予拔除胃管,指導患者使用新型袋式重力裝置經口腔 進食、進水,每次進食流食后再進食少量清水,以保證傷口清潔舒適。根據患者進食需求,每 1~2h-次,每次約100~200ml。兩組患者進食種類基本相同。評估試驗組患者術后對新型 袋式重力使用情況,表明該產品的使用不僅使患者盡早拔除胃管,避免因留置胃管所致不 適癥狀,而且還保障正頌外科術后患者營養供給。表1結果顯示:試驗組術后第一日拔除胃 管,之后患者使用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輔助進食,進食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我們分 析,患者直接口內進食,胃管的盡早拔除使得患者舒適度大大增加,因此進食量同時增加。 患者機體盡早康復,輸液量、輸液天數可以減少,患者可以盡早出院,具有顯著臨床效果。
[0015] 表1兩組患者術后進食量比較
[0016]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8] 附圖標記列示如下:1-液袋上蓋和懸掛環,2-儲液袋,3-開關卡,4-茂菲氏滴管,5-流量調節器,6-軟管,7-保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0]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一 種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包括儲液袋2、軟管6、流量調節器5、茂菲氏滴管4、開關卡3; 儲液袋2用于盛裝營養制劑或流食,軟管6的首端與儲液袋2的下端口連通,用于輸送營養制 劑或流食,開關卡3、滴管4、流量調節器5依次設置在軟管6上,軟管的末端為口腔進食端口, 用于直接置入患者口腔內,經滴管將營養制劑或流食滴注入口腔內,通過口腔進食營養制 劑或流食;開關卡3和流量調節器5用于根據患者的吞咽能力控制、調整營養制劑或流食的 滴速。另外,儲液袋2的上端口具有上蓋和懸掛環1,軟管6末端設保護套7。
[0021]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在原有一次性(簡稱袋式重力)腸內營 養供應管路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不改變原有產品性質,材料均為已通過鑒定的鼻胃管使用 材料,符合醫用產品使用規定。本實施例軟管材料為醫用PVC材料(聚氯乙烯),可經環氧乙 烷滅菌處理。為適于將軟管直接插入口腔,本實施例軟管總長度至146~155cm(不包括茂菲 氏滴管),軟管的內徑2.6mm,外徑3.8mm。產品其它結構和性能同原袋式重力相同。
[0022]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的應用,所述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應用于正頌 外科手術或其他口腔頌面外科手術后口內有傷、需頌間牽引的患者經口直接進食。
[0023] 使用時,將營養制劑或流食(水)倒入儲液袋2,將上蓋和懸掛環1懸掛于固定軌道, 排凈軟管6內的空氣。術后第一日拔除胃管后,指導口內有傷口的患者將軟管6末端置于口 腔舌側接近舌根處;正頌患者術后第2日開始行頌間牽引,頌間牽引患者可將軟管6末端從 口腔側面放入雙側后磨牙間隙或缺失牙位間隙插入口內約2~3cm,接近舌根;腫脹明顯患 者可置入雙側頰側。打開開關卡3和流量調節器5,根據患者的吞咽能力調整適宜滴速注入, 平均約60~80滴/分,同時囑病人做吞咽動作。進食完畢,撤除軟管,置入軟管末端保護套7 內。
[0024]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不僅適用于正頌外科手術患者,同樣適 用于其他口腔頌面外科手術后口內有傷口、無法咀嚼的患者,可以作為臨床常用腸內營養 的輔助進食工具。
【主權項】
1. 一種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包括儲液袋、軟管、流量調節器、滴管、開關卡;所 述儲液袋用于盛裝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軟管的首端與儲液袋的下端口連通,用于輸送營 養制劑或流食,所述開關卡、滴管、流量調節器依次設置在軟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的 末端為口腔進食端口,用于直接置入患者口腔內,經滴管將營養制劑或流食滴注入口腔,通 過口腔進食營養制劑或流食;所述開關卡和流量調節器用于根據患者的吞咽能力控制、調 整營養制劑或流食的滴速;所述軟管采用經環氧乙烷滅菌處理的醫用聚氯乙烯PVC材料。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總長度 146~155cm〇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的內徑 2.6mm,外徑 3.8mm。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的末端設 保護套。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袋的上端 口具有上蓋和懸掛環。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式重力營養供應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為茂菲氏 滴管。
【文檔編號】A61J15/00GK205515605SQ201620016802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
【發明人】蔡娟, 周娜, 甄文亞, 齊曉宇, 郭蔚
【申請人】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