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物保溫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器,特別是一種食物保溫器。
平時人們在冬天吃飯時,由于食物較易變涼,所以通常要將食物放到加熱器具中加熱后再拿回桌面享用,有時吃飯時間長了還要再次拿去加熱,較為不便利。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餐時使用的食物保溫器,使食物的溫度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不變,且能隨意調節所需的食物溫度,給人們用餐時帶來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食物保溫器由支承面、外殼、發熱管、調溫控制器、導線、反射層、隔熱層和底板構成,其中發熱管位于支承面之下,通過導線與位于外殼上的調溫控制器連通形成回路,發熱管之下是反射層,隔熱層填充于反射層和底板之間。
為了提高效率,通常將支承面做成網狀,反射層做成W形。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食物保溫器的加熱面是敞開式的網狀結構,所以保溫面積大,效率高,而調溫控制器使人們可以隨意調節食物溫度,另外本食物保溫器造價低,易制作。
圖1是本實用新型食物保溫器的剖視圖,圖2是側向剖視圖,其中1是支承面,2是外殼,3是發熱管,4是調溫控制器,5是導線,6是反射層,7是隔熱層,8是底板。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食物保溫器的制成過程。
外殼2用ABS塑料注塑而成,支承面1用不銹鋼絲制成網狀結構,支承網1安裝在外殼2的邊框上,發熱管3采用兩條石英發熱管,裝在支承面1下,調溫控制器4采用帶開關的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安裝在外殼2上,用導線5連通發熱管3和調溫控制器4,形成回路,發熱管3下面的反射層6采用W形的不銹鋼拋光片,用以將熱量向上反射,提高效率,反射層6下面填充有隔熱層7,最下面是底板8,用以固定隔熱層7和增加整體的的剛性,可以用鋁片或鐵片制成,安裝時注意發熱管3與支承面1和反射層6之間都留有一定空隙,導線5應埋在隔熱層7和底板8之間,以免受熱。
權利要求1.一種食物保溫器,其特征于它由支承面(1)、外殼(2)、發熱管(3)、調溫控制器(4)、導線(5)、反射層(6)、隔熱層(7)和底板(8)組成;所述的發熱管(3)位于支承面(1)之下,通過導線(5)與位于外殼(2)上的調溫控制器(4)連通形成回路,發熱管(3)之下是反射層(6),隔熱層(7)填充于反射層(6)和底板(8)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保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面(1)是網狀結構的,反射層(6)是W形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物保溫器,它由支承面1、外殼2、發熱管3、調溫控制器4、導線5、反射層6、隔熱層7和底板8構成,其中發熱管3位于支承面1之下,通過導線5與位于外殼2上的調溫控制器4連通形成回路,發熱管3之下是反射層6,隔熱層7填充于反射層6和底板8之間,本食物保溫器用于用餐時食物保溫,具有保溫面積大,效率高的特點,可以隨意調節食物溫度。
文檔編號A47J39/00GK2408804SQ00206540
公開日2000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14日
發明者李健 申請人: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