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層無尾真空玻璃保溫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雙層保溫玻璃杯。
背景技術:
雙層玻璃杯因其保溫性能和潔凈的外觀效果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已有的雙層玻璃杯并未經過排空處理,其保溫性能很不理想。
對于玻璃制品來說,采用已有抽真空的方式,必須在外部設置凸出的排氣管,這種方式既影響美觀,同時,尾部凸出的排氣管易于破裂而漏氣,從而使其失去保溫的功能。
采用排氣管抽真空的方式,由于尾部排氣管易斷裂,造成產品成品率下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制備工藝簡單、成品率高的雙層無尾真空玻璃保溫杯。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雙層真空玻璃保溫杯的結構特征是,杯體由套疊的內膽和外殼構成真空夾層,所述內膽與外殼在杯口部位固結,在所述外殼的底部,設置排氣孔,排氣孔所在部位的外殼底部有凹槽,凹槽中嵌入并固結有對排氣孔形成封堵的玻璃焊料。
本實用新型的制備按如下步驟操作1、所述內膽和外殼均以玻璃管材為坯料;2、內膽管材坯料通過高溫旋切成型為帶杯底的內膽;3、采用高溫壓固的方式使外殼管材坯料的前端與內膽在杯口部位固結,并壓制成型為杯頸;4、外殼管材坯料的尾端通過高溫旋切成型為帶杯底的外殼;5、對外殼底部局部升溫,在升溫部位壓制凹槽,凹槽中央留出排氣孔;6、杯口向下,在凹槽中放入玻璃焊料,真空氣氛中加熱,直至玻璃焊料與排氣孔熔接,再經降溫處理,焊料固化,在內膽1與外殼2之間形成真空夾層。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1、本實用新型杯體底部平整,外形美觀,保溫性能好。
2、本實用新型杯體底部排氣孔結構可靠,不易漏氣。
3、本實用新型制備工藝簡單、可靠,成品率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杯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膽管材坯料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外殼管材坯料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內膽成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內膽與外殼成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內膽、2外殼、3排氣孔、4凹槽、5玻璃焊料、6內膽管材坯料、7外殼管材坯料。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參見圖1,杯體由套疊的內膽1和外殼2構成真空夾層,內膽1與外殼2在杯口部位固結,在外殼2的底部設置排氣孔3,排氣孔3所在部位的外殼2底部有凹槽4,凹槽4中嵌入并固結有對排氣孔形成封堵的玻璃焊料5。
具體制備按如下步驟操作1、分別以玻璃管材為內膽管材坯料6和外殼管材坯料7;2、內膽管材坯料6通過高溫旋切成型為帶杯底的內膽1;3、采用高溫壓固的方式使外殼管材坯料7在其前端與內膽1在杯口部位固結,并壓制成型為杯頸;4、外殼管材坯料7的尾端通過高溫旋切成型為帶杯底的外殼2;5、對外殼2的底部局部升溫,在升溫部位壓制凹槽4,凹槽4的中央留出排氣孔3;6、杯口向下,在凹槽4中放入玻璃焊料5,真空氣氛中加熱、直至玻璃焊料5與排氣孔熔接,再經降溫處理,焊料固化,在內膽1與外殼2之間形成真空夾層;具體實施中,上述步驟1至步驟4為已有技術中制備雙層玻璃杯的常規工藝。
步驟5中,局部升溫到550-600℃,使該局部軟化,在軟化的部位壓制凹槽。
步驟6中,所用玻璃焊料5為玻璃顆粒;該步驟中的具體操作方式為首先將待成型杯體送入一號箱體內,對一號箱抽真空使箱內氣壓不小于1×10-1Pa;隨后,將杯體移送二號箱體內,在二號箱內升溫達到600-640℃,同時箱內氣壓不小于1×10-3Pa,,這一狀況既保持了杯體形態,又使焊料熱溶,并與排氣孔溶合;最后,將杯體移送到三號箱體內,以1×10-1Pa的氣壓進行保壓,直至焊料冷卻固結即成。
權利要求1.雙層無尾真空玻璃保溫杯,其特征是杯體由套疊的內膽(1)和外殼(2)構成真空夾層,所述內膽(1)與外殼(2)在杯口部位固結,在所述外殼(2)的底部,設置排氣孔(3),排氣孔(3)所在部位的外殼底部有凹槽(4),凹槽(4)中嵌入并固結有對排氣孔(3)形成封堵的玻璃焊料(5)。
專利摘要雙層無尾真空玻璃保溫杯,其特征是杯體由套疊的內膽和外殼構成中空體,內膽與外殼在杯口部位固結,在外殼的底部,設置排氣孔,排氣孔所在部位的外殼底部有凹槽,凹槽中嵌入并固結有對排氣孔形成封堵的玻璃焊料。本實用新型采用真空焊接技術,經過抽氣、加熱、熔接、降溫等工藝在內膽與外殼之間形成真空層。杯體具有很好的保溫性能,其無尾結構底部平整,制備工藝簡單。
文檔編號A47G23/00GK2873017SQ200620069560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1日
發明者吳秀杰, 李勁松, 潘勇 申請人:吳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