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拖把脫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種拖把脫水器。
背景技術:
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拖把拖地時常需給拖把脫水,一般的脫水方法為手擰布條將水擰出,這樣勢必將手弄臟,而且由于拖地者的力量有限,仍有很多水附在布條上,所以需進行多次重復操作,即使這樣還很難達到脫水要求,因此,目前使用的拖把脫水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水方便的拖把脫水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拖把脫水器,其特點在于其中包括底座,底座左、右兩側帶有下邊框,左、右側下邊框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下通孔,下通孔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下壓滾;左側下邊框上面鉸接有上邊框,左、右側上邊框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上通孔,上通孔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上壓滾;上壓滾與下壓滾上下相對應;右側下邊框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下扣條,右側上邊框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上扣條,上扣條與下扣條相對應;底座右側拴有帶有內腔的扣條夾,扣條夾與上扣條和下扣條相對應。
由于本實用新型其中包括上壓滾和下壓滾,在拖把脫水過程中,可借助上壓滾和下壓滾的擠壓力將附在拖把布條上的水擠出,因此本實用新型脫水方便。
圖1是一種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另一種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扣條夾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一種拖把脫水器,如圖1、圖2、圖4所示,其中包括底座8,底座8左、右兩側帶有下邊框6,左、右側下邊框6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下通孔9,下通孔9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下壓滾7;左側下邊框6上面鉸接有上邊框4,左、右側上邊框4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上通孔2,上通孔2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上壓滾5;上壓滾5與下壓滾7上下相對應;右側下邊框6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下扣條11,右側上邊框4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上扣條3,上扣條3與下扣條11相對應;底座8右側拴有帶有內腔的扣條夾10,扣條夾10與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上扣條3、下扣條11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的組合體也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扣條夾10的內腔與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的組合體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底座8側壁安裝有拖把掛鉤13;在本實施例中,上壓滾5兩端帶有上滾軸1,上滾軸1與上壓滾5為固定連接,上滾軸1與上通孔2為相互旋轉連接;在本實施例中,下壓滾7兩端帶有下滾軸12,下滾軸12與下壓滾7為固定連接,下滾軸12與下通孔9為相互旋轉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本實用新型側壁帶有拖把掛鉤,拖把使用完畢后可將其掛在拖把掛鉤上,所以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
實施例2一種拖把脫水器,如圖1、圖3、圖4所示,其中包括底座8,底座8左、右兩側帶有下邊框6,左、右側下邊框6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下通孔9,下通孔9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下壓滾7;左側下邊框6上面鉸接有上邊框4,左、右側上邊框4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上通孔2,上通孔2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上壓滾5;上壓滾5與下壓滾7上下相對應;右側下邊框6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下扣條11,右側上邊框4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上扣條3,上扣條3與下扣條11相對應;底座8右側拴有帶有內腔的扣條夾10,扣條夾10與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上扣條3、下扣條11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的組合體也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扣條夾10的內腔與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的組合體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底座8后側安裝有拖把存放筒15,拖把存放筒15底壁帶有漏水通孔14;在本實施例中,上壓滾5兩端帶有上滾軸1,上滾軸1與上壓滾5為固定連接,上滾軸1與上通孔2為相互旋轉連接;在本實施例中,下壓滾7兩端帶有下滾軸12,下滾軸12與下壓滾7為固定連接,下滾軸12與下通孔9為相互旋轉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本實用新型底座后側安裝有拖把存放筒,拖把存放筒底壁帶有漏水通孔,可在使用完拖把后將拖把放在拖把存放筒內,所以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
由于本實用新型其中包括上邊框、下邊框、上壓滾、下壓滾、上扣條、下扣條、上通孔、下通孔和扣條夾,在將布條放在下壓滾上并使上邊框靠近下邊框后,可用扣條夾將上扣條和下扣條扣緊,布條便被緊緊夾在上壓滾和下壓滾之間,又由于上壓滾與上通孔為相對旋轉連接、下壓滾與下通孔為相對旋轉連接,所以在向上拉拖把時,上壓滾和下壓滾分別沿布條的上、下側面滾動,從而很容易地將附在布條上的水擠出,因此本實用新型脫水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拖把脫水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底座(8),底座(8)左、右兩側帶有下邊框(6),左、右側下邊框(6)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下通孔(9),下通孔(9)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下壓滾(7);左側下邊框(6)上面鉸接有上邊框(4),左、右側上邊框(4)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上通孔(2),上通孔(2)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上壓滾(5);上壓滾(5)與下壓滾(7)上下相對應;右側下邊框(6)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下扣條(11),右側上邊框(4)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上扣條(3),上扣條(3)與下扣條(11)相對應;底座(8)右側拴有帶有內腔的扣條夾(10),扣條夾(10)與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脫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條(3)、下扣條(11)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的組合體也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所述扣條夾(10)的內腔與上扣條(3)和下扣條(11)的組合體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脫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側壁安裝有拖把掛鉤(1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脫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后側安裝有拖把存放筒(15),拖把存放筒(15)底壁帶有漏水通孔(14)。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脫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滾(5)兩端帶有上滾軸(1),上滾軸(1)與上壓滾(5)為固定連接,上滾軸(1)與所述上通孔(2)為相互旋轉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脫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滾(7)兩端帶有下滾軸(12),下滾軸(12)與下壓滾(7)為固定連接,下滾軸(12)與下通孔(9)為相互旋轉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脫水方便的拖把脫水器,其中包括底座,底座左、右兩側帶有下邊框,左、右側下邊框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下通孔,下通孔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下壓滾;左側下邊框上面鉸接有上邊框,左、右側上邊框側壁帶有相互對應的上通孔,上通孔內相互旋轉連接有上壓滾;上壓滾與下壓滾上下相對應;右側下邊框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下扣條,右側上邊框右側面固定連接有上扣條,上扣條與下扣條相對應;底座右側拴有帶有內腔的扣條夾,扣條夾與上扣條和下扣條相對應。
文檔編號A47L13/59GK2882519SQ200620082590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7日
發明者劉媛媛 申請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