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味套餐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餐飲炊具,尤其是一種多味套餐鍋。
背景技術:
火鍋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餐飲方式之一,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現有的火鍋一般都是一體式直統鍋,功能比較單一,專利號200520004657.1《冷熱鴛鴦鍋》可以同時烹調兩種不同風味的火鍋,但也不能同時進行煎、炒、炸、鐵板燒等干炊事和燙、煲、蒸、煮等濕炊事;專利號97241432.0《多功能鐵板火鍋》對傳統的火鍋作了改進,是一種既能燒烤也可以涮煮的烹調炊具,但需要另設置湯鍋,使用起來不夠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體化的、不用另外增加鍋具就可以同時進行燙煮和干煎、燒烤的多功能多味套餐鍋,以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味套餐鍋,包括鍋體和位于鍋體鍋邊兩側的兩個鍋耳,所述的鍋體的鍋底厚、鍋邊薄,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底內側的中心部位有與鍋底固定連接的一筒狀隔板,該筒狀隔板與鍋邊之間有4~8塊湯鍋隔板,該湯鍋隔板的底端與鍋體底部固定密封連接、一側與圓筒狀隔板的外側固定密封連接,另一側與鍋邊的內側固定密封連接,筒狀隔板內形成干鍋區,圓筒狀隔板的外圓和鍋邊的內側被湯鍋隔板分隔成2~8個湯鍋區和0~4個鐵板燒鍋區。
所述的鍋體中的鐵板燒鍋區鍋邊的高度為鍋體鍋邊高度的1/4~1/2、鐵板燒鍋的鍋底有厚度為0.3~1cm的鑄鋼板加厚層;所述鐵板燒鍋區的鍋底加厚層與鍋邊之間有一導油槽以及與導油槽連接并伸出鍋體外的導油管;所述的鍋底中心——即干鍋區是平面或是有一高度β為3~5cm的圓錐狀凸起;其鍋底中心上部——即干鍋區底部有一塊鑄鋼加厚層,該鑄鋼加厚層緊貼干鍋區的鍋底,其形狀與干鍋區的鍋底形狀相似。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鍋體一體化,結構簡單、緊湊、使用安全穩當;利用一個鍋可以同時進行不同風味或干濕不同的自助烹調,比如在干鍋區可以放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干鍋菜肴,而在湯鍋區可以根據東南西北各地人們的不同愛好,在各湯鍋區設置不同種類的湯鍋,同時,還可以在鐵板燒區燒烤。
由于干鍋和鐵板燒的部分加了鑄鋼板加厚層,烹調時不易燒焦、燒糊,由于鐵板燒鍋增設了導油槽和導油管,多余的油可以及時流出,既不至于使烹調的食品過于油膩,又不浪費。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之多味套餐鍋的結構特征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圖3本實用新型之多味套餐鍋的結構示意圖圖1-主視圖、圖2-俯視圖、圖3-立體圖,圖4圖2之B-B剖視圖之一,圖5圖2之A-A剖視圖之一,圖6圖2之B-B剖視圖之二,圖7圖2之A-A剖視圖之二;圖8鍋體橫截面形狀為正八邊形、干鍋區筒狀隔板亦為正八邊形的多味套餐鍋結構示意圖(俯視圖);圖9鍋體橫截面形狀為正六邊形、干鍋區筒狀隔板為圓筒形的多味套餐鍋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圖中1-鍋體,11-鍋底,111-鍋體中部的圓錐狀凸起,12-鐵板燒鍋鍋邊,13-湯鍋鍋邊,14-鍋耳,2-筒狀隔板(干鍋區隔板),3-湯鍋區隔板,4、7-鐵板燒鍋區,41、71-加厚層,42、72-導油槽,43、73-導油管,5、6、8、9-湯鍋區,10-干鍋區,101、102-鑄鋼加厚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一種適用于電磁爐的多味套餐鍋,所述的鍋體1是用整塊不銹鋼沖壓而成的盆狀鍋體,鍋體底部即鍋底11厚、鍋邊13薄,鍋底11內側的中心部位有與鍋底固定連接的一圓筒狀隔板2,該圓筒狀隔板2與鍋邊13之間有六塊對稱分布的矩形湯鍋隔板3,隔板3的底端與鍋體底部焊接、一側與圓筒狀隔板2的外側固定密封連接,另一側與鍋邊13的內側固定密封連接,圓筒狀隔板2內形成干鍋區10,圓筒狀隔板2的外圓和鍋邊13的內側被矩形的湯鍋隔板分隔成四個面積相同的湯鍋區5、6、8、9和兩個鐵板燒鍋區4、7,鍋邊13兩側固定有兩個鍋耳14。
所述的鍋體1中的鐵板燒鍋區4、7鍋邊的高度為鍋體鍋邊高度的1/4~1/2、鐵板燒鍋區4、7的鍋底有厚度為0.3~1cm的鑄鋼板加厚層41、71,鑄鋼板加厚層與鍋底、鍋邊13形成一圓弧形的導油槽42、72,導油管43、73與導油槽固定連接并伸出鍋體外(參見圖1~圖3、圖4、圖5)。
實施例二一種適用于燃氣爐的多味套餐鍋,其基本結構同實施例一,所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鍋底中心即干鍋區10的鍋底有一高度β為3~5cm的圓錐狀凸起,干鍋區10的鍋底內側固定連接有一塊鑄鋼或鑄鐵加厚層101,該加厚層101緊貼干鍋區10的鍋底,其形狀與干鍋區10的鍋底形狀相似(參見圖1~圖3、圖6、圖7)。
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變換,所述的多味套餐鍋的鍋體橫截面形狀除圓形外還可以是四方形或六邊形或八邊形,其鍋底11內側中心與鍋底固定連接的筒狀隔板(干鍋區隔板)2的形狀除可以是圓形外,也可以是四方形或六邊形或八邊形(參見圖8、圖9),其湯鍋區隔板3的形狀一般為四邊形平板,其與鍋體鍋底及鍋邊相連接的部分需與鍋底及鍋邊形狀相配合。
分隔湯鍋區和鐵板燒鍋區的湯鍋隔板3的數目也可以增、減,使分隔出的湯鍋和鐵板燒鍋的數目可以增多或減少,如2個湯鍋區、4個鐵板燒區,或4個湯鍋、4個鐵板燒區,或7個湯鍋區,1個鐵板燒區,甚至可以全部為湯鍋區或全部為鐵板燒區。分隔出的湯鍋區和鐵板燒鍋區可以對稱分布、也可以不對稱分布,其面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實用新型的多味套餐鍋鍋體可以是用不銹鋼沖壓制成,也可以用鋁板沖壓制成,還可以用鑄鐵鑄成,用鑄鐵鑄造的鍋體還可以將筒狀隔板(干鍋區隔板)2、湯鍋區隔板3、干鍋區的加厚層以及燒烤區的加厚層、油槽等一起考慮、總體鑄造成型。
權利要求1.一種多味套餐鍋,包括鍋體和位于鍋體鍋邊兩側的鍋耳,所述的鍋體(1)的鍋底(11)厚、鍋邊(13)薄,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底(11)內側的中心部位有與鍋底固定連接的一筒狀隔板(2),該筒狀隔板(2)與鍋邊(13)之間有4~8塊湯鍋隔板(3),該湯鍋隔板(3)的底端與鍋體底部固定密封連接、一側與圓筒狀隔板(2)的外側固定密封連接,另一側與鍋邊(13)的內側固定密封連接,筒狀隔板(2)內形成干鍋區(10),圓筒狀隔板(2)的外圓和鍋邊(13)的內側被湯鍋隔板(3)分隔成2~8個湯鍋區和0~4個鐵板燒鍋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味套餐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1)中的鐵板燒鍋區鍋邊的高度為鍋體鍋邊高度的1/4~1/2、鐵板燒鍋區的鍋底有厚度為0.3~1cm的鑄鋼或鑄鐵板加厚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味套餐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鐵板燒鍋區的鍋底加厚層與鍋邊之間有一導油槽以及與導油槽連接并伸出鍋體外的導油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味套餐鍋,其特征在于其鍋底(11)是平底或是其中心有一高度β為3~5cm的圓錐狀凸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味套餐鍋,其特征在于其干鍋區(10)的底部有一塊鑄鋼或鑄鐵加厚層,該鑄鋼或鑄鐵加厚層緊貼干鍋區(10)的鍋底,其形狀與干鍋區(10)的鍋底形狀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多味套餐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的外形是圓形或四方形或六邊形或八邊形,其鍋底(11)內側中心與鍋底固定連接的一筒狀隔板(2)的形狀是圓形或四方形或六邊形或八邊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味套餐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的外形是圓形或四方形或六邊形或八邊形,其鍋底(11)內側中心與鍋底固定連接的一筒狀隔板(2)的形狀是圓筒形或橫截面為四方形或六邊形或八邊形的筒形。
專利摘要一種多味套餐鍋,涉及一種餐飲炊具,包括鍋體和位于鍋體鍋邊兩側的兩個鍋耳,所述的鍋體(1)鍋底(11)厚、鍋邊(13)薄,鍋底(11)內側的中心部位有與鍋底固定連接的一筒狀隔板(2),該筒狀隔板與鍋邊(13)之間有4~8塊湯鍋隔板(3),該隔板的底端與鍋體底部固定密封連接、一側與圓筒狀隔板(2)的外側固定密封連接,另一側與鍋邊(13)的內側固定密封連接,筒狀隔板內形成干鍋區(10),圓筒狀隔板(2)的外圓和鍋邊(13)的內側被湯鍋隔板分隔成2~8個湯鍋區和0~4個鐵板燒鍋區。該多味套餐鍋結構簡單、緊湊、使用安全穩當;利用一個鍋可以同時進行不同風味或干濕不同的自助烹調,使用安全。
文檔編號A47J27/12GK2927901SQ200620096908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4日
發明者毛本業 申請人:農小潔, 毛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