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虹吸式電咖啡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家用小家電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電熱的煮咖啡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煮咖啡所用的虹吸式咖啡壺通常是用酒精燈加熱玻璃下壺 體,其明火式加熱受環境的溫度、濕度及燃料品質的影響較大,熱效率低,燃
料還會產生廢氣,而且外出時攜帶有燃料較危險;若將現有的下壺體置于非明 火的電磁爐上加熱,其玻璃材質又易裂破,因此,不能與現代的電能相匹配而 更方便、可靠的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下壺體使用電能煮咖 啡,并能控溫的虹吸式電咖啡壺。
本實用新型包括玻璃的漏斗狀上壺體、球形下壺體,下壺體的小口瓶頸與 上壺體的出水管匹配,其技術方案是該下壺體為無底的玻璃球體,其底部為 平板式電加熱盤,平板式電加熱盤下有加熱盤支架,加熱盤支架下設有導電環 上座;與所述下壺體匹配的還有一個可分離的電源底座,電源底座中間設有與
導電環上座相匹配導電柱下座,電源底座的壁上有控制開關及電源指示燈。在 平板式電加熱盤與下壺體的聯接處設有防漏墊圈。
由于本實用新型在保留原虹吸式咖啡壺的結構優點上,采用金屬電加熱盤 與球形玻璃壺相結合,使其能夠用電能直接加熱,其可分離式電源底座,使用 方便,熱效率高,能更適應現代化的生活環境。
以下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虹吸式電咖啡壺的結構示意圖中1 —上壺體,2 —下壺體,3—電源底座,4一平板式電加熱盤,5_ 加熱盤支架,6—導電環上座,11 —出水管,31 —導電柱下座,32—控制開關, 33 —電源指示燈。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虹吸式電咖啡壺,包括玻璃的漏斗狀上壺體1、球形下壺體,下壺體的小口瓶頸與上壺體的出水管匹配,其技術方案是該下
壺體2為無底的玻璃球體,下壺體底部為平板式電加熱盤4,該平板式電加熱 盤下有加熱盤支架5,加熱盤支架下設有導電環上座6;與所述下壺體2匹配的 還有一個可分離的電源底座3,該電源底座中間設有與導電環上座6相匹配導 電柱下座31,電源底座的壁上有控制開關32及電源指示燈33。在平板式電加 熱盤與下壺體的聯接處設有密封圈,使該下壺體的底部無滲透,更牢固。
本實用新型虹吸式電咖啡壺,在下壺體2內裝水,將裝有濾網及咖啡粉的 上壺體1出水管11插入下壺體并銜接緊,下壺體的導電環上座6安放在電源底 座3 ^f導電柱下座31上,接通電源,按下控制開關32,通電加熱平板式電加 熱盤4,壺體內的水升溫至水滾,蒸汽壓力加大,水蒸汽上升經上壺體的出水 管11至上壺體,上升的水與咖啡混合。之后,再按下控制開關切斷電源,下壺 體停止加熱,溫度下降,上壺體已混合好的咖啡液體即自動地順著出水管11 流回下壺體。將上壺體與下壺體分離,從電源底座上取出下壺體,即可從下壺 體中倒出香濃的咖啡。本產品采用金屬電加熱盤,使其能夠用電能直接加熱, 其可分離式電源底座,使用方便,熱效率高,能更適應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同 時保留原虹吸式咖啡壺其下壺體小瓶口及玻璃壺體的結構優點,小瓶口的下壺 體與上壺體銜接緊密,虹吸完好,透明耐高溫玻璃的下壺體可以觀看盛水量以 及沸騰和泡制咖啡的虹吸過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下壺體底部的加熱盤支架5上設有溫控器,該 濕控器與平板式電加熱盤4電連接,達到自動控溫的功能。
權利要求1. 一種虹吸式電咖啡壺,它包括玻璃的漏斗狀上壺體(1)、球形下壺體,下壺體的小口瓶頸與上壺體的出水管匹配,其特征在于該下壺體(2)為無底的玻璃球體,下壺體底部為平板式電加熱盤(4),該平板式電加熱盤下有加熱盤支架(5),加熱盤支架下設有導電環上座(6);與所述下壺體(2)匹配的還有一個可分離的電源底座(3),該電源底座中間設有與導電環上座(6)相匹配的導電柱下座(31),電源底座的壁上有控制開關(32)及電源指示燈(33)。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電咖啡壺,其特征在于在平板式電加熱盤 與下壺體的聯接處設有密封圈。
3、 如權禾J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電咖啡壺,其特征在于下壺體底部的加熱盤支架(5)上設有溫控器,該濕控器與平板式電加熱盤(4)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煮咖啡的虹吸式電咖啡壺。它包括玻璃的漏斗狀上壺體、球形下壺體,其技術方案是該下壺體為無底的玻璃球體,其底部為平板式電加熱盤,平板式電加熱盤下有加熱盤支架,加熱盤支架下設有導電環上座;與所述下壺體匹配的還有一個可分離的電源底座,電源底座中間設有與導電環上座相匹配導電柱下座,電源底座的壁上有控制開關及電源指示燈。由于本實用新型在保留原虹吸式咖啡壺的結構優點上,采用金屬電加熱盤與球形玻璃壺相結合,使其能夠用電能直接加熱,其可分離式電源底座,使用方便,熱效率高,能更適應現代化的生活環境。
文檔編號A47J31/12GK201076363SQ200720007340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0日
發明者袁福軍, 鄭勇志, 陳乃道 申請人:袁福軍;鄭勇志;陳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