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碗碟的洗刷方法

文檔序號:1557063閱讀:64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碗碟的洗刷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洗碗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安裝有柔軟的洗碗條 的洗碗刷來對碗碟進行洗屆lj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洗碗機多為水流噴射式洗碗機,通過電機驅動洗滌泵使洗滌液 在一定的壓力下從噴臂噴出,形成密集的熱水流,同時噴臂發生旋轉,使 洗滌液來回地噴射到餐具上,通過噴射水流實現洗凈作用,洗滌時間較長, 效率低,耗水耗電量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碗碟的洗刷方法,通過類 似于傳統的用洗碗布洗碗的方法,直接讓柔軟的如布類等材料與碗碟表面 接觸,結合普通洗潔精和水的作用,實現對碗碟的快速洗刷,單碗洗刷時 間短、效率高,因為無需涉及高壓高速配件及其驅動,耗電少,造價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首先提供一 種洗碗刷,包括一根可以從電機獲得轉動動力的洗碗軸和若干條洗碗 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碗條一端連接于洗碗軸上、另一端懸空,并 且所述洗碗條是用柔軟的可隨意纏繞彎折而不影響其性能的柔性材料 制成的條狀物,或主要由上述的柔性材料加工而成的條狀物。
尤其地,洗碗條可以是布類材料制成的條狀物,或主要由布類材 料加工而成的條狀物。
其中,所述的洗碗軸可以是中空的管軸,在該管軸內壁設計有螺 紋狀凸緣,管軸后端開口用于洗滌液體進入,前部管壁開有液體出口, 當工作時,管軸內壁的螺紋向前端部運動,使通過后端開口進入管內 的洗滌液體能隨之向前部運動并通過管軸前部的出口流出。
其中,所述的洗碗軸上還可以設置若干個圓片狀定位凸緣,以便 于協助把被洗碗限定于工作位置。
為了避免因為洗碗條意外糾纏而出現事故,洗碗條與洗碗軸的連
7接設計為在正常工作條件下不相脫離,而當洗碗條受到非正常外力的 拉纏作用時可脫離的連接。
其中,洗碗條可以通過固定在洗碗軸上的彈性夾夾緊在洗碗軸上, 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洗碗條可脫 出彈性夾,從而脫離洗碗軸。
其中,洗碗條與洗碗軸連接的一端還可以首先連接在一彈性卡簧 上,再通過把彈性卡簧箍進洗碗軸上配套的定位凹槽實現連接,工作 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所述異常外力可 把彈性卡簧拉離定位凹槽,使之脫離洗碗軸。
其中,洗碗條與洗碗軸連接的一端還可以首先連接在一彈性球體 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卡簧上,再通過把該彈性球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 性卡簧擠壓嵌進洗碗軸上的配套的定位凹腔內實現連接,工作中當洗 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所述外力可把與洗碗條 連接的彈性球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卡簧拉出定位凹腔,使之脫離洗 碗軸。
另外,洗碗條還可以連接于一個軸套上,軸套再套接在洗碗軸上, 軸套和洗碗軸之間通過摩擦的方式傳動,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 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軸套在洗碗條異常拉力的作用下克服摩 擦阻力,不再隨洗碗軸的轉動而轉動。
另外,洗碗軸與動力源之間的傳動方式也可以為摩擦傳動方式, 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洗碗軸在洗 碗條異常拉力的作用下克服傳動部件的摩擦阻力而停止轉動。
另外,因為洗碗條是由柔性材料制成,所以具有對任何形狀碗體 表面的適應性,所以,洗碗刷上的全部洗碗條可以長度相同。
其次,提供一種使用上述的洗碗刷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 于,用電機驅動一個洗碗刷,先洗刷碗的內部或外部,再洗刷碗的外 部或內部,其中在任一時刻至少可以只洗刷碗體的一部分,而通過令
碗持續轉動,使碗的其它部分也獲得洗刷,同時結合洗滌液體實現清 潔的目的。
為提高效率,再提供一種使用前述的洗碗刷的碗碟的洗刷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電機驅動兩個洗碗刷,其中一個洗碗刷負責洗刷碗的 內部,另一個負責洗刷碗的外部,兩個洗碗刷同時工作,并且在任-
8時刻每個洗碗刷至少可以只洗刷碗體的一部分,而通過令碗持續轉動, 使碗的其它部分也獲得洗刷,同時結合洗漆液體實現清潔的目的。
其中,所述的令碗持續轉動,主要是指令碗在原位繞經過碗底中 心的自身輪廓的軸心線持續轉動。
為實現碗的轉動,碗可以側立于一個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主要 由一根被側立的碗的底部賴以倚靠的擋桿和兩根托在側立碗下部碗口 邊沿兩側的支承軸構成,支承軸上設計有定位凸緣,所述定位凸緣剛 好抵在碗口邊沿,而與擋桿一起維持碗的側立,擋桿和支承軸本身設 計為可自由轉動、并具有很小的轉動摩擦力,或設計為與碗之間的摩 擦系數很小,從而使擱在其上的碗具有很小的轉動阻力,并可以在位 于碗內外的兩個洗碗刷對碗所產生的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轉 動。
進一步地,上述的支承軸也可以改為在電機驅動下而同向轉動, 使擱在其上的碗隨之轉動。
碗還可以放置于碗托架上實現轉動,所述碗托架由三條或以上的 支撐條構成適于容納某種大小的圓形碗的形狀,并且在支撐條上安裝 有小輪,碗在托架中主要與小輪接觸,所述小輪的安裝設計為適于實 現碗繞其軸心轉動,且小輪與其輪軸間具有很小的轉動摩擦力。
還可以令支承碗的托架繞自身的軸心線或對稱中心線轉動,從而 實現放置于托架中央的、其軸心線與托架的軸心線近于重合的碗繞其 軸心線轉動。
上述的支承碗的托架可以設計為,包括一個圓形輪狀的軌道,該 軌道的截面為門形狀或口形狀,上述形狀的軌道適于卡在三個安裝在 洗碗腔內的呈品字形分布的定位輪之間,其中中間的定位輪壓在軌道 的上表面,且至少兩邊的兩個定位輪其上帶有定位凸緣,并托在軌道 的下部且其凸緣反扣入軌道的凹槽內或軌道的內表面以定位,并且整
個托架的重心在品形定位區之外;在輪狀軌道的內側面還連接有若干 適當長度的輻條,輻條中又有三條或以上的相互間距相同的較長的輻 條彎曲成形為適于容納某種類型的碗的凹位,整個由所述軌道和輻條 構成的碗托架在上述三個定位輪的夾持支承下能自由轉動,并容易從 三個品形定位輪間裝上和拿出。
為適應不同的碗,可以根據碗的大小或形狀把碗分為若干類,針對不同類型的碗設計適用的碗支承座或托架。
而且,所述的通過令碗持續轉動而完成洗刷,也可以改為保持碗 不動,而令洗碗刷在轉動洗刷的同時繞碗的軸心線轉動,從而以繞碗 轉圈的方式周期性地洗刷到碗的其它部位。
另外,工作時洗碗軸或其軸心延長線經過或至少靠近碗的軸心線 或其延長線,甚至在洗刷碗的內部時還可與所述碗的軸心線重合,且 至少在洗刷碗的內部時、所用的洗碗刷其洗碗軸最前端端點所在的與 該洗碗軸自身相垂直的平面、至少前伸到達與碗底面的中心相交的位 置,甚至還可與所述碗底面盡可能趨向于重合。
作為一種較優的情況,工作時洗碗軸與碗口邊沿所在平面成30 度左右的夾角,且至少在洗刷相對于較淺的普通的菜碟而言的、碗腔 較深的碗盤如飯碗、湯盤的內部時,負責清洗碗內部的洗碗刷其洗碗 軸前端至少應接觸到碗口邊沿所在的平面,最好位于碗腔之內。
進一步地,工作時洗碗刷在碗內碗外的兩個工作位置的狀態關系 為互相平行,前端并齊,被洗碗相對側置于兩個洗碗刷工作位置之間。
進一步地,兩個洗碗刷工作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洗碗軸上安
裝有洗碗條部分的有效工作長度為170mm,工作時兩個洗碗軸位置之 間的距離為120mm,且洗碗軸上的洗碗條長度相同,并且以把洗碗條 垂直于所在洗碗軸、朝向另一洗碗軸位置拉直時,洗碗條末端不超越 另一洗碗軸位置為限。
其中,工作時洗碗軸距洗碗腔底部聚積的洗滌液體的液面的距離
小于洗碗軸到安裝在其上的沿徑向拉直的洗碗條的末端的距離,使轉 動中的洗碗條有可能擊打到洗碗腔底部的洗滌液體,并且工作時洗碗 條總是由下向上洗刷碗體。
其中,工作時洗碗軸距洗碗腔底部聚積的洗滌液體的液面的距離 可以通過調整洗碗軸所處位置的高度來調節,也可以通過增減洗碗腔 內洗滌液體的量來調節,也可以通過調整洗碗腔內儲液盤所處的高度 來調節。
其中,工作時洗碗腔內洗滌液體的液面高度至少到達碗的最下部 位置,但又不高于碗的最下部位置起三分之一側立碗的高度。
另外,洗刷過程中可以通過洗碗條直接帶動聚積于洗碗腔底部的 洗滌液體沖刷碗體,或利用水泵通過噴嘴向洗碗刷或碗噴灑洗滌液體,或通過電機驅動葉輪把洗碗腔底部的洗滌液體飛揚到被洗碗的位置。
另外,洗碗刷或以及其驅動組件可以繞其后部的一個軸轉動,從 而洗碗刷可用轉動的方式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并且,洗碗刷或以及其驅動組件還可以沿一個或多個方向的軌道 移動,從而洗碗刷可用移動的方式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也可設計為令碗支承座或碗托架沿-一個或多個方向的軌道移動, 從而使被洗碗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最后,還提供一種筷子和羹匙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筷子 和羹匙放入一個長形筒狀容器中,并往該筒狀容器中注入洗滌液體, 然后令所述筒狀容器在電機驅動下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交替反 復地轉動,使其中的筷子和羹匙相互運動摩擦,并結合洗滌液體的作 用,實現洗凈的目的。
其中,所述長形筒狀容器其截面可以是圓形或方形甚至多邊形。
其中,所述長形筒狀容器其筒壁上開有若干進排水孔,并設有一 個可放進拿出筷子和羹匙的門。
其中,所述長形筒狀容器其內壁上沿縱向設置有若干條狀凸起。
其中,所述長形筒狀容器水平安裝。
其中,所述長形筒狀容器通過設在兩端的傳動軸安裝在一個固定 不動的外容器中,所述外容器側壁設有進水閥、進洗潔精閥,底部設 有排水閥,上部設有一個可放進拿出筷子和羹匙的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碗碟等的洗刷方法具有如下優點實現設 備結構簡單,功耗低,洗滌效果與手洗相當,單碗洗滌速度快效率高,維 護方便,可以設計為手動裝碗的每次只洗一個碗的單碗洗碗機,也可以設 計為自動裝碗的全自動洗碗機,耗電耗水量只與洗的碗的個數有關,在節 能上有明顯效果。


圖1是一個洗碗刷示意圖2是一個設計有中空螺紋管道的洗碗軸例子;
圖3是一個帶定位凸緣的洗碗軸例子; 圖4是一個摩擦傳動的例子;圖5是工作時洗碗軸與碗相對位置關系的一個例子; 圖6是工作時洗碗軸與碗相對位置關系的另一個例子; 圖7是工作時洗碗軸與碗相對位置關系的再一個例子; 圖8是碗支承座的一個例子;
圖9是箍進洗碗軸上配套的定位凹槽實現連接的彈性卡簧例子; 圖10是嵌進洗碗軸上配套的定位凹腔內實現連接的彈性卡簧例子; 圖11是碗軸心線和碗口邊沿所在平面的示意圖; 圖12是洗碗刷圍繞碗轉圈洗刷的示意圖; 圖13是可以繞自身軸心轉動的碗托架的一個例子; 圖14是一種碗可以在其中轉動的碗托架的例子; 圖15是一個用于揚起洗滌液體的葉輪的例子。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一些例子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的洗碗刷的一個示意圖,所述洗碗刷由洗碗軸 l和洗碗條2組成,其中la為洗碗軸的前端。洗碗軸l可以從電機等動力 源獲得轉動動力,其動力傳動相關組件在圖中沒有畫出,通常而言所述傳 動部件是皮帶輪、齒輪等,而用軸承之類的部件來固定洗碗軸,并且這些 部件通常會安裝在洗碗軸的后部;若干條洗碗條2 —端連接在洗碗軸1的 前部,另一端自由懸空,關鍵在于,所述洗碗條2是用柔軟的可隨意纏繞 彎折而不影響其性能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條狀物,或主要由上述的柔性材料 加工而成的條狀物,尤其地,洗碗條可以是布類材料制成的條狀物,或主 要由布類材料加工而成的條狀物,比如,把適用的布剪裁縫制成布條形狀, 再連接到洗碗軸上。利用如布類的柔軟材料制成洗碗條、再制成洗碗刷, 其優點是在轉動中具有很強的碗體適應性,尤其是,通過令一個洗碗刷上 的全部洗碗條長度相同,而能適應大小凹凸程度不同的碗碟,而且洗刷效 果好。
洗碗軸的截面形狀可以是圓形的、方形的甚或其它形狀,可以結合具體的應用而考慮。比如,當需要將洗碗刷伸入到碗腔內進行洗刷,特別是 被洗碗的碗口又設計為向上的時候,洗滌液體的加入是需要特別考慮的。 如圖2所示,可以把洗碗軸設計為中空的管軸1,在該管軸內壁設計有螺
紋狀凸緣4,管軸后端開口 3用于洗滌液體進入,前部管壁開有液體出口 7, 另外圖中畫出了定位軸承5、傳動齒輪6、管軸前端la,但為畫面清晰起 見沒有畫出洗碗條(在本說明書附圖的其余圖形中均遵循此原則,用洗碗 軸代替了洗碗刷,不再提示)。當工作時,設計管軸的轉動方向為令管軸內 壁的螺紋向前端部運動,這樣可使通過后端開口進入管內的洗滌液體能隨 螺紋的運動而向前部運動并通過管軸前部的出口流出,這時管道內的螺紋 狀凸緣的運動起到一個水泵的作用。洗滌液體進入管軸后端開口可以采用 空中流注的方式或其它可行的方式。
依據被洗碗的支承定位方式不同,有時需要洗碗軸輔助對碗進行定位, 這時可以在洗碗軸上設計若干個圓片狀定位凸緣,如圖3所示,其中l為 洗碗軸,8為定位凸緣,圖中畫出了三個定位凸緣。定位凸緣的半徑大小 及安裝位置以及數量據實際設計而定,需要說明的是,洗碗條可以安裝在 定位凸緣之間,而不存在不利影響。
洗碗條可以永久性地固定于洗碗軸上,設計合適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但從安全方面考慮,甚至于方便拆換方面考慮,可設計為在正常工作條件 下與洗碗軸不相脫離,而當洗碗條受到非正常外力的拉纏作用時可脫離的 連接方式。具體設計中可以經過試驗后確定一個非正常外力的大小值,當 洗碗條受到的拉力大于該值,即脫離洗碗軸,以避免因意外的纏繞而導致 人機事故。
一種可脫離的連接方式為,洗碗條通過固定在洗碗軸上的彈性夾夾緊 在洗碗軸上,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洗 碗條可脫出彈性夾,從而脫離洗碗軸。其中的彈性夾在生活中已經很常見, 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把洗碗軸連接洗碗條的部分設計為方形,在其上的一 面或多面上直接焊接上設計合適的彈性夾,或用螺釘固定,然后洗碗條夾 在其上即可。
另一個連接方式為,洗碗條與洗碗軸連接的一端首先連接在一彈性卡 簧上,再通過把彈性卡簧箍進洗碗軸上配套的定位凹槽實現連接,工作中 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 一個設定值時,所述異常外力可把彈
13性卡簧拉離定位凹槽,使之脫離洗碗軸。假設洗碗軸為圓形,則彈性卡簧 可設計為如圖9所示的樣子,通過圓弧形卡簧的開口卡簧可以箍進洗碗軸 上配套的大小相當的定位凹槽,圖中16指示的那一段位置用于連接洗碗 條。
再一個連接方式為,洗碗條與洗碗軸連接的一端首先連接在一彈性球 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卡簧上,再通過把該彈性球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 卡簧擠壓嵌進洗碗軸上的配套的定位凹腔內實現連接,工作中當洗碗條受 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所述外力可把與洗碗條連接的彈性 球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卡簧拉出定位凹腔,使之脫離洗碗軸。以彈性卡
簧為例,可設計為如圖io的樣子,其中的n所指示的張開的部分以及與 其對稱的另一部分可以用力壓縮到平行后冉〗土進洗碗軸上的大小配套的定 位凹腔內,該卡簧進入到凹腔內后因為失去外部壓力而重新張開恢復如圖 中所示的樣子,正常情況下便出不來了。圖中is所指示的那一段位置用于 連接洗碗條。
另外,洗碗條還可以連接于一個軸套上,軸套再套接在洗碗軸上,軸 套和洗碗軸之間通過摩擦的方式傳動,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 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軸套在洗碗條異常拉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阻力,不
再隨洗碗軸的轉動而轉動。如圖4所示為摩擦傳動的一個例子的簡化圖示, 不能代表洗碗軸的全貌。圖4包含了上下兩個部分,其中上面的圖是主視 圖,下面的圖是俯視圖(本文中凡一個圖中包含了上下兩個圖的,除非特 別說明,否則都是主視圖和俯視圖的關系,以后不再提示),其中l為洗碗 軸,9為軸套,如果不考慮摩擦部件的影響,軸套與洗碗軸之間的吻合是 有合適的間隙的、以使相互間可以自由轉動的,但圖中可以看到軸套9上 開有孔,孔中裝有摩擦塊12、彈簧11和鎖緊螺釘10,鎖緊螺釘10可以調 整彈簧的壓縮程度,摩擦塊12在彈簧11的壓力下與套在軸套中的洗碗軸 接觸,并壓緊在洗碗軸上,從而在二者之間產生了阻止相對轉動的靜摩擦 力,正常工作條件下連接在軸套上的洗碗條受到的外部拉力不足以使軸套 中的摩擦塊12克服與洗碗軸1之間的靜摩擦力的作用,因而軸套隨洗碗軸 的轉動而轉動;當洗碗條受到的外部拉力在軸套的切線方向上大到一個設 定的值時,摩擦塊12將克服與洗碗軸l之間的靜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軸套 與洗碗軸間開始出現相對運動,表現為洗碗軸仍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但軸套不動了,相當于俗稱的"打滑",從而避免因洗碗條的糾纏等造成人機傷害。
同樣道理,洗碗軸與動力源之間的傳動方式也可以采用摩擦傳動方式, 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洗碗軸在洗碗條 異常拉力的作用下克服傳動部件的摩擦阻力而停止轉動,其傳動原理完全 可以參考圖4的情況,不再討論。
基于上面討論的洗碗刷,可以得到一個碗碟的洗刷方法用電機驅動 一個洗碗刷,先洗刷碗的內部或外部,再洗刷碗的外部或內部,其中在任 一時刻至少可以只洗刷碗體的一部分,而通過令碗持續轉動,使碗的其它 部分也獲得洗刷,同時結合洗滌液體實現清潔的目的,參考圖7可以容易
理解這個方法。圖中1L、 1R表示了洗碗刷的兩個工作位置,la指示了洗 碗軸的前端,13所示為被洗碗。顯然,當洗碗刷位于1L的位置時,轉動 中的洗碗刷可以洗刷到碗體外部的靠近洗碗刷的一部分,可以設想,當令 碗持續轉動,比如繞自身軸心線持續轉動,碗體外部的其它部分也將重復 地靠近洗碗刷,從而獲得洗刷;同樣道理,當洗碗刷位于1R的位置時, 將可洗刷到碗腔內部。 '
為了提高效率,可以直接用電機驅動兩個洗碗刷來工作,其中一個洗 碗刷負責洗刷碗的內部,另一個負責洗刷碗的外部,兩個洗碗刷同時工作, 并且在任一時刻每個洗碗刷至少可以只洗刷碗體的一部分,而通過令碗持 續轉動,使碗的其它部分也獲得洗刷,同時結合洗滌液體實現清潔的目的。 其洗刷原理同樣可以參考圖7來理解,這時圖中1L、 1R表示兩個洗碗刷, 1L負責洗刷碗的外部,1R負責洗刷碗的內部,可以想象,當兩個洗碗刷 同時轉動,同時也令碗持續轉動、如繞自身軸心線持續轉動,則碗體的內 外部將同時獲得洗刷。
此處順便解釋本文涉及的碗軸心線的概念,如圖11所示,圖中20所 示即是碗13的軸心線,該軸心線是通過碗底面中心的(或者是圓形碗的圓 形輪廓的圓心)并垂直于碗底面的一條參考直線,因為常見的幾乎所有的 碗的形狀都是有規則的,甚至大部分是圓形的,碗體各部分是以上述的軸 心線為對稱的,所以軸心線意味著碗的中心位置,也意味著通過令碗繞其軸心線轉動的方式容易獲得重復的洗刷,有利于簡化洗碗工具的設計。圖 中19是碗口邊沿所在的參考平面,下文中會涉及。
上述兩個碗碟的洗刷方法中所述的令碗持續轉動,主要是指令碗在原 位繞經過碗底面中心的自身輪廓的軸心線持續轉動。另外,滾動也是一種 方式,但本文不討論涉及滾動的問題,因為其本質并無太大不同。
現在考慮在洗刷過程中如何實現碗繞自身軸心線持續轉動,這里提出 一個方法,如圖8所示令碗側立于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主要由一根被 側立的碗13的底部賴以倚靠的擋桿15和兩根托在側立碗下部碗口邊沿兩
側的支承軸14構成,支承軸上設計有定位凸緣14a,所述定位凸緣14a剛 好抵在碗口邊沿,而與擋桿15—起維持碗的側立,擋桿和支承軸本身設計 為可自由轉動、并具有很小的轉動摩擦力,或設計為與碗之間的摩擦系數 很小,從而使擱在其上的碗具有很小的轉動阻力,并可以在位于碗內外的 兩個洗碗刷對碗所產生的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轉動,如圖所示,假 設圖中采用雙刷洗碗的方式,且兩個洗碗軸反向轉動,則內外洗碗條與碗 之間會產生一個有利于碗轉動的摩擦力合力,只要碗受到的來自擋桿和支 承軸的摩擦阻力足夠小,碗將繞自身軸心線持續轉動。為簡潔起見,圖中 并沒有畫出擋桿和支承軸的更多細節,機械設計領域的技術員應不難實現 其自由轉動的設計。 、
上述的支承軸14也可以改由電機驅動,并設計為兩個支承軸同向轉 動,則碗的轉動不必依賴于洗碗刷的作用,而可確保碗繞自身軸心線轉動。
碗還可以放置于專門設計的碗托架上,如圖14所示,所述碗托架由三 條或以上的支撐條28構成適于容納某種大小的圓形碗13的形狀,并且在 支撐條28上安裝有小輪29,碗在托架中主要與小輪接觸,所述小輪的安 裝設計為適于實現碗繞其軸心轉動,且小輪與其輪軸間具有很小的轉動摩 擦力。圖14中下面的圖是上面的圖中小輪與碗接觸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另外,還可以設計為令支承碗的托架繞自身的軸心線或對稱中心線轉 動,從而實現放置于托架中央的、其軸心線與托架的軸心線近于重合的碗 繞其軸心線轉動的方式,增強對碗的適應性。 一個例子如圖13所示,所述 的支承碗的托架包括一個圓形輪狀的軌道22,該軌道的截面27為門形狀
16或口形狀,上述形狀的軌道適于卡在三個安裝在洗碗腔內的呈品字形分布 的定位輪之間,其中中間的定位輪23壓在軌道的上表面,且至少兩邊的兩
個定位輪24L和24R其上帶有定位凸緣(圖中24L和24R前端的小圓輪狀 物),此兩個定位輪托在軌道22的下部且其凸緣反扣入軌道的凹槽內或軌 道的內表面以防止軌道脫出,并且整個托架的重心在品形定位區之外;在 輪狀軌道的內側面還連接有若干適當長度的輻條26,輻條中又有三條或以 上的相互間距相同的較長的輻條25彎曲成形為適于放置某種類型的碗的 凹位,整個由上述軌道和輻條構成的碗托架在上述三個定位輪的夾持支承 下能自由轉動,并容易從三個品形定位輪間裝上和拿出。圖屮右上角為主 視圖的A向剖視圖,右下角為立體圖,有助T理解整體結構。
這里有必要說明,本發明所說的碗支承座,或碗托架,并不強調一個 支承座或托架可以適應所有的碗,實際上完全可以把碗按大小或形狀分為 幾類,針對不同類型的碗設計適用的碗支承座或托架。
另外,前述的通過令碗持續轉動完成洗刷,也可以改為保持碗不動, 而令洗碗刷在轉動洗刷的同時繞碗的軸心線轉動,從而以繞碗轉圈的方式 周期性地洗刷到碗的其它部位。如圖12所示,畫出了洗碗刷1沿軌道21 對碗13轉圈洗刷的原理示意。實用中,洗碗刷可以與其電機驅動組件一起 作為一個整體沿軌道轉圈,機械設計上不難實現。
圖7中的兩個洗碗軸是互相平行安裝的,碗口邊沿所在平面與洗碗軸 是有一夾角的,碗體還有點傾斜,這種位置關系只是一種較優的實施方式, 并不意味著是唯一的方式,碗與洗碗軸的位置關系可以有很多的變化,同 樣可以滿足實施洗刷的要求。再一個例子如圖5所示,負責洗刷碗內部的 洗碗軸是垂直于碗底平面的、與碗軸心線重合的、洗碗軸前端伸入到碗腔 內部甚至接觸到碗底進行洗刷的,再一個例子如圖6所示,圖6的情況則 介于圖5和圖7兩者之間,更具代表性。由上述三個圖可以發現,利用本 發明所述的洗碗刷來洗碗至少具備如下特征工作時洗碗軸或其軸心延長 線經過或至少靠近碗的軸心線或其延長線,甚至在洗刷碗的內部時還可與 所述碗的軸心線重合,且至少在洗刷碗的內部時、所用的洗碗刷其洗碗軸 最前端端點所在的與該洗碗軸自身相垂直的平面、至少前伸到達與碗底面 的中心相交的位置,甚至還可與所述碗底面盡可能趨向于重合。滿足上述特征即可獲得很好的洗刷效果。
上面說到工作時洗碗軸或其軸心延長線經過或至少靠近碗的軸心線或 其延長線,這意味著,可以確保洗碗軸指向碗的中心,從而可以利用碗體 對稱于碗軸心線的特征,當然,因為洗刷時洗碗條至少可以覆蓋碗體靠近 洗碗軸的一片區域,所以洗碗軸不經過、而僅靠近碗的軸心線,也可獲得 滿意效果;從圖5的例子可以看到,洗刷碗內部時的一個極端的情形是洗 碗軸還可與碗的軸心線重合,這時圖中負責洗刷碗內部的洗碗軸,最好采 用本發明內容之一的如圖2所示的帶中空螺紋管道的洗碗軸,有利于洗滌 液體進入碗腔內部;并且,為了確保碗的中心位置獲得有效洗刷,至少在
洗刷碗內部時,當然,最好洗刷碗的外部時也如此,洗碗軸應前伸跨入碗 的上下空間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可用碗底面的中心來參考,又考慮到洗 碗軸位置的多樣性,所以表達為,洗碗軸最前端端點所在的與該洗碗軸自 身相垂直的平面、至少應前伸到達與碗底面的中心相交的位置,以確保轉 動中的洗碗條可以洗刷到碗底面的中心,甚至還可與所述碗底面盡可能趨 向于重合,這里所說的重合與前面提到的與碗的軸心線重合是極相近的情 形,即洗碗軸垂直于碗底面并且前端盡可能地靠近碗底面。
在上一段討論的基礎上,洗碗軸與碗的位置關系的一個較優的實施情
況為,工作時洗碗軸與碗口邊沿所在平面成30度左右的夾角,且至少在洗 刷相對于較淺的普通的菜碟而言的、碗腔較深的碗盤如飯碗、湯盤的內部 時,負責清洗碗內部的洗碗刷其洗碗軸前端至少應接觸到碗口邊沿所在的 平面,最好位于碗腔之內。從圖7可以看到上述設計思想,可以確保碗的 內部的有效洗刷,并特別有利于開始和結束清洗動作時的碗和洗碗刷之間 的相互到位。
進一步地,工作時洗碗刷在碗內碗外的兩個工作位置的狀態關系設計 為互相平行,前端并齊,被洗碗相對側置于兩個洗碗刷工作位置之間,如 圖7所示,這個設計適用于單刷或雙刷的洗碗方法。
進一步地, 一個很好的實施方式如圖8所示,兩個洗碗刷工作位置位 于同一水平面上,這樣可以使在洗刷碗內碗外時洗碗條均可能接觸到洗碗 腔底部的洗滌液體;洗碗軸上安裝有洗碗條部分的有效工作長度為 170mm,這個長度意味著幾乎可以洗刷半徑大至170mm的盤碟;工作時兩 個洗碗軸位置之間的距離為120mm,且洗碗軸上的洗碗條長度相同,并且
18以把洗碗條垂直于所在洗碗軸、朝向另一洗碗軸位置拉直時,洗碗條末端 不超越另一洗碗軸位置為限,這可以確保洗碗條不會纏繞到另一洗碗軸上,
在這里,洗碗條的長度可定為120mm。
上述基礎上,工作時洗碗軸距洗碗腔底部聚積的洗滌液體的液面的距 離應小于洗碗軸到沿徑向拉直的洗碗條的末端的距離,使轉動中的洗碗條 有可能擊打到洗碗腔底部的洗滌液體,并且工作時洗碗條總是由下向上洗 刷碗體。洗碗條由下向上洗刷碗體的方式有利于帶動洗碗腔底部聚積的洗 滌液體以合適的速度沖向碗體表面,可以增強洗滯lj效果。
因為常用的碗盤大小會有不同,而洗碗刷總應位于側立碗的中部高度 的位置,而洗碗條長度是不變的,為確保工作時洗碗條能接觸到洗滌液體, 必要時,需要調整。洗碗軸距洗碗腔底部聚積的沈滌液體的液面的距離可 以通過調整洗碗軸所處位置的高度來調節,也可以通過使用泵等手段來增 減控制洗碗腔內洗滌液體的量來調節,也可以通過調整洗碗腔內儲液盤所 處的高度來調節(支承座安裝在儲液盤上,所以也相當于調節支承座)。并 且,無論如何調節,工作時洗碗腔內洗滌液體的液面高度至少到達碗的最 下部位置,但又不高于碗的最下部位置起三分之一側立碗的高度,這樣可 保證較好的洗漆效果。
上面已經提到,洗刷過程中可以通過洗碗條直接帶動聚積于洗碗腔底 部的洗滌液體沖刷碗體,這是最便利的方式,如果是洗碗條不能接觸到洗 碗腔底部液體的設計,或作為輔助的方式,也可利用水泵通過噴嘴向洗碗 刷或碗噴灑洗滌液體,或通過電機驅動葉輪把洗碗腔底部的洗滌液體飛揚 到被洗碗的位置,達到利用洗碗刷結合洗滌液體實現對碗清潔的目的。其
中所述葉輪可參考圖15的例子。
另外,對于單洗碗刷工作的方式,必然涉及一個洗碗刷移動到位的問 題。即使是雙洗碗刷工作的方式,為了實現對不同的碗更好的適應性,以 及更好的人性化設計,洗碗刷也可以設計為工作時到位,并可以根據不同 大小形狀的碗到達不同的位,而在洗刷完成一個碗后收回到某個位置的方 式。這時,可設計為,洗碗刷或以及其驅動組件可以繞其后部的一個軸轉 動,從而洗碗刷可用轉動的方式到達或離幵工作位置;洗碗刷或以及其驅動組件還可以沿一個或多個方向的軌道移動,從而洗碗刷可用移動的方式 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相反,也可以設計為令洗碗刷不動,而令碗支承座或碗托架沿一個或 多個方向的軌道移動,從而使被洗碗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當然,也可以令碗支承座或碗托架以及洗碗刷都通過移動或轉動或混 合的方式實現相互之間的到位。
上面所述的方法適用于碗的洗刷,但不適用于筷子等細小長形的食具 的洗刷,這里再提出一種筷子和羹匙等的洗刷方法,方法為,把筷子和羹 匙放入一個長形筒狀容器中,并往該筒狀容器中注入洗滌液體,然后令所 述筒狀容器在電機驅動下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交替反復地轉動,使 其中的筷子和羹匙相互運動摩擦,并結合洗滌液體的作用,實現洗凈的目 的。
其中,所述長形筒狀容器其截面可以是圓形或方形,甚至是多邊形,
其大小與應用的方向有關,比如對于普通的家用,100到150mm的大小已 經合適,而容器的長度比常用的筷子稍長即可;所述長形筒狀容器其筒壁 上開有若干進排水孔,這些進排水孔也用于排出食物殘渣等異物,并有必 要在一個長形面的側壁設一個可放進拿出筷子和羹匙的門;還可以在長形 筒狀容器的內壁上沿縱向設置若干條狀凸起,這些條狀凸起有利于更好地 帶動筷子等相互運動摩擦;并且所述長形筒狀容器以水平安裝最好,在其 兩端設有傳動軸,并且通過傳動軸安裝在一個與所述長形筒狀容器的外形 配套的固定不動的外容器中;所述外容器側壁設有進水閥、進洗潔精閥, 底部設有排水排污閥,上部同樣設有一個可放進拿出筷子和羹匙的門,并 設計為停止清洗時安裝在內部的長形筒狀容器的門總對應于外容器的門, 即兩個門的開口方向相同(這一點只要安裝一個位置傳感器來關聯驅動電 機的停止即可實現),使方便放進拿出筷子等操作;另外,'外容器兩端應安
裝有位于內部的長形筒狀容器賴以轉動的軸的軸承,外部的電機通過長形 筒狀容器的轉動軸驅動長形筒狀容器轉動。
2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 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洗碗刷,包括一根可以從電機獲得轉動動力的洗碗軸和若干條洗碗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碗條一端連接于洗碗軸上、另一端懸空,并且所述洗碗條是用柔軟的可隨意纏繞彎折而不影響其性能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條狀物,或主要由上述的柔性材料加工而成的條狀物。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條可以是布類材 料制成的條狀物,或主要由布類材料加工而成的條狀物。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碗軸可以是 中空的管軸,在該管軸內壁設計有螺紋狀凸緣,管軸后端開口用于洗滌液 體進入,前部管壁開有液體出口,當工作時,管軸內壁的螺紋向前端部運 動,使通過后端開口進入管內的洗滌液體能隨之向前部運動并通過管軸前 部的出口流出。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碗軸上可以 設置若干個圓片狀定位凸緣。
5. 根據權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條與洗 碗軸的連接為在正常工作條件下不相脫離,而當洗碗條受到非正常外力的 拉纏作用時可脫離的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條通過固定在洗 碗軸上的彈性夾夾緊在洗碗軸上,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 過一個設定值時,洗碗條可脫出彈性夾,從而脫離洗碗軸。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條與洗碗軸連接 的一端首先連接在一彈性卡簧上,再通過把彈性卡簧箍進洗碗軸上配套的 定位凹槽實現連接,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 時,所述異常外力可把彈性卡簧拉離定位凹槽,使之脫離洗碗軸。
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條與洗碗軸連接 的一端首先連接在一彈性球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卡簧上,再通過把該彈 性球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卡簧擠壓嵌進洗碗軸上的配套的定位凹腔內實 現連接,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所述外 力可把與洗碗條連接的彈性球體或彈性圓柱體或彈性卡簧拉出定位凹腔, 使之脫離洗碗軸。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條連接于一個軸 套上,軸套再套接在洗碗軸上,軸套和洗碗軸之間通過摩擦的方式傳動,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軸套在洗碗條異 常拉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阻力,不再隨洗碗軸的轉動而轉動。
10. 根據權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軸與 動力源之間的傳動方式為摩擦傳動方式,工作中當洗碗條受到異常外力作 用并超過一個設定值時,洗碗軸在洗碗條異常拉力的作用下克服傳動部件 的摩擦阻力而停止轉動。
11.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碗刷,其特征在于,洗碗刷上的洗 碗條長度相同。
12. —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刷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 于,用電機驅動----個洗碗刷,先洗刷碗的內部或外部,再洗刷碗的外部或 內部,其中在任一時刻至少可以只洗刷碗體的一部分,而通過令碗持續轉 動,使碗的其它部分也獲得洗刷,同時結合洗滌液體實現清潔的目的。
13. —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刷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電機驅動兩個洗碗刷,其中一個洗碗刷負責洗刷碗的內部,另一個 負責洗刷碗的外部,兩個洗碗刷同時工作,并且在任一時刻每個洗碗刷至 少可以只洗刷碗體的一部分,而通過令碗持續轉動,使碗的其它部分也獲 得洗刷,同時結合洗滌液體實現清潔的目的。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令碗持續轉動,主要是指令碗在原位繞經過碗底中心的自身輪廓的軸 心線持續轉動。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碗側立 于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主要由一根被側立的碗的底部賴以倚靠的擋桿和 兩根托在側立碗下部碗口邊沿兩側的支承軸構成,支承軸上設計有定位凸 緣,所述定位凸緣剛好抵在碗口邊沿,而與擋桿一起維持碗的側立,擋桿 和支承軸本身設計為可自由轉動、并具有很小的轉動摩擦力,或設計為與 碗之間的摩擦系數很小,從而使擱在其上的碗具有很小的轉動阻力,并可 以在位于碗內外的兩個洗碗刷對碗所產生的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轉 動。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支承軸也可以由電機驅動而同向轉動,使擱在其上的碗隨之轉動。
17.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碗放置 于碗托架上,所述碗托架由三條或以上的支撐條構成適于容納某種大小的圓形碗的形狀,并且在支撐條上安裝有小輪,碗在托架中主要與小輪接觸, 所述小輪的安裝設計為適于實現碗繞其軸心轉動,且小輪與其輪軸間具有 很小的轉動摩擦力。
18.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令 支承碗的托架繞自身的軸心線或對稱中心線轉動,從而實現放置于托架中 央的、其軸心線與托架的軸心線近于重合的碗繞其軸心線轉動。
19.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碗的托架包括一個圓形輪狀的軌道,該軌道的截面為門形狀或口形狀, 上述形狀的軌道適于卡在三個安裝在洗碗腔內的呈品字形分布的定位輪之 間,其中中間的定位輪壓在軌道的上表面,且至少兩邊的兩個定位輪其上帶有定位凸緣,并托在軌道的下部且其凸緣反扣入軌道的凹槽內或軌道的內表面以定位,并且整個托架的重心在品形定位區之外;在輪狀軌道的內 側面還連接有若干適當長度的輻條,輻條中又有三條或以上的相互間距相 同的較長的輻條彎曲成形為適于容納某種類型的碗的凹位,整個由所述軌 道和輻條構成的碗托架在上述三個定位輪的夾持支承下能自由轉動,并容 易從三個品形定位輪間裝上和拿出。
20. 根據權利要求15到19之一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根據碗的大小或形狀把碗分為若干類,針對不同類型的碗設計適用的 碗支承座或托架。
21.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通過令碗持續轉動完成洗刷,也可以改為保持碗不動,而令洗碗刷在 轉動洗刷的同時繞碗的軸心線轉動,從而以繞碗轉圈的方式周期性地洗刷. 到碗的其它部位。
22.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 作時洗碗軸或其軸心延長線經過或至少靠近碗的軸心線或其延長線,甚至 在洗刷碗的內部時還可與所述碗的軸心線重合,且至少在洗刷碗的內部時、 所用的洗碗刷其洗碗軸最前端端點所在的與該洗碗軸自身相垂直的平面、 至少前伸到達與碗底面的中心相交的位置,甚至還可與所述碗底面盡可能 趨向于重合。
23. 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時 洗碗軸與碗口邊沿所在平面成30度左右的夾角,且至少在洗刷相對于較淺 的普通的菜碟而言的、碗腔較深的碗盤如飯碗、湯盤的內部時,負責清洗碗內部的洗碗刷其洗碗軸前端至少應接觸到碗口邊沿所在的平面,最好位 于碗腔之內。
24. 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時洗碗刷在碗內碗外的兩個工作位置的狀態關系為互相平行,前端并齊,被 洗碗相對側置于兩個洗碗刷工作位置之間。
25. 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兩個洗 碗刷工作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洗碗軸上安裝有洗碗條部分的有效工作 長度為170mm,工作時兩個洗碗軸位置之間的距離為120mm,且洗碗軸上 的洗碗條長度相同,并且以把洗碗條垂直于所在洗碗軸、朝向另一洗碗軸 位置拉直時,洗碗條末端不超越另一洗碗軸位置為限。
26. 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時 洗碗軸距洗碗腔底部聚積的洗滌液體的液面的距離小于洗碗軸到安裝在其 上的沿徑向拉直的洗碗條的末端的距離,使轉動中的洗碗條有可能擊打到 洗碗腔底部的洗滌液體,并且工作時洗碗條總是由下向上洗刷碗體。
27. 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時 洗碗軸距洗碗腔底部聚積的洗滌液體的液面的距離可以通過調整洗碗軸所 處位置的高度來調節,也可以通過增減洗碗腔內洗滌液體的量來調節,也 可以通過調整洗碗腔內儲液盤所處的高度來調節。
28. 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時 洗碗腔內洗滌液體的液面高度至少到達碗的最下部位置,但又不高于碗的 最下部位置起三分之一側立碗的高度。
29.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或25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 于,洗刷過程中可以通過洗碗條直接帶動聚積于洗碗腔底部的洗滌液體沖 刷碗體,或利用水泵通過噴嘴向洗碗刷或碗噴灑洗滌液體,或通過電機驅 動葉輪把洗碗腔底部的洗滌液體飛揚到被洗碗的位置。
30.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洗 碗刷或以及其驅動組件可以繞其后部的一個軸轉動,從而洗碗刷可用轉動 的方式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31.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洗碗刷或以及其驅動組件可以沿一個或多個方向的軌道移動,從而洗碗刷可 用移動的方式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32. 根據權利要求15到18之一所述的碗碟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支承座或碗托架可以沿一個或多個方向的軌道移動,從而使被洗 碗到達或離開工作位置。
33. —種筷子和羹匙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筷子和羹匙放入一 個長形筒狀容器中,并往該筒狀容器中注入洗滌液體,然后令所述筒狀容 器在電機驅動下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交替反復地轉動,使其中的筷 子和羹匙相互運動摩擦,并結合洗滌液體的作用,實現洗凈的目的。
34.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形筒狀 容器其截面可以是圓形或方形甚至多邊形。
35.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形筒狀 容器其筒壁上開有若干進排水孔,并設有一個可放進拿出筷子和羹匙的門。
36.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形筒狀 容器其內壁上沿縱向設置有若干條狀凸起。
37.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形筒狀 容器水平安裝。
38.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洗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形筒狀 容器通過設在兩端的傳動軸安裝在一個固定不動的外容器中,所述外容器 側壁設有進水閥、進洗潔精閥,底部設有排水閥,上部設有一個可放進拿 出筷子和羹匙的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碗碟的洗刷方法,包括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條狀物結合一根洗碗軸制成的洗碗刷,和依據所述洗碗刷實施的洗碗方法通過電機驅動洗碗刷對碗實施洗刷,并且在任一時刻至少可以只洗刷碗體的一部分,而通過令碗持續轉動,使碗的其它部分也獲得洗刷,同時結合洗滌液體實現清潔的目的。實施本發明具有實現設備結構簡單,功耗低,洗刷效果與手洗相當,單碗洗刷速度快效率高,維護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A47L15/00GK101574251SQ20081009647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6日
發明者偉 黃 申請人:偉 黃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