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湯漏兩用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餐具或一種廚具,特別涉及到一種具有湯勺 和漏勺兩種功能的湯漏兩用勺。
背景技術:
勺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餐、廚具,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一種工具。勺根據自身功能的不同, 一般可以分為湯勺、漏勺、飯勺 等等。
現有的湯勺的勺體一般為一平滑的凹弧面,主要用來盛湯或者盛取
較為細碎的實物;現有漏勺一般結構是勺體的凹弧面上分布有許多漏 孔,用于撈取食物而將湯料濾出或是用來承裝較為粗糙的食物。湯勺和 漏勺在很多場合會被同時用到,如現在十分流行的火鍋,通常都是同時 需要使用湯勺和漏勺。
現有技術中, 一般用餐的時候會同時提供湯勺和漏勺來滿足用餐者 或者烹飪者的需要。然而,用餐或者烹飪時還會有其他器具,如筷子、 盆子等器具,占用了很大的位置,在用餐或者烹飪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 更換器具,給用餐者或烹飪者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為了克服上述困難,人們設計出一種兩用勺,即在普通的湯勺體的 半個勺體部分的上部設置若干個漏孔,當勺體向設置有漏孔的一側傾斜 的時候,該勺即可作為漏勺使用。這樣的結構使得湯勺勺體的使用面積 減小,影響了湯勺的使用效果,而且作為湯勺使用時,也必須得將勺體 傾斜一定的角度,使用也比較麻煩。也有人采用在原有勺體的小半部分 使用濾網片的結構,這樣的結構也使得勺體作為湯勺時候的功能受到影響,即影響了外觀又不夠實用。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勺來解決上述問題和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勺在使用的功能和結構上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 型提供一種湯漏兩用勺,它不僅能夠作為湯勺使用,還具有漏勺的功 能,且不對湯勺部分產生影響,結構簡單、美觀,實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湯漏兩用勺,包括一勺體及連接于勺體上的手柄,其特征在
于,所述勺體包括一凹弧面形的主勺體和一輔勺體,輔勺體連設于主
勺體周緣口的一側,所述輔勺體為一漏網結構,且輔勺體和與之連接
的主勺體部分形成一半漏網狀的凹弧面的勺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勺體和輔勺體分別成型后互相固定連接,或
主勺體和輔勺體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輔勺體的漏網包括若干層呈放射狀的圓弧線
以及設置在圓弧線上連接所述圓弧線的連接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每層圓弧的兩端均連接于所述主勺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線一端連接于主勺體上,另一端連接于所
述輔勺體漏網的最外層的圓弧線,且所述連接線與每層圓弧線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線可以設置在圓弧線的中部或側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輔勺體的面積小于或等于主勺體的面積的一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勺體和手柄分別成型后互相固定連接,或勺體和手柄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柄上設置有一可方便使用者手持的防滑的 手持部。
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上還可以設置一用來懸掛的掛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種湯漏兩用勺,它通過在主勺體上 設置一漏網狀的輔勺體,把湯勺和漏勺的功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既 不影響湯勺的使用,還增加了漏勺的使用功能。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 單、制造方便,為人們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中沿a-b線的剖視圖。
圖3是
圖1中部分結構示意圖展示了新形成勺體的結構。
圖4是本實用新型正視圖。 主要部件符號說明
1手柄 11手持部 12掛孔
2勺體 21主勺體
22輔勺體 221圓弧線 222連接線
24新勺體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描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
參考附圖中的一個首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請參考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上我們可以看出, 一種湯漏兩用勺,包括一勺體2及連接于勺體上的手柄1,勺體 2包括一凹弧面形的主勺體21和一輔勺體22。主勺體21為普通湯勺 勺體形狀,主勺體21周緣口的一側連接有輔勺體22,輔勺體22為一 漏網結構,輔勺體22呈弧狀與主勺體連接,且輔勺體22和與之連接 的主勺體21部分形成一半漏網狀的凹弧面的勺體(如圖3所示),形 成的勺體與主勺體結構相似,面積等于或者小于主勺體。新形成的勺 體就是一個一半是漏網一半是湯勺樣的勺體。
主勺體21和輔勺體22可以是一體成型的,也可以是分別成型后 通過焊接、鉚接、黏合等方式連接在一起。勺體2和手柄1可以分別 成型后通過焊接、鉚接、黏合等方式互相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或勺體 2和手柄1一體成型。此外,手柄1上設置有一可方便使用者手持的 防滑的手持部11,以方便用戶在使用的時候用手拿捏。手持部11可 以采用隔熱防滑的材料構成。手柄1上還可以設置一用來懸掛的掛孔 12,以方便用戶把勺子掛起來。
輔勺體22為一漏網結構,由若干層呈放射狀的同心圓弧線221 和連接線222構成,其具體結構我們可以在圖2中詳細描述。
如圖2所示,為圖l中沿a-b線的結構剖視圖。圖中我們可以看 到,從剖面可以看到輔勺體22和與之連接的主勺體21部分形成一半 漏網狀的凹弧面的勺體(如圖3所示),新形成的勺體和主勺體21相 似,面積小于或者等于主勺體21。輔勺體22包括若干層呈放射狀的 同心圓弧線221以及連接各層圓弧線的連接線222。每層圓弧線221 的兩端均連接于所述主勺體21,連接線222 —端連接于主勺體21上, 另一端連接于所述輔勺體漏網的最外層的圓弧線221上,且所述連接線222與每層圓弧線221相連接,形成一漏網結構。連接線222可以 根據需要設置在圓弧線層的中間或者側邊,且連接線222可以是和圓 弧線221—體成型也可以是分別成型后通過焊接、鉚接、黏合等方式 連接在一起。
如圖3所示,為圖l中的部分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新形成的勺體 的結構。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形成的勺體一半是主勺體21的 一部分,另一部分為輔勺體22,這兩部分弧接形成一個一半為普通勺 體一半為漏網狀的凹弧面的新勺體24。新形成的勺體24和主勺體21 相似,面積小于或者等于主勺體21。
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更直觀的表示了本實用新 型的結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主勺體21為一大概半球面形的勺體, 而輔勺體22為一大概1/4球面形的漏網結構,輔勺體22和與之連接 的主勺體21部分形成一半漏網狀的大概半球面形的勺體。新的勺體 一半為漏網一半為普通勺體。輔勺體22的面積可根據需要設置為主 勺體的一半或者小于主勺體的一半。手柄1的中心線位于主勺體21 的平分面上,以方便操作。
使用時,若需要使用湯勺,因為主勺體21的結構沒有發生變化, 湯勺的使用效果不會產生影響,只需要按照湯勺使用方式使用即可。 若需要使用漏勺的時候,則需要把勺體2傾向輔勺體22的漏網結構 的部分,過濾掉湯汁、水分以及細碎的食物,達到漏勺的使用功效。
本實用新型在不影響原有湯勺的使用功能上,增加了漏勺的使用 功能,給使用者帶來了方便。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既經濟實用又 美觀大方。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 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 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湯漏兩用勺,包括一勺體及連接于勺體上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勺體包括一凹弧面形的主勺體和一輔勺體,輔勺體連設于主勺體周緣口的一側,所述輔勺體為一漏網結構,且輔勺體和與之連接的主勺體部分形成一半漏網狀的凹弧面的勺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勺體 和輔勺體分別成型后互相固定連接,或主勺體和輔勺體一體成型。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勺體 的漏網結構包括若干層呈放射狀的圓弧線以及設置在圓弧線上連接所 述圓弧線的連接線。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層圓弧 線的兩端均連接于所述主勺體。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線 一端連接于主勺體上,另一端連接于所述輔勺體漏網的最外層的圓弧 線,且所述連接線與每層圓弧線相連接。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線 可以設置在圓弧線的中部或側邊。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勺體的 面積小于或等于主勺體的面積的一半。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勺體和 手柄分別成型后互相固定連接,或勺體和手柄一體成型。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上 設置有一可方便使用者手持的防滑的手持部。
10、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湯漏兩用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還可以設置一用來懸掛的掛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湯漏兩用勺,包括一勺體及連接于勺體上的手柄,所述勺體包括一凹弧面形的主勺體和一輔勺體,輔勺體連設于主勺體周緣口的一側,所述輔勺體為一漏網結構,且輔勺體和與之連接的主勺體部分形成一半漏網狀的凹弧面的勺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主勺體上設置一漏網狀的輔勺體,把湯勺和漏勺的功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既不影響湯勺的使用,還增加了漏勺的使用功能。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為人們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A47J43/00GK201157208SQ200820101338
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30日
發明者蘇泗眾 申請人:蘇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