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在鋼桶內壁噴刷處理過程中,刷桶頭需要有兩種運動, 一種是刷桶頭的 旋轉, 一種是刷桶頭的往復直線運動。現有的鋼桶內壁處理機構采用驅動機 構帶動刷桶拖車實現刷桶頭的往復直線運動,在拖車上固定有刷桶頭旋轉電 機及傳動機構,從而實現內壁處理。由于拖車上固定有電機及傳劫機構,拖 車的載重量大,需要相應的大功率的電機或汽缸、液壓缸驅動拖車,設備投 資大。而且,在拖車往復運動時,需要有導軌、齒輪齒條、滑道等多種結構 保障運動的穩定性和同步性,而且,升降移位單元采用升降絲杠,卡桶單元 采用的卡具結構復雜,使得整個系統結構復雜,成本高,同時,要求制造精 度高,增加了設備制造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穩 定性高,成本^f氐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由內壁噴刷單元、鋼桶升降移位單元、 卡桶單元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噴刷單元包括刷桶頭、刷桶桿以及固 定在主機架上的刷桶頭旋轉電機和刷桶頭進退電機,所述刷桶桿的前端連接 有刷桶頭,所述刷桶桿由帶有外螺紋的絲杠和帶有花鍵的傳動桿兩部分組 成,所述刷桶桿上帶有外螺紋的絲杠通過與絲杠螺紋連接的傳動機構與刷桶 頭進退電機連#>,所述刷桶桿上帶有花鍵的傳動桿通過與花鍵連接的傳動機 構與刷桶頭旋轉電機連接。所述刷桶桿為空心套筒,噴燒裝置與空心套筒之間滑動連"l妄,與噴燒裝 置連接的管路置于空心套筒內。
所述鋼桶升降移位單元包括橫向移位支架、縱向移位支架,所述橫向 移位支架與橫向移位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縱向移位支架與縱向移位驅動機構
連接;在縱向移位支架上設置有至少一組鋼桶升降單元,每組鋼桶升降單元 包括設置在縱向移位支架上的兩組升降機構,每組升降機構包括轉動軸、托 桶軸、長撥桶臂和短撥桶臂,長撥桶臂由撥桶桿和傳動桿組成,撥桶桿與傳 動桿相交處與轉動軸可轉動連接,撥桶桿的端部與托桶軸連接,傳動桿的下 端通過推拉桿與汽缸連接;短撥桶臂的上端與托桶軸連接,短撥桶臂的下端 與轉動軸可轉動連接,兩組升降機構中汽缸的推拉方向相反;在托桶軸上固 定有托桶輪。
所述卡桶單元包括固定在卡桶架上的桶旋轉電機、卡具,所述卡具的傳 動軸通過傳動機構與桶旋轉電機連接。
所述卡具為氣動卡盤,所述卡具的傳動軸為空心軸,與氣動卡盤連接的 管路置于空心軸中。
在卡具上固定有定位塊。
所述橫向移位驅動機構包括橫向移位驅動電機,所述橫向移位驅動電機 通過傳動機構與橫向移位絲杠連接,所述橫向移位絲杠與固定在橫向移位支 架上的橫向移位絲母螺紋連接,在橫向移位支架上設置有與導軌配合的導 輪。
所述縱向移位驅動機構包括縱向移位驅動電機,所述縱向移位驅動電機 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在縱向移位支架上的移位軸連接,所述移位軸的兩端分 別連接有與固定在4黃向移位支架上的齒條嚙合的齒輪,所述縱向移位支架通 過導軌和導輪置于^f黃向移位支架上。
在噴刷桿上連接有滑環,與噴燒裝置連接的管路固定在滑環上。
在噴刷工位上設置有除塵室,所述除塵室上設置有引風口。.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技術效果1. 本實用新型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中的刷桶桿由絲杠與花鍵傳 動桿兩部分組成,采用絲杠與絲母配合實現往復直線運動,采用花鍵與轉動 傳動機構連接實現轉動,并通過對各組成部分的合理組合,從而簡化了設備 結構,穩定性高,降低了成本。而且,噴燒和刷洗在同一工位上進行,進一 步簡化了設備結構,降低了設備制造的難度。
2. 本實用新型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中的鋼桶升降單元采用汽缸 驅動升降的方式,簡化了結構,穩定性高。
3. 本實用新型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中的卡具采用氣動卡盤,結 構更簡單。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的主視圖; 圖2為A-A剖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的俯^L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的示意圖如圖1、圖2、圖3所 示,由內壁噴刷羊元、鋼桶升降移位單元、卡桶單元組成。其中,本實用新 型主要對內壁噴刷單元進行了改進,鋼桶并降移位單元、卡桶單元可以采用 現有技術中的結構,也可以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結構。本實用新型中 的內壁噴刷單元包括刷桶頭12、刷桶桿5以及固定在主機架1上的刷桶頭 旋轉電機8和刷桶頭進退電機4,刷桶桿5的前端連接有刷桶頭12,刷桶頭 可以是刷子或噴嘴。所述刷桶桿5由帶有外螺紋的絲杠3和帶有花鍵的傳動 桿7兩部分組成,刷桶桿上帶有外螺紋的絲杠3通過與絲杠螺紋連接的傳動 機構6與刷桶頭進退電機4連接,實現刷桶頭的進退。所述刷桶桿上帶有花 鍵的傳動桿7通過與乾鍵連接的傳動機構9與刷桶頭旋轉電機8連接,實現 刷桶頭的轉動。其中,傳動機構6和傳動機構9可以為皮帶傳動機構、鏈傳 動機構、齒輪傳動機構中的任一種,本實施例中傳動機構6為鏈傳動機構,傳動機構9為皮帶傳動機構。
當鋼桶內的殘留物需要使用噴燒裝置進行噴火或噴液處理時,所ii^,J桶 桿5為空心套筒,噴燒裝置11與空心套筒之間滑動連接,使得在刷桶桿旋 轉時,噴燒裝置不一同轉動。與噴燒裝置連接的管路10置于空心套筒內。 為了防止管路纏繞,在噴刷桿5上連接有滑環2,與噴燒裝置連接的管路固 定在滑環上。噴燒裝置根據鋼桶內殘留物的種類不同,可以是噴氣噴嘴與點 火器的組合、噴火噴嘴、噴液噴嘴中的至少一種,噴燒裝置與刷桶頭同進退, 但不同旋轉。
本實施例中的鋼桶升降移位單元包括橫向移位支架28、縱向移位支架 26,所述橫向移位支架與橫向移位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縱向移位支架與縱向 移位驅動4幾構連4妄。;湊向移位驅動4幾構和縱向移位驅動才幾構可以為液壓驅 動、汽缸驅動、電驅動方式中的任一種。本實施例中的橫向移位驅動機構包 括橫向移位驅動電機32,所述橫向移位驅動電機32通過傳動機構與橫向移 位絲杠31連接,橫向移位絲杠31與固定在橫向移位支架上的橫向移位絲母 30螺紋連接。在橫向移位支架上設置有與導軌23配合的導輪29。橫向移位 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橫向移位絲杠在橫向移位絲母中轉動,實現橫向 移位。縱向移位驅動機構包括縱向移位驅動電機37,縱向移位驅動電機37 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在縱向移位支架上的移位軸27連接,移位軸27的兩端 分別連接有與固定在橫向移位支架上的齒條40嚙合的齒輪25。縱向移位支 架26通過導軌39和導輪24置于橫向移位支架28上。縱向移位驅動電機通 過傳動機構帶動移位軸轉動,從而帶動移位軸兩端的齒輪沿齒條運動,實現 縱向移位。
在縱向移位支架上設置有至少一組鋼桶升降單元,可以為液壓驅動、汽 缸驅動、電驅動方式中的任一種升降驅動方式。為了筒化結構,本實用新型 中每組鋼桶升降單元包括設置在縱向移位支架上的兩組升降機構,每組升降 機構包括轉動軸16、托桶軸15、長撥桶臂14和短撥桶臂17,長撥桶臂14 由撥桶桿35和傳動桿36組成,撥桶桿35與傳動桿36相交處與轉動軸16可轉動連接,撥桶桿35的端部與托桶軸15連接,傳動桿36的下端通過推 拉桿與汽缸連接。短撥桶臂17的上端與托桶軸15連接,短撥桶臂的下端與 轉動軸16可轉動連接,兩組升P爭機構中汽缸的推動方向相反。在托桶軸上 固定有托桶輪13。兩組升降機構組成的一組升降單元具體結構參見圖3, — 組升降機構包括轉動軸16-1、托桶軸15-1、長撥桶臂14-1和短撥桶臂17-1, 長撥桶臂14-1由撥桶桿和傳動桿組成,撥桶桿與傳動桿相交處與轉動軸 16-1可轉動連接,撥桶桿的端部與托桶軸15-l連接,傳動桿的下端通過推 拉桿41與汽缸38連接。另一組升降機構包括轉動軸16-2、托桶軸15-2、 長撥桶臂14-2和短撥桶臂17-2,長撥桶臂14-2由撥桶桿和傳動桿組成, 撥桶桿與傳動桿相交處與轉動軸16-2可轉動連接,撥桶桿的端部與托桶軸 15-2連接,傳動桿的下端通過推拉桿42與汽缸34連接。由于兩個汽缸34、 38的推動方向相反,從而使轉動軸,16-1、 16-2帶動托桶軸15-1、 15-2同 時向內運動,完成托桶動作。當兩個汽缸復位時,托桶軸向外運動,托桶軸 下降。
所述卡桶單元包括固定在卡桶架上的桶旋轉電機33、卡具19,卡具的 傳動軸20通過傳動機構21與桶旋轉電機33連接。為了筒化結構,所述卡 具為氣動卡盤,所述卡具的傳動軸為空心軸,與氣動卡盤連接的管路置于空 心軸中。
為了對桶的移動進行定位,在卡具上固定有定位塊18。 為了達到環保的要求,在噴刷工位上設置有除塵室22,所述除塵室上 設置有引風口。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由內壁噴刷單元、鋼桶升降移位單元、卡桶單元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噴刷單元包括刷桶頭、刷桶桿以及固定在主機架上的刷桶頭旋轉電機和刷桶頭進退電機,所述刷桶桿的前端連接有刷桶頭,所述刷桶桿由帶有外螺紋的絲杠和帶有花鍵的傳動桿兩部分組成,所述刷桶桿上帶有外螺紋的絲杠通過與絲杠螺紋連接的傳動機構與刷桶頭進退電機連接,所述刷桶桿上帶有花鍵的傳動桿通過與花鍵連接的傳動機構與刷桶頭旋轉電機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桶桿為空心套筒,噴燒裝置與空心套筒之間滑動連接,與噴燒裝置 連接的管路置于空心套筒內。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 在于,所述鋼桶升降移位單元包括橫向移位支架、縱向移位支架,所述橫 向移位支架與^f黃向移位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縱向移位支架與縱向移位驅動 機構連接;在縱向移位支架上設置有至少一組鋼桶升降單元,每組鋼桶升 降單元包括設置在縱向移位支架上的兩組升降機構,每組升降機構包括轉 動軸、托桶軸、長撥桶臂和短撥桶臂,長撥桶臂由撥桶桿和傳動桿組成, 撥桶桿與傳動桿相交處與轉動軸可轉動連接,撥桶桿的端部與托桶軸連 接,傳動桿的下端通過推拉桿與汽缸連接;短撥桶臂的上端與托桶軸連接, 短撥桶臂的下端與轉動軸可轉動連接,兩組升降機構中汽缸的推拉方向相 反;在托桶軸上固定有托桶輪。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 在于,所述卡桶單元包括固定在卡桶架上的桶旋轉電機、卡具,所述卡具 的傳動軸通過傳動機構與桶旋轉電機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具為氣動卡盤,所述卡具的傳動軸為空心軸,與氣動卡盤連接的管 路置于空心軸中。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卡具上固定有定位塊。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橫向移位驅動機構包括橫向移位驅動電機,所述橫向移位驅動電機通 過傳動機構與橫向移位絲杠連接,所述橫向移位絲杠與固定在橫向移位支 架上的橫向移位絲母螺紋連接,在橫向移位支架上設置有與導軌配合的導 輪。
8、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縱向移位驅動機構包括縱向移位驅動電機,所述縱向移位驅動電機通 過傳動機構與固定在縱向移位支架上的移位軸連接,所述移位軸的兩端分 別連接有與固定在橫向移位支架上的齒條嚙合的齒輪,所述縱向移位支架 通過導軌和導輪置于橫向移位支架上。
9、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噴刷桿上連接有滑環,與噴燒裝置連接的管路固定在滑環上。
10、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 于,在噴刷工位上設置有除塵室,所述除塵室上設置有引風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穩定性高,成本低的鋼桶內壁噴燒處理系統。由內壁噴刷單元、鋼桶升降移位單元、卡桶單元組成,內壁噴刷單元刷桶桿的前端連接有刷桶頭,刷桶桿由帶有外螺紋的絲杠和帶有花鍵的傳動桿兩部分組成,刷桶桿上帶有外螺紋的絲杠通過與絲杠螺紋連接的傳動機構與刷桶頭進退電機連接,刷桶桿上帶有花鍵的傳動桿通過與花鍵連接的傳動機構與刷桶頭旋轉電機連接。刷桶桿為空心套筒,噴燒裝置與空心套筒之間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處理系統中的刷桶桿由絲杠與花鍵傳動桿兩部分組成,簡化了設備結構,穩定性高,降低了成本。而且,噴燒和刷洗在同一工位上進行,進一步簡化了設備結構。
文檔編號B08B9/20GK201287133SQ200820142920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4日
發明者張寶忠 申請人:天津市漢沽區茶西制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