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國內外自助餐爐都是采用爐體外加熱方法,都是在爐體外部通過電加熱、酒 精加熱、或是電磁爐加熱的方法,使用時不僅需要餐爐還需要準備加熱部件,使整體結構復 雜,使用不方便,生產成本高,財力、物力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具有結 構簡單,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生產成本低,故障率低的特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種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包括爐體和爐蓋,爐體內設有接水 盤和食物盤,食物盤架設在接水盤之上;接水盤內安裝有帶法藍邊的發熱管,接水盤一側的 壁面上開設有孔,發熱管的法藍邊固定在接水盤一側的壁面上,且發熱管與位于接水盤一 側孔外的接線座相連;孔內裝有密封圈固定密封。 所述的法藍邊、密封圈和接線座之間通過第一 固定螺釘固定。 所述的接線座上安裝有保護罩殼,并通過第二固定螺釘固定。 所述的密封圈為帶凹槽的密封圈,且凹槽卡合安裝在孔的周邊邊沿上。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在應用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生產成本低,故障率低的
特點。克服了原先只能通過爐體底的外部加熱方法,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
置結構具有先進性、實用性,以及極高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 置,包括爐體1和爐蓋2,爐體1內設有接水盤3和食物盤4,食物盤4架設在接水盤3之上; 接水盤3內安裝有帶法藍邊8的發熱管5,接水盤3 —側的壁面上開設有孔9,發熱管5的 法藍邊8固定在接水盤3 —側的壁面上,且發熱管5與位于接水盤3 —側孔9外的接線座 6相連;孔9內裝有密封圈7固定密封。所述的密封圈7為帶凹槽的密封圈,且凹槽卡合安 裝在孔9的周邊邊沿上。 所述的法藍邊8、密封圈7和接線座6之間通過第一固定螺釘10連接固定。[0014] 所述的接線座6通過第二固定螺釘12將保護罩殼11安裝在接線座6上。 使用時,在接水盤3中加水后,將接線座6接通電源,電源通過接頭和線路傳遞給 發熱管5,導致發熱管5發熱,對接水盤3中的水進行加熱,從而起到對架設在接水盤3上的 食物盤4中的食物的加熱功能。其中密封圈4采用食用級密封圈,用于密封,防止接水盤3 中的水經爐體1壁面上的孔9流出爐體1外。
權利要求一種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包括爐體(1)和爐蓋(2),爐體(1)內設有接水盤(3)和食物盤(4),食物盤(4)架設在接水盤(3)之上;其特征在于接水盤(3)內安裝有帶法藍邊(8)的發熱管(5),接水盤(3)一側的壁面上開設有孔(9),發熱管(5)的法藍邊(8)固定在接水盤(3)一側的壁面上,且發熱管(5)與位于接水盤(3)一側孔(9)外的接線座(6)相連;孔(9)內裝有密封圈(7)固定密封。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法藍邊(8)、密封圈(7)和接線座(6)之間通過第一固定螺釘(10)固定。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接線座(6)上安裝有保護罩殼(ll),并通過第二固定螺釘(12)固定。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密封圈(7)為帶凹槽的密封圈,且凹槽卡合安裝在孔(9)的周邊邊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自助餐爐不銹鋼接水盤內直接加熱裝置,包括爐體和爐蓋,爐體內設有接水盤和食物盤,食物盤架設在接水盤之上;接水盤內安裝有帶法蘭邊的發熱管,接水盤一側的壁面上開設有孔,發熱管的法蘭邊固定在接水盤一側的壁面上,且發熱管與位于接水盤一側孔外的接線座相連;孔內裝有密封圈固定密封。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生產成本低,故障率低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J36/24GK201452920SQ20092012112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6日
發明者夏寶興 申請人:夏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