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降解餐用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餐用容器,特別是一種可降解餐用容器。
背景技術:
餐用容器是一種人們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需求量較大,人們對其衛生質量的要 求很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餐用容器一般均由木、塑、陶、金屬等材料制成,造成了資源的 浪費,還極大地破壞了生態平衡。目前,國內外還大量使用白色泡沫塑料(EPS)作為一次性 餐具的材料,這會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因為上述一次性餐具暴露在空氣中或者填滿 到地底下數年都不能充分分解或腐爛,嚴重污染和破壞了土地和水源,所以使用上述一次 性餐具不僅給城市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垃圾負擔,并且還會使子孫后代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 響。在我國,目前大量使用粘土燒制的陶瓷作為餐具,其生產過程中不僅消耗大量的土地資 源,而且能耗較高,完全不符合我國的節能減排的政策和法規。 我國具有非常豐富的竹資源,全國現有竹林面積約500萬hn^,其中純竹林400多 萬hn^,年產量近1億噸。如果將這些竹纖維粉碎而得的竹粉加工成餐用容器,不僅能提高 竹纖維的利用率,還能緩解環境治理壓力,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環保的可降解餐用容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降解餐用容器,包括竹粉制成的 容器體,在容器體的外表面設置保護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的改進容器體的壁厚為2 4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的進一步改進保護層的厚度為0. 1 0. 3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的進一步改進保護層為低溫硼堿玻璃釉層或 無毒樹脂層。 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在容器體外表面設置的保護層可有效提高餐用容 器的牢固度和耐磨度,從而提高整個餐用容器的使用壽命,還能使該餐用容器具有更光潔 美觀的外表。由于容器體采用竹粉制成,而竹粉可利用竹制品加工后的邊角料粉碎而得,因 此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不但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還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 使其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由于容器體的內表面為純天然的竹粉制成,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可 降解餐用容器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還具有易降解的特性, 從而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可以是碗、盆、盤、碟等形狀。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可降解餐用容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給出了 一種可降解餐用容器,包括竹粉制成的容器體1 ,容器體1為圓盤形,容 器體1的壁厚為3毫米。在容器體1的外表面設置一層保護層2,該保護層2可以是低溫硼 堿玻璃釉層或者是無毒樹脂層;保護層2的厚度為0. 2毫米。 上述可降解餐用容器的制作方法如下 1、選用10 120目(優選60 80目)的竹粉作為原料,當然也可以在竹粉中加 入一定的淀粉(例如將竹粉與淀粉按照80 : 3的重量比混合)作為原料; 2、將原料與水按照一定的配比(例如原料與水的重量比=2.5 : 1)均勻攪拌混 合成漿料; 3、將漿料放入鋼制模具中,在高溫高壓(90 2300。C和200 360MPa,優選120 14(TC和260 280MPa)的條件下, 一次成型制成容器體1 (即可降解餐用容器的半成品); 此時水份已全部蒸發; 4、采用粉刷或噴涂工藝在容器體1的外表面設置一層保護層2 ;得可降解餐用容 器。 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顯然,本 實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實用新型 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可降解餐用容器,其特征是包括竹粉制成的容器體(1),在容器體(1)的外表面設置保護層(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餐用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體(1)的壁厚為2 4 毫米。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餐用容器,其特征是所述保護層(2)的厚度為O. l 0. 3毫米。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餐用容器,其特征是所述保護層(2)為低溫硼堿玻 璃釉層或無毒樹脂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降解餐用容器,包括竹粉制成的容器體(1),在容器體(1)的外表面設置保護層(2)。容器體(1)的壁厚為2~4毫米,保護層(2)的厚度為0.1~0.3毫米,保護層(2)為低溫硼堿玻璃釉層或無毒樹脂層。該可降解餐用容器具有結構簡單、安全環保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G19/03GK201480861SQ20092018978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7日
發明者毛倩卓, 王信波, 羅小芳, 胡杭萍, 覃佐東, 陳集雙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