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榨汁機驅動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榨汁機驅動系統,該驅動系統尤其適用于柑橘類水果的榨汁。
背景技術:
天然柑橘果汁風味好、營養豐富、易于消化、食用方便,是最受歡迎的果汁飲料之 一。而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所流行的碗式柑橘榨汁機主要是以美國FMC公司為代表的全自 動整果碗式壓榨機CITRUSSYSTEMS,該榨汁機具有果皮、果核與果汁瞬間分離,不壓碎果核, 出汁率高,原汁基本不含皮油苦味等特點,其市場占有份額高達70%左右。然而,該類榨汁機均采用外力封閉式單凸輪驅動系統,果汁的壓榨運動是由凸輪 驅動完成,而壓榨機構的返回運動是靠彈簧和背壓氣缸所提供的外部作用力驅動實現的。 為此,系統除了消耗果汁壓榨所需有效功之外,還要消耗彈簧和氣缸外力作用的附加功,系 統功率消耗大。此外,隨著壓榨頻率的提高,凸輪回程段加速度迅速加大,當彈簧和氣缸所 作用的外力小于系統慣性力時,凸輪滾子將脫離凸輪工作型面,當凸輪轉過該回程段時慣 性力隨之減小,滾子重新與凸輪工作型面貼合作業,凸輪與滾子這種周期性脫離、貼合作 用,將產生較大的撞擊噪聲,致使系統工作不平穩,凸輪易于疲勞磨損,工作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能降低能源消耗、工作噪 聲小、使用壽命長的榨汁機驅動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主軸、上驅動模塊、下驅動模塊、電動 機、減速器,上驅動模塊包括上導柱和可沿上導柱上下滑動的頂板,下驅動模塊包括下導柱 和可沿下導柱上下滑動的壓力臺,上、下驅動模塊通過拉桿固定連接;主軸上設有共軛凸 輪,頂板和壓力臺上分別設有與共軛凸輪滾動接觸的上滾子和下滾子,壓力臺下端連接榨 汁機構。所述的共軛凸輪包括對稱設置在主軸兩端的兩只主凸輪和對稱設置在主軸中部 的兩只回凸輪,壓力臺兩端分別設置與兩主凸輪滾動接觸的下滾子,頂板上分別設置與兩 回凸輪滾動接觸的上滾子。共軛凸輪中的主凸輪輪廓型線的設計滿足榨汁機構所經歷的升程段、勻速壓榨 段、快速壓榨段和返程段的需要,凸輪各段輪廓型線光滑連接以實現榨汁機構各工作段平 緩過渡,回凸輪輪廓型線設計根據共軛原理設計。主軸上設置有平衡塊,以平衡作用在主軸上的不平衡量。拉桿上設置有碟形彈簧,用以自動調節和補償主、回凸輪輪廓型線誤差,不致使驅 動系統運動時產生卡死現象。本實用新型用共軛凸輪副替代原有技術中的背壓氣缸和背壓彈簧的一種新型柑 橘榨汁機驅動系統,降低了柑橘壓榨所需的功率消耗,節省了能源;減少了系統易損元器件,簡化了系統結構;通過共軛凸輪的幾何約束強制壓榨機構快速返回,可大大提高柑橘的 壓榨頻率,提高了生產效率;消除了滾子與凸輪間的撞擊現象,大大降低了工作噪聲,提高 了凸輪的工作壽命。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生產效率高、能源消耗少、工作噪聲低、凸輪壽命 高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榨碗、2為壓力桿、3為壓力臺、4為下滾子、5為下導柱、6為電動機、7為 減速器、8為主軸、9為主凸輪、10為上導柱、11為拉桿、12為上滾子、13為平衡塊、14為回凸 輪、15為頂板。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榨汁機構運動曲線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拉桿結構示意圖圖中16為墊片、17為蝶形彈簧、18為壓緊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包括主軸8、上驅動模塊、下驅動模塊、電動機6、減速器7,上驅動模塊 包括上導柱10和可沿上導柱10上下滑動的頂板15,下驅動模塊包括下導柱5和可沿下導 柱5上下滑動的壓力臺3,上、下驅動模塊通過拉桿11固定連接;主軸8上設有共軛凸輪, 頂板15和壓力臺3上分別設有與共軛凸輪滾動接觸的上滾子12和下滾子4,壓力臺3下端 連接榨汁機構,所述的榨汁機構包括連接在壓力臺3下端的壓力桿2和連接在壓力桿2下 端的榨碗1。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為1)本實用新型的上驅動模塊包括四根上導柱10和滑動連接在上導柱10上的頂板 15,下驅動模塊包括兩根下導柱5和滑動連接在下導柱5上的壓力臺3,設置在主軸8上的 共軛凸輪包括對稱設置在主軸8兩端的兩只主凸輪9和對稱設置在主軸8中部的兩只回凸 輪14,壓力臺3兩端分別設置與兩主凸輪9滾動接觸的下滾子4,頂板15上分別設置與兩 回凸輪14滾動接觸的上滾子12,上、下驅動模塊通過拉桿11固定連接,此種結構可使系統 在榨汁工作時段的作業由下驅動模塊完成,而在返程時段的作業由上驅動模塊完成,通過 這種共軛凸輪機構上下模塊壓榨驅動方式可省略原有技術中所用的背壓氣缸和背壓彈簧 易損件,節省了系統制造成本,簡化了系統結構,避免了壓榨作業時因需克服背壓氣缸和背 壓彈簧所做的額外功率消耗,減小了整個系統的驅動功率。2)共軛凸輪中的主凸輪輪廓型線的設計滿足榨汁機構所經歷的升程段、勻速壓榨 段、快速壓榨段和返程段的需要,凸輪各段輪廓型線光滑連接以實現榨汁機構各工作段平 緩過渡,回凸輪14輪廓型線根據共軛原理設計,這種主回凸輪輪廓型線設計方法可始終保 持主凸輪9和下滾子4、回凸輪14和上滾子12滾動接觸狀態,而不會產生瞬間分離、相互撞 擊現象,降低了工作噪聲,提高了機構的使用壽命。3)在主軸上設置有平衡塊13,以平衡由于主、回凸輪的重心偏移所作用在主軸上 的不平衡量,以消除主軸8高轉速下的巨大離心力影響,消除振動源,提高系統運行的平穩性。4)拉桿11上設有碟形彈簧17,蝶形彈簧17下設墊片16,并通過壓緊螺帽18將其 設置在拉桿11上,用以自動調節和補償主、回凸輪輪廓型線誤差,不致使驅動系統運動時 產生卡死現象。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實施方式降低了所需的功率消耗,節省了能源;可 提高壓榨頻率,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消除了滾子與凸輪間撞擊現象,可降低系統工作噪聲, 提高凸輪的工作壽命;減少了系統易損元器件,簡化了系統結構,節省了系統制造成本。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當系統位于壓榨工作時段時,由主凸輪9作用推動下 滾子4,驅使榨汁機構從最高點運動到最低點,完成系統的榨汁過程;在返程工作時段,由 回凸輪14作用向上推動上滾子12,從而驅使榨汁機構由最低點返回到最高點,完成系統的 返回過程。
權利要求榨汁機驅動系統,包括主軸、上驅動模塊、下驅動模塊、電動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上驅動模塊包括上導柱和可沿上導柱上下滑動的頂板,下驅動模塊包括下導柱和可沿下導柱上下滑動的壓力臺,上、下驅動模塊通過拉桿固定連接;主軸上設有共軛凸輪,頂板和壓力臺上分別設有與共軛凸輪滾動接觸的上滾子和下滾子,壓力臺下端連接榨汁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軛凸輪包括對稱設 置在主軸兩端的兩只主凸輪和對稱設置在主軸中部的兩只回凸輪,壓力臺兩端分別設置與 兩主凸輪滾動接觸的下滾子,頂板上分別設置與兩回凸輪滾動接觸的上滾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榨汁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主軸上設置有平衡塊,以 平衡作用在主軸上的不平衡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榨汁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拉桿上設有碟形彈簧。
專利摘要榨汁機驅動系統。涉及一種驅動系統。包括主軸、上驅動模塊、下驅動模塊、電動機、減速器,上驅動模塊包括上導柱和可沿上導柱上下滑動的頂板,下驅動模塊包括下導柱和可沿下導柱上下滑動的壓力臺,上、下驅動模塊通過拉桿固定連接;主軸上設有共軛凸輪以及平衡塊,頂板和壓力臺上分別設有與共軛凸輪滾動接觸的上滾子和下滾子,在拉桿上設置有用于調節和補償凸輪型線誤差的碟形彈簧。本實用新型具有工作頻率高、能耗少、工作噪聲低、凸輪壽命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J19/00GK201617640SQ200920234988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日
發明者張廣明, 王隆太, 項余建 申請人:揚州福爾喜果蔬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