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頭金蠅蛆作為油料昆蟲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領域或生物能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的油料來源一油料昆 蟲。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油料作物為油菜、大豆和花生。這三類作物都有豐富的含 油量,尤其是油菜和花生,含油量均達達到40 50 %。但是,這三大油料作物已經很難滿足 日益增長的人口對油料的需求,主要是由于它們的生長周期較長,比如春曉油菜生長周期 60-130天,冬小油菜130-290天,大豆90-140天;同時,這些作物占用耕地面積較大,且種 植過程易被天氣和各種病蟲害干擾,每畝的年產油量分別僅為油菜40 70千克/畝 年, 大豆30 34千克/畝 年,花生80 90千克/畝 年,在耕地稀缺的今天,這無疑給土 地資源問題加重了負擔;除此,由于這些油料作物本身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油菜含有硫代葡 萄糖甙(芥子毒素),大豆含有抗胰蛋白酶和凝血酶,花生由于易受潮變霉,容易產生致癌 性很強的黃曲霉菌毒素,作為食用油時需要經過多級處理,否則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這也一 定程度上增加了對加工工藝的要求,生產成本較高。雖然目前各國都在致力開發新的油料作物,如我國正在研究以可以循環生長的木 本植物作為油料作物,但是,這同樣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且存在生產效率低,成本高,采集 難,油料品質低,植物毒素難去除等問題,這些都制約著該領域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要求低、產油量高且安全 營養的新的油料原料。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油料領域的一個新思路——以大頭金蠅蛆作為油料昆蟲,成為一種 新的油料來源。大頭金蠅蛆作為一種高蛋白含量昆蟲,其粗蛋白含量可達到60%以上,營養豐富, 目前已被飼料行業接受。而本發明首次將其作為一種油料來源,將4 5天的大頭金蠅老 熟蠅蛆,經過烘干、壓榨后獲得油脂。該油脂可以作為食用、化工及生物柴油等的原料用油。大頭金蠅蛆的含油量為20 21%,從其中提取的油料,經營養成分分析,其含有 人體所需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優質的健康油料。雖然其含油量不如油菜、花生高, 但是大頭金蠅蛆的生長周期短,僅4 5天,占地面積非常小,可在高密度條件下進行養殖, 每畝的年產油量達到2(^/畝 年,且可在工業廠房內進行,無需占用耕地面積。并且,與多數油料作物不同,大頭金蠅蛆本身不含毒素,經提取所得的油料,毒素 含量為零,提取工藝簡單,所得油料安全可靠,非常適宜于作為食用油。由于經加工,消除 了蛆類原始形態,作為一種油脂,該食用油也容易被公眾接受,并且隨著科學認知水平的提 升,該食用油將越來越受青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油料昆蟲,每畝的年產油量遠高于現有的油料作物,可 以緩解目前耕地資源不足的壓力。2.本發明提供的新的油料昆蟲,不僅不含毒素,還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所得到 的油脂非常適合作為一種健康的食用油脂。3.本發明提供的新的油料昆蟲,提取油脂的加工工藝簡單,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 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例1收集4 5日齡的老熟大頭金蠅蛆,用工業微波爐烘干,并趁熱由螺旋輸送帶送 到螺旋式壓榨機中,將油脂壓出。油脂的壓出量為10%以上。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為 68%,飽和脂肪酸含量約為25%,油酸含量為23 24%,亞油酸含量10 11%,棕櫚酸含 量16 18 %,棕櫚烯酸含量17 19 %。
權利要求
大頭金蠅蛆作為油料昆蟲的應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頭金蠅蛆的蟲齡為4 5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大頭金蠅蛆經過烘干、壓榨后得到所述的油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料為食用、化工或生物柴油的原料用油。
5.一種食用油,其特征在于含有從大頭金蠅蛆中提取的油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食品領域或生物能源領域,開發了一種新的油料來源——油料昆蟲大頭金蠅蛆。將大頭金蠅老熟蠅蛆,經過熱風或微波烘干后,用壓榨法(趁熱把蠅蛆送入螺旋式壓榨機中,將油脂壓出)獲得油脂。該油脂可以作為食用、化工及生物柴油的原料用油。大頭金蠅蛆的含油量為20~21%,從其中提取的油脂,經營養成分分析,其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優質的健康油料;大頭金蠅蛆生長周期短,僅4~5天,占地面積非常小,可在高密度條件下進行養殖,每畝的年產油量高于20t/畝·年,且可在工業廠房內進行,無需占用耕地面積;不含毒素,安全可靠且提取工藝簡單。
文檔編號C11B1/00GK101880590SQ20101020335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3日
發明者張古忍, 胡新軍 申請人:中山大學